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150|回复: 5

[原创] 永康方岩山游记(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8 10: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烟雨/文
  一
  永康,古时也叫丽州。顾名思义,有永葆安康和永远健康之寓意。山川秀丽造就了这方水土,养育着五十多万的永康人。据说1992年撤县设市时,对呼“永康市”或叫“丽州市”颇有争议,当然墨守陈规尤为恰当适宜。其实呀,无论是叫什么市,都能彰显永康人的聪明智慧。
  早在九十年代初,我就寻访到了这方水土的古丽小镇,那蜿蜒向西流淌着清澈的永康江,在微风拂柳的彩霞中,呈现出那种流光的溢彩;带着那轻轻掠过的晚风,使江水涟漪的褶宛如裙,让人感到一种沁人肺腑的舒畅。还有那华灯初上西津桥的长廊,远远望去仿若卧波的长虹,殊有的景趣蔚为大观,或多或少都留给了我一些斑斓的记忆。
  盖因永康战友的邀请,曾经到过几趟,每次都是以诧异的眼神看着她的嬗变;到过深圳的人都有着标新日异的感觉,而永康独树一帜的锻造出举世闻名的五金之都,不愧为春秋铸剑之乡演绎着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此刻的心情回荡着永康人的激情和扬帆起航中感染着,那“雪瀑涵秋一水回,双溪流月转徘徊。高眠桥上寻残梦,暇对清溪话旧碑。”的西津桥也在梦魇中开花。
  二
  方岩山,早在七十年代末,永康战友的口述中就神游过,今得力王祖亮战友促成此番游历,实乃为揽尽天下秀色的又一次饕餮(tāotiè),真有一种不为一次错过,只为一次拥有的幸福洋溢在心底。
  我们一行三人坐在祖亮的自驾车,如舞动的云彩穿梭在古丽树影婆娑的街道和永康江桥的路上,越过苏溪连绵的厂房,一种企业的繁华像星河一样闪烁着光芒。不一会儿来到小镇—方岩,找到了战友施福生,几年不见的福生天庭愈发着饱满,小腹略有微鼓的富态,从他的言谈举止和品吸三字头的中华烟,就觉得他事业有成的富有。
  见过福生一番寒暄握手后落坐,道了几十年后的沧桑离别,也让我见识到了福生夫妻如日中天的企业,他紧跟市场节拍的产品不落实套,所谓的船小掉头快,张扬着他精明的运作管理,那种融入市场的创业精神是那么的挥斥方遒。
  三
  在福生的导引下,我们进入了方岩山景区。一种景色清灵的深幽跃入眼球,透过“方岩山”的牌坊,看到两个斗大的“赫靈”繁体字,细看得知是宋高宗皇帝的亲笔御书。我走过佛教的九华山等名山胜水,看过不少的山神庙宇,从来就没有过此刻这番的情愫。
  今儿冲着“好灵”二字的灵念,此时也花了一些银子请了一点香火,虔诚的在观音菩萨和胡公面前点燃着,在升腾的香火中冥冥地感到一种越过心头清爽的舒适,这当然是后话了。
  沿着方岩南麓的石径小道拾阶而上,两侧的林荫杂木丛中掩映着翠绿的轻吟,婆娑起舞的竹林是那么的婀娜多姿。行至山腰小息片刻,忽见依山而筑的楼阁,进去一看方知是“罗汉洞”。传说方岩山的鼻祖“正德禅师”在此开山修行数年,念一声阿弥陀佛合掌作揖。
  略过方岩“虎跑泉”,此时的泉水仅半勺见底,清澄甘甜犹存。从罗汉洞出来往上,攀岩坡陡如梯的“百步峻”,峻上建有步云亭,自亭而上着意“飞桥”揽胜,是在峭壁上凿洞垒石修成的一条栈道,内傍削壁的凛冽之势,鸟瞰山径宛转的水清木秀,顿感深涧的险峻奇峰。
  四
  盘曲而上的喘息,真有如上山气喘喘,下山脚打软的汗颜。大约旋转六七回,豁然中开的巨石呈现眼前,抬头观其建阁其上的楼阁,在拱门上和流檐下分别写着“天门”二字,两旁峭壁岩面的湿润长满着一层层的青苔,看着有“巫岫郁嵯峨”的雄伟壮峙之气势,惊讶中领悟到了的蔚为壮观之绝境。
  读着“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的楹联,我们依附着栏杆登上天门,依栏凭眺群山的起伏、云雾缥缈的幻影,令人顿生升天的飘然之感,更感自然造化的神奇天门与人文寓意和合的奇妙和无限的遐想。
  跨进天门,如履平地的坦荡,山风吹入沁肺的凉爽;转入一座镶嵌“天街”牌坊,街旁云集的商贩,让我顿时有种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诗境。
  转过天街尽头的东北角,看到一平台上立有“千人坑”的碑亭供人凭吊。远处看这个“千人坑”的千字草体,有点像“子”字的写法,细读碑文才知这附丽着方腊揭竿起义的悲壮历史故事。
  看摆碑亭后,来到不远处的千年古刹。据载广慈寺始建于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时叫大悲寺,后在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期间改为广慈寺。其建筑宏伟壮丽,有前中后三个殿堂,寺内的胡公殿香火颇旺,百姓感念北宋兵部侍郎胡则的德政,故立庙纪念。
  故而我们又在广慈寺的空旷处,看到一段有关毛泽东南巡路过金华时,在列车上接见市、县委书记问起永康有么重要人物,众人不知其意相互的急不择言,主席则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起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佳话的照壁题跋。
  五
  下得山来,时值午响。
  又在福生战友的导引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脚下,穿越在石鼓寮方向,寻找到了一家颇有特色的以竹为妆点的农家饭店。
  饭后,我们又来到五峰书院探胜,走进僻静的清幽山谷,没见半个游人踏足,真乃是块静逸讲学的圣地。
  踩过历史的尘埃,透过几重的岁月。我们注目瞻仰着抗战时,周恩来与黄绍闳联手栽下的两棵泡桐树,虽然是时过境迁的物是人非,但它秉承着一段沧海桑田的历史,伫立在蹙眉凝思的陈亮雕塑前,我们读懂了积淀的过去。
  浏览了依洞而建的古代书院,望着那天然的石壁,仿佛回荡着那远古走来的天籁之声,抚摸着那古朴的书桌,眼前依稀可辨四方学子趋之若鹜的鼎盛。
  触摸四周奇突的岩壑,望着那东边百丈悬崖的顶上,飘落着晶莹剔透的点滴泉水,我想如果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来,那飞泻而下的瀑布,如喷珠溅玉的破挂前川,更有如飞彩流霞的壮观,一种遗憾在心底油生。
  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清澈似镜的溪水,享受着这山水般的清幽宁静,内心的欲望又得到了满足。走过穿斗丁拱不事雕饰的书院,深感这山涧有着几分岑寂的凝重,更添几分的人才辈出的灵秀。
  游历过了方岩山,是《方岩纪静》的心灵历程的坦然,更是一种了却心仪向往的圆梦,此刻的感怀越过了千年的风雨,徘徊在游人如织的山谷,不禁吟道:青山万仞入眼瞳,四时风雨不与同;古今题字相呼应,胡公烛火照壁红。
                                                                         2011.5.27于玉峡书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7: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心境,山水灵秀俱在文中。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7: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2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烟雨同享永康方岩山之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2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容许我冒昧的问一句,这头像中的女人是你自己吗?
这问题,在虚拟的空间里,非常重要,就好比不喜欢狗的人绝不可能喜欢看我帖子,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1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川烟雨 的帖子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4 20:20 , Processed in 0.3908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