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江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欣耀故事集 客居渥太华的日子等

[复制链接]
67#
发表于 2009-3-2 22:36:5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中难以忘却的旋律

生命中难以忘却的旋律  -----生于七十年代  作者:欣耀

《让我们荡起双桨》
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主题曲,一首传唱了几代人的极优美的歌曲。对儿时的我影响很大, 甚至超过《我爱北京天安门》。 一直很向往能去北京,在白塔之下,微波荡漾的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少先队之歌》
的确是一首好歌,但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却不恰当。那时我们小学的教室是一排平房,外面就是一条民居的小巷。记得是一个秋日,老师在教我们唱这首歌的时候,外面有一户人家正在出殡,印象中遗体就放在窗户底下,盖着一床被子,露出了一截惨白的脚。很不巧,我那时就坐在靠窗的位置,所以一边唱歌,一边看着那外边躺着的那个人,还有周围神情悲伤的人们,心里一阵阵的发麻。尤其是在曲调比较缓慢的“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时”,我似乎听到了寒冷的秋风瑟瑟吹过,带来一片凄凉肃杀。迄今一听到这首旋律,仍然会无可救药地想起了那双白脚,以及凄凉的景象。一首好歌在我心中就这么被糟蹋了。没办法,儿时的印象就是如此深刻,无法抹去。
《北国之春》
我哥上大学之后,为了学习英语,父母亲凑了点钱,寄给他让他买一台“三洋”(那会儿收录机都叫三洋)帮助他学习英语。寒假的时候他便带回来,放歌给我们听,其中便学会了其中的这一首日本民歌.后来他又上学之后,我便有些想念他,想他的时候便轻轻地哼唱这首歌.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思念亲人的滋味,记得那一年我上小学3年级.
《我的中国心》
在那个娱乐贫乏的年代,张明敏是我印象中春节联欢会上出现的第一个港台艺员,此曲一出,便唱响大江南北。多年之后,一听熟悉的旋律,仍然激动不已。
《外婆的彭湖湾》《童年》《脚印》《乡间的小路》《蜗牛和黄鹂鸟》
这些基本上都是初中时代流行的所谓校园歌曲。尤记得初三时,在送别一位来我们班实习的体育老师时,一位女学生眼含泪水,饱含深情地演唱《童年》的情景。那时为了防止早恋,该歌中关于初恋的那一段歌词也被改掉了。
《眼之魅》《又见梨花开》《莫尼卡》《我是一只孤独的小船》
深圳歌手周峰的那盘专辑是初中时的我在校外最喜欢听的一盘带。其中《《眼之魅》》歌词和旋律都极为优美。到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眼之魅》是从黑人歌手莱昂内尔.里奇的英文歌《Hello》翻唱而来。 我和同宿舍的北京老伍,将《Hello》翻来覆去地听了无数遍,总算凑出了一份还算可以读通的英文歌词, 但却觉得那意境比起《眼之魅》来,差的太远了。
《迟到》《小秘密》《曼丽》
这些大概是在我高中时期流行在武穴大街小巷的时代曲了,到处都有嬉皮笑脸的人在哼着“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心里埋藏个小秘密,让我来告诉你”。当时记得一些不入流的歌手来武穴影剧院开歌舞表演,《迟到》《小秘密》都是必上的节目。而跟着这些歌曲走红又不走运的歌手张行,真让人感叹他生错了年代。
《读你》《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
高三那年,要算大兴安岭的大火,还有费翔的这把火最旺了, 还让他持续火了好几年. 大学时第一次班级联欢的时候,不知哪个班干部出的馊主意,要让男生对着女生一起唱《读你》。可惜啊,我们那个理科班狼多肉少。
第38军军歌
上大学第一个月是在中国王牌军38军的军营中度过的,教导团位于在石家庄附近的正定县,团部驻地全部被女生占领,男生下放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我们连的营地在一个叫李村的地方,每天都要唱几遍这首雄壮的军歌,成了永生难忘的记忆。记得有一天操练的时候,还在操场上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 为此,排长特意暂停操练,让我们尽情欣赏。
后来有一年“427”大游行的时候,每每遇到38军军人的阻挡,只要学生们一唱起“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军人们便不再强力阻拦,意思意思便让开了。
《青苹果乐园》《19岁的最后一天》
毫无疑问,那个年代最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偶像非小虎队和伊能静莫属了,他们的MTV节目令人赏心悦目,非常养眼,那时大陆似乎还没有哪个MTV可以与之比肩。因为曾经年轻过,所以我也能以平常心看待现在追星族的狂热.
《大约在冬季》《原来的我》《花季》《无情的雨无情的你》《冬雨》
齐秦对于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是个标志性人物,他的每一首歌几乎都成为经典。还有他本人对纯真爱情的执著追求,堪称典范。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原来的我》时的情景,那是大一的暑假开始后的几天,白天我陪来京旅游的母亲和姐姐在外边玩的很累,晚上回来早早地休息了。迷糊之中,同宿舍老王的录音机里传来齐秦的这首歌,我立即醒了,想起了一些心事,一些事情终究无法改变,我还是原来的我。
曾经是同事,现在温哥华定居的武刚先生跟其太太也都非常喜欢齐秦,他太太甚至说,如果齐秦再次举行个人演唱会,无论在全球哪个地方,她都要赶去捧场。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可见他在我们这代人中的影响之深。
《当我想你的时候》《走过咖啡屋》
那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档有个节目叫《今晚八点半》,我们非常喜欢听。千百惠的这两支歌被点唱过多次,那时我正恋着一位正在武汉读书的高中时女同学。每次听这歌的时候都幻想那个她也能这样该有多好。
《一无所有》《假行僧》《花房姑娘》
崔建,中国现代摇滚乐的先行者,曾经让我们多么热血沸腾。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类音乐,但有些时候确实是发泄不满和无奈的一种极好途径。
《花心》(《孤枕难眠》《让我欢喜让我忧》《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一生何求》)
91年之后,去到广州,便听了很多这类的港台歌曲。记得一次跟同学老曹去他的朋友那里蹭饭,然后就在餐馆包房里唱了这首《花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唱卡拉OK。
《小芳》《一封家书》
第一次在收音机中听到《小芳》的歌词和旋律时,我就预感到这首歌以及歌手一定会走红。果不其然,其时由于广东人对于本地歌手和音乐的追捧,李春波炙手可热。后来李应邀去我们大学演唱,顺便推出《一封家书》,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些在外地生活的游子的心。
《心雨》
一只很普通的歌曲,歌词俗得不能再俗了。只因曾经的恋人面对着我吟唱过它,一曲便成永恒。
《心太软》(《长发》《甜言蜜语》《听海》《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味道》《没有请人的情人节》)
那段时间疯狂地喜欢上了保龄球,一有时间便泡在保龄球馆。大概是因为保龄球馆是台湾人开的吧,里面的背景音乐几乎清一色都是台湾歌手的歌,这几首歌都快让耳朵里听出了茧子。但现在一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便又想起了那段虚掷的时光。
后来,来到海外之后,也许是因为离开了华文文化氛围和环境吧,就再也没有听到能让我记忆深刻的歌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3-2 22:36:10 | 只看该作者

送餐人老王

送餐人老王    作者:欣耀
“等我拿到绿卡,我就去纽约市开出租车挣大钱,然后在那里买个房子,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一起享福。” 老王夹起一个饺子,丢进嘴里,一边跟我这样描述他的美国梦。
老王是我去到那个小城之后认识的第一个中国人。那时我还没有找到公寓,客栈里不能开火做饭,吃腻了洋快餐之后,我便到处找能吃上中餐的地方。转了一圈之后,在一个购物广场里远远地看到了一家以一位伟人名字命名的中餐馆,于是便开了过去。在门口看到了一位壮实的中年华人,我冲他点点头,他也笑了笑,客气地将我迎了进去。就这样,我们就算是认识了。这位中年人就是老王,他在这家老板来自福建的华人餐馆里面专职送餐。
老王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来自河北石家庄,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比起餐馆里其他几个福建人的口音,要好懂很多,这也是他能跟我谈得拢的原因之一。他在国内曾当过官,做过生意,也发过财。7年前在一次商务访问美国的时候,就滞留未归,将老婆儿子留在了国内。从西部的旧金山,一路在中餐馆里打工,来到东部纽约州的这个小城,其中艰辛,难以表述。以至于才四十多岁就已经饱经风霜的样子。最初的日子里,因为没有合法身份,打的是黑工,他最怕的是见到警察,怕被查处身份递解出境。后来慢慢就有了合法的驾照,然后听说美国政府有一个大赦非法移民的计划,于是便花了几千美元,委托律师按照这个计划去申请绿卡.目前的进度是移民局已经接受了他的申请,正在进行审批.说到这里,老王从随身的口袋里面拿出移民局通过律师转来的确认信,让我看看,并一句句地翻译给他听,脸上一副满足的样子.
餐馆里包吃也包住,住的地方是老板在市区里租的一幢旧房子,他有一间房,跟大家一起共用厨房客厅.每月底薪1200美元,送餐用的车和汽油费自理,客人给的小费自留.因为打的是黑工,收入都不用上税,所以几年下来他也有不少的积蓄,逢年过节还会邮寄一些钱给国内的老婆和儿子.他一周工作六天,周一休息,那天老板请大学里的华人留学生来顶替他做临时送餐.全年的法定假日里面只能休11月份的感恩节,因为只有在这一天餐馆才关门休息,其余都要开门营业,连圣诞节也不例外.每天的作息时间跟大部分人是错开的,别人在悠闲地享受午餐晚餐的时候,他正在烈日下或酷寒中或风雨里辛苦地奔波. 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晚上10点多餐馆打烊他们才能吃完晚饭回到住处,虽然有中文的卫星电视,但也没什么精力看了.偶尔去打打台球,或者去脱衣舞厅里逛逛,将白天收到的小费转移到舞女们的胸罩里,再就是每月开车去一次纽约华人聚居的法拉盛找几个认识的朋友聊聊天,顺便找个女人解决一下生理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他老婆挺能理解他的,长期两地分居,两人都很痛苦.语言不通,找个异族情人几乎是天方夜谭,跟那些眼睛长到头角上去了的年轻女留学生风花雪月更是不切实际,所以他老婆默许了他的寻欢,只是常在电话里叮嘱他要做好保护措施.他也常笑劝老婆找个情人,只要维护好家庭就行.
老王很喜欢玩车,也说得上一些道道来.没事的时候他会跟朋友一起聊聊车经.那时我开的是租来的一辆新车,他便缠着让我给他试试手,下来之后还评点一番.他平时送餐时开的是一台旧的花冠,在他名下还有一台保养得非常好的凌志,那是他一个朋友要回国委托他转手的.他邀请我一起坐凌志去兜兜风,顺便让我体验一下他的送餐工作."开凌志去送餐,人家会给你小费么? "我调侃他,因为即使在美国,凌志也算是高档车了.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想开也没有啦."  老王对大街小巷极为熟悉,熟练地穿插着,跟出租车似的,时间就是金钱,哪里堵车就绕开哪里,饭盒送到客人手里时越热,能拿到更多小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快到门口的时候,他就开始打手机,咕囔一句简单的英语"Food is here",意思是要客人来到门口接餐付钱.然后快速停到路边,也不熄火,就提着外卖赶去敲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觉者小费给的少的话,他就站在那里磨蹭着不走,拿着小费望着客人,或者用手比划着说几句简单的英语,如路途太远了,天气太糟糕了诸如此类的话.一般情况下,10几块钱的外卖,小费都会有1到2美元的,运气好的时候会有4到5美元.送完了一家,又得匆匆忙忙地赶往下一家.在某些拥挤狭窄的老城区,找不到停车位,也没有时间去找,他索性就停在路中间,打开应急灯,然后下去送餐.据说就是因为这样阻碍交通,被警察罚过几次,罚得肉疼. 看到他的口袋里有不少钞票,联想到报纸上近期有报道纽约市华人送餐人被抢窃的事件,我便提醒他小心一些为好. 他告诉我: 这个我都知道,工作嘛,即使危险不还得有人去做? 纽约市的那些抢劫一般发生在高层公寓的电梯里面,我们这个城市还不算坏的,一个原因是高层公寓不多,另外高层公寓我一般不上去,让他们自己下来拿.如果要送上去的话,因为时间耽误不起,所以要求付更多的小费.
后来老王跟朋友在一个雨夜从纽约市回来的时候,他的凌志车被一位白人妇女蹭了一下.他们叫来了警察,由于语言不通,那位警察没有听他的解释,却只相信那位妇女的陈述,然后就给了他罚单.他不愿意交罚款,想上法庭让法官免掉罚款.于是便找到我,问我能否写一篇陈述,说明事情经过,还要告那位警察种族歧视.我跟他说,你别一开始就上升到种族歧视这个高度,一个广州人在北京开车出了事情,你说警察能听懂他说广州话么? 美国是个可以讲理的地方,你只要找到证人,给出合理的解释,法官会帮你的.于是我就将他朋友的目击陈述翻译成英文,到开庭的时候提交法官,并叫他提前去法庭申请一位华人翻译到庭.一个多月之后,他欣喜地告诉我,法官认为不是他的责任,免掉了他的罚单.即使没有合法身份,也是可以讲理的,就这么简单.
再后来,他的不通英文又给他带来了麻烦.他收到了几个信用卡公司的账单,但这些户名是他的信用卡却并不是他自己开的.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大概知道了可能是谁盗用了他的身份去信用卡公司开了这些帐户.于是便约上我一块去他以前曾往来的一个人家里看看.那人不在家,但从窗户里看到桌子上的一叠信件中,有几封信用卡的账单用的也是老王的名字! 老王现在想起来了,曾经一次要填什么表的时候,因为不懂英文,便将驾照给了此人,求助于此人帮助填表,没想到此人竟然暗藏坏心,悄悄地记下了他的详细信息,用于作案.很明显,他的身份被此人盗窃了,被用来开了很多信用卡帐户,如果该人疯狂消费,所有的花费以后将由老王来承担. 搞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我们便一起去附近的警察局报案.记得那晚是万圣节,外面到处是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挨家挨户要糖果的孩子们;我们却因为一个败类欺负自己华人而在警察面前揭发,我觉得非常没有面子.
由于这两件事情,老王跟我更加熟络了,在他休息的日子,会煮上一锅饺子,邀上我一起尝尝,聊一聊人生的起伏,叙一叙生活的苦闷.也许是多年在外的缘故,老王说话有些絮絮叨叨,一些车轱辘话总是翻来覆去地说.我问他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事情,他说自己向来就是选择了就会一直走下去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很可能就会像有些华人厨师一样,憋屈得精神失了常.老王天性乐观开朗,他说这个话我相信,而且我也十分佩服他坚持下来的毅力.
"再熬熬就好了,要是拿到了绿卡,就可以合法工作了,我也可以回国去看看老婆孩子,再把他们接过来". 只有在谈及绿卡的时候,老王脸上才露出了一些笑容,仿佛看到了幸福的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7-31 18:59:39 | 只看该作者
又情不自禁的进来品欣耀大哥的文字~
这些文字,这些经历,总能触动人的心
问好欣耀大哥~祝回家乡玩的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7-26 09:54:13 | 只看该作者
<p>故乡的情深,故乡的人更亲,故乡的人向你问声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7-23 17:17:08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被这些故事吸引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7-21 18:44:0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你们,好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7-7-21 13:14:08 | 只看该作者
遗憾没有拍照,不过还可以补拍,开心就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7-21 09:04:16 | 只看该作者
真羡慕你们啊!你们没有一起照相吗?如果有,赶紧发上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7-21 08:44:47 | 只看该作者
欣耀回到了家乡武穴,江涛、雨柔、美虎、我们一起从下午三点见面后,问长问短。边喝茶,边就餐,时间真快,晚上九点还聊不尽,大家共度幸福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4:20:56 | 只看该作者
劳苦功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08:18 , Processed in 0.0466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