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29|回复: 7

[原创] 批着衣服玩裸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0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当我们体验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产生了经验,而在我们体验某个具体的事物前,我们第一个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便是感觉,由于感觉发生的速度往往在须臾之间,所以也经常被称为直觉。
   经验的产生源自于特定,某个已经发生过的事物。也就是说发展的事态已成定局,所以经验往往能让人更统筹的应对类似的事件,但也很有可能盖棺论定了事物本来可能发展的多元化,违背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意愿。
   而同样,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意思很明白不过了,人类的经验终究是极其有限的。于是当人们面对很多未曾经验的某种特殊事例时,只好用上了直觉。这很容易理解,比如第一次结婚,比如第一次遇到新的同事,比如应急反应类似火灾,地震(当然如果有人足够悲剧的话能够体验到多次灾难,并且幸免的话,那他必然能有更多的体验,应了那句必有后福)。
  直觉比经验敏锐,可是误差却实在很大。因为直觉的产生直接跟阅历,经验,心理,性格,等等不确定的因为挂钩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那句话,心晴的时候,下雨也是晴的;而心雨的时候,天晴也是雨的。
   然而,人们经验事物的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元,那就是人类本身。人们的交往中除了已经有的经验(交情)和正在发生的经验(直觉)和未曾发生的经验(思维)。经验和直觉的自我封闭性对沟通的意义不大,所以从人们开始用语言来交流,便产生了文明。
  语言对文明的延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但是很多事物的表达和阐述是语言无法完全解释清楚的。尽管,为了阐释的更加透彻和明白,人们学会了概念和下定义的法则来进行修补,可依然收效勉强。用很通俗的例子来说,当我们极度开心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喜极而泣;当我们激动万分的时候,我们竟然会无语凝噎,就如同<与神对话〉里的那句话:语言,是最不可靠的真理供应商。此时次刻,那种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视觉冲击告诉我们,忘记语言吧,回归到原始的经验和知觉。经验告诉我们,哭泣并不只是代表忧伤,知觉告诉我们两情相知。
   当我们的认知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而必须倒退到本能上的知觉和后天的体验判断时,便需要一个过度,于是思维便闪亮登场了。跟知觉和体验所不同的是,思维并非封闭而不可交换的产物,而是一种纯粹的能量,是可以迁移转换而产生传递效果的。说思考和思考的纬度是知觉和经验的混血儿丝毫不为过,上乘思维的伟大和崇高展现的不只是它的感性,跳跃和敏捷,更加酝酿着思阅和历练所带来的理性,多元化的维度和深度。而当上乘的思维变成了自我的思维的时刻,便开始反哺的充实着我们的知觉和体验,让我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快乐,崇高乃至神圣的体验。当然也许我的这个比喻并不算太恰当,但它的确如此美妙,所以多少哲人诗人为它痴迷。
    于是,新的历程产生了,我们热爱思考,喜欢这种能量的转换,贲张我们的血脉,让我们更加兴奋。
    那磨,如何的思维算是神圣的崇高的纯粹的能量呢?是否如同接吻意淫时刻燃烧的卡路里呢?与神对话里说:
    最高的思维永远是那包含着喜悦的思维。最清楚的话语永远是那些包含着真理的话语。最崇高的感受,就是你们称为爱的那种感受。
喜悦,真理,爱。 这三者是可以互换的,而其一永远导向另一个,不论它们的先后次序如何。
   那磨这样的概念实在过于抽象,我们如何经历喜悦,真理和爱呢?
   喜悦是一种快乐的满足的心绪,用灵魂学上的话语来讲就是'行灵合一',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其实我是这样的理解。当你个人的行动方向与你的灵魂方向一致时,便是合一,否则便是分裂。让我们以对话来说明吧。
   我:朋友,你认为你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吗?
   朋友:我非常喜欢智慧,然而我们科学院里的的实验实在太多,还要隔三差五的出差,考察,想追求智慧,想多阅读些书籍,可惜实在难以抽出时间。
   我:请你正面回答问题
   朋友:我喜欢智慧,但是我见识比较浅薄,并没有太大的智慧,因为没有机会。
   我:你的工作环境里能够接触到很多的人啊,他们会让你的思考的吧。
   朋友:也许是吧。可是很少。
   大家请注意,我虚构的这位朋友是一个非常喜欢智慧的人,也就是说他灵魂里渴望着一份情感和理想,但是实际行动里他无法经验和感受这样的思维,于是产生了分裂的感觉。
   那如何去弥补呢?倾听你同事的声音,倾听你你考察的大地的声音,当你真正喜欢和他们相处的时候,而不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智慧。
  换了例子可能更加直白:
    我:你认为你是漂亮吗?
    女:我想变的漂亮,但是其实我并不漂亮。
    我:哦,为什么呢?
    女:羞涩了一会,人家都建议我去隆胸,整鼻,做美容,还有我是单眼皮>......
    我:你为什么希望变的漂亮呢?
    女: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人喜欢我?
    我:那这并非是你自身的需要哦,是不真实的。
    女:那好吧,我希望自己是美好的,在身边的人中很有价值。
    我:那好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人们(男性)对自己的母亲,姐妹,女儿缘起美女的认知吗?
    女:哈哈,那怎磨可能。
    我:可她们的确很有可能是美女哦。
    女:好象是如此的。
    我:其实可样这样理解的。美指的不只是容颜,还有为人,气质,涵养等等等等,你可以说美女是
        '美女',但不是所有的美女都是'美女',如果你愿意的话,你的妈妈就是一个'美女’,而你可爱的女儿也是一个‘美女’哦。
    女:哈哈我知道如何做个美女了  
    我:那很好,你已经合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0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无意里客串了回神棍,但只是想很简单的阐释这样的一个思维;倾听自己的灵魂祷告,也许有人问,灵魂的祷告一定是神圣美好的吗,难道它不可能是卑劣的低贱的吗?不不不,我不想在这里用一系维度去理解灵魂。我想说的如同<与神对话>里所说的,肉体不是灵魂的容器,而应该反之。举例来说,我们经常会所厕所里的空气很臭。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臭'来自厕所里的空气。但是空气本身有味道吗?即便用人类的嗅觉来闻,空气本身除了提供循环氧气,气压等等以外,并不能在嗅觉神经上作出反应。这里的空气便是灵魂,所以灵魂是弥漫的,洋溢的。厕所里的空气不停的象外飘洒,试图回归到'无味'的本质。而正是因为灵魂是合一的,无怪乎千古以来,那多的恋人追求灵魂肉体的结合,自己的灵魂如同寻找到了失乐圆一样经验到了合一的喜悦和渴切。他们不觉得是在献祭灵魂,而是合一灵魂,因为不只是伟大爱情里的恋人灵魂一合一的,我们所有人的灵魂都是合一的。扭曲,痛苦,仇恨,混乱,迷茫等等等那都如厕所里的臭的空气一般,并非灵魂的本质,因为灵魂是纯粹的,正如思维一样是纯粹的能量,是每一个人之为人的舍利。
   真理的思维——
   我们经由事物的反面而体验正面,我们经由混沌而经历秩序,如同由恶经历善一般,当我们需要寻找真理的时候,我们必须先去明白,什么是幻像。
  叔本华说:我们活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这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因为我们传统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已经诠释过了。
  观音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如是,本来即是,人的思维本来就是现实世界里的一部投射,就如同荧屏上的人跟真实的人是有绝对区别的。不同的是人的思维可以是多维的多方面的,即便做不到如是,如自来之的意和象。越纯粹越能脱离虚妄越能回归的事物的本质,也无怪乎很多的哲人说,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甚至眼不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孩。
   真理便是尽可能客观真实存在的道或说是理。还是举例比较直接吧。
   武汉有个老总买了新车以后,反倒比以前上班的更早(抢车位),下班的更晚(班点堵的慌),周末不舍得出去兜风旅游(新车,很贵哦)。虚妄是什么?车是用来开的,正如小孩子都明白饭是来吃的,水是来喝的,可大人呢?居然不知道车,是用来开的!为什么?舍不得,因为在他的世界里,车不在是车,而是一件花瓶,一件珍品,车已经不在是车本身了,而买车也并没有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便利。那问题来了,买车是什么?更风,不开车是为什么?佛语里的着了虚妄之相,迷失了对事物本来的认知。
  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便要清心,便要本来无一物。这里我想到佛,一种觉性,悟则明性,执则不满,盈则有亏,了则涅盘。心无障则明,眼不近一叶而见泰山,空杯则豁达,和,静,清,寂(日本茶道精神),即可更近于道,于自然,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着于相。
  佛家的这种理念太过晦涩难懂,若是为了强化清心明目执于佛理,便是为制幻而先幻。所以佛学些须有点了解对于清心,明目,导善还有有些益处的。对于了解事物客观本质的规律,道家的学问便显得实用的多。
  道家讲究阴阳,就如同二近制里的0和1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便是道家一分为二高明的思维习惯。道家讲究一动而分阴阳,物极则必反。看一件事物不应该只是看正面,当然也应该了解反面,而不上一唯一的角度,一元的想法。人各有性如同有棱角,交则必损,圆融则和。自卑的极端就是自负,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满嘴的,我很义气,我很守信用,那磨你着实要考虑他说的这段话的背后一面。
  老子也说‘名,可名,非恒,实相,可现,非实相也。举例来说吧:看到一个帅哥迎面而来,一美女心怀荡漾,此谓之一动,那阴阳呢?阳便是心潮澎湃,恨不相逢未嫁时啊,阴是如何?对面不相识啊理智告诉她自己已有家世,便该决了贪幻之念。然后回家久久不能释坏,你们说这样的例子有吗?我相信现实里这样的情况应该更多,而且应该发生在男人发现美女的时刻。各位莫笑,美女如是想来:他是帅哥啊,我能不起手不动念吗?可他又不是帅哥啊,我都有家有室了,帅与不帅关我鸟事。大家看吧,烦恼皆是庸人自扰,不知哪个说过,嘴巴不会开口吃饭那一定有病,嘴巴总开着那也叫有病(乐歪了嘴巴合不拢那只是某种状态下短暂的一幕),嘴巴能开能关那才叫正常。所以呢帅哥还是帅哥,嘴巴还是嘴巴,起动动念则分阴阳,无论阴阳哪一面突显,都会压抑另外一面而不得自由,陷入一元的痛苦。无怪乎连西方的哲人都说:所有的痛苦来自于错误的思想。那不起心不动念成不?那该没有一动吧,其实不起心不动念还是念,还是动。所以佛家里说的定力,还真不是容易修炼的。所以嘿嘿,当各位发现自己的老公或是老婆在街上刻意避开或是注视异性的时候,你们懂的.....
  看事物用思辩的思维便不在'一动'的执着于某一阶段,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上的相上,而是朴素的流动相对的虚幻,也不再只考虑事物单一的一面的镜相。前面也提到过灵魂是可以通过思维来沟通的,而在灵魂这个容器的肉体,精神层面里有太多太多的阴阳了,能完全的两面的读懂和理解的难度绝对比读懂地球上所有生物的DNA还要艰巨,这也无怪乎产生了如下的谚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已的思维沟通竟然能跨越空间的距离)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知心的情感与其说是男女间的情(觉)和意(爱)相合,不若说是思维的神秘切合,灵魂肉体的合一,你能从她面小的笑读懂她曾经的悲哀,你能从她倔强的固执里读懂她也能有的洒脱,你能懂她所失去的,所以你更加能够成全她之为她,这便是思维的沟通,是情意的融合,我想这太美妙了!)
   高山流水,伯牙摔琴已成千古绝唱(知音的境界啊,我不禁想到琴瑟相和的合一的境界又岂独男女之情?)
   非是南疯非要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变成了脂粉文章,不过这听起来似乎更生动一些。
   两面的思考问题有时候也并非完美的思维,比如一件很坏很糟糕的事情,你不能指望道德的枷锁能束缚它,于是基于道德崩溃的边缘新的约束——法律出现了。可是法律也会出现漏洞,失误和不完美,如何又能凭借思维去完善更正?更何况现实里的事情可不比道德法律两面如此简单,你要考虑的东西方方面面,要顾及的阻碍层出不穷,即便你想破头脑,大概也只能无济于事,这便是无奈,便产生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自我安慰。
  人们在对与错的轮回里夜夜笙歌,人们的思维也开始变的缜密,周详,逻辑,严密。但无论考虑的方面在多,终究是在一个规矩下的方圆,也是我个人理解意义上的二元思维。在这里即有善恶对错,也没有善恶对错,有时候明白情有可原,理无可恕:而有时候理无可恕,情有可原。无论角度有多方面,终究不绝如阴阳。
  爱因斯坦上世上最伟大的语言莫过于高等数学和音乐,我非常认同。有的人用数学里的立体来形容三元思维,不过坐标不再是X Y Z,而是事物的两面性(阴阳)加上一个Z,这个Z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Z的理解个人的看法是很广义的,比如天时,有的人说理解类似与道家的‘避时’儒家的'避世',有避则有夺,也有人理解说地利,类似于橘生南为橘北为枳,只不过个人感觉有些牵强终究还是二元,对于人和,更是最揣测的,就如同人性一般。世上没有完全相同人性的两个人,不是读书万卷(容易把人标签化,认识机械模糊)更不是阅人无数(依然容易偏执,无数终是有数)。
   个人认为网上盛行的多元思维充气量不过是0和1的重复组合排列。老子是真正意义的三元思维的,老子的眼睛里没有善恶,没有道德,没有政治。高低,善恶,美丑不过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事物创作出来的符号,事物本身乃天道,人之觉性乃人和,能够把天道和人和严格区分开来并且互不造成偏差,那已经亘古难有几人了。
  关于爱的思维——
  爱的思维很多人都做过诠释,比如高贵,伟大,无量.....我不想重复这样的议论。但我读过些关于两性的文章,可能具体说起来比较容易阐述,而我时间有限,不想赘言。
  爱多半发乎于情,情是什么?情是我需要。比如我钟情于某某某,比如我有思乡情(需要家乡的蓝天白云),比如我有思念亲人的情(需要温暖家庭的慰籍)。用道的思维来讲:当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已经自己认为自己不完善了。你的思维需要另外个镜像(可能是思维,也可能是人是物)来补充你的缺失,而当情得到升华,你变于你钟情的事物'灵魂合一'‘思维共振’,无关于人们都说思维是种能量,表现在爱情领域它居然能让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激情碰撞,这不可思议!然后可思也可议,当你的缺失得到了弥补,当你再次寻找到了灵魂的失乐圆,如同得到了亚当夏娃的重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种美好的幻觉(它也是种思维)下,就不难理解,自苦多情苦别离,甚与剜肉割心之痛啊,分的虽然不是肉身,但是分的是灵魂,是合一,是思维(情和意)绝缘,若处理不当便容易变情为痴,所以情可得爱亦可得恨,此恨可以是痴,可以是遗憾,甚至可以是老死不往来的相忘于江湖。
  但是爱却远崇高伟大于情。爱是我付出,我奉献,就如同你丢给路边的乞丐10块钱一样,你并没有图他有所回报,而仅仅只是对同类的同情(我们叫人道),佛家的放生也是爱(畜有畜道不得杀),爱国也是爱(从你需要一片土地把你养大的情升华到的爱)。
  爱也是理性的,不是纵容不是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给予对方经验生命(哪怕只是个畜生)的绝对自由和成全。
   再说爱是什么什么的,似乎便没有什么意义了,这话题已经太多了,说下去都自己都会觉得审美疲劳。但是知道爱的对象里也包裹自己,这叫自爱,这已经很难得了,不多赘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2: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易懂,写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13: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种有思想深度,能客观、理性、透彻地剖析与说理的文字。通过这样的文本交流,才能帮人拨开明心见性的障碍与迷雾。这是玉猴一直所盼望得到的成果。

广济论坛是一个文明与文化交流的平台,不是泼猴撒泼撒野、占山为王,制造个人心灵与道德制高点并自封为美猴王的花果山。而当下的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企业以及每一个人的心灵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玉猴或美猴王的身影,不揭露或打倒这些泼猴,无谓的争吵便难以休止,自爱与他爱便无法崇高,火眼金睛会被白内障所取代,有益的良种或被抛弃,而发霉变质的种子却将占据肥田沃土,辛勤的苗圃园丁会被当着恶魔或野狗驱赶,卖火柴的小女孩会被当成纵火犯,鲜花的使者有可能被迫害成疯子,银屏中的耳光或许会甩光电影院的观众,传播花粉的蜜蜂会被当作天敌而予以捕杀,白天鹅将无法回到最佳的原生态栖息地,野蛮会被当作文明,无知会被当作有识,失败会被当作成功,文字或被变成反文明的病毒载体,真的伦理与道德会被彻底归零,归零的道德与伦理或被奉为至上,阉割或赘生的肉体与文化会被毫无辨别地尊为多元或包容......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地域文化。

有学、有识;有理、有志;有情、有趣;欢乐、包容;勤奋、进步;健康、繁荣;人才济济、智者裸奔。这才是广济文化的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伟峰 发表于 2013-1-27 12:54
通俗易懂,写的不错!

   我认为写了篇有趣的文章,但是就次第而论之,写的实在有点糟糕。
  雅尼的音乐声中我一蹴而就貌似情理惧通的洋洋洒洒的写了一万字,可实际上情不通,理有疵,若是非我之手,我当坐起而论之,既出我手,我也不妨引颈自戮。这里有最少两处的常识性的错误和五处逻辑上的错误。
概念性的东西不说,以免有雕琢之嫌,就论下常识性的问题吧,举上一例,也供大家娱乐一翻。
  现实里已经的女性,尤其是有个孩子以后,普遍意义上是对男色具有几乎都是获得性免疫的。男人们婚后多对美女想入非非,并非女人同样如此。以经验主义和一元的思维模式来比较女人,果然快文不慎思。
  不过我感谢音乐,它给了我灵感和乐趣去书写这样的一篇文章,赋予了文章一丝灵活,只是思维有些偏颇,大概叫有得必有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也讲究一个缘字,不究竟法门,不执于概念,就同老子所说,道,不难,难则非道。打比方举例子的办法虽然通俗却也费字儿,我这里更加喜欢看到的是大家用你们自己的比方例子来跟我说二元说思维,也替我担当下这'神棍'和'调侃人家夫妻之事'的污名。
   喜欢的话卖个萌,给个掌{:soso_e113:},也算众乐乐了;不喜欢的话打个脸,吐个槽,只要不是很黄很暴力,{:soso_e137:}说几句娘希匹,道几声破落户,倒也算是市井文化,{:soso_e121:}。
   最后有些话,还望男同胞们在此忽略在下性别{:soso_e123:},阿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2: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疯 发表于 2013-1-27 23:17
佛也讲究一个缘字,不究竟法门,不执于概念,就同老子所说,道,不难,难则非道。打比方举例子的办法虽 ...

二元者,地球是平的耳;三元者,地球是圆的耳;四元、五元;六元、七元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耳,无见有始,无见有终。

老子者,站在平地上望天,始终难脱天圆地方,难识脚底下与屁股后头还有半个球、半边天,看来老子似乎还是不如佛,抬高到三元大概也还只能算马虎像,应该叫作亚三元或次三元或许相对妥贴,毕竟望天的时候始终还是不如伽利略厉害,故老子天下第一大概还是一场无辜的误会。

至元无元。
至言无言。
至文无文。
至道无须再道......

心魔不灭,立就万言。心魔即灭,打理田园。

猴儿已回花果山,众小猴哀声惊天动地!猴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留下遗言几句:切送此身入虎口,万望莫违吾志!切记!切记!

孔乙己在喝小酒,阿Q在扭屁股,千古美猴王已幻化为虎。

(以文逗文,不及其他,万望各位君子明心见性,莫作牵强附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3: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2 14:39 , Processed in 0.0576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