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常见的佛家基本戒律、名词 [打印本页]

作者: 燕山上人    时间: 2013-3-18 22:04
标题: 常见的佛家基本戒律、名词
三宝:佛、法、僧。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荤。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十善:放生、施舍、修行、直语、劝化、柔顺、不贪、慈悲、因果、
另外,早晚功课(上殿)、过堂(吃饭)不得迟到早退缺席,上至方丈,下至僧众,未经请假,不得出寺门。

作者: 楚石    时间: 2013-3-19 08:09
在生活工作不如意的时候就想出家做和尚。在传统文化,灵魂深处认为出家就可以得到解脱,再也没有烦恼,超凡入世。与世无争。如果亲身体会,就会发出古人一样的感慨!可是,当你进去时,那就是:未穿袈裟嫌世烦,穿了袈裟事更烦。



作者: 想的不一定    时间: 2013-3-19 10:11
挺好的生活!!!!!!!!
作者: 广济小虫    时间: 2013-3-27 10:56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赵朴初居士对“六度”的解释(选自佛教常识问答): “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史会长有空的话,要是能够就六度中的布施与弘扬广济文化的关系来一篇专题就好了。个人一点建议,不当之处望海涵。谢谢!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1:34
这两天在开庙会,义工特别多,让人感动!弘扬博大精深的广济文化,就是要有大量的布施客,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广济天下,利益人间,利益众生。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1:38
佛说三十三种不清净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
第1~11种
第一种,是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心所施的财物,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种,有人昨天请我吃过一块蛋糕,今天我要还礼;或者他十几年前帮助过我,现在他有困难我要接济他。这都属于人情上的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不算布施。
第三种,有人施舍财物,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怜悯和同情心,而是为了耍阔气,或纯粹是打发人家了事,这不算布施。
第四种,因为自己有所欲求,比如看到这束花特别喜欢,多付上一毛钱;或上舞厅感到那位小姐很漂亮,多给两个小费,这都不算布施。
第五和第六种,把财物丢到火中或投进水里,都不能算布施。因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财物白白扔掉了,却不能使别人受益。
第七种,有人送礼给大人物,指望以后可以有所提拔照顾;或者看在某个大老板、某个大人物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济事上凑上一份,藉以拉个关系,这都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八种,怕强有力的黑道中人来抢你,赶快送钱消灾,这不是布施。
第九种,送人家鸦片、海洛因、麻醉剂等毒品,这不是布施。但医生见病人太痛苦,打麻醉针以止痛,这是布施。这里有很多道理,要研究。
第十种,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我儿子前天买了一把防身刀给我,他在刀下面放了一毛钱。我打电话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美国人的规矩,送刀给人,不是让人自杀,放上一毛钱,表示吉利的意思。这个我不懂,他还算是真布施哦!
第十一种,送肉与人,那是杀生而施舍给人家,这不算布施。
第12~22种
第十二种,你收养了许多孤儿,保护他们,把他们养育成人。但你指望以后可以使唤他们,做你的帮手,这就带上先决条件了,就不能说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三种,为了出名而施舍,不是纯净的布施。
第十四种,为了捧歌星、戏子而出钱,比如一个歌星开赈灾歌唱会,一天收到几千万捐款,这个歌星做了好事,可出钱者未必是净布施。歌星不唱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布施?有些人是为捧歌星的场,这里面有差别。
第十五种,有些人破产了,财物转到别人手里,这并非出自自愿,所以不是布施。
第十六种,比如说,这个屋子因闹鬼,不敢住下去了,送给出家人做寺庙;或者因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烦,干脆送给社会慈善机构,这都不算净布施。
第十七种,有人因学佛或受了教育,知道帮助人家是好事,但自己没有钱,就拿人家的财物做人情,这也不算布施。
第十八种,谷麦在田地、仓屋中被鼠鸟等所食,并非有意送与它们吃,不能说是布施。讲到这里,想起前两天报上揭露一批送往大陆灾区的大米,在码头搬运中发现是发霉的。这就不是布施,相反,人吃了霉米会中毒,送的人反在造恶业了。
第十九种,假使我电脑坏了,我请这方面的行家来修理,请他吃饭,送他钱。这是你想学东西,是应该付的酬劳,而不是布施,布施是没有条件的。
第二十种,比如病人怕自己要死,送医师一个大红包,以为医生就会对他尽心了。这是有求于人而给钱,不是布施。
第二十一种,打了人家,骂了人家,自己觉得难为情,然后送东西给他谢罪,这个不算布施。
第二十二种,有人布施了之后,心中疑虑人家是否在骗他,或在想人家以后是否会报答他,这都不算布施。
第23~33种
第二十三种,有人施舍了之后心痛懊悔,这就不是布施。我年轻时在四川学佛,人家有困难,我站出来说要帮助他,大家比较买我的面子。后来有个老前辈劝我不要再替人家去化缘了,为什么呢,他说四川人有句老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人家虽然给了你面子,但那个人心里难过啊!他还给我讲了个笑话:有个大魔王在地方上作怪,连孙悟空都降服不了。后来从西天佛祖那里派了个小和尚,魔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小和尚说此行不是来收服他的,只是给他看个东西。说着,从背上黄布包袱里拿出一本化缘簿,“居士,请你多少写一笔吧!”那魔王一看,“哇!”就跑掉了。
所以,平时在人家谈布施时,我就不轻易谈。有些人把钱送出去以后,越想越后悔,越后悔越睡不着,“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四,还有的人,送了东西给人家,好像这个人从此就卖给他了,今后定要人家报答他。这个就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五,有些阿公阿婆,念咒、布施都有账可查,你看他们念什么《心经》、《白衣咒》,念一段经,在黄裱纸上戳一个印,“我念了多少卷,死后带到阴间去,也不知一卷是二十八块还是三十五块。”这等于在投资,将来连本带利得多少好报。“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第二十六,人到衰老、重病临死之时,感到痛苦了,晓得时间不长了,不把财产传给子女,却布施出去。这也不算净布施,因为你已晓得财产把握不住了,你不布施也不属于你了。没有清净心,还是不行。
第二十七种,为了名誉而施舍。希望在电视上露面,希望在报纸上广而告之,希望一切人都感激我,这不是净布施。
第二十八种,好比说看到黄医师都出了十块,我就出十五块,蔡老板不服气,出二十块,把我们两个都盖了。出于攀比心、嫉妒心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第二十九种,为贪女色而摆阔气,送种种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贵重东西,那是你为了追求漂亮女人,不是布施。
第三十种,有些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女,所以才愿意拿出家产送人,这是做好事,固然不错,但从佛法的布施学来看,还不算是纯净布施。
第三十一种,以有无福德来挑选布施对象,这样的布施不是净布施。
第三十二种,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济穷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只做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净布施。
第三十三种,就是为了鲜花果品而舍物与人,这也不是布施。这是很轻的一条了。
佛教的布施学,这里每一条研究起来,都是戒律。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1:45
什么是布施

[佛学常识]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因为它是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众生在三界之中流转,不得出离,就是由于贪爱执著境界和自体。所谓境界爱,就是世间五欲的享受和占有。

  凡布施,一般源于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对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者,或者残废疾病之人,或者由于遭受水、火、风等意外灾祸的众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悯心而行布施,相近于今人所说的慈善事业。敬心者,是对父母的孝养、尊长的供奉、三宝的恭敬供养等,这是以恭敬心来行布施,其中也含有报恩的意味。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为什么要广泛布施,不断施心,无悔布施: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 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舍卫城中 有一位长者叫着婆提,遇到重病去世了。然而他没有儿女,所有的财宝全部都没入皇宫了。

  当时,舍卫国的国王 波斯匿王 一路风尘的来到世尊的住所,顶礼佛足,在一旁坐下。当时,世尊问波斯匿王:“大王,为什么满身尘土来到这里?

  波斯匿王对世尊说:在这舍卫城中有位长者名叫婆提,今天去世,他没有儿女,我亲自前往收敛他的财宝,按法理都应当没入宫中,光纯金就有八万斤,何况还有其他那么多杂物!然而这位长者在世的时候,所吃的食物,都是极其鄙陋的,恶劣的,不吃精细的美食;所穿的衣服都是脏旧不干净的;所乘坐的车马也都是极其瘦弱的。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是啊,大王,如同大王所说:吝啬,贪婪的人得到这些财物,宝贝,不能用来自己吃穿;也不给父母,妻子,仆人,奴婢,又不和朋友,知识,分享不知道供养沙门,婆罗门和长者。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得到财宝,就能够施行恩惠,广泛布施,一切财物都无吝啬,贪着,供养给沙门,婆罗门和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当时,国王波斯匿说:“世尊,这位婆提长者去世以后将往生到哪里?”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这位婆提长者命终以后生到 涕哭大地狱中。为什么呢?像这样断去善根的人,生命终结以后,生到涕哭大地狱。

  波斯匿王说:“婆提长者断去善根了吗?”

  世尊说:“是的,大王,如大王所说,这位长者断了善根。由于这位长者过去的福报都已经尽了,又没有造新的福报。”波斯匿王说:“这位长者还遗留的有其他福报吗?”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没有了,大王,甚至连毫厘的剩余都没有存在的了。好比,种田的农夫,光收取而不种新的麦苗,以后就会穷迫,困顿,在穷困中渐渐去世。为什么呢?只吃过去的福业,又不造新的福业。这位长者也是这样,只吃过去的福报,又不造新的福报。这位长者今晚堕入 涕哭地狱中。”当时,波斯匿王心怀恐怖,抹着眼泪说:“世尊,不知这位长者过去曾做下过什么样的功德和福报 会出生在大富之家?又做下什么样的不善的事情的因,不能享受着极其大福的财货,不能得到富贵的快乐呢?”

  当时,世尊对波斯匿王说:“在过去久远的时候,迦叶佛出现世间,这位长者当时在这舍卫城中的种田人家。

  在迦叶佛 涅槃以后,有辟支佛出现世间,来到这位长者的家中。

  那时候,这位长者看见辟支佛站在门外,见到以后,就心想:这位尊者威仪端庄不同凡人,我现在应该把食物布施给他。那时候,长者就布施给那位辟支佛食物,辟支佛得到食物以后,就飞在空中变化而去。

  当时,那位长者看见辟支佛有这般神通,于是对辟支佛许下誓愿:愿我凭借这善行达成所愿,使我以后生生世世所出生的地方,不堕入三恶道,常常有很多的财宝。

  后来心中有后悔:‘我刚才的那些食物,应当给我的仆人,不改给那个秃头的道人吃啊,真是的。’

  当时种田的长者岂是其他人?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但是的种田长者,如今的婆提长者就是。

  由于那时候的布施以后,发下了这样的誓愿,由于这份功德,他所出生的地方不堕入三恶道,常常有很多的财宝,出生在富贵之家,没有缺乏。

  在布施以后,生起后悔之心:我宁愿给奴仆吃,也不该给那个秃头道人吃啊。

  由于这样的因缘始末,他自己不能吃到财富带来的美食,也不能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快乐,不能给自己吃穿;又不给父母,兄弟,妻子,仆人,朋友,知识分享;不布施给沙门,婆罗门,和那些有道德的长者,只吃过去的福业,不造新的福业。所以,大王,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财富,就应当广泛布施,一切财物都无吝啬,贪着,以后又会得到更多,没有极限的大财富。正是这样,大王,应当这样修学。

  当时,波斯匿王对世尊说:从今以后,我将广泛布施给沙门,婆罗门和四部佛弟子众;那些外道,以及其他学派来乞求的人,我就不给他们了。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一切的所有众生 都是由于有食物才能得到生存,缺乏食物就会丧命。当时,世尊就说了则偈语:“念当广惠施,终莫断施心,必当值贤圣,度此生死源。”

  偈语大意:心中应当向到广泛恩惠和布施,不要断了布施的心,这样必然会在布施中遇到贤者,圣人,他们会度化你离开生死的轮回,得到解脱。

  当时,波斯匿王对世尊说:我现在面对着如来是加倍的欢喜啊,因为如来说:一切的所有众生 都是由于有食物才能得到生存,缺乏食物就会丧命。

  那时候,世尊为国王说了微妙的佛法。波斯匿王当即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就退去了。当时,波斯匿王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1:57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讲的一部妙典。论中说:“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萨的语言以作为我们后学的印证,布施中分为三种。
一、财施
以财物金钱送给贫穷之人,使其能养活色身治疗疾病。以培养我们舍掉贪心的念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并且我们财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贵。
二、法施
以印造佛经法物送给大众并为人演说,使其能养活智慧之命。以培养我们大慈的精神,了《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并且我们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无畏施
以善巧方便开示心里不安烦恼之人,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以培养我们大悲的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并且我们学习菩萨无畏施能得现生健康和快乐。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2:13
法布施

法布施是智慧、聪明、才艺的修因,它包括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它通常被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都是法布施。所以法布施不一定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无量法施当中的一种。譬如说,甲烧得一手好菜,乙不会,但很想学,甲就尽心尽力的教导乙,这也是法布施。又如某人不会做工程,我会做,我指导他、教他,也叫法布施。对小朋友讲解小学课程,也是法布施。乃至于各行各业无尽的知识、技术,没有条件、不计酬劳的传授,都属于法布施。要是有代价、收学费的,那就不是布施了。或许有人会问:现在学校老师每个月拿薪水,他们教小孩,这算不演算法布施呢?这就在于教师的一念心。如果教师是为了教育下一代,不是为名为利,那就是布施。如果是为薪水,或是为了升等,想从讲师升副教授、升教授,那就不是法布施了。

真正修法布施的人,是非常热心,不疲不厌的。不是修法布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沉、灰心了,教导也就不够热心,动力是有限的。所以菩萨总是以无尽的悲心去利益一切众生,绝对没有条件的,特别是在佛法。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此处法布施是指佛法布施。

可行方法

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但前提是自己对于佛学有正确深入的认识且身口意清净.如果自己没有真正了解如来真实意也没有广闻多学,就可能误导他人.所以说法要量力而行,保守而行,以最低的错误可能而行.五戒不守,身口意不清净,即便一个人通晓佛理,其说法别人也难以信受,诸天鬼神也避而远之.所以一般居士向人介绍佛学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为他人解说更为高级的义理之时,应当自省自己是否清净梵行,有资格为他人说法。

助印经书、帮助流通,使更多的人接触佛法,也是很好的法布施。但在行布施时须发菩提心,而不是以为出了财物就是法布施,得功德。

念佛机、播经机,善加利用,同样可以很好的行法布施。播经机可以24小时播放佛经、佛曲以及净空法师开示等,得意的不仅是我们自己,更是我们暂时看不到的冤亲债主、乃至六届众生!他们之前没有这个福报来听取佛经、超脱轮回,也就难以悔悟,只能执着于色相,报寃索债。如今有了念佛机这全天候讲经的大好机缘,就可以慢慢化解怨气,不但不会为害于人,反而成为人的护法神,去保护人。念佛机长时间播放,为六界众生种下慧根,甚至修行有成,这是很大的功德![1]​

境界

因为世间的法布施不究竟,唯独佛法布施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进而获得无量的智慧,无尽的德能、才艺,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种布施才是最圆满、最殊胜的,唯独大乘菩萨法里面才具足,所以一切诸佛如来无不赞叹。看看我们佛教界,布施经典是最重要的一项;其次是讲经说法的录音带、录影带;再就是接受各方邀请,把佛法介绍给大众,推广到社会,这统统是法布施。可是现在我们把经本翻开,后面往往印著「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或是‘版权所有,不准翻印’,这就不是法布施了。这是什么?是商人在卖书啊!法施的功德利益统统都没有了,那只是世间商人开书店做买卖而已!录音带也是‘版权所有,不准拷贝’。甚至于少数请讲经的,也要先谈好供养——讲多少小时,给多少供养——这也变成买卖了,这都不是布施。所以菩萨行一定只为利益众生,绝对不为自己。假如某个地方没有供养,但是大众真正渴望佛法,佛菩萨就自己出路费满众生的愿,绝对不勉强不为难任何一个人,只要大家真正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

真正含义

在《华严经别行疏钞》里面,讲到广修供养-财供养不如法供养。经文中维摩居士有一番非常精彩的开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的法施并不是像我们现在送几本经书,送几卷录音带,就叫法布施,这是太渺小了。维摩居士说:‘法布施是以身作则,如法修行,作一切众生的榜样,这是真正的法布施。’这个开示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比如财、法、无畏布施,我们真的去做,修这三种因,就得三种果报-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做出来给一切众生看,让他看出这个果报,而向你请教:‘你为什么能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你就告诉他要修这三种因。所以一定要做出来给别人看。从持戒,自己认真持戒,断一切恶业,使自己心底真正达到清净善良。乃至于忍辱、精进、襌定、般若,都要真正去做到,那就是法布施。 如果你做不到,讲给别人听、劝别人,这是没有用处的,人家也未必会相信。佛在经上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看到果报他才会反省,看到好的果报他就羡慕;看到不好的果报他就害怕。所以必须我们认真去做,把果报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反省,然后发心来学习,这才是真正法布施。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2 22:40
      任何令对方明白佛法之意义的语言等,皆为法布施。举凡升座说法、传法、灌顶、口传及教授佛法等行为,皆算入法布施之列。老和尚教小沙弥学字母的行为,也是法布施。在历史上,有许多大师曾与其友人或弟子通信,这些信的内容全为佛法义理,所以亦属法布施。事实上,诸如龙树祖师及宗喀巴祖师的某些书信内容,在后世被结集成论,对佛教影响甚大。

        刚才虽说过居士应以财布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居士完全没机会作法布施。我们勿以为升座说法才算是法布施。在日常生活中,向人说及一些因果或善业之道理,或者劝人戒杀,或者讲一些有关慈悲的道理,只要内容符合佛法,即使根本未提过“佛”或“法”这两个字,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种。此外,我们在诵读经文时,可以观想有天界或非人众生在听经,这也算是法布施。如果在诵经时刚巧有些昆虫或小动物听到诵经声,这也是法布施。大家勿小看这种法布施的力量,现在衲为大家说一个故事∶龙树祖师有大声诵经的习惯,在祖师之居处屋顶有一只鸽子,它长年听到祖师之诵经声,在它死后转生为人,并能记得前生之事,更找到了龙树祖师而拜入其门下。这个人后来称为“龙觉”(Nagabodhi),他亦成为了一位佛法大师。由此可知,单单为昆虫诵经持咒,也是法布施,而且其利益亦不可思议。

        作法布施有几点必须注意∶所说之法必须正确无误,而且必须对机。对小乘根器者说大乘法,或对大乘根器者劝发小乘心,或对未受灌顶者讲及密法,全都是法殊胜但说法不善巧之例子。此外,传授危害众生之邪咒或邪法,不算是法布施。

——摘自《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3 18:25
随喜

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3 18:33
当头棒喝

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所以,不少禅师在接待初学者,常一言不发地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或“棒喝交驰”提出问题让其回答,借以考验其悟境,打破初学者的执迷,棒喝因之成为佛门特有的施教方式。《续传灯录》“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以喻促人醒悟的警告为棒喝或当头棒喝。《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有“这个笑话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当头棒喝在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可能会表现得过于强烈,但其目的是促人猛醒,其内在的基础应该是至高的修为。一些教育工作者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别说打,就是一句重话也说不得。其实,所谓师者父母心,只要你对学生能真正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能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能抓住问题的症结,适当的重话是能够起到警醒作用的。应用例:那一番话语,犹如当头棒喝,使他幡然悔悟过来。
“棒”指谁呢?就是德山宣鉴禅师,“喝”指的是临济义玄禅师,这两个人的棒喝十分有名。有一句话说:“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奔”,德山宣鉴用棒打起人来,像雨点那么多,落得那么快;临济在喝骂学生时,就像奔雷一样,既快且大声。德山禅师用棒喝教学法,打得非常厉害,只要是进门的学生通通会被打。
有一次,一个学生要进入他的门下,别人就警告:“小心啊!一进门,禅师就打人,你要好好防著。”学生说:“放心,我会很快躲开。”
结果,这个学生一进去,跪下来顶礼老师,刚刚行完见面礼,正要站起来的时候,老师已经打过来了。学生说:“老师!我的见面礼还没完,你就打;我要讲的话还没讲,你就打,这怎么行呢?”
老师说:“等你讲出来再打,就来不及了。”德山禅师教学生的原则是“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答得出来,也是打三十棒,说不上来一样是三十棒,不管什么时候都打。
临济的喝骂也是很厉害,速度快如奔雷。虽然这两个人门风都十分严峻,甚至严苛,可是非常奇怪,他们的学生却很多,可以说门庭若市,四方学子都仰慕他们的道风,甘愿来挨打、受骂。
为什么这两个禅师要采取棒喝的教学法呢?主要是让学人来不及想,不假思索,因为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言语道断,只要稍微一绕文字语言就偏差了,一思考就不对了。在我们还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表达,当下的那一刻,就是佛法的本来面目。
棒喝在中国禅宗的教学里非常有名,可以说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不过,时代不同了,学生的根器不一样,教育现代的学子,可能无法用上棒喝的教学法。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3 18:50
果报

由于过去的业因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

阐述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惟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无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极,而自然入于无心三昧者,真无心也;起心造业,又起心制心,强制令无,似得无心,心恰成有。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又经言:“具足智慧菩萨脱使堕落,在畜生中,畜生中王;在饿鬼中,饿鬼中王。”错会者谓有智则能转业,故不患有业,惟患无智;有业有智,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经称智慧,非等闲世智之谓也。且汝智慧,得如文殊身子否?纵不及此,次而下之,得如善星、调达否?善星博学十八香象所载法聚,调达得罗汉神通,而俱不免生陷地狱,况汝智慧未必胜此二人乎!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今之小智,灭业几何?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3 20:01
随喜功德

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诸善功德,我皆随欢喜。

指随喜他人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经’随喜功德品: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只,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

别人为善不可嫉妒,甚至毁谤,虽然事情不是自己的做的,但是也能欢喜称赞,所得功德与真正做这件事情的人是一样的。

随喜的功德是奉劝世人都应该效仿的功德,是世人为自己和信众建功行善的机缘。所谓“随喜”,即行善时,随己所喜,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布施行善。此类积德行善之举,可帮助缘主广积阴德,恩泽子孙;保佑缘主家宅平安,远离灾祸,并可还以往或前生不慎所欠下的阴债。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4 12:37
佛说分别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 氎【die】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 氎衣我自手作奉上世尊。惟愿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

尔时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汝可持此 氎衣施诸大众。所获胜利同供养我等无有异。是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重白佛言。我本发心。唯为世尊故造此衣。愿佛纳受。令我长夜得大利乐。如是三复殷勤劝请。佛亦如是三复答言。但当平等施诸大众。所获胜利与我无异。是时尊者阿难。侍于佛侧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世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是佛之亲有大恩德。唯佛自知。此所奉衣佛为纳受。今正是时。令摩诃波阇波提于长夜中得大利乐。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此摩诃波阇波提是吾之亲有大恩德。我亦自知。今自手造衣来施于我。甚为难事。何以故。阿难当知。所有补特伽罗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者甚为难事。又复能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如是补特伽罗转复难作。何况于佛世尊。合掌恭敬而行布施。施已净信于佛无疑。及法僧伽亦无疑惑。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永断疑见。阿难。今此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能起净信心归依佛法僧。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等近事戒法。而能于佛及法僧伽。乃至苦集灭道四圣谛理。已断疑惑。此苾刍尼难作能作。佛亦自知。

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无量福。何况阿那含果。施阿罗汉向获无量福。何况阿罗汉果。施诸缘觉获无量福。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名为较量十四种布施功德。复次阿难。当知布施大众有其七种。一者施佛现前诸苾刍众。二者施佛灭后诸苾刍众。三者施佛灭后苾刍尼众。四者施佛灭后苾刍苾刍尼二众。五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诸苾刍众。六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尼众。七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苾刍苾刍尼二众。如是名为七种大众。当行布施。

复次阿难。当知有四种布施清净。何等为四。一者能施清净即无受者。二者所施清净即无受者。三者能受清净即无施者。四者所受清净即无施者。

阿难。何名能施清净即无受者。谓由施者不取其相。即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见亦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施相。以无施故即无受者。若施者有所见相。即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亦不清净见亦不清净。若离是相即施者受者二皆清净。

又复何名所施清净即无受者。若受者身业不清净口业不清净意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所施相。若受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所施相。由离相故即所施清净。

又复何名能受清净即无施者。若受者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能受相。若离是相即无施者。

又复何名所受清净即无施者。谓由施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即无所施。由离施故即无所受。是故所受清净。

阿难。若能如是了知。即得四种布施清净。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宣说种种布施法已。即持是衣施诸大众是时诸苾刍众即为纳受。

佛告阿难。于当来世若有信心善男子等。能于大众起净信心。而行布施者。当知是人获福无量。何况于今现在行施。

尔时尊者阿难及摩诃波阇波提苾刍尼闻佛说已。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4 17:55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肇论曰:秦言无上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师云:阿,此云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
孤山疏云:极果超因,故云无上。正则正观中道,等则双照二边,盖果上三智也。
发轸云:无上,是理;正等觉,是智。正谓正中,即一切种智寂灭相也。等谓平等,即行类相貌如实知也。
裴相国云:是诸佛所证最上妙道,是众生所迷根本妙源。故凡夫流浪六道,由不发此菩提心故。今得人身,起庆幸意,当须秉心,对佛像前,烧香散华,三业供养,立四弘誓,发成佛心。
故华严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能生万法,号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信,唯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此之心体,如肇师云: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
度一切诸佛境界经,文殊言:菩提者,无形相、无为。云何无形相?不可以六识识故。云何无为?无生住灭故。
裴相国云:性含万德,体绝百非,如净月轮,圆满无缺。惑云所覆,不自觉知,妄惑既除,真心本净。性含万德故,在圣不为得;体绝百非故,居凡不为失。然欲发此心者,当运慈悲而为宗要。
故华严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一切群汇(音谓),本无生死,妄风飘鼓,汨(音骨)没苦海。今发大愿,黑暗崖下,誓作明灯;生死波中,永为船筏。此起悲心拔众生苦。一切凡夫,本性具足性净功德,今迷宝藏,贫穷孤露。今启洪愿,誓与群萌无上佛果究竟之乐,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愿举修途之初步,宜运成山之始篑(kuì)(求位切)。崇德广业,不倦终之(余昔住大觉时,有王仁林垂访,
问曰:佛道若云易成,经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若云难成,安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余即答曰:了性,则见本是佛,依自圆修乃易。昧性,则欲求作佛,依他别修乃难。慕圆宗者,起信乐心,才举念时,已作如来真子;如回向际,便成无上菩提)。
[翻译名义集 - 宋·普润法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维摩诘所说经 菩萨行品第十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
[佛学大词典]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5 10:48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v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j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

佛说摘录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摘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经论开示

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处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除如实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声闻人。但约一世。总观四谛。成十智则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减少。若缘觉人。通约三世。细分别观十二因缘。若成十智则智强。智强故。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广。是以大圣教门。别开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称因缘者。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教门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二者约果报二世辩十二因缘。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初二过去世摄。后二未来世摄。中八现在世摄。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是三事展转。更互为因缘。是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苦烦恼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是为展转。更互为因缘故。云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三识 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
四名色 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 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 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 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
八爱 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
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忧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次明从果报。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具出大集经。今略出经文。是十二因缘。从歌罗逻而辩无明。故云果报也。约二世明者。前十因缘属现在。后二因缘属未来。二世合为十二也
一无明 大集经言。云何名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有三事。一命二识三燸。过去世中。业缘果报。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歌罗逻时。气息入出者。有二种道。所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者名为寿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是名为燸。是中心意。名之为识。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当观如是十二因缘
二行 复观三受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云何为观。随心于念观息出入。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如空中云。是身中风。亦复如是。有风能上。有风能下。有风能满。有风能焦。有风能增长。是故息之出入。名为身行。息从觉观生。故名意行。和合出声。是名口行
三识 以如是三行因缘故。有识生。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因缘故。则有四阴及以色阴。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阴因缘识行六处。故名六入
六触 眼色相对。故名为触。乃至意法。亦如是
七受 触因缘故。念色乃至法是名为受
八爱 贪著于色乃至于法。是名为爱
九取 爱因缘故。四方求觅。故名为取
十有 取因缘故。受于后身。故名为有
十一生 有因缘故。有生是为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缘故。则有老死种种诸苦。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此并是略出经文辩。从初受报来。约二世明十二因缘相。孱然无一句私语。读者善寻。自知与前来约三世明十二因缘有异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缘。但约一世中。随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亦出大集经中。今略出经文明一念十二因缘相
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
二行 为爱造业。即名为行
三识 至心专念。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处生贪。是名六入
六触 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受 贪著心者。名之为受
八爱 经中脱落。不释爱相。今私作义释云。缠绵不舍。名之为爱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断。是名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名之为死。生死因缘。众苦所逼。名之为恼。乃至意法因缘生贪。亦复如是
是十二因缘。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并出大集经文。未有一句私语。读者善寻。此与常所说三世因缘迥异。若有欲学因缘佛道者。上来至此三种辩因缘。相随用一门修学。即证缘觉智也
来源:【《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5 17:21
忍辱

修忍辱时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离不开四相。闻赞则喜,闻谤则怒,心中即起波浪,离四相谈何容易!应先渐修,后可顿超。修行一事没有天生的,纵有顿根的人,亦是过去世修来的。欲求大彻大悟,须以佛法慢慢熏习,每天需要念经,单单念而不解其义,收效甚微,对于经义要圆解、要深解,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什么境界都能运用上去,举心动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执不易断,凡事看淡一点,即算有进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渐渐的放下。四相空了,说一个忍辱也是多余的。

术语

△ 清净心是由戒定中来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为第三,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门。

忍辱的五种层次


[1]忍辱法门,从浅至深,有五种层次。

第一,生忍。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里感到烦恼,难以忍受,很是痛苦。
第二,力忍。对于辱境到来,不与它计较,用最大力量,退一步、让三分,把它压下去。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心念佛名号,借佛号的威力,把忿恨之心缓解、安定下来,犹如以石压草。日常最好佛号不断,因佛号若断则嗔心易起。
第三,缘忍。当辱境现前,以智慧回光返照,修因缘观。回想为什么自己无故受辱、挨打、挨骂,必有前因方生今日之果。若无缘无故受侮辱,大都是前世因缘感招的恶果,今生随业受报。若能作受报想,作还债想,心中自然就将难忍受的辱境逆来顺受了、心甘情愿不生嗔恨心了。
第四,观忍。当辱境发生,用空观智慧来照察了知身心世界,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我既然是无有的,哪里还有什么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这就是能空的我相与所空的辱境,二者既然完全是空的,所以中间的辱相,当然也是不可得的。这样观空,万恶的嗔恚心就无处发生了。
第五,慈忍。菩萨每逢辱境到来时,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发大慈悲心,哀怜悯念:“此人实在愚痴可怜,无理取闹,妄生枝节。现在对我毁辱,我能忍受以德报怨。如果对待别人任意毁辱,定受果报,种下被人毁辱的恶因。更严重的甚至发生人命伤残,受到法律制裁,将来亦遭因果报应。”因此菩萨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觉悟过来,知过必改,断恶修善重新作人。
缘忍、观忍和慈忍又统称为理忍。

用意

△ 一切冤家对头不可恨他,他是来成就我们忍辱度的。对于天然灾害要忍受,对于自己的清苦生活要忍耐,切不可怨天尤人,要知万法皆空,对事理因果都能了解,谓之无生法忍。
△ 清净心中一丝毫不能沾染,亲爱之人要放下,冤家对头也要放下。度一切众生,冤家对头也在内;菩萨没有一个冤家,冤亲平等是大无畏精神。
△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断断不可生嗔。忍辱极易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坏。例如有人骂我,我忍耐住一时不还嘴,但心中气得不得了,这种强压制的办法并不是忍辱的真实义。佛在金刚经中所说,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段经文时,有“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嗔恨正与菩提相反。菩提,觉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于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梦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认真!违反慈悲,更不待言。

前提

△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胜寂灭法”,忍清净寂灭,把心安住在清净寂灭就成功了。学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来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处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现前不能说好与不好,如被魔降伏即当失败,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现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严经》五十一种阴魔,唯一的克伏办法就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 嗔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也是一切恶行所由生。嗔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嗔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对治嗔恚的,什么境界现前均不能起嗔恚心。
△ 一切境界均系心识变现出来的,只要离开分别执著就会得到清凉自在,自在就成为分证佛。对无缘无故来侮辱我们的人,绝不可存报复之心,应存报恩之想;听到毁谤讽刺,恶言相向,这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大菩萨。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么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坏,他是来消我们业障的,应如饮甘露;业障消除之后,到了晚年可以有顺利的处境。如今既然明白这种道理,即应掬诚接受。上等智别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现在连知利害的人都没有。等到自己真正清凉自在,诸佛菩萨自然加被。观行固然重要,而观更重要。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观慧,其它都是盲修瞎练,人天福报。十法界依正庄严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所差别。他人如对我有分别,没有影响,但是你如果觉得他对你还有分别,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对于你起分别是消你的业障。菩萨是在境界上学,而不是在经本上学。
△ 冤家恶人加害于我,不能起怨恨之心。我现在学菩萨,还能有报复心吗?

作用

△ 忍辱的功德与不忍的害处,凡是学佛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而境界现前,自己作不了主,就把他忘记了,仍旧是肝火上升,一点不让人,这实在是对于忍辱的真实利益还未参透。要知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修持所集的功德,一把火把它烧光,岂不太可惜了吗?一个人受污辱最易生嗔恨心,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嗔恨是修行人的大忌讳,有了它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为嗔恨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菩提含有觉、平等、慈悲义。嗔恨之生,由于事之不由己意,便是著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梦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认真;此而不知,尚何觉悟之有?其违反慈悲,更不待言。普贤菩萨说:菩萨过失莫甚于嗔心,以前所积功德虽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齐烧尽。我们平日积功累德,好不容易,稍遇不顺心的事,一发脾气,把以前的功德统统烧尽,然后再从头来,岂不可惜!岂不可怕!
△ 障碍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纵然有人无缘无故地来侮辱我,亦应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作起来很难,但不是作不到;遇到逆缘应立即觉悟,不觉悟,慈悲心永远发不起来。常常觉悟,悲心即增长,嗔恚心即渐渐消除。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5 17:26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来源:《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5 17:58
渐悟

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与“顿悟”相对。南朝宋谢灵运《与诸道人辩宗论》:“释氏之论,圣道虽远,积学能至,累尽鉴生,不应渐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昙斌》:“﹝昙斌﹞初止新安寺,讲《小品》、《十地》,并申顿悟、渐悟之旨。”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顿悟、渐悟之争,在宋初称甚盛。”[1]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5 17:59
顿悟

佛教术语。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
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的龙场顿悟。
关于顿悟概念,在佛学里似乎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16 11:46
借助上人版主这个帖子,做点小小的“布施”工作。也是施无净也....若能遇到受无净善知识,功莫大焉,福莫大焉......

打造“中国广济佛文化论坛”,从学习佛家名词开始!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25 12:52
恶知识

佛学术语。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于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于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六恶友,即方便生欺(说种种欺诈)、好喜屏处(喜好隐秘之处所)、诱他家人(诱拐他家之人)、图谋他物(谋取他人之财产)、财利自向(图利自己)、好发他过(好指摘他人缺点)等;又举出亲恶友之四事,即饮酒时友、博戏时友、淫逸时友、歌舞时友。此外,日僧亲鸾在愚秃钞卷下,解释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所举二河譬喻中所说之恶友,谓恶友指杂毒虚假之人,即指妨害往生净土门旨趣之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等之人。[维摩诘经卷上、尸迦罗越六方礼经][1]
作者: 阿芬    时间: 2013-4-25 12:58
善知识

善知识,梵语 kalya^N!amitra,巴利语 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罗。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反之,教导邪道之人,称为恶知识。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即所谓“善友七事”。
 经论中胪举善知识之各种类别,据智顗之摩诃止观卷四下载,善知识有如下三种:(一)外护,指从外护育,使能安稳修道。(二)同行,指行动与共,相互策励。(三)教授,指善巧说法。据圆晖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载,与法者为上亲友,与财、法者为中亲友,仅与财者为下亲友,以上称为三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亦举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种善知识。
 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则说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随问能答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为比丘说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卷九十六)((参见:知识)3466)p4884

来源:【佛光大辞典】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