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46|回复: 11

[原创] 游苏记--仓街耦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6 1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冷板凳

耦园奇树


            苏州,天意微凉,一个好秋。经过一片隧道般的绿荫长廊,车子停在城东一条很不起眼的弄堂---仓街,弄堂很深,最深处便是耦园,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古时两人耕种称为""""""相通,耦取谐音偶,佳偶之意,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由耦园此名,可见建园主人不仅是位雅客,而且是个有情之人。耦园不大,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耦园集古城,园林,水巷为一身,楼阁秀丽,山水玲珑,为苏州园林所独有,颇值得玩味。



             听导游讲,耦园始建于清初雍正年间,原为保宁太守陆锦的涉园,部分建筑毁于太平天国运动中,至清同治年间,由苏淞太道道台沈秉成买下,在原址基础上拓展成为现在的规模,当年园主沈秉成因向上进谏被罢官,又遭受丧妻失子之痛,一时身心潦倒,便徒生归隐之心。幸而娶得一位继夫人,此女诗书画三绝,兰心蕙质,才貌俱佳,就是号称晚清一代才女的严永华。婚后,夫妇二人一起来到苏州,精心造园,耦园终成,于是双双归隐于此,终日对酒当歌,吟诗赋曲,挥毫泼墨,流连花竹书茶,共享人生天伦之乐,真正是人间有伴是清欢,生生一对 “春闺梦里人”。


      细耳倾听这段历史,心生一丝清雅的欢喜。踏进耦园,我的步子精神又轻快,迎面是一个大茶厅,茶厅的椅子风格简单,凳面狭长,没有扶手,坐得很不舒服,据说客人上门,主人不愿见面,也不好直接拒绝,就吩咐下人安排其坐在这里喝茶,时间一长,客人坐立不安,自觉无趣,悻然离开,此板凳民间称之为"冷板凳"。冷板凳的右边,有半张古老的大圆桌台,取名“和合桌”,意喻夫妻和谐,和合共用。如今只剩半面,和合共用此桌的才子伊人早已化尘化土,消失在历史苍茫的烟尘中。


            每一进厅堂之间都有一个小小的天井连接,天井是徽州建筑的特色,徽商将货物囤积在家里,怕受潮,于是在房屋之间设一小院,通风采光排水,也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人本色。苏州人见样学形,但凡有一点小康小富的人家,家里天井处,左右必各种金桂与银桂一棵,为的取金玉满堂之意。抬头看那两棵的桂子树,满天晴光,枝叶却稀稀疏疏,丹桂不挂枝头,想这耦园里的桂树,若干年前,年年花开花落,映照树下严永华一张粉红俏丽的脸,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到如今此树早已飘香成空,繁华落尽,一缕幽香,满腹相思尽归耦园深处。


      离开天井,左手处又有一厅,该厅名为载酒堂,取自陆游的“载酒园林,寻花巷陌”,正堂高处为园主沈秉成所书对联,联曰: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想今日浮生里,事事忙碌,如蜜蜂蚂蚁,几人有此闲心,月下饮酒,花前品茗,听叶吟唱,活得细腻而不颓废,闲情得不放纵自己!及此,发自心底,一丝羡慕迷恋的情愫,浮华在那载酒堂清婉欢悦的空气中。



            出得载酒堂,走进幽静的园中,但见东西两院比邻相连,庭院虽小,却静远深隧,园内廊榭曲回,随形而弯,假山竹影,相映成趣。园中,有奇树数棵,一树形状怪异,小果子墨绿色,散发清香,一颗颗簇簇在一起,此树名曰:紫气东来。据说为严永华当年亲手栽种。园内还有一曲廊,壁上砖刻一对联:“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据说也为严永华所写。因耦园原为三面临水,一面临街,故有枕着波浪双双隐退之意,遥想起当年乱世中,沈严二人伉俪相携,隐于苏州,一对佳偶,于晨夕领略山池灵气,于朝暮抚琴弄箫,琴瑟和谐,往事浩荡而去……


     “枕波双隐”隔壁,与桂花园相对的是“无俗韵轩”,是女主人严永华的书房,无俗韵轩正是严氏清丽脱俗的写照,书房内有三扇窗,打开便是三幅自然风景画,春夏秋冬,景致各不相同。严永华是浙江人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时号称江南第一才女,为园主人的第三任妻子,比其夫小十五岁,但两人恩爱非常,在耦园共同居住八年,后沈秉成被光绪召见任安徽巡抚,第二年,严永华因病去世。蕉窗而坐,感受严永华生活品味,每日所观所书所在,一幅淡墨晕染的江南精致园林,眼前浮现,徐徐展开,那一缕清朝女人的柔美,越过千年,轻轻荡漾心底。


       走近园中那黄石假山,眼中崇峦虽小,却也层层叠障,沟壑俨然。前有一池名“受月”,池中一群群小鱼儿,轻松悠闲的嬉戏着,根本不将池边的我放在眼里。池上有小桥一座,眯眼看,似是一弯新月横跨一衣带水,坐在小桥上,俯看身下的湖水,小桥下的水已经走不动,那水底波纹丛生,唉!那一湖如刺绣般美丽的愁纹,几百年来曾映照过这座园林中多少张青春美丽的脸!



      上得假山右边,有一座临水的亭,此亭是园中观赏山水的绝佳之处。飞檐翘角,展翅欲飞,亭名取自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句。山水间的落地花罩是耦园一宝,据说是宋朝的遗物,用名贵的杞梓木雕刻成岁寒三友松竹梅,雕纹细密,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山水间里,从木窗里探头望去,不醉也醉,一盆鲜艳亮烈的金菊秋风中,傲然盛放眼前,更远处,是一片绵软、锦绣、婉转,天地间那份温柔的神韵,天然只属于江南苏州。



      耦园最为著名的是两条长廊,一为樨廊(妻廊),一为筠廊(夫廊),似是一对夫妻,一左一右,两相映衬。樨廊,因廊边植桂树得名,桂花又称为木樨花,樨廊与对岸的筠廊隔水相望,夫唱妇随,其乐融融。据说与爱人手牵手走过夫妻长廊,便能够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夫妻长廊的廊壁上有一排花窗,邻园的景色从花窗中漏出,层次丰富,别有洞天。筠廊上有两个小亭:吾爱亭和望月亭,大概是听琴会友和赏月小聚之地。


       陆续参观城曲草堂,还砚斋,后花园等,我在耦园里游走半天,很有些倦意。于是坐下来,花上大洋二十,品茶一杯,听吴歌几曲,书场里弹奏着苏州评弹《茉莉花》和另一首不知名的曲子。两位歌者,一男一女,男人四十左右,斯文模样,身着干净长衫,女人着旗袍,白净面庞,气质雅丽,一个手拉胡琴,一个怀抱琵琶。我不懂评弹,但是也喜欢听胡琴拉出的盘旋婉转,依依呀呀,琵琶弹出的起起落落,跌跌荡荡,乐音清旷悠远。两位艺人看不出喜形怒色,似乎只把那高昂激荡,幽怨情思一并放在歌声和琴音里。





           游完耦园,从后院小门坐一只小小的摇橹船离开,那摇橹的苏州船娘,秀眉大眼,一张脸又黑又红,长得很耐看。船渐渐远了,回望耦园的身影,想起评弹里的一句词:一生痴情处,无梦到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豆豆一起参观“仓街耦园”一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得去实地玩她一趟,贼美贼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艺人看不出喜形怒色,似乎只把那高昂激荡,幽怨情思一并放在歌声和琴音里。

活得细腻而不颓废,闲情得不放纵自己!

游完耦园,从后院小门坐一只小小的摇橹船离开,那摇橹的苏州船娘,秀眉大眼,一张脸又黑又红,长得很耐看。船渐渐远了,回望耦园的身影,想起评弹里的一句词:一生痴情处,无梦到苏州。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 杜荀鹤《送人游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豆,你这美文跟苏州园林毫无二致,细腻而不琐碎,深沉而不晦涩,是那种圆熟的境界,超喜欢,真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4: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的诗,三两句,说尽说透一切!你挑选的诗歌,本人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门游故景,入户写离骚。典型的小资上品生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6 15: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豆,你这美文跟苏州园林毫无二致,细腻而不琐碎,深沉而不晦涩,是那种圆熟的境界,超喜欢,真的好。

眼前有景道不得,春天点评在前头!
向豆豆致敬!向春天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0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弹琵琶的嘴张得太大了,不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6 01:31 , Processed in 0.0621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