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听雪

[日记] 雪无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2: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新版:呵 惭愧,昨天有点累,草草写完就算了的~~~~~~~
回小雪;欢迎回来!你要为人师表,那学生一定古灵精怪的一群。
回涛版:谢谢你的尊重!代我老师谢谢你!
回彩瑶:感谢夸奖,感谢祝福!你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浓浓书卷气,是我怎么也学不来的啊!
回玫瑰:谢谢你!元宵团团圆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2-9        周一  多云
    开学这两天,人多事杂会议频繁。早上第三节课又开会,听着各位领导简单扼要地说完了要说的,就听教导主任宣读一份有关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管理的细则。一边听着肚子鸣唱空城计,一边看领导念得口角喷白沫,听完了记住一个重点词:量化。
    这样的细则每个学期开学都念,念完了还要张贴在办公室供教师们学习。大家也不是那么认真听,要做的无非是那些工作,这已经形成一种职业惯性,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有这份管理细则与没有,是没什么分别的。但大家都听到了些东西,就忍不住会议论议论。
细则称得上是面面俱到,量化到了什么程度呢,对办公室物品摆放的有了明确规定。比如说,学生的练习本要统一摆放在办公桌的左上角,教师用书放在右上角,令人好笑的是,喝水的杯子必须放在右下角。这就让老师们很不理解,水杯放在右下角,那不是天天等着砸么?即使是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塑料杯,也难保它不被碰落倾倒。难道要老师们从此都改为左手工作?
    且先不说这个,说说细则量化。细则量化,看上去操作性强,简便实用,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拿着条条框框对着累计加分,一目了然,公平公正。细想一下,又感觉不对,比如说,规定一个老师一个学期必须听课15节,达到这个要求很容易,没听课的老师,拿着教案自己就能写下听课笔记,再构思个一两点听课印象就完了。一个学期的听课工作,有的一天就完成了。还有,为了督促教师备好课,特制备课本,规范详尽,从设计理念到教学过程到板书到课后反思,老师们照着填就是了。说句实话,能达到这个要求的老师并不多。何况是每节课都要求写,基本上就是滥竽充数,多半又流于形式。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也做出详细规定,比如说中高年级语文每周详改作业三次,作文详批详改,低年级每周五次。只要工作还算尽心尽职的老师都知道,这个量化规定实在是太善良了,如此大幅度地减负,学生的基本作业一个学期都改不完。作业写了老师不改,反映不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令人担心。
    我不懂管理学,量化的管理模式有什么优劣,我也不大明白。只是感觉,如此并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主动钻研、积极提升业务素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因为被量化、被规范,平时业务并不上心的同志,更热衷于造假。有心上进的同志因为被要求统一化而变失去了动力。想起一幅讽刺应试教育的漫画:高矮胖瘦的学生整齐地站成一排,有高出一截的学生,立刻被一把大剪刀生生剪掉了高出的部分。如同道路两旁的女贞树,总是被剪得整齐划一,在整齐美观的同时,它们已经失去了自主生长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20: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2-10        周二  晴
  口渴,又把葡萄酒当水喝。又醉了。脸上发烫,胃里作烧。课不想备,日记也不想写。支持不住,我睡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0 20: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量化,什么叫量化,不大清楚呀,只晓得量变才会质变.....
祝你睡个好梦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0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鸿醉 桃花酥 梦相连 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告诉我,你的日志中有大熊,

        我就寻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09: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葡萄酒当水喝,是牛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量化,在我的理解就是只有经过测量才能产生细微的变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3: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月牙;谢谢!真的一夜梦,但全是乱梦。
回孤寒月:哈,桃花酥~~~
回小熊;欢迎你光临!让你失望了是不是?
回千金:浅酌慢品有味,牛饮也是痛快的事。咱是不懂酒了,只好牛饮咯!
回师弟及月牙儿;量化就是把工作细致具体化,所要达到的要求均用分数衡量,能达要求就得分,达不到就扣分。也就是说,检查的时候,材料有就行,好不好另外再说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3: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2-11        周三  晴
又喝酒了,酒真香。喜欢烈酒的醇香,甚于其它。
其实不擅饮。醉酒的经历屈指可数。小时候,看着父亲抿酒的动作,心生向往,也曾在父亲宽厚的笑里,喝过他碗里的家酿米酒。喝过一口,总被母亲挡下了:小女孩子,喝什么酒!一句话,断了我与酒的缘份。
酒是清亮透明的,却总与忧愁相关。李白举杯邀明月,曹孟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牧清明时节借问酒家何处有。刘郎病酒,不光是因为嗜好吧?一直以为,酒是男人气质的升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多么爽快,多么男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豪饮过的男人,策马刀光剑影,一身血性,一身义薄云天。酒是男人的另一颗胆,酒是男人的另一种魂。
一直错以为,喝酒的女人,不是好女人。那时候还不懂女子醉酒的风情,比如说那出有名的戏曲,贵妃醉酒。比如说,史湘云醉卧芍药圃。雍容圆润也好,纤细柔美也好,慵懒,娇俏,憨态可掬,都美到极致。却不喜欢现代酒吧里的女子,不喜欢那些单薄的身影之后太多太多挣扎的故事。
烈酒不适合女人。女人骨子里的忧柔,压不住强烈的酒气。爱上酒的女人,最终会被酒劲所伤。女人不如男人磅礴啊!
一直拒绝碰酒。毕业聚会,喝了三大杯啤酒,没醉。回家后却长了酒疮,很痒很痒。母亲说,过几天红斑会自动消失。算是酒给我的一个下马威。
第一次醉酒是参加工作后。有人追,追得紧,面对他的穷追猛攻心里害怕。又有人说媒,有点烦,举棋不定之间,便喝酒了。那个男孩子,劝不了我,又不能替我喝,后来抢过我的碗把酒倒了。但真喝多了,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醉样,同伴扶着我回房,一直对着她重复一句话:我知道我现在几岁,我知道我在干什么。后来,吐了一地,才趴在同伴的腿上睡去。第二天起来后头很痛。从此公众场合滴酒不沾。
其实真的喜欢热烈的东西,比如说颜色,深红,亮黄,雪白。喜欢热烈的气氛,喜欢热烈的情感,大笑,或者是大哭。喜欢烈酒的醇香,更甚于其它。但秉性太弱,空有喜欢,总难以适应。比如说烈酒的灼烧,情绪的大起大落,热烈气氛的嘈杂……都不是我的喜欢。
若有足够的时间与闲情,希望在一个阴雨的黄昏,或是晴暖的午后,捧一杯清茶在手,翻一本喜欢的书。在他人的故事里,咀嚼人间百味。在淡淡的茶香里,品出一丝茶的苦,再从舌尖上咂出茶的无限厚味来。这样一直喝,喝到人走,茶凉。把一生光阴,喝远,喝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5 17:53 , Processed in 0.0418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