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52|回复: 2

[新闻] 扩大进口美电影可更好地“师夷长技以制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0 15: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近日,习近平同志重访美国,成效卓著、硕果累累,而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所达成的协议,更是迅速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协议的内容,据媒体报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
  这一协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内地每年发行、放映的好莱坞大片数目会暴增——依照商业电影的规律,中小成本的制作一般是不会推出IMAX或3D版本的,大都是那些大投资、多特效的大片会以此取胜。而分账比例的提高,亦使得美方从每部电影中取得的预期收益几乎翻倍,难怪整个好莱坞都欢欣鼓舞,美国电影协会的主席更是高呼:“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对内地电影界而言,“好莱虎”来势汹汹,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想片面地通过闭关锁国、通过对民族电影产业的行政性扶持来抗衡好莱坞,反而很难塑造出一个真正能与好莱坞正面对话的电影体系。
  在好莱坞面前,国产电影的相对孱弱毋庸讳言,但在银幕数和票房都呈井喷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内地电影界无疑赢得了相当的转圜空间。此外,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完全可以构成一个自洽的体系,海量的观众人数和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让中国电影有着好莱坞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用句俗话来说,只要影片能“接地气”,自然会有蜂拥而至的观众来买单将之捧为“大片”——近来业界言必称《失恋33天》,正是这个道理。
  在这方面,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有着足够的容量,不像韩国、中国台湾这样的市场,空间过于狭窄,缺乏“战略纵深”,好莱坞一来,就只能硬碰硬,而我们完全可以以空间换时间,先把一线城市的3D、IMAX银幕暂时腾挪些出去,然后参照印度宝莱坞的经验,扎根本土观众需求,打磨产品质量,一俟时机成熟,再杀回一线,到那时,好莱坞也不是神话。
  不过,要锻炼国产电影,给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类似的“国民待遇”,则成了当务之急。中国人并不笨,不缺故事,也不缺想像力,以超自然元素为例,近年来我们引进的好莱坞电影中,魔法、鬼魂、女巫之类的就有不少,但国产的超自然题材,基本上就只能集中在《聊斋》的框架里打转转。尽量给国产电影营造宽松的创作环境,才是解放创意、从根本上提升国产电影文化生产力的釜底抽薪之举。
  再者,对于外国电影的发行权,目前实际上集中在极少数国有电影企业手里,这显然有碍社会主义电影市场体系的健全发展,此次协议中提到要增加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此举的破冰意义,恐怕比增加好莱坞引进片数量更为深远。
  好莱坞的确“好看”,所以放它们进来,可以更好地“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来,客观上也大幅增加了内地的票房总值,繁荣了国内电影业。开放是对等的,若能理顺体制,内地电影整合大中华区的电影力量,“反攻”好莱坞的本土院线,相信也不是痴人说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4: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啊进来了解一下学习一下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7: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莱坞的确“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0 07:32 , Processed in 0.0475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