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43|回复: 0

[原创] 我对“春天里唱响八里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1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谷歌搜索里输入“春天里唱响八里河”,找到谷歌词条25300条!阳春三月,一句“春天里唱响八里河”为什么这么火?这一切都源于安徽阜阳网友附庸风雅在阜阳社区的民间征联活动:http://bbs.fy169.net/thread-23277-1-1.html
  一个多月前,我也神游到阜阳社区去凑凑热闹,那场面是相当之火爆,一出“春天里唱响八里河  春雨红颜  相伴天涯”的上联吸引着天南地北众多网友如痴如醉,着魔般地跟帖、顶楼。一个民间发起的征联活动,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足以说明阜阳是一个有十足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浮世繁华中人们渴望传统文化的回归。
  我虽不才,也勉强应对,凑凑雅趣。
  以下是我的应对过程。

  昨日,看到社区征联活动,不禁跃跃欲试,狗尾续貂,无奈网友附庸风雅的上联堪称精妙绝伦,帖子人气一飞冲天,被顶至六百余层之高,可怜我那狗尾矗于摩天大厦之顶层,寒风瑟瑟,孤影摇曳,或因乏于登高之苦,网友与狗尾无缘得见。余窃以为,虽是狗尾,亦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于是自立门户,自盖茅舍,将狗尾置于其中,诚请诸路网友才子不吝赐教,试将狗尾变貂尾,同时还望版主海涵。
  以下内容是原帖:
  偶然路过阜阳社区,被征联活动吸引,虽然不才,亦来附雅:
  春天里唱响八里河  春雨红颜  相伴天涯
  秋月夜吟遍九夜山  秋波碧影  共赏月色
  解:(附斟酌补充)
  “秋月夜”乃词牌名,具体出处词牌大全里可查到,与上联“春天里”,既指时间又暗指歌名、词牌名,均一语双关,不同的是上联两个“里”字经由了词性的转换,异常绝妙,下联同处则无变化,不知这是否算作一种缺憾?如果是作者不经意而为之,也罢。九夜山,山名,古史中有记载,似在今福建泉州一带,这方面的古迹鄙人知之甚少,无从考查。“秋波”,指秋风中的水波涟漪,也可暗喻男女眉目传情;碧影,指佳人着绿色衣装的倩影。全句合起来意言一对才子佳人在秋天月光下的夜晚漫步九夜山,吟咏着《秋月夜》,秋水边,秋波涟漪,双双眉目传情,一边填词,一边欣赏着月夜美景。此情此景,只怕那独守月宫的嫦娥也只有羡慕的份,正所谓自古才子配佳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再来说说全联的意境。上联写春天,我们不妨这样来想象:春天,正是少男少女恋爱的季节,男女主人公因“缤纷春天里,相约八里河”网络摄影大赛以及“三月女人天亮丽妇女节”两大活动相逢相识,一见倾心,相约长相厮守,相伴天涯。如果说上联是男女初恋的话,那么下联就是热恋了:季节的迁移,让他们彼此增进了了解,琴瑟和谐,心心相印,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白天和黑夜,他们终于相知相爱了。由上联的相逢相识,到下联的相知相爱,上下贯穿融会,浑然一体。
  夜睡不浓,茶饭不香,冥思苦想,反复推敲,已然一天!纯属自娱自乐,对得不好,诠释得不精辟,请楼主斧正!
  再次补充:
  1、吟遍:起初用“吟诵”,但细品,发现“吟诵”只是两个动作叠在一起,属于并列结构,而出联的“唱响”属动补结构,故此还是“吟遍”恰当些,意为二人吟词填句,边推敲边月下漫步,走遍了九夜山,更衬出他们情意甚笃。
  2、鉴于前面楼上的网友说“春天里”的“里”是方位词,由“春天里”到“八里河”,“里”字由方位词变成数量词,经由了词性的转换,在这里我思考再三,觉得不能苟同。余认为,“春天里”的“里”在这里不能孤立地作解,考虑到实际语言环境,它不是方位词,而是时间名词,为什么呢?因为它从了“春天”二字,“春天”是个大前提,“春天里”就是春天的时候,是“春天”这个大的语言环境把“里”字的词性改变了,是“春天里”而不是“房间里”、“屋子里”等等。因此,余以为,由“春天里”到“八里河”,“里”字只是由时间名词变为数量名词,词义的转换要大于词性的转换。正因为“春天里”作“春天的时候”讲,所以我才对“秋月夜”,即“秋天月光下的夜晚”。不知我分析得对否,还请诸位网友才子辨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4 22:29 , Processed in 0.0501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