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曾曙光

[原创] 家乡的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曾作家回家
宛如 发表于 2009-11-14 19:51


想起宛如妹妹的样子我的脚板就发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草野之间 总有一股清新之气
不晓得大家读不读废名的小说 这个有点意思了
有时候也想同废名那样 写些关于故乡的小说
总归是生活阅历太苍白 写不出来  
或许等我二十年后 到了年纪  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时候 也能写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0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湖》文中“往东就是龙坪。”这一句错了,方向搞错了,不是东,是往西。此注。
刚写完《补遗》,一并贴上。

这两篇,《太白湖》是我亲身经历,《万丈湖》是民间传说,听我父亲讲的。
太白湖我早听说过,也到过,就是没有怎么看清楚,刚到达天就黑了。那一夜,我昏头转向,只听见狗叫,不见村庄,朝着想象中的西方,摸着黑走了二三十里湖畈路才摸到万丈湖十一分队,大概是半夜十二点钟的样子,碰巧那天队里死了一个人,所以小卖部没有关门。我买了两个发饼,喝了半斤烧酒,歇了好一半天。
到十一分队,路线就清楚了,沿百米港往西直走,走走停停,好像还是不情愿回家,走到沙墩村地界,看到棉花地边搭了一个棚子,还挂着一个非常亮的灯泡,我找过去,见一个老头睁着眼躺在里面一张简易床上,见我进来,也不慌张,好像还挺高兴的,我递给他一只好烟,他闻闻,点上了,一问,原来他是给轮窑挖土的包工头看场子的。
我想跟老头聊到天亮,可是只聊一会,他就叭呵,催我睡觉,床太小,挤不下两个人,我打开行李拿出毛毯铺到地上,躺在上面,把脚翘在搭棚子绑衬的树杠上,居然也睡着了。
《万丈湖》,我仅仅只开了个头,我进行的不是故事性写作,所以后面的精彩情节就没有写,在这里不妨简单说说。
吴铭重跟妻子凤英那天下午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去了湖边新河坝一个学友家里。学友姓张,我忘了叫什么,就叫他“张三”吧。据说,张三的书没有吴铭重读得好,但是家里很有钱,不仅良田百亩,还开了好几个铺子。
夫妻二人来张三家的头一天夜里,张三做了一个梦,梦里看见了凤凰展翅,今天一直在想那个梦,想得头疼皮发麻,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直到吴先生夫妇进门,梦境的昭示才得以释然。
这样说吧。吴先生夫妇进张家院门时,一只看家狗突然嚎叫着冲过来,吓得两人往院门侧边的一个磓米棚里躲,先生站平地,凤英站到磓米的磨盘上,一高一低,一前一后,一男一女,前面男人用两只手往前划着赶狗,后面高处的女人一时惊慌,站不稳,双手张开,左右摇摆。张三听到了人呼狗叫声,知道来客了,连忙打开屋门出来,眼前的一幕恰似昨夜梦中凤凰展翅的情形。张三暗自惊讶,喝开狗,将学友夫妇迎进家门。
得知窘境后,张三二话不说,先招呼二人一顿足酒饱饭,然后准备一担年货,叫家里面的佣人连夜划船送到了吴先生家中。
俗话说:人倒霉,盐罐也生蛆。一担年货当夜就被缺德的小偷给偷走了。
第二天,吴先生又来到张三家诉苦,张三一如既往的厚道,又使人送去了一担。
若干年后,吴先生已是红袍加身,苦尽甜来,说是当了黄州府一个什么专门办案子的官。好几年没有回老家,也特别想念万丈湖,一时性起,说要回去看看。这可不是个小事儿,州官还乡,怎么着也得显显威仪摆摆场面吧?放心好了,根本不用自己吩咐,下面跑腿的早给您想好办到了。
春暖花开的三月初,一只官船沿江而下,在龙坪古镇的上街码头停靠了。船头昂首站立着春风得意的州府老爷和一帮陪同人员,沿江滩一线铺满了龙坪官家和老百姓迎接老爷下船的红红绿绿的地毯。老爷的老少舅子们也铺上了一张朱红地毯,幺舅子立在自家铺的地毯处,挥着手,一个劲地喊:“姐夫!姐夫!”。
现在只看老爷要从哪里下船了。
大家都在等待着。
老爷问手下,张三家的地毯铺在哪里?手下回报说,张三家不是地毯,只铺了张草席子,老爷笑了笑,下船踩在那张草席子,上岸了,然后,谢绝官家和各路亲戚的邀请,被一顶轿子抬去了新河坝。
又过了几年,轮到张三倒霉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张三的儿子打死了一个人,被告了。张三卖田卖屋,花光多年的积蓄才得以保住儿子的小命,最后被送到黄州府某个监狱坐牢。
得知这一消息,老学友的儿子已经下监了。面对那一堆卷宗,吴老爷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张三啊张三,家里出了如此惊天大事,怎么不言讲一声啊!”一番长叹,再一次被老学友这种“甘若醴、淡以亲”的君子之德打动。
该是回报当年送炊之恩的时候了。
再次查审,吴老爷一连用了好几个计策才把老学友的儿子遣送回老家万丈湖,编造出一个瞒天过海的理由:万丈湖是个吃糙米、咽咸菜、百里不见人烟、鸟雀不生蛋的蛮荒之所,如此恶人当流放此地。同时,暗中使人用乌金打了一副镣铐,临行前,手下忘记交代,张三的儿子就稀里糊涂地戴着这副镣铐回家了。
隔了数年,吴老爷回乡省亲,又去新河坝看望了一次张三,心想,这家伙有了乌金铐过日子该是没有问题。孰知,来到张三家仿佛就是步入自己当年的那个寒窑,一个茅棚,三四张破床。一问才知,张三的儿子根本不知道镣铐是乌金打造的,从北边向南往回走了三天三夜,盘缠用尽,过万丈湖没钱搭船,就把乌金铐当船费送给了船老大。
船老大是湖北面猪娘墩上的人。
猪娘墩大部分农户都是靠养猪娘下猪仔卖钱过日子。
找到船老大,他依旧还在湖上摆渡,见面一问,船老大就摆头叹气,说:“你儿子害死人,我心想一个铁铐子其他用途没有,锁锁猪娘还是可以的,完了,锁猪娘是好,可是等猪娘老死了,还不见它给老子下一窠猪仔!”
张三问他:“那铐子还在吗?”
船老大说:“我把它丢到茅坑里好几年,可能早锈烂了。”
张三去到猪娘墩,从茅坑里掏出乌金铐,没有锈烂,抓把草一抹,金光闪闪。
写完这个补遗,香烟刚好抽完,夜已深,店铺关张,我只有在烟灰缸里找烟头出气。

稿成于2009年11月15日凌晨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到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直达,为什么中途下车,为什么要去看一个素昧平生的太白湖,我知道。
顶龟儿的<太白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到为止
郭德军 发表于 2009-11-15 09:36

真想割郭德军的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9: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直达,为什么中途下车,为什么要去看一个素昧平生的太白湖,我知道。
顶龟儿的<太白湖>!
笑古 发表于 2009-11-15 11:34

给龟爷请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1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湖》文中“往东就是龙坪。”这一句错了,方向搞错了,不是东,是往西。此注。
刚写完《补遗》,一并贴上。

这两篇,《太白湖》是我亲身经历,《万丈湖》是民间传说,听我父亲讲的。
太白湖我早听说过,也 ...
曾曙光 发表于 2009-11-15 02:40


----------------------------------------------------------------------

忙了一晚上,狗尾续貂,
瞎子点灯白费蜡
把原来的文章都破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5 1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草野之间 总有一股清新之气
不晓得大家读不读废名的小说 这个有点意思了
有时候也想同废名那样 写些关于故乡的小说
总归是生活阅历太苍白 写不出来  
或许等我二十年后 到了年纪  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 ...
colinliu 发表于 2009-11-15 02:21


---------------------------------------------------------------------
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9: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

忙了一晚上,狗尾续貂,
瞎子点灯白费蜡
把原来的文章都破坏了
郭德军 发表于 2009-11-15 19:02


说的很好,
什么时候让我割你的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9 05:10 , Processed in 0.0470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