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213|回复: 8

[公告] 黄冈其他的县市都有自己的劳务品牌,武穴的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5 1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黄冈其他的县市都有自己的劳务品牌,武穴的呢?</font></strong></p><p><font color="#f73809" size="3"><strong><u>“英山裁缝”成为响当当的劳务品牌</u></strong></font></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近日,英山县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举行了服装工劳务合作基地挂牌仪式。据悉,这是江东区在省外建立的首个服装工劳务合作基地,再次叫响了“英山缝纫”这个著名劳务品牌。</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 近年来,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英山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劳务品牌的创建和开发。县劳动、财政等部门精心培训“英山裁缝”这一知名劳务品牌,在树立品牌战略、营造品牌环境、提高品牌品质、抓好品牌管理、扩大品牌效应等方面大做文章,取得了明显成效。英山县的服装工输出已经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品牌,并连年被评为“全国劳务输出先进县”。去年,全省十大劳务品牌“荆楚缝纫妹”落户英山。该县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了培训基地18处,实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统一管理体制,年输入上海、福州等地服装工近4000人。<br/>  据英山县就业局局长沈卫东介绍,目前,“英山裁缝”这一劳务品牌在国内服装业有很大影响,劳务人员已由过去“外出求职”转型为外地企业“登门抢聘”。仅今年初以来,浙江情人服饰公司等外地企业争相上门抢聘“英山裁缝”近千人。<br/></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u>麻城海员—— 每年纯创收8000万元<br/></u>&nbsp;&nbsp; “湖北海员”劳务品牌主要依托麻城海员培训基地创建起来。该培训基地成立于1992年,由麻城市就业训练中心全面提供海员的招收培训、就业安置、上船实习、上船工作、公休管理以及参与公安部门办理海员政审落户手续等一整套服务工作。自第一批19名海员走出麻城开始,麻城基地总计培训输出海员1180名,每年海员纯创收8000万元。</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麻城海员基地对海员实行严格选拔、规范培训和有序管理。每次招考海员,都严格按照国际海员标准对应试者进行文化考试和体能检查,建立完善的海员个人档案,坚持海员家庭定期走访制度。麻城市农村海员的劳动关系档案建立在培训基地,由远洋公司与基地签定租借用工合同。每个海员工作服务期不少于20年,其岗位工资、管理费、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由远洋公司按月拨付给基地,基地按照当地政策标准负责核发和收缴。海员工作期间年薪按所任职位高低,约在8至15万元之间。</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为了不断提高海员的业务技能和国际语言沟通能力,基地与公司联合,选派优秀海员去有关院校深造。目前,通过4级英语考试的麻城籍高级海员高达176名,420名海员拿到了挪威船级社颁发的海员适任证。</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麻城海员基地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海地共管合作方式,储备了一支训练有素、勤劳朴实、精干灵活的劳务基地海员队伍,建立了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横向经济联合体。如今,“湖北海员”已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了麻城市劳务输出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br/></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u>黄冈机械加工——每年输送13000人次<br/></u>&nbsp;&nbsp;&nbsp; 湖北机械加工”劳务输出品牌的主力军是黄州机械加工。黄州机械加工以黄冈市高级技工学校、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主要基地,每年培训输送数控操作工、电子、电工、车、钳、铆、焊、模具工等机械加工技工13000人次。</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黄冈是鄂东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纳入市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培训27万人、转移就业20万人的目标作为2006年"为民办实事"的10件实事之一。</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黄冈市现有市、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11所,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54所,乡镇就业培训网点156个,形成了以市、县就业培训中心为主体,技工学校、各类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乡镇培训实体为补充的培训网络,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重要阵地。各级培训机构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和市场需求状况,适时调整培训项目,开展针对性强、适应范围广的培训,形成拳头专业,增加技术含量。</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他们把引导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根据用工市场的需求与企业集团大公司合作,建立了岗前培训与劳动输出良性互动机制。黄冈高级技工学校97届电工专业学生郑重,毕业后由驻深圳劳动管理站输送到塞格日立公司务工,2000年代表公司参加深圳市电工技能竞赛夺得第一名,深圳市市长签署市长令将该生户口破格迁入深圳,公司同时奖励价值60万元住房一套。该校2002届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汪琴等30多人分别由所在外资企业作为技术骨干送到德国、英国、日本、韩国进修学习,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人才。<br/></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u>团风建工</u><br/>&nbsp;&nbsp;&nbsp; 随着湖北山河集团近几年的发展与壮大,建筑业已逐渐成为了团风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山河集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共创国家级优良工程2项,湖北省优良样板工程(黄鹤杯)20项。</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团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山河集团联手制定培训计划,签订培训协议,互补培训内容,共培训建筑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82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203人,持证项目经理91人,共培训转移农民工18000人到山河集团从事建筑劳务,年收入突破2.2亿元,年上缴地方税收突破1500万元。不仅缓解了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推进了本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73809" size="3">&nbsp;&nbsp;&nbsp; 团风县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发展主题,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加快发展的主题;二是突出产业特色,把山河集团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基地;三是突出职业转换,把农村劳动力培养成建筑工程技术员。在坚持三个突出的同时,还做到三个结合,优化培训体系。一是把课堂培训与实地操作相结合,既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操作能力的提升;二是突出重点与照顾一般相结合,针对受训农民年龄跨度大、文化知识低等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法,让受训农民自己挑选培训工种,确保参训学员学到专业技术;三是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针对技术含量低的工种实行速成培训,技术含量高的做到开班有计划、教学讲秩序,确保培训质量。<br/></font></strong></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5 12:22: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5 12: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三把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5 15: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二楼</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5 2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要说不行~要自已去打造品牌!</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14: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6">武穴有庞大的外出务工集团</font></p><p><font size="6">光温州就有10万人,</font><font size="6">按人均4000元/年算(一年搞不到4千死了算了),直接就有4亿外来资金汇入武穴,其中至少2亿在武穴消费。带动了多少经济,养活多少人。</font></p><p><font size="6">政府不要忽视这个群体,如何利用起来,就看你们的能力</font></p><p><font size="6"></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7 13: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说的好啊!在外面武穴人牛的多了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2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4"><b>武穴市</b>(<font lang="EN-US">Wuxue Shi)<font style="mso-spacerun: yes;">&nbsp; </font>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市,著名油菜高产区。位于省境东部,长江北岸邻接江西省。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口64.39万。唐武德四年(621)置永宁县,天宝元年(742)改广济县,县治武穴镇。1987年改设武穴市。市境北部由大别山脉支脉横冈山构成低山丘陵,富林特产;南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有太白、武山、马口等湖泊,水网稠密,盛产稻、麦、油菜,油菜产量居全省首位,为全国油菜单产高的县市。境内湖泊、水库、塘堰较多,水产养殖业发达。<font size="5"><strong>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操理发、炊事、缝纫等业,尤以理发为盛,武汉、东北3省及朝鲜、日本均有原广济籍理发师足迹。</strong>武穴竹器手工艺精湛,遐迩闻名。</font>工业有化肥、农机、电子、化学、纺织等,<strong>尤以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的小商品闻名全国</strong>。武穴为长江重要河港。市属田家镇扼长江中游峡谷卡口,被称为“楚天锁钥”、“鄂东咽喉”,是江防要地,历为军事重镇。</font></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摘自&nbsp;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8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市,著名油菜高产区。</font></p><p><font size="4">呵呵</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9 18: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嘿嘿,武穴街还有这么多的东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10-10 01:44 , Processed in 0.0497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