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152|回复: 13

[匡山西游] 武穴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2 15: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p><font size="5">武穴地处鄂皖赣毗连地区,先民多来自五湖四海.其传统习俗,本地与其他地区交流融合,兼收并容,以汉俗为基本里俗,但也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清《湖广通志》载称:“广济县风俗醇庞近古,然好气任侠。”清康熙下未《广济县志)载称;“广济俗多朴茂,民爱稼穑,士喜读书,以孝友为先,然其人椎(注:意为朴实)而戆(注:读音“壮”,意为厚道而刚直).”人民群众敦厚淳朴,勤劳克俭,重孝义,知廉耻,勇悍倔强的习性世代相继,但也长期存在着一些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陋俗.建国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移风易俗,弘扬科学,“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社会主义新风尚逐步形成。但还有一些劣习至今未除,特别是封建、迷信活动仍在滋长、蔓延。<br/>&nbsp;&nbsp;&nbsp; 佛教、道教均于东晋时期始传广济,以佛教影响最大,最盛时全县有大小庙宇300多座.清末,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1865—1900年,县内共计发生教案6起,其中武穴教案震惊中外.建国后,宗教活动一度中止,各地庙宇毁废殆尽.自中共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退步贯彻、落实,宗教活动渐有恢复。</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5: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nbsp;&nbsp; 一&nbsp; 民&nbsp;&nbsp;&nbsp; 俗</font><br/>&nbsp;&nbsp;&nbsp;<font color="#0033ff"> (一)&nbsp; 岁时节日</font></font><font size="5"><br/>&nbsp;&nbsp;&nbsp;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春节</font>&nbsp;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古代称“元旦”,俗称“过年”。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传统风俗,一般以正月初一、二、三为过年,而节日活动则从腊月二十几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正月十五。民间谣谚称:二十二跺年粑;二十三牵猪杀;二十四“小年夜”;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画贴壁,二十八家家吃(读洽);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瓦罐杂”(吃团年饭,以火钵炖肉为主菜),大年初一,出方大吉:初二初三去拜年,初七初八龙灯发;十五到,年过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家家大扫除,寓意除旧迎新。旧时,普遍祭灶神,祈其“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春节期间,从小年之日起,禁忌打人、骂人。故在小年这一天,有“打伢过年”的说法,警戒小孩在春节期间莫说不吉利的话.一般是腊月二十八日“换年福”(也有提前、推后的),全家团聚,以阉鸡、鲤鱼、猪肉等三牲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毕,供晶回锅,全家共食。“换年福”的家宴较为丰盛,有吃有剩,以示“年年有余”.随后两天女婿到岳父家,外甥到舅父家“辞年”,送猪肉、糕点等礼品,否则为不恭.三十日“除夕”(大年前夜)傍晚,门楹贴对联,门头贴“挂缗钱”。然后,祭祀祖先,迎回灶神,全家吃“团年饭”(穷人多是将“换年福”和“团年饭”并为一次)。饭后,晚辈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大人通宵达旦围着火堆“守岁”、“接年”。天亮前出门烧香叩头,拜东、酉、南、北、中五方,称为“出天方”.大年初一早起,开始拜年,一拜亲,二拜舅,初三初四拜外父.武穴的旧俗,这天店铺均紧拴大门,称“关财门”,登门者从门缝投进贺年贴,宾主不相见.民间玩龙灯、舞狮子热闹非常.聚赌者亦到处可见.节日期间禁忌很多,不能说“鬼”、“蛇”、“病”、“死”之类的不吉利话,三十夜不能手拈地,初一至初三日忌倒垃圾,不能以生米为炊,妇女不能做针线活等等.旧社会穷人视过春节为过“年关”,有腊月二十八向亲友借年饭米的,有大年夜外出躲债的,有向沿户送“财神”画、打莲花落、划娘娘船等方式讨粑要米的.建国后,人民政府每年都要尽力安排好人民群众的春节生活,搞好春节物资供应,组织剧团和电影放映队深入村.往昔过春节时的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除。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倡过所谓“革命化”春节,农村有的地方组织青壮年在水利工地过年;有时组织机关干部大年初一集体送肥下乡,有的企业单位“初一加个誓,初二就上班”,人们对这些做法极为反感。1978年以后,春节期间诸种习俗渐渐恢复,新年节日气氛一年比一年浓。春节期间,城乡普遍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驻军及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已相沿成习。在干部,教师中,亲友互赠贺年片、挂历已成为一种新礼节.贴春联和年画,遍及城乡。近年来,城镇居民每当大年初一零时,看罢“春节除夕大联欢”电视节目后,各家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已渐成风习。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绝大多数人家年货越办越丰盛,但随之又出现铺张、奢侈,赌博等不良风气。</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5: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face="黑体" color="#f70909">元宵节</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代称“上元节”,俗称“过月半”。清康熙丁未《广济县志,载,县城梅川每年上元灯市通街不断,花灯式样繁多,或花草虫鱼字形;有走马灯,悬纸人马于中,以火运之,有谜语灯,藏谜者以射中为乐。民国期间灯会仍盛行,每逢元宵节,城镇搭台唱戏,农村家家门前挂灯笼,儿童执各类彩灯在村内玩耍.有的地方玩草把龙送“福”。小孩晚上敲葫芦瓢,咒喊:“正月半,敲葫芦瓢,老鼠下(生)儿不长毛”.男青年爱玩“请天牯牛”、“板凳神”,女青年爱玩请“剪刀姑”、“筲箕姑”等游戏。这天,武穴居民大多吃桂花酥糖作馅的元宵和春卷,农村普遍吃汤圆(也称元宵)和卷煎.建国后,较长时间无元宵灯会活动.仍保留吃元宵、春卷和卷煎的习俗,迷信色彩的游戏已被摒弃。从1984年起,武穴年年举办元宵花灯赛会,每次从十四至十六日连续展出3天,还组织放花炮、焰火.一时万人空巷,观者人山人海。梅川、龙坪两镇于1986—1987年元宵节也举办过规模较大的灯会。</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5: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nbsp; 立春节</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是农事二十四节之首。是日,农家多在门前插松柏枝迎春,或在郊外祀五谷神,或在堂前摆案燃烛,在中堂张贴“迎春接福”字贴,贴春牛图,并食春饼,饮酒贺春。农村还有人以“送春牛”方式行乞,一般是两人搭配,一人头戴纸扎牛头,一人敲锣唱春歌,到各家贺春,主家蹭以米、粑.建国后已不重此俗,唯在立春之日,农村有的地方燃放鞭炮.以示祝新春。</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5: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土地会</font>&nbsp;</font></p><p><font size="5">&nbsp;旧俗相传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佬”生日,农民相邀集资做“土地会”,祭祀土地佬菩萨,祈求农业丰收。建国后此俗已革除。</font></p><p><br/><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花朝节</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仙子”生日,青壮年妇女梳妆打扮,去仙姑庙、吕祖祠朝山进香,带回供果给家人分食,以示免灾。男青年也去赶热闹,因此这天也是社交游乐节日.建国后此俗一度革除,但1982年后又渐恢复。</font></p><p><br/><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观音会</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俗传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诞辰,旧时中老年妇女相邀做娘娘会,朝拜观音像,围聚诵经,会期一至三天不等。每天聚餐,一律吃素,最后一天早晨与会者吃寿面后散会。</font></p><p><br/><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三月三</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俗传是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的生日,旧时民间每年要举行盛大庙会,以纪念道信诞辰.到横岗山真武殿朝山的人特别多。家家吃芥菜粑或野菜杷,传说是为纪念道信,以为吃了不生疮,武穴郊区农民用地菜花煮鸡蛋吃.以为吃了不患头痛病。三月三又称“鬼节”,俗云这天为孤魂野鬼假日,农村人们大都备酒肴烧纸钱举祭,晚上到野外看“鬼火”(即磷火),以占卜人事吉凶.据清同治壬申《广济县志)载,每逢三月三演戏酬神。建国后,仍沿袭着吃菜杷和地菜花煮鸡蛋等习俗。</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5: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f73809" size="5">清明节</font></p><p><font size="5">&nbsp; 是农事节令,人们多喜在这一天到郊外远足旅游,谓之“踏青”,故又称“踏青节”。历来为民间祭祖扫墓的节日,这天,城乡男女,纷出四郊,提篮挈盒,祭祀祖考。建国后,移风易俗,清明节一般不再祭祀,改为青少年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近年来祭祖活动遍及城乡。</font></p><p><font color="#f73809" size="5">四月八</font></p><p><font size="5">&nbsp; 民俗化的宗教节日。相传这一天为释迦牟尼生日。在这一天,寺僧采摘乌树叶染乌米,以化缘形式沿家送一盅,以换得施主的一升大米。这一天,家家煮乌米饭吃,以为祈佛消灾,儿童以放风筝为乐,俗语:“四月八,风筝发”。自民国以来,此俗渐已消除。</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端午节</font></p><p><font size="5">&nbsp;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旧时习俗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辟邪。小儿耳鼻涂雄黄,成年人饮雄黄酒,乡村妇女采百草为药饵。湖区及沿江地区赛龙舟,城镇人吃粽子以祭祀屈原,农村人吃新麦发杷,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建国后,仍保留着吃粽子、吃新麦发粑的习俗,再没人饮雄黄酒和贴钟馗像。</font></p><p><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瘟船会</font>&nbsp;</font></p><p><font size="5">&nbsp;旧时武穴、梅川,龙坪等镇每当农历五月十七日,有“洗街”送瘟神的习俗,称为“大端阳”。在武穴城区,各街道分段设棚会,抬杨泅将军菩萨塑像,沿途燃放鞭炮净夜,请道士打符念咒,将符纸贴在纸扎的瘟船上,送江边烧毁。之后,分别在上、下庙搭台唱戏,谓之人喜神欢。建国后,此俗已废止。</font></p><p><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吃新节</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是农事祭祀节日。又称半年节。节期,在下乡定为农历六月二日。上乡是夏至后第一个或第二个卯成日。这时正是新禾将熟之际,农户家家买肉、摘取新稻穗数支祭祀祖宗,然后全家聚餐,谓之试新。昔时谣谚:“穷人好伤心,吃了年饭望吃新”。建国后此俗仍保留,但一般不祭祀,仅“试新”喜迎丰收。</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6: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ff3300" size="5">中元节</font></p><p><font size="5">&nbsp; 旧时,七月十五日为祭祀死者,悼念亡灵的日子,亦称“鬼节”。从七月初一始供亡灵袱,将所祭祀的死者姓名写在纸上折封,一直到七月十五烧亡灵袱(俗称烧包袱),以送“亡灵”而结束。城镇有时还要请和尚做道场,放“焰口”,井在池塘、河港夜放莲花灯,以超度亡魂,称“盂兰盆会”。此俗建国后一度革除,但近几年烧包袱祀祖又逐渐恢复。</font></p><p><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中秋节</font>
                </font></p><p><font size="5">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亦称“仲秋节”,亲友以月饼、板栗、藕等食品相馈赠。入夜,合家聚食月饼赏月。农村有“摸秋”的风俗,即在中秋夜,瓜豆可随人摘取,物主不加责怪。武穴、龙坪棉产区,细籽棉收拣基本完毕,剩下残球任人采摘,谓之“放罢”。武穴镇还有用瓦砾砌宝塔的习俗,塔顶系纸糊篾扎,夜里点烛烧香祭塔,拆下塔顶,再扎一麒麟相配,敲锣打鼓送往渴望生儿女的亲友家中,名曰“麒麟送子”,主人放鞭炮迎接,备席招待。建国后,赏月、家人团聚等习俗仍保留,摸秋、放罢、送子等陋俗已消除。&nbsp;&nbsp;</font></p><p><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重阳节</font>&nbsp;</font></p><p><font size="5">&nbsp;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民间普遍举行祭祀活动,称为“秋祭”。此外,还流行饮菊花酒、插莱萸、吃重阳糕登高观景(谓之重九登高)等风俗。建国后,登高仍有流传,族祭已革除。近几年有少数地区又搞族祭活动。1986年起重阳被定为老人节,举行“敬老”活动。</font></p><p><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腊八节</font>&nbsp;</font></p><p><font size="5">&nbsp;农历腊月初八日。旧时武穴的徽州帮商人极重视这一节日,各家除备美酒佳肴外,必食‘腊八粥’,大店铺煮的粥用料讲究,除糯米、粘米、绿豆、粉丝外,还有桂花、香菇、木耳,黄花、桔饼、蜜枣、莲籽、香条、火腿、尤鱼、虾米等。除自食外,还互相赠送。农村也有部分地方食“腊八粥”,以红薯、芋头、山药、荸荠、莲藕、饭豆等与大米合煮而成。建国后已少见。</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除上述传统的岁时节日外,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规定有一些法定节日。其中,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节,3月29日为“青年节”、4月4日为“儿童节”,10月10日为“国庆节”(又称“双十节”)。这些只是行政机关奉行故事而已,民间毫无影响,后均自行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r/>后,法定的主要纪庆节日有:公历]月1日为“元旦节”,放假一天,各机关、学校、工矿多举行小型庆祝活动:3月8日为“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们多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3月12日为植树节,干部群众多参加植树活动,5月1日为“劳动节”,放假一天,建国初期常举行群众的集会游行,以后从简,5月4日为“青年节”,男女青年举行纪念活动;6月1日为“儿童节”,各学校儿童均举行庆祝活动;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党员均参加纪念活动,或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或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及优秀党员,8月1日为“建军节”,有关部门均举行烈军属及退伍军人座谈会,城乡各地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10月1日为“国庆节”,放假两天,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从1985年起,国家规定10月10日为教师节,开晨各种庆祝活动,表扬优秀教师,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城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男女青年,多选择五一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纪庆节日举行结婚典礼,增加喜庆气氛。</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6: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color="#0909f7">(二)&nbsp; 生养婚丧</font></font></p><p><font size="5"><font face="黑体" color="#f70909">生育</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婴儿出生,放鞭炮庆祝,其父到岳家送红蛋报喜。第三天,请同垸人吃喜面,请接生婆给婴儿洗澡,称“洗三朝”。第九天,岳家送鸡、猪肉、蛋、挂面、红糖等食物,以及为婴儿备置的摇篮、轿椅、衣、帽、鞋等物给婿家,称为“送祝米”;婿家办宴席喜庆,主要宴请外婆、舅娘等岳家女客,称为“做九朝”。弥月,办“满月酒”酬谢赠送过“月礼”的亲友,还要请外公入席.婴儿出生百日内,用渔网罩在蚊帐外边,并在床前挂剑,称为“过百日关”,以保婴儿免受“妖鬼侵害”。建国后,生育礼俗逐渐简化。</font></p><font size="5"><p><font face="黑体" color="#f70909">寿辰</font>&nbsp; </p><p>小孩满周岁,父母为小孩操办“过周岁”活动。请亲友吃酒,还有“抓周”的习俗,即是将文房四宝、算盘秤尺、果饼杂什等陈列在桌上,让小孩抓取,观其先抓何物,以此预测小孩日后的志趣及前程。周岁后一般不再做生日,每年生日那天,家里人做点好吃的食物聊表喜庆.也有少数人在生日这天不吃不喝.以示“儿生母苦”孝顺之意。男女祝寿,皆须满50岁,俗例是“做九不做十”,即在49岁生辰操办50岁寿庆(50岁以上逢十寿庆均按同例).做寿者于生日设香案,供寿星图,本人拜祖完毕,由晚辈献时果拜寿,亲友赠送寿匾、寿幛及礼品,主人备寿筵款待.旧时,富家人祝大寿圾讲排场,1935年解继禹夫妇祝双八旬寿,全县解姓村垸均派人携礼来贺,有献全羊全猪者。1943年地方知名人士杨时若夫妇祝双八旬寿,县内军政要人及梅川商界均有馈送。建国后,较长时间无人祝寿.1982年以后渐恢复,但大多从简,一般只设家宴庆寿,不行拜寿仪式,城镇人有的行“吹烛、吃生日蛋糕”,有的点播电视歌曲庆贺。</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2 16:22:4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6: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font face="黑体" color="#ff3300">婚嫁</font>&nbsp; </font></p><p><font size="5">旧时,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门当户对。封建社会只有男性休妻,而无女性离婚者。女子受聘后终身不得反悔,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去世,得终身守寡,少数不甘守寡者,则受到家法族规的残酷惩罚.县内务姓家谱,大都有“肃闺门”这条族规,对于触犯条规的妇女,或打或骂,甚至残酷地将妇女脱去外衣,将其绑到祠堂“滚猫儿刺”,更有甚者“吊石磨沉塘”.演出许多悲剧。辛亥革命后,武穴、梅川等城镇进步青年,开展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权的宣传,但是人们的婚姻观念并无改变.北伐军进入广济,一些女青年学生走出家门,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1930年以后,国民政府制订一些改良婚姻制度的有关法律,开始出现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新风气。花桥地区有男女青年相爱而结合,家庭被迫同意的多例实事,也开始出现女子“打脱离”而被承认的,但得付给原夫若干补偿金,为其再娶费用。寡妇再嫁也有被认可的.但备受“户分”(户族头子)摧残,先是向对方索取钱财,后由“户分”为其写卖身契,用破碗底作砚池,将纸铺在其丈夫坟头上进行书写,写毕将笔墨一起扔掉。寡妇离家时,须在后墙打洞把她拖出去。娶”嫁妇嫂”的男子也被人瞧不起,“嫁妇嫂”本人一生抬不起头。寡妇再嫁,有带子女至新夫家抚养者,成人后回本宗。也有少数赘婚即“招坐堂女婿”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富家之儿死后,寡妇国生育有孩子而不改嫁,故以媳当女为之招夫;二是有女无于的家庭为女招婿,以婿作子。大姓一般禁止“招婿”,偶有准招的,亦不得“顶门立户”。被招之人,分“不卖姓”和“卖姓”两种:不卖姓者,老而复回本宗,长子不回,余随父归本宗,卖姓者,永不回本宗,改姓.1920—1948年鸡公岭一带的100对夫妻中婚姻结合方式:指腹为婚1,童养媳13,媒人说合55,经人介绍双方自愿11,自由恋爱20。这100对夫妻的婚姻质量:夫妻不和44,纳妾1,卖妻3,谋害丈夫l,女方自尽3,离婚4,夫妻关系一般32,夫妻关系较好11。<br/>&nbsp;&nbsp; 建国后,1950年贯彻执行《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据统计,1950—1954年,全县办理离婚2870对,解除婚约者更多,自由婚姻渐占主导地位。但在农村仍然有少数包办婚姻,有的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凑彩礼资金,竟将女儿订亲换钱.1962年以后,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青年,不敢与地富家庭出身的青年相爱结婚,出现地富家庭出身的青年难找配偶,有的只得“以女换媳”,这种情况到1978年以后消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包办婚姻基本绝迹。但金钱意识增强,部分青年男女以对方家庭财富多少为婚姻条件。1982年,每1方人口中有26对离婚。据县人民法院对1987年88对离婚案调查,这一时期出现的离婚现象,原因一是因封建包办婚姻或丈夫虐待妻子造成的18例,二是由于第三者插足造成的1 7例,三是草率结婚再离婚的18例,四是志趣、性格不合引起的10例,五是因一方犯罪服刑或其他处分引起的8例,六是夫妻一方由于升迁嫌弃原配偶的3例,七是因一方患重病或生理上有缺陷引起的6例,八是再婚重新组合的家庭,原来两个家庭的子女之间产生冲突引起的8例。尽管不健康的婚姻现象以及离婚率有所增加,但城乡的婚姻家庭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爱情不专一和喜新厌旧等现象受到社会舆论谴责。<br/>&nbsp;&nbsp;&nbsp; 旧时的结婚礼俗,首先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项,问女子的“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请算命先生“查八字”.若“八字”相合,男家备礼通告女家决定缔结婚约,择“黄道吉日”将聘礼送到女家,女家亦有回礼。从此男女家各执双方的生辰八字,在媒人或者亲友家举行换帖仪式,谓之“会书’,由男方办一餐便饭,称为“调酒盅”。准新郎第一次到岳父家,称为“过门”。要带去猪肉和糕点等礼物,踏进岳父家大门,先向祖宗行跪拜礼,称为“瞧婚”。岳父则办酒席招待,席上要让准新郎坐首席,亲房伯叔作陪.结婚日期通常选在冬季,男方用红纸写上迎亲日期送到女家称“报日”,并办足女家办酒席需要的猪肉及糕点分给女方亲友。到婚日的上午,新郎即带领一帮青年到女家搬运嫁妆,嫁妆多少则视女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穷女穷嫁,富女富嫁。旧时,富户嫁女有以金银田宅陪嫁的,小康之家有因嫁女而卖田宅的。豪门权贵之家办全副嫁妆,除箱、柜、铺被、衣着之外,还有木器,铜器、瓷器等日常用品。均为必备,参加运嫁妆的人多达百人以上,而穷人嫁女,仅置备铺被、衣着以及脚盆、马桶而已。童养媳多数无嫁妆,成人后与男方“圆房”,也不举行繁琐的婚礼.闺女在出嫁前均要“躲绣房”,三五天哭嫁,谓之“越哭越兴旺”,兄弟姐妹纷纷前来“送汤”(面食),她一一哭诉离别之情。上轿之日,母亲、姑嫂及左邻右舍女友都来陪哭,至晚男方备花轿迎娶,新娘沐浴更衣后,由兄长或其他亲人抱上花轿,同村女友则极力阻挡,称为“恋轿”.新娘入轿后,燃放鞭炮,锣鼓唢呐吹吹打打,接回男家,男女同拜祖宗后,步入洞房,始开酒宴.新郎新娘出面斟酒,席散后男女青年闹新房。次日新婚夫妇向亲友“见拜”,行一跪三叩头礼,凡受拜者均给“见拜礼”(喜钱)。新婚三天无尊卑,长幼聚欢戏谑杂出,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回拜”,吃完饭当天返回。新媳妇不满月不能进别家的门,只可以进商店的门。满月后,娘家派人抬小轿接女儿“回门”。再回婆家后,开始下厨操持家务。建国后,移风易俗,行书递帖、坐花轿等旧礼俗逐渐革除,一般由男家组织锣鼓队接回新娘,吃完喜宴闹新房,婚后满月就参加劳动。1963年以后,提倡婚事新办,由共青团、妇联举行集体婚礼,只分喜糖,既闹又节约.农村有的人家备赠镰刀、锄头给女儿作嫁妆。结婚仪式简化,哭嫁、拜堂少见。1982年以后,婚事大操大办逐渐成风。头一次“看亲”.男家要给女方买布或买衣服,给见面钱;定亲时男家买高级衣料送给女方。此后,过门、送节、讨日子、报日子均需送厚礼,搬运嫁妆极讲排场,城镇有的人家用十几辆三轮车穿街过市,男家因操办婚宴,将多年积蓄全部花光,一般都得借债,故有“嫁得起女儿接不起媳妇”之说。</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2 16:56:2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2-1 08:24 , Processed in 0.0704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