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江涛

[日记] [原创]临江观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2 18: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好久没见平平哥了。
麻烦过早不要过name早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问平哥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还不见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代世,向你们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故乡的炊烟

1

小时的早晨,是比较忙碌的,父母要到地里劳动挣工分,小小的我们也得早早起床,或到树林里拾柴,或到垸场去捡粪。由于拾柴和捡粪的勤快人很多,不早起是不会有收获的。小伙伴们在萧瑟的树林里、在清凉的垸场间穿梭。他们是朋友,也是对手。别看平时玩得好,此时为了一根枯树枝,为了一团臭狗屎,我们会提着蔑蔸或担着蔑箩,杠着铁耙或蔑耙,蜂拥而上,你眼快,我手快,手眼比赛,时常闹得不可开交。

那时的树林好大好大呀,满眼都是杨柳依依,野鸟歌唱,可是,地上却少有落叶和枯枝,因为拿扫帚扫,拿竹蒿敲的人太多;那时的垸场好长好弯呀,到处都是桃红李白枣子花香,可是,地上却少有猪们狗们鸡们的屎粪。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吃得少拉得少的畜牲们的金贵“元宝”早让起得早的伙伴们捡走了。手累了,腰酸了,闹够了,肚子有点饿了,就会回望自家的烟囱,发现炊烟袅袅,饥肠辘辘的身体便会有了狼吞虎咽般的慰藉。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文明,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饭用煤气,施肥撒化肥,孩子们早已成为了读书专业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原来是一件让人耻笑的事情,而现在,却成了这一代人的标签。

不到6点,就将昨晚做作业做到12点的女儿和儿子送到了学校,当我坐在这里敲打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们正在老师的辛苦调教下,为了美好的前程好好学习着。而他们所努力学习的知识,百分之八十与他们将来的生活无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他们应该有幸福的生活,却有了不幸的童年。他们永远也无法呼吸到乡村早晨那湿漉漉的空气,看到那满地的瓜果,闻上木槿、栀子花的芳香,更不会有看到一根枯树枝,看到一团臭狗屎,看到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就会有冲动就有有兴奋的那种感动。


2

四面环江的故乡,湖港交错,沟荡相连,是鱼们的人间天堂,她们在这里生儿育女,生息繁衍,千年轮回,生生不息,家族出奇宠大,横港竖塘湖叉水沟随便就可看到他们游弋的身影。


下暴雨了,在有水位落差的水沟里用泥巴做个坝,坝中间装个笼,鱼们便会前赴后继随着水流进入笼中,只要勤快,无不满载而归。还可扛把铁锹,坐在沟渠放水口边的草地上,静静地吸着黄烟,守株待兔,等待着那些急着性子过放水口的鱼“跳龙门”,一般不会超过3到5分钟便会有一次收获,鱼们争相从水中跃起,一道白亮丽的白影悠然划破水草的绿和土地的黑,然后,坠落在绿色和黑色中,跳跃着,翻腾着,象一团跳着舞的白色的火。此时,你饱含江河的心便与这火交织在一起,随着这白色的精灵一上一下。你也不急着去抓,只等它稍有些累了,放下旱烟筒,走过去,轻柔地双手抓住鱼的背脊,鱼们往往在你柔性的手掌中折腾几下,便松懈下来,坐以待毙。若抓得太紧,鱼挣扎的反作用力就会很大,反而会从手中掉下,甚至滑落水中。在这个光洁的雨季,在这片水天之中,只要你有耐心,一袋旱烟的功夫,家里的餐桌上便会有三五天的鱼腥。

父亲在外教书,母亲一妇道人家,不可能出去弄鱼,而我们兄弟姐妹都太小,弄不来鱼,因此,雨天过后,家家鱼茶米饭,我家却仍是青菜萝卜。

隔壁细爷爷是个鱼精,最善捕鱼,每弄得鱼来,便由细婆拿着磁花小碗,每家一碗的分发。细婆来时,总是满面含笑,说,家里还有,代世(大家)尝尝鲜。母亲说,留着自己吃呀,弄个鱼难的。说虽是说着,还是含笑收下,等鱼做好了,再叫孩子们送回碗去。

在家乡,这样的场景很多,谁家做了粑,谁家打了豆腐,谁家瓜地的瓜先黄了,谁家的菜园的辣椒扁豆先结了,谁家树上的枣子桃子先熟了……都会沿家挨户的送去,时间大多是晚上,因为,送的有多有少,怕人见着,做人情反而做出个鬼来。也许是上次那家送得多点,这回管个情,也许某家哪次帮了自家的什么忙,这次回报一下心意,这个多少与份量只有主人自己心中掌握,方寸自在人心。

在我的眼中,细爷爷与细婆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想起那些温馨的场面,时常使身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我心生一种原始的感动,不由眼角湿润。细爷爷名叫黄树华,是在细婆生了一儿一女,丈夫因病去世后,上门招亲过来的。他在王氏家族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虽然后来也生了两个儿子,却对非亲生的一儿一女视如己出,赢得了整个家庭的赞赏。一个黄梅招亲过来的女婿还在生产队当过保管员和队长。他当保管和队长时,六亲不认,家庭里的人没有一个从他那里得到丝毫好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家族人颇有微词。离开“领导”岗位,他做人处事,耿直如一,不偏不倚,加上靠自己勤劳双手,将四个孩子培养成人,大女嫁得一户好的人家,大儿是国家干部,在家乡镇上工作,二儿是砖瓦匠,三儿是油漆匠,赢得了家族与乡人的敬重。

每次回家经过细爷爷、细婆婆家时,都会到家里找着叫他们一声。许多时候家里没见着人,便会向水塘望去,他们一定在水塘洗什么东西,或割水草喂鱼。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好象永远有洗不完的东西,有做不完的水里活。近些年,细婆的耳朵有些听不见,眼睛也做了白内障手术,已认不得我了,不象先时见我回来亲热的叫我小名。细爷爷也苍老了许多,原先毕挺的腰杆也有些弯曲,风风火火的脚步也收敛了许多,让人不得不感叹岁月无情。尽管如此,每见他们,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温馨。

时常想起细爷爷、细婆,想起他们用磁边花碗送到家里的鱼,想念故乡的湖叉以及那跳跃的鱼影,想念那浓酽得无法化开的纯朴乡情,现在,也许只有那里的一丝清风,一片湖光,一叶扁舟,一跃鱼影,一缕乡情……能够给我带来心灵深处的感动。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绝对是今早写的吧,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涛的文章,朴实而又感人,平凡中见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很心动,有点小小的刺激,那片温暖的土地,出了你这么个温暖的男人,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的炊烟,永远的依恋。这样抒情的文字,细细读来依旧是那样温暖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2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哥的文字就是这么挂眼科,许久不见,甚好吗?
家乡的一切到老都不会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8-22 14:04 , Processed in 0.0567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