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607|回复: 18

[转贴] 湖北简称“鄂”改“楚”幕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作者: 李正豪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鄂商”已为“楚商”,湖北简称“鄂”能否改成“楚”?
  随着9月28日湖北官方正式宣布把湖北商人的简称由“鄂商”改为“楚商”,湖北简称也将由“鄂”改“楚”的传言甚嚣尘上,民间争议也是不绝于耳。《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已经有个别湖北省高层人士对改称表示支持,但10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一张姓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是否改称还处于研究阶段,暂时不会对改称提议做出正式表态。
  目前的民意并不完全支持湖北改“楚”。网络评论显示,不少人认为湖北改“楚”是“认认真真瞎折腾”“劳民伤财”。据本报记者了解,湖北改“楚”的前提条件首先是民意,因为《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改”;其次还要经过民政部和国务院的审批,目前尚处于争取民意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鄂商”已改“楚商”
  “鄂商”改“楚商”已经尘埃落定。本报记者获悉,“鄂商”改名肇始于湖北工商界的呼吁,主要是由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下称“企促会”)和湖北省工商联(总商会)推动完成的。
  湖北省企促会会长陈旭东透露,“鄂商”改名在湖北工商界已经议论多年,也存在着改为“汉商”“郢商”等多种主张。对于改名的原因,“主要是‘鄂’这个字不好,从字面上看,两个口代表着吵架,一个耳朵意味着偏听偏信,亏则是亏欠,这些都是湖北商人接受不了的,觉得别扭。”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楚文化研究所所长、湖北荆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玉堂也表示:“在古代‘鄂’通‘噩’,现代‘鄂’与‘恶’谐音,确实不太好听。”刘玉堂是最早提出将“鄂”改“楚”的学者之一。
  去年6月陈旭东以企促会的名义写了“鄂商”改“楚商”的方案,去年10月企促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鄂商”改为“楚商”,并在本地门户网站启动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是82%的投票者支持改“楚商”。
  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9月28日则宣布,“在今后的公务活动和政府机关公文,以及对外交往和经贸活动中,凡涉及到湖北商人称谓的统一称为‘楚商’”,这标志“鄂商”改“楚商”得到官方认定。
  目前,湖北省企促会和湖北省工商联都在推广“楚商”。企促会去年已确定“楚商”的会旗、会徽、会歌,今年确定了“楚商大楼”,《楚商》杂志也已出了三期。工商联的速度则慢了一些,10月中旬在重庆参加了“2011楚商合作发展论坛”的一位人士透露,“由于这个论坛是重庆湖北商会承办的,组织方提出用红色九头鸟作为徽标,但这本来是重庆湖北商会的标志,因此关于会徽还没形成统一意见”,楚商基金的运作也在讨论中。
  上述参会的湖北工商界人士表示,过去有“晋商”“徽商”,现在也有“浙商”,“鄂商”实在太难听了,“楚商”更上口一些,有利于湖北商帮叫响品牌。
  车辆换牌成本逾10亿元
  “鄂商”改为“楚商”主要涉及约定俗成的称谓的改变,只需要多数民众接受新称谓即可,并不涉及审批方面的难题;“鄂”改“楚”就没那么简单了。
  本报记者获悉,湖北简称由“鄂”改“楚”的提议已经存在将近10年之久——早在2002年,楚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刘玉堂就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递交过改“楚”的书面建议。
  “鄂”改“楚”有市场,是因为湖北希望通过挖掘文化塑造品牌,推动招商引资以及旅游开发等。不过从由“鄂”改“楚”的建议开始,“无论历史文化界还是民间,一直争议不断。”刘玉堂表示,“除学术上的争议之外,还有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原因。”
  学术上,反对意见认为,古代楚国不仅包括湖北、湖南,全盛时期甚至包括河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湖北不能代表“楚”。但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昆满认为,“古代楚国起源于湖北,兴起于湖北,虽然鼎盛时期版图包括黄河以南大片地区,但都城一直在湖北。”
  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湖北改“楚”是“瞎折腾”“劳民伤财”,因为湖北改了简称以后,涉及到“鄂”字号车牌的更换问题,以及教科书上与“鄂”相关的称谓的改动问题等。还有人参照湖北襄樊改为襄阳以后,修改各类地图、公章、证件、招牌等产生了大约1亿元的行政成本,推算湖北简称改“楚”需要的成本可能是襄樊改名的几十倍。对此,刘玉堂表示,还没有人去测算改“楚”的成本,但改名与改简称是不同的,公章、证件上不带简称,最大的成本可能来自于更换“鄂”字头车牌的成本。有人在网上算了一笔账,湖北已上牌车辆将近1000万辆,假设换一个车牌要花费100元,费用就将近10亿元。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初荆楚文化研究会还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递交了文字材料,但截至目前湖北省委省政府还没有正式表态。
  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即使湖北下决心改“楚”也有很多步骤要走,首先湖北省委省政府要形成统一意见,还要形成包含民意调查结果在内的申请材料;然后需要过民政部这一关,民政部将审查这些材料,还将组织湖北代表在场“答辩”的专家论证会;论证会得到肯定的结论之后还要通过国务院的审批。
  陈旭东表示,他正在与湖北籍全国两会委员代表商议,准备将相关提案或议案带到明年全国两会,为湖北改“楚”提供舆论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帮人吃饱没有事情做,撑的!
饿他们半年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折腾”,吃饱了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3: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4: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就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4: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趁我没买车前赶紧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赞成改!不过从称呼上将“鄂商”改为“楚商”本人赞同!行政上何必多此一举呢?!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7: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没必要嘛  这帮人闲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眼全国,也就湖北的名字不好,现在叫“鄂”,谐音“恶”;你给改个“楚”,谐音“丑”;怪不得都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改来改去都是这个意思,看来湖北佬的威名是早已注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改来改去,有什么鸟用?湖北经济不发达,在全国名气不够响亮,拼命改这改那,襄樊改襄阳了。是不是蕲春要改蕲州,武穴要改广济,黄冈改黄州呢?请省委省政府没事发动一些狗屁专家去研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3 20:57 , Processed in 0.0429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