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24|回复: 2

[分享] 当前早稻田间管理和中稻生产工作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08: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来源:钦州市农业局     一、当前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由于今年3月份的播种育秧期间气温较低,光照不足,对秧苗生长极为不利,素质下降。据4月初苗情统计分折,与去年同期同比:叶龄少0.2片、株高矮2.74cm、假茎高矮1.07cm,假茎宽窄0.36cm、秧苗分蘖率少了1.33个百分点。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分类指导,抓好早稻田间管理工作,为早稻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1、早施、足施分蘖肥。因为秧苗期受阴雨天气的影响,秧苗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差,素质下降,抗逆性差,所以抛、插后需早施、足施分蘖肥,利于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分蘖肥可分两次施,移栽后5~7天,每亩施尿素4~5公斤;抛(插)后12~15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8~10公斤,钾肥7.5公斤。15天后,视禾苗生长情况,补施平衡肥,促进全田禾苗平衡生长,一般可亩施尿素3~4公斤,钾肥3~5公斤,生长差的地方多施,生长好的地方少施或不施。

  2、巧施穗肥。今年季节比较主动,早抛插秧苗即将进入幼穗分化阶段。这时要视水稻生长情况,做到巧施穗肥,进入幼穗分化初期,经晒田后,在禾苗叶色转黄的基础上,一般可亩施尿素2~4公斤,钾肥5~7公斤。叶片黄的可多施,青绿的应少施,浓绿的不要施。

  3、科学灌溉,节水增效。水份管理要遵循“勤灌润灌,多露轻晒”的原则。抛插后分蘖期间保持浅水或薄水管理,然后任其自然落干至露出泥面2~3天后再灌浅水,如此反复,保持浅灌勤露的方法,可有效地促进禾苗分蘖,使之尽早够苗。够苗后,则开始排水进行露晒田,实行多露轻晒的方法,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当晒至田中起裂、叶片变直转黄时可灌浅水回田。 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扬花期,采取湿润或浅水灌溉;灌浆成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整个生育期要突出抓好浅水湿润管理,特别是冷浸田,地下水位高的稻田要实行湿润管理,采取间隙轻露晒田的管水方法,以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早发。

  4、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我市早稻主要病虫害有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目前发生主要是卷叶虫、稻飞虱。卷叶虫用杀虫双或杀虫净喷杀;稻飞虱用吡虫啉、扑虱灵或扑虱净喷杀。

  二、中稻生产工作意见

  1、及早做好种子准备工作。中稻生产季节,由于时间充足,应以高产优质、生育期长的超级稻为主栽品种。需要在10月进行冬种的田块,根据熟期安排,应以感温型的超级稻为主栽品种,其他则可考滤以感光型的超级稻为主栽品种。各地可根据往年的种植情况,及早调进适合我市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掌握生产主动权。

  2、按时播完中稻种子。由于中稻田多是早稻干旱无水播插的“望天田”,季节安排上应尽量避开秋旱的危害。因此,我市中稻的适宜播种期在5月底至6月初,最迟不超过6月15日。

  3、及时做好中稻病虫鼠害的预防和防治。中稻田是早晚两造大田的“过渡田”,病虫鼠危害程度比早晚两晚大田严重,再加上种植面积不大(我市去年中稻面积5.5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2.26%),增加了病虫鼠的危害,所以中稻在生产上及时做好病虫鼠害的预防和防治是关键,各地要根据实际,密切注意好中稻各生育期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确保中稻稳产高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3: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技术意见貌似不适合本地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4: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可能与本地情况不完全相符....仅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8 19:11 , Processed in 0.0616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