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人们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看法
对于目前农村的现状,只要上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提及往年的痛苦岁月,也就是1958年开始的大饥饿时代,经常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爱惜粮食,浪费很严重,真让青年人经历下那个年代。在三年大饿殍期间,老人们常说家乡饿死很多人。
父亲不止一次的回忆起那个痛苦的年代,爷爷那时被征调去挑水库,家里没有人干活就没工分就意味着没粮食吃,幸亏奶奶会种菜而且种了很多菜当作粮食来充饥,跟父亲勉强过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奶奶因为菜种的好,被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发去给大炼钢铁的人烧饭去了,家里只剩下年幼的父亲,年幼的父亲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怎么生存下来了呢?父亲说那时村庄里的大人们都去挑河修水库了,只剩下他们那些4-8岁左右的孩子们在家,年幼的父亲被年龄大的孩子们带着去外面找青草、野菜吃,吃过树根,只要能吃的都吃了。
每当父亲讲起这段苦难的童年,我就揪心的问起父亲和爷爷奶奶是怎么活下来的?父亲怀着感激的心情说:村上隔壁有一个给大队干部们帮忙做些杂事的邻居,能搞到些米,带回来分给隔壁邻居几户人家,不然的话,父亲说他们那些人都会被饿死光。那时候大队干部们都有吃的,有的甚至吃肉的时候,就有农民在旁边捡他们吃剩的骨头啃。
极“左”年代的三面红旗给家乡带来深重的灾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想到,对于在农村搞了几十年革命的那些人,难道还不知道一亩田到底能产多少斤粮食吗?
老人们说造成大饥饿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主要是人祸,在大跃进、浮夸风、瞎指挥盛行的年代里,一切都是那么荒唐和可笑,比如两棵秧苗的正常间距是10厘米,但会被瞎指挥的干部搞成要插四棵秧苗,说能增加产量;另外天气寒冷时,干部们在青苗旁边烧火说是给植物加温,其结果由于干部们的浮夸风亩产万斤粮,粮食都上交了,农民哪里还有吃的呢?三年自然灾害后搞起了责任田,责任田是在刘少奇推动下进行的,老人们常说要感谢刘少奇,如果没有那几年的责任田,他们都会被饿死的。
凡是经历那个大饥荒年代人都说现在的人都遇上幸福好时光,不再会饿肚皮,现在有电灯电话、楼房、彩电、冰箱、摩托车等步入现代化生活,农民似乎知足了呢?实际上农民最开心的岁月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活开始越来越好,整个社会有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象。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干部们开始出现腐败,各种乱收费盛行,农民负担越来越严重,各种乱折腾造成农民生存十分困难,最终导致了农村税费改革,直到2005年农业税取消,但是农民还是处在温饱的基础线上;“土改”、“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新中国三大农村改革。
老人们常挂在嘴的一句话是:老鬼种田。意思是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不少人连小孩子也带走了,村庄里只剩下一些老人留守在村里,没有青年人的农村,已经成了空心化的社会,再也看不到生机勃勃的景色,乡村一片萧条、破落的景色正是当今农村的现状。直到腊月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人才回来团圆,村庄才会热闹些。老人们常说:如果哪个老人出点事,想找人帮忙送医院都没人啦!
如今贪腐盛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严重时,在农村办点事一切都要送礼送钱时,否则没钱没关系什么事都办不成,年纪大的农民们常会提起毛主席那个时代,家里重新挂起毛泽东的画像,说起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讲究奉献、做无名英雄,没有贪污腐败、没有黑社会、没有黄赌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他们时常愤恨的说:现在的世道变了,人心也坏了,要解决中国目前的现状除非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
当然老人们也认为“文革”运动是一场人整人的浩劫,如果真要他们回到住着毛草屋点着煤油灯搞阶级斗争的年代,他们也绝不会愿意的,只是目前的现状让他们如何想不通,中国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