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武穴电脑

[原创] 一件开心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21: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话,都在上面。时间是最好的验证剂。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是刻意去精雕,那么,以上所有的跟帖,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养。
相信有些人三天之后回头再看,就会为自己的言论而感到耻辱。而有些人的话,既便三年之后拿出来重读,也同样是致理名言。这就是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鼓励三声致力于儿童文学,毫无疑问,在杂语喧哗的这个时代,少年儿童亟需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我们必须对他们的阅读环境加以关注并甄别真伪,我们敬爱的三声同志对儿童群体的呵护关爱,用心良苦,从诸多回帖中可见一斑。可你也别在口口声声的健康呼声中迷失方向,这是武穴论坛,非武穴儿童论坛,是有着成百数千成年家乡人出出入入的成熟论坛,以儿童派三声的观点,电脑这篇文章观之无益,甚至有碍身心,金瓶梅适合儿童看么,你能否认他是文学名著?且有现代名作之贾平凹废都,诺奖莫言红高粱系列,不同年龄段的人自有不同的阅读方向和趣味,老实人三声混淆概念在这里斤斤计较,怨声载道。首先电脑这篇文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其次任何小说不但可以写真善美,伸张正义,也可写假丑恶,甚至可以写残酷,写暴力(粗鄙低俗下流文学不在我等讨论范围之内),但是不管是如何处理写作素材,都应该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撕去假恶丑残酷暴力的外衣之后,真正的所指应该是什么;其三,文学是自由的,它一旦承载太多的东西,也就丧失自我,最终失去了自由。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下的作家,即使是很成功的作家,在一开始的时候尚能随心所欲的写作,写作的自由状态也让作品充满了可供回味的空间,很多年后仍然值得一读,到后来,随着作家声名的扩大,他的作品反而味同嚼蜡,因他自觉地承担了更多条条框框的社会责任和道义,道德的束缚让作品读来最终觉之无味,我们阅读历史,大致也知道文以载道的文学说的是别人的话,人云亦云葬送的是个性,也不能说文学书写道德就进入了老套,但是必须指出,道德不是永恒,人性才是永恒,不得不承认老实人三声同志的性情个性,但是我的个性是反对你回帖中那种全知全能的狂妄和企图规制大家的独断与偏执。

点评

说得太好了!鼓掌!!  发表于 2012-12-5 09:0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8: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篇平面化单一化片面化,充满暴戾之气的道德诉说,文字的狂欢掩盖不住所指的苍白——的文章,我不想再跟你浪费太多口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9: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臭豆腐 发表于 2012-12-5 08:33
我非常鼓励三声致力于儿童文学,毫无疑问,在杂语喧哗的这个时代,少年儿童亟需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我们必 ...

豆腐姐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09: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象豆腐姐这样争论或讨论蛮好!
民工喜欢!
扯东拉西就不好!论坛就是争论地方,各自表明观点多好!
都回到讨论文章上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0: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跟文人们说,用电脑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请你们多搞点阳光的来!供老百姓孩子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3: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腐发威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绝对是一篇好文,只是太过灰暗,让人感觉到一只野狼被人类剿杀时的那种苍凉和悲哀。不忍再读(不忍再读其实正显示了此文的灰色魅力),回望此篇完全是为再次欣赏残剑与豆腐妹的精辟评论,很喜欢

点评

这么好的东西,你不会选入广济天下吧?  发表于 2012-12-8 0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4: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致认同这篇文章的主色调太过灰暗,沉闷,萎靡,羞陋,恶心,那么这种感觉是从何而来?有谁认真的思索过没有?是谁在感情意气用事而放弃了根本的东西?这些,我们都要好好的想一想。
此文人人认为灰暗,沉闷,萎靡,羞陋,恶心,其实只有一个原因,用三个字就行了,“缺乏爱”。爱是人类的基础。
我在这里有必要重申一次,因为误读的者太多,往往把一个词片面的理解。实则是: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爱心,包括工作,包括爱好,包括生存,包括向往和梦想,包括生活的态度,都只用一个字就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因为有“爱”!而此文从头至尾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抹杀人类的天良,反向而行。
我前面说的,都不去做,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孩子和儿童文字不儿童文字,我也没说儿童。说穿了还是源自于对家人的爱护,不想被阴霾的东西污染。
文学和艺术的。不光只文学和艺术,还包括我们所能见到的任何事物,人类的为什么始终朝着更美的方向呢?这也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理贯通万事,就这么简单而已。
我最初的回帖,引用了马加爵。
我们现在都在说人,都在试图说人性,都在支持和赞成本篇文章,相反的却指定是三声个性和偏执作怪,甚至说是三声人性的阴暗。
为什么这样呢?
为什么不客观公正的对文,而是非要争强好胜,要把三声的合理看法打压下去呢?为什么固执的拿一些不能支撑的证据来歪理斜说,混淆视听?这些仅仅是因为无知吗?显然不是,豆版的眼力我一向十分佩服!
我们不能低估儿童文学,其实我们这里大多数人的鉴赏能力都只能算处在小儿的智力能力的范围之内。我们连好坏都分不清楚。还谈什么文学呢?
我相信,接受过真正专业培训的作者,作家,他们的第一课,老师就明确的讲了怎么写文,如何创作,我们所学的语文,更不必说。那么作文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呢?是用阴霉思想的引导把一个个人培养成阴暗无爱的马加爵吗?
大家都好好的想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4: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证明,真理多数时候,不是站多数的一方。

我也懒得说了,只做好自己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6 23:56 , Processed in 0.0456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