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标题: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十五辑)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0:14
标题: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十五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0:32
变形记(诗九首)
文、余笑忠


   放野鸭





每当说起很早的事,祖父

总是微微一笑,“那时你在放野鸭”

野鸭岂是人能养的,放野鸭意思就是

子虚乌有。好不容易转了两道弯

才明白,祖父说的是

那时世上根本没有我

但我以为,我来到世上

就是从离开野鸭的那一刻开始的

像一个转身……后来,祖父没了

那句话,我终于还给了他

我的祖父不是放鸭子的,而是放野鸭去了

野鸭很远的地方才有

我的祖父也去了很远的地方

大湖,长河,芦苇

我甚至想到我们终将相会的地方

不是大湖就是长河,还有芦苇、美禽

死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只是

一个转身







天台上的跑步者      





临近傍晚,在阳台上看天色

眼睛的余光瞥见东面的天台上

有一个跑动的人影

定睛一看,不见了

稍等片刻,又跑了过来

天台上的两个储水间

构成了几个死角

他的出现断断续续

好像一会儿挣脱了什么

一会儿又陷在了哪儿



每每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他总是

拐着弯跑,以绕行代替直行

这个在临时场地另辟蹊径

却不能甩开脚步快跑的人

也好似

是在为这么多日子以来

画地为牢、四顾茫然的我

找出一个答案



天色越来越暗。街灯亮了起来

他脱掉了上衣,悠闲地踱步

终于从一团乱麻中脱身了

终于可以宽慰自己了

熟悉的万家灯火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如此明亮







天然的亲近





街边小摊上,有人摆出蜂蜜

不知哪里来的一只野蜂

扑在瓶子上,痴迷地探索

孜孜不倦地叩问,但注定永远碰壁

摊主不无得意地说,最壮观的时候

招来过一堆小蜜蜂

瓶子上密密麻麻一圈又一圈

点蚊香熏都不奏效,只好动手赶开

但遇到这样的大野蜂

不敢徒手对付,她拿起苍蝇拍   

指给我看地上的一只

似有无奈杀生的歉意



这些都是她老家大悟的蜂蜜

槐花蜜、枣花蜜、山花蜜

荆条蜜、五倍子蜜、益母草蜜

对瓶子上标记的名目我将信将疑

但我乐于相信

她把故乡的山花都搬过来了

我怎么好意思

空手而归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0:33
当大提琴在高音区低吟





有时,听到一阵喧闹的大笑

会觉得刺耳

是的,人们更应该尽情欢乐

正如一位波兰诗人形容的——

“黑暗的电影院渴望光芒。”*

但我还是对恣意欢谑感到不适

自觉越来越像

阴雨催生的蘑菇

害怕过于炽烈的阳光。不过



在旅途中,每当临窗而坐

我是喜欢拉开窗帘的那一个

无论火车还是长途大巴

大部分时间是在穿越空旷之地

我贪婪地看着

树木,田野,山川

那里没有需要我去辨认的面孔

没有需要我去揣摩的表情、言语

我甚至偏爱

苍茫的荒野,尽管

它更像讳莫如深,又加深了



我的迷茫。我不知道

一个过客,一个旁观者

能够从大地上认养什么

我只知道,当大提琴

在高音区低吟,它更像悲泣

和祷告

我只知道,当人们高唱

人生如梦,其实早已忘却

万物有灵



*扎加耶夫斯基诗句。







变形记





你不知道,从河水中捞起来的

湿漉漉的草帽

戴在惊魂未定的

少年头上

会有多么沉



多么沉。那浸透了草帽

不再滴下的水

像要在我头上

蓄意酿成一场大火。你不知道

最好







深 喉





淋浴完毕,关掉水龙头

畅快的水流声没有了

但不会马上安静下来

积水是都流走了,下水道

仍在喋喋不休

像长长的队列中

那些远远落在后面的

突然慌了神

而走在前面

一路摸黑下去的

仍不知深渊之深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0:35
羞 愧





总是在就寝之前,关灯后

为寻找某物,又重新开灯

总是在眼前一黑之时

又鬼使神差,蓦然清醒



你的摸索是个讽刺

你追加的光明显得刺眼

以至于不得不赶紧关掉

就像快速止血







  少年之交





也许就是从墨水开始的:

从一支钢笔里挤一点出来

另一支钢笔的笔舌吸进去

这过程像盟誓

我们不介意

手上沾染了同样的墨迹



这墨水还会从别的地方冒出来

有时允诺我们再次会心一笑

有时是最终拔掉的针头上

滴出的药液







平沙落雁





河滩上,数百只大雁,黑压压一片

喧嚷的舞台,认不出头雁

看不出长幼之别

更远处,还有雁阵沿河岸低飞

它们的白尾巴

因为绿树映衬

成了薄暮时分最后的亮色



翻山越岭而来,以欢鸣

一路接力而来

那幼小的在高处,被有力的振翅

扇起的风轻轻托举



这庞大的部落,不爱啸聚山林

独爱一目了然的沙滩

独爱傍水而眠



河水静静流淌

遍及河堤的巴茅

不再甘于罚站,不再冷眼相顾

而是怒放如花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1:24
江雪
文、忙活侠
正在讲《小石潭记》,忽然想起了《江雪》。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小诗,一般的孩子都会背。可是很多人却并不理解这首诗。查一些资料,贴在这里,希望有心的学生读读,开阔一下视野。

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永州是湘南的一座美丽的文化古城,地理环境更是十分优越。碧绿的潇水穿城而过,秀丽群山环抱周围,放眼望去,山水映衬,满是绿色,犹如上帝精心打制的一块绿宝石,让这座古城永远放射着生命和青春的光彩。然而,永州古城最令人陶醉的景致还是雪景。当漫天大雪给群山换上银装时,到处是白皑皑的一片。在这个银色的世界里,潇水像套在古城脖子上的宝石项链,格外醒目,绿得发亮。这种迷人的美具有唯一性,她只属于永州,只属于永州的江雪奇景。一千多年前,当满是疲惫和创伤的柳宗元来到永州时,他幸运了,永州也幸运了。永州的山水成就了他的文学才华,他的文学才华表现永州的山水之美,《江雪》诗是明证。当然,《江雪》不是纯写景的诗,而是借永州特有的景色抒发诗人特有的情怀。因此,读这首诗时,不能简单地视为写景诗,必须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这首诗丰富的内涵和永恒的魅力,去感受柳宗元的存在。
一、艺术的画面。《江雪》诗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雪”无疑是诗人要写的重要内容。如何写好雪?是此诗写景的关键。诗人颇具匠心,他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然后,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前两句是画面的背景,是写“大”景和“虚”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极平常的用语措辞,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把漫天的雪景写得无限开阔,远远超出了视力所及,给人以无涯的想象。“鸟飞绝”、“人踪灭”是从大雪后的效果,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是写“小”景和“实”景。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的,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中心。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作者正确处理了各景物的关系,是此诗具有画意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一种关系的表现。
二、玄妙的禅趣。透过诗的表层的画面,深入诗中,就可以发现,禅趣是深藏在诗中的内涵之一。有学者说,《江雪》诗“呈现一种不可言喻的禅说”。这评价很到位,禅味是柳宗元诗歌特征之一,在《江雪》中更是明显。作者懂禅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江雪》诗的禅味在那里呢?一是,创造了一个寂静空无的境界。诗中所写的阔大的境界,完全是一个一尘不染、一声不响的白漫漫大地真干净的空无世界。除雪之外,千山之中听不到一只鸟的啼叫,万径之上见不到一个人的踪影,寂静空无到了极点,读者在此诗中可充分感受净化了的静远、空旷、明净和空灵,忘却俗世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享受着禅意带来的愉悦。二是,诗化了修炼自我的艰难。渔翁独钓寒江,显然意不在鱼。朱子刑认为:“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渔翁独钓寒江的意义在那呢?应该是一种启迪:修炼成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练。实现某一目标要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压力,品尝常人不愿品尝的孤独。就象独钓寒江的渔翁一样,尽管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静定自若。此诗深含着哲理,好诗需要哲理,因为哲理也是一种美丽。
三、孤傲的心境。这是《江雪》诗的第三层内涵,也是作者在诗中真正表现的主要内容。诗有写景为主的,也有写意为主的。《江雪》写的显然不是实景,而是写意。其意有二:一是抒写孤独之情,一是描绘傲岸之态。在辽阔背景反衬下的独钓的渔翁,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无援。孤独的渔翁形象显然不是写真,而是自我形象的象征。独钓寒江,应是诗人遭贬后心态的艺术的幻化。令人生寒的漫天雪景,实际上是政治上的重压形势的变形写法。因大雪严寒的威力而出现的“鸟飞绝”、“人踪灭”的自然现象,正是当时顽固派对永贞革新力量的打击和严惩而造成的畏惧的社会心理的形象描绘。然而,诗中孤独的渔翁又是高傲的,就象诗人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渔翁藐视着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寂寞。尽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妥协和退让,而是执着地守着一叶孤舟,垂钓寒江。再看诗的取景,采用的是俯瞰角度、居高临下式描写,其中同样透露出作者的一股不屈的傲气。
由此可见,《江雪》诗不是一首简单的诗,而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深刻的哲理品味,一次诗人自我的内心的袒露,一种人格的闪光。特别是诗人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的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诗如其人,诗如其心。难怪范晞文把《江雪》列为唐诗一流之作,给予高度地评价:“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3:09
转化的重大意义
文、一线金阳


————————————————————————
地球体内的物质,在原始生态下是分配好了的。而在生命的精髓通过各类物种得到传播之后,应该是犹如人修炼,气血得到了畅通才对。只可惜,在物种传播的时候,人却在搞破坏,没有将应尽的责任做彻底!那怎样才是做彻底?人如果还在没有机械的时代,粪便便都是在土地的范围里,因为在古代家家户户不管穷富,大多数都是要自己耕种的。富的请农民耕,穷的自己耕,但是肥料始终都还是在土地中,自然中。而且没有汽车的话,就算再怎么退耕还林,地球的空气都还是忙的过来。
你们认为呢???
而,这就是地球原本的意思。
就像蜜蜂一样,它需要活下去就要谋生,它的谋生方式便是采蜜喝蜜,当然若是没喝完,它也不会倒,不会想怪招把没喝完的加点制工原料添点胶水做成玩具,而是,将它搬家,分工,你一点我一点慢慢喝,最好每天有吃的,这样就满足了。满足了,就快乐了,所以勤劳的小蜜蜂总是过的比人朴实,真实,充实,快乐。在这快乐的过程中,它拥有遗落的蜂蜜,但是地球也不会贪,只需它们掉落的一点点,加上它们吃喝拉撒的排泄物就又能为它们培育另一种小小的花卉,所以小蜜蜂一生都能在快乐中满足中其乐融融享之不尽。
而人,欲望却像无底洞,这种娱乐做出来了玩厌了,然后发明下一种又玩厌了,再又去发明一种吃的变成不能吃的,不能吃的变成吃的,但是这样下去,取大自然各方面材料的时候,用完扔掉的时候,以及扔掉以后这三个时候,都在破坏地球再造的根本。可是地球的资源发分给世界每一种生命的分量,是一样多的,于是人类把自己再造的资源破坏了又去用陆地动物的,陆地动物的用完了就去用动物本身,于是动物种类遭到威胁!都这样了,人类的无底洞欲望却还是再继续发泄,于是又去用水里的资源,影响了水质不算,还大打捕捞,最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使海生物所主导的水元素失衡,然后群鱼不适应,想要露出水面呼吸,却不知能呼吸的地方是浅滩,于是造成了搁浅,众人于电视前看热闹,嘴里还口口声声说这大海变了有问题了。其实是人造成的,但人却懵懂的像两岁小孩……
错,不在人,而在没教育好人。不要以为山水动的慢,不要以为科学家说,月亮偏离地球的引力轨道还需要万万年。
任何人看不到的事,说不定下一秒就会发生。你说,这个人活得龙生虎猛,可是昨天他就被朋友叫去参加一个宴会,身体好好的被敬酒给醉死了。
你说,这座青山是一座仙山,会有神保佑,可是神不敢徇地球的私枉宇宙的法啊,于是你昨天看到这座山是仙山,今天就看到天上掉下几颗巨大陨石,砸的仙山成残山了。
你说,这汪洋大海太平洋还能用几万年不会干,万一第二天听说,因为地球的失衡,导致月球的引力突然偏离地球引力的轨道呢,于是没有了月球的引力,地球大海海水的磁性也就不存在了,就开始肆意泛滥淹没地球,然后海水因为淹没所有火山便受全世界火山炙烤,引起地球瞬间热气膨胀,温室效应变成炙烤效应,冰山即全部融化,同时地球受热气猛烈膨胀影响,脆弱的地壳部分可能会出现碎裂的裂痕,而牵一发动全身,火山必然在这种情势下,加大引发爆发的条件,当全世界……只要偏多数火山能爆发,这个时候人早已经死的不剩一只腿骨。而地心火可能是一个地球的水倒进去也会烧干的,当灾难一发生,地壳纷纷裂开后,所有的水都将是朝着最低的地心泌进去……
最后,地球在过一段不长的几个月或是一年后,便又是第二个月球!!!!!
这样推测,我没有证据,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预测家,但是我说,我推测的会是八九不离十。
这样说,有人说我造谣生事,引起民众恐慌,我说,当地球重病危变的时候,所有的鱼都愿意搁浅也不愿在海里呆的时候(海水已废),动物宁愿放弃食物饿死也要扑向城市世界的时候(山石滑落地下全被掏空全世界山石崩塌),虫蚁鸟兽慌不择路往人身上扑的时候,人才十几岁头发就变白了的时候(空气能源被化学实验机器提尽,空气里的多重营养元素不在了,连用机器都提不出营养气息了),你才能真正的体悟到恐慌,令你尿裤子的恐慌!!!
难道像世外桃源过着平凡朴素的生活,一万年不变不行?为什么小说故事中的世外桃源可以万年不变?那是因为世界的所有因素都在原来的位置从未动摇,世外桃源的世界性再造能力是源源不断的。就像地球利用各生物的粪便和未被破坏的地息,总是能回收再造大批生源,空气永远新鲜。这样的道理虽然可视性范围小,可是却能套用到每一件事物身上。如果人不过度的伐林还耕,地球的空气最起码还新鲜,动物的居住盘也就广泛。而动物的主要用处在哪里?是在它们死后被森林吸收,可以利用它们,转化成养分又培育一批新的植物……周而复始。
这样,即使是世外桃源,人类不求变更,地球自己自然也会改变。
那么,还须你动它的天意吗?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3:58
入选《湖北新诗百年诗选》诗十一首
文、余笑忠




旁观者说



山岗上,我观望着这条河流            

在黑夜中它是不动的



而光明呈现,在它的表面



我手中有一块石头。我强烈的欲望

也是一块石头

我抛弃的欲望,还是一块石头



光明呈现。在黑夜中

惟有这条河流向我敞开,它是

不动的

                    1991.4.12







正月初六,春光明媚,独坐偶成





宽衣、躺下、在河边、在早春的阳光下

啊,光阴、阅历、旧雨新枝

此时此刻,无山可登

无乳房可以裸露

无用而颓废



借光、借风、借祖国之一隅

借农历之一日

醉生梦死

                           2003.2.6







他们这样屠杀一头耕牛

——据母亲回忆





他们这样屠杀一头耕牛

他们走向一棵大树

他们合围过来

他们准备了最结实的绳索

他们紧张、兴奋地大叫

他们听命于一个老手的指挥

他们让牛抬起了脖子

不是朝它的脖子捅去一刀

而是撬开它的嘴

像给它补充盐水、陈醋和饭食



他们朝那里投去烧得通红的一块烙铁……

那时刻我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我从指缝间看到它突然仰身

前腿在空中踢踏

但它拔不起那棵树

它跪下,跪在自己的腿上

泥地上它刨出的坑洼

被它的血迹淹没

我没有数他们到底是几个人

我为他们打了酒,洗了衣服            

                    2003.6.13







春之歌(拟宇龙)





春天来了

我要给老马灌一点酒

我要喂小狗一颗老玉米



青黄不接,阴晴不定

火车往四处开

我只在原地奔腾



我只在原地搓手、倒脚

众人先前为我望风

现在不耐烦了: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寺门大开,香火不息

暗娼也要省亲

春天来了,我还在人间,知冷知热

2006.2.14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3:59
仰望





有时,你会手洗自己的衣服

你晾出来的衣服

滴着水



因为有风,水不是滴在固定的地方

因为有风,我更容易随之波动



我想象你穿上它们的样子

有时也会想,你什么都不穿

      

那时,你属于水

你是源头

而我不能通过暴涨的浊流想象你



那时,你属于黄昏后的灯光

我可以躺下和你说话

而倾盆大雨向我浇灌



从来如此:大雨从天上来,高过

我,和你

                    2008.10.19-12.30







             荷花之外





从烂泥田里长出的好东西不多

荸荠算一个

人们将它去皮,或煮或蒸,是担心

它带有可怕的菌种



在灵魂的下层土壤里,我不知道

会生长出什么

我只知道会有自我缠绕的东西

我只知道再写下去

就有说谎的可能,像他们

给平胸女子注硅胶

说明什么?说明有人爱的是

丰乳如臀                           

                           2010.3.22







             笨拙的模仿





它的步态缓慢,它蹲伏的姿势

近乎虔诚。它不外出觅食

不理睬歪斜着身子

前来调情的公鸡

它像一个瘾君子,闭着眼睛

沉醉于它的白日梦,它好似

白日梦孵着的一枚蛋

它的身下没有一枚蛋



当你呵斥它,把它从窝里驱离

它报以不满的怪叫

不一会儿,又折回窝里

那稻草铺就的,满是羽毛和绒毛的

它独享的小小乐园



我几乎被它想作母亲的渴望打动了

但为了对它的空想作出惩戒

它会被人一把拎出来

往它的鼻孔里插上一根羽毛

如果它还要赖在窝里,就会把它的头

按进水中。这最狠毒的清醒疗法

简直把它吓成了木鸡



它不可以和母鸡平起平坐

在雏鸡身边,带着耻辱标记的它

会被它们真正的母亲

频频驱赶

                    2013.1.29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3:59
红月亮





想起和父亲在大河里看见红月亮的那个傍晚

那是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我们的腹中      

空空如也。红月亮

升起在东边的山头上

为什么它变成了红色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和父亲望着月亮

不同于父亲和我

不同于流经我们的河水

在少年的我看来,孤悬的月亮是没有源头的

那一轮红月亮

那一刻,全世界的河川都归它

但只有流经我们身边的河水

在不一样的月光下,泛起小小的波澜

2014.5.9







             二月一日,晨起观雪





不要向沉默的人探问

何以沉默的缘由



早起的人看到清静的雪

昨夜,雪兀自下着,不声不响

      

盲人在盲人的世界里

我们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



我后悔曾拉一个会唱歌的盲女合影

她的顺从,有如雪

落在艰深的大海上      

我本该只向她躬身行礼

2015.2.1







            木芙蓉





如今我相信,来到梦里的一切

都历经长途跋涉

偶尔,借我们的梦得以停歇



像那些离开老房子的人

以耄耋之年,以老病之躯

结识新邻居



像夕光中旋飞的鸽子

一只紧随着另一只

仿佛,就要凑上去耳语

      

像寒露后盛开的木芙蓉

它的名字是借来的,因而注定

要在意义不明的角色中

投入全副身心

2016.1.13







            谒屈子祠





大江东去。不乏众水西流

如屈子投江之汨罗

如苏子暂栖之兰溪

如我的母亲河:蕲河

我列举它并非为了比附

也并非暗藏勃勃野心

因为我想起了幼年时听说的事

发洪水时,思乡心切且异想天开的武汉知青

跳入蕲河,欲顺河而下

再逆流而上

一位朋友在诗里说,想到知青这个词

就感觉湿漉漉的

这一下子戳到了记忆中的痛处

而关于疼痛,又有什么比痛楚一词

更有分量?

2016.10.25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00
余笑忠,1965年1月生于湖北省蕲春农家。1982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1984年发表诗歌处女作。1986年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文学编辑、主持,创办的《文海纵横》节目向听众介绍了现当代诗歌。2000-2004年,担任《界限》网络诗刊编委,2004年参与创建《平行》诗歌网站,2012年7月—2017年2月任《诗歌月刊》“先锋时刻”栏目特邀主持。曾获《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联合评选的“2003 中国年度诗歌奖”、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诗歌奖”、第十二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第五届“西部文学奖·诗歌奖”。多首作品被收入国内诗歌年选及《中国新诗百年大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现供职于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兼任微信公众号《遇见好诗歌》主持。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07
诗人江雪:面朝磁湖 春暖花开

文、石勇



   【个人简介】


   江雪,原名江山(1970— ),中国“70后”重要代表诗人,批评家,艺术家。出生于湖北蕲春,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冶师范、华中科技大学。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汉族的果园》(1993)、《江雪诗选》(2010)、《牧羊者说》(2013),另有小说、随笔、书法、绘画、篆刻等作品。2005年10月创办《后天》先锋艺术杂志至今,在国内文艺界引起较大反响。2014年1月于黄石举办“沉墨浮彩·江雪书油画展”。现为黄石书画院院士,黄石资深地产专家,黄石作协理事,黄石美术家协会、黄石书法家协会会员。
  
  走进黄石著名诗人、艺术家江雪的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藏书真多,多得让你数不清,看不完。茶几上、床头边、桌子上,均可见到书的影子,就连地板上也摞了半人高的书。
  从蕲春清水河畔到大冶金山店“黄瑰堡”,到深圳岗厦新村,再到黄石磁湖,28年风雨,一个在清贫中长大的农民之子,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70后重要代表诗人,其间的磨难与坎坷,有多少人知晓?


   童年清苦记忆 浓缩时代乡愁
  
  1970年10月,江雪出生在湖北蕲春。老家的那条清水河,荡涤着他儿时所有的记忆,在河里摸鱼、钓虾、游泳,在河边割草、捡鸭蛋、骑单车过独木桥,这些都是他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12岁那年夏天,江雪骑着哥哥的自行车去县城书店看书,因为个头矮小,只能跨三角式地骑着,样子十分滑稽。他在县城书店看到了一本《古今诗萃》,爱不释手,可是太贵了,买不起。为了得到这本书,他连续去了书店三次,终于将那本《古今诗萃》偷了回来。
   年后,江雪感慨地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偷书,也是惟一的一次偷书。正是这本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他从此爱上诗歌。
  从小学起,江雪就显露出文学艺术上的天赋。读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幽幽故人情》把一本作文本写完了。从小学一直到师范毕业,他的作文长期是班上学生的范文。多年后,他的文学与绘画的基因天赋在他女儿江子涯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2009年夏天,11岁的江子涯被黄石选拔参加湖北省三峡杯青少年写作大赛,现场作文《我心飞扬》夺得最高奖,著名作家刘醒龙亲自给她颁奖;她学绘画不到三个月后的习作水彩静物画,让黄石书画院的老师们赞叹不已。
  如今,江雪曾经就读的小学、中学不复存在,早已变成红薯地;就连他家的老屋也已成为别人家的宅基地,长满荒草。时过境迁,那种在乡村才能体会的饥饿、朴素与干净,一直保留在江雪身上,那种饥饿、朴素与干净,已化作他心中浓郁的乡愁,长久地弥漫在他的诗歌中。


   逆境激人奋进 发表处女诗作
  
   1987年春天,江雪举家从蕲春迁至金山店铁矿老工人村。一家三代五口人,挤在一间仅15平米的红砖瓦房里,屋里除了三张小床,几乎放不下其他家什。 
  也是这一年,江雪以575.5分(满分640)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黄石二中。江雪的哥哥也从老家高中转来参加考试,同时考上了武钢矿山技校。由于父亲想让兄弟俩早点毕业参加工作,以便改善家庭的困境,决意不让兄弟俩读大学,于是兄弟俩一个读了大冶师范,一个读了武钢矿山技校。
  江雪回忆,进入大冶师范后,他一边自学许国璋英语,一边开始写作、练字、画画,齐头并进,慢慢在全校师生中显露出艺术才华。在学校举办的写作、书法、绘画大赛中,他总是名列前茅。
   1987年底,江雪在《红烛》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光阴的故事》。同年底,他组织一批爱好诗歌的同学,成立了荷西诗社,并创办了《荷西》诗刊。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江雪开始大量接触当代汉语新诗,并开始新诗的写作。
  从师范毕业的第二年,江雪喜欢上了矿区的一个女孩,于是开始追求,还壮着胆子让一个叫刘红的老师陪他去女孩家看望她母亲,可是没想到的是,女孩的妈妈嫌弃江雪家是“自理粮”户口,条件不好,最终把女儿嫁给了她们的一个老乡。多年后,对初恋的美好记忆,总会以各种面貌,出现在江雪的抒情诗中。


   没有放弃梦想 重塑艺术人生
  
   在江雪初期的诗歌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黄瑰堡”这个名字,那是他曾居住过的金山店铁矿附近的一个乡村——黄贵宝。
  江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油画、重要诗作和随笔,就是写于黄贵宝。从那时至今,他已经搬了近20次家,但“黄瑰堡”是其青年时期一个极为重要和极富人生诗意的栖居地。这在他的长诗《黄瑰堡》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师范毕业后,江雪作为优秀学生干部和艺术特长生,本来可以分配到黄石市内的,当年比较关心他的教导主任谈老师,准备以交换生的形式把他推荐到黄石市群艺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作为矿山子弟分配回矿山,江雪留在矿山教书。
  工作期间,江雪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随后几年,他勤奋写作,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其中多次获得“庄子杯”“天一杯”“陆游杯”等全国诗歌大赛奖项。
   1993年12月,在家人的资助下,江雪自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诗集《汉族的果园》。中国70后诗人在上世纪90年代公开出版诗集,是极为罕见也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而时年23岁的江雪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文学梦。  
   沉寂十年后,2003年春,江雪离开故土,南下东莞、广州、深圳,从事地产策划。
  为了照顾女儿的学习与成长,2004年底江雪从深圳回到黄石。十年来,他成功策划和参与的黄石楼盘多达20个,已成为黄石知名的地产专家,并担任过地产公司顾问和职业经理人。
   2005年,国内新诗发展迅猛,大量诗歌民刊应运而生,江雪在当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于10月23日自费创办了解决先锋文化艺术网,年底又自费创办了《后天》先锋艺术杂志,杂志涉及诗歌、音乐、电影、绘画等文化艺术领域,同时还创办了“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杂志至今已出版五期,在国内文化艺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后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多次被国家一级中文期刊转载。 
   20多年来,江雪经历丰富,可谓遍尝人生百味。但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2013年底,江雪退出商界,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成为黄石新世纪以来首位有编制的专业作家。
   今天,2014年3月26日,是诗人海子26周年祭日。海子是江雪的精神偶像。他说:“海子不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精神之光。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以‘面朝磁湖,春暖花开’的姿势,纪念诗歌。”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19
他在黑暗中收集瓷光

文、江雪

       田 野

  一群双目幽灵,矗立在

  田野深处。

  它们是被活埋者,为春天

  带来肥沃养分。

  也许只有在黑暗中,

  它们才会成群结队地从地洞里爬出,

  偷看这人间,

  在春天被收割的荒诞剧。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19
诸神的语法

  我终于在走投无路时

  选择一个孤僻而荒诞的避难所

  乡村语言的避难所

  我开始习惯用方言诵读诗篇

  在黑暗中窥视诸神的眼睛

  窥视,其实是怀想

  我还怀想幼年时期的自然语法

  它纯真,美好,赤裸而

  性感,包括幻想中的少女和她的乳露

  诸神的语法,对我而言

  或许是另一种法律

  充斥虚胖的色情自治

  诸神的天空

  悬挂充满蛊惑的亚洲铜月亮

  我发现一个秘密

  诸神的殿堂,摆设很多空椅子

  整体向左微微倾斜

  某日正午,诸神长久地凝视

  他们的女王

  拖提着长长的裙子

  从右侧城门,缓缓步入长生殿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0
词语之夜

  他在黑暗中收集瓷光。

  女艺术家赠送的

  莲蓬,在光影中过度诠释

  黛与绿。

  另一种水土流失,

  另一种骨肉分离,

  让诗人进入孤独的词语之夜,

  他试图物色年轻的训兽师,

  和木偶人一起分享

  盛大而空旷的形容词盛宴。

  神秘巫师,在考古学的废墟上收集闪电,

  原野上奔跑的驼牛,寻找

  失踪的诗人。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0
炮 灰

  我们仅剩的,残存的手掌

  捧住这黑色炮灰

  泪水凝固它们,就像被稀释的水泥

  我们有哀思吗?

  我们甚至分不清炮灰的成分

  炮灰从天而降

  像一场雪

  鬼神为了惩罚我们

  抹脏我们的脸

  让我们在镜前看清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沐浴

  需要清洗

  却洗不净我们的记忆

  它们藏污纳垢

  它们四分五裂

  它们就像我们身上遍布的神经

  抑或无数条河流

  开始吸纳我们的呼喊:

  炮灰,炮灰。

  我们开始滚雪球一样

  滚炮灰

  炮灰球越滚越大

  不断地卷起我们丢弃的物什

  它庞大的恐惧

  已经超越我们仅存的

  想象与静默

  这炮灰球大得

  像一座随时坍塌的纪念碑:

  灰暗,虚弱的沉重。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1
南 京

  南京的孤独

  因你而曲折动人

  并且重要

  虽然那里埋下了

  历史的虚无与耻辱

  而我们

  因为博学的饥饿[1]

  再次拥有

  孤独的耻辱

  我们的美德与爱意

  成了孤独的养分

  今夜你是我

  我是你

  伸出体外的藤蔓

  彼此触摸

  缠绕

  我们的灵魂

  在辽阔的星空里游荡

  最亮的两颗

  仿佛是你

  向我眨着眼睛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1
寂静岭

  大雾弥漫废墟,漫入

  破碎的陶罐

  漫入荒草丛里的铁轨

  强拆后的村庄,一片寂静

  惨淡而悲伤的寂静

  他陷入幻觉

  巨婴在哭,流浪狗在吠叫

  绝望的,死亡的,被诅咒的

  坟场墓碑在炸裂

  他隐约看见一个影子

  或许,就是那个下葬不久的老人

  突然爬出坟墓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1
自由考

  在树叶的吹拂中,夜莺

  见证月亮的影子。

  洁白中,暗藏的浑浊

  并不能影响它的残缺与完美。

  而在风中,我感触到的,会有疼痛

  会有虚空,亦有麻木

  甚至我想放弃伪善的修辞

  在空中挖一口井,一个黑洞

  漫长而扭曲,可它正是自由的出处。

  这是我仅仅能赋予它的

  最可靠的想象,或史前的记忆。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1-24 14:23
江雪诗中有一种少有的凛冽和尖锐。江雪诗歌写作的视域、想像的空间、词语命名的力度和个人化的历史想像力都相当突出。我想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极其强烈个性言说方式的诗人,我们的时代批评家们再次验证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无力和无以置喙的宿疾。在夤夜中拨亮了灰烬中残余的一点火种,自觉或被动地与现场和历史产生了多层次的精神交叉,袒露出一代人在时代语境下的生活史、思想史和诗歌写作史的低沉底色。

  ——霍俊明(诗人、批评家)

  他对诗歌有一种彷徨的态度,不是割与舍,而是取与予。他有时会把全部的人生价值托付给诗歌,有时又会从诗歌里取来粮食、剑和灯。他有侠士情怀,隐士情结,壮士抱负,但生逢此世道,彷徨却是一种最真实的精神状况。

  ——朵渔(诗人、学者、随笔作家)

  江雪和他的诗歌,使我意识到“同时代人”的隐秘存在,他们身陷时代的泥淖之中,同时又警醒地与它保持着距离。他是从吉奥乔·阿甘本的“何为同时代人”中悄然显影的一位汉语诗人。

  ——育邦(诗人、小说家)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3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封信笺(诗三首)
文、向武华

1,平原早春


平原的早春,并不是无迹可寻
有人在河边开始修理旧船
那些敲打声,和缓慢上涨的河水一样
持续,坚定而旷远,充满了整个河滩
甚至形成了一种隐秘的旋律
一只黄鹡鸰似乎最先掌握了这种旋律
在两只木船之前画出优美的弧线
这是晴朗的正午,朦胧的太阳
照耀着河面上浮游着的,一家子小苇鳽
母亲带领着孩子们,刚刚进入一个新鲜世界
前两天下了一阵雨,通往河边的小路上
牛蹄印里灌满了水,那是早行的牛队
留下的一个个清晰的音符
路边河柳的枝条拂动着,像一根根
起伏的指挥棒,正指挥着一个个合唱队
最庞大的乐队当然是雪水消融后的麦地
虽然是早春,它们在冬天就点起了绿色的火焰
早春真正的痕迹还不是这些
一个在平原深处欢蹦乱跳走路的小女孩
她的花衣裳,是春天最早开放的野花
她眨闪的眼睛,是春天最初的雨滴
她蹲下来,被一棵菱角菜的小黄花所吸引
这两个小小的影子集在一起,在浩瀚的平原
正积蓄着这个世界最迷人的,春天里
生长的,美丽的力量

2,萌

在春天,一株刚萌叶的小树
还没有长出自己独特的枝桠
没有开出那唯一的花穗
人们胡乱猜测它叫什么名字
有的叫它扶芳藤,有的叫它
篦筲柴,有的叫它小叶黄杨
有的叫它假马鞭,有的叫它非洲茉莉
反正左看像龙葵,右看又像九死还魂草
非得有一天,它从众绿中立出来啦
譬如开的花伞形花序,米色,叶硬如革
结的果实如小火珠,我们可以确切地叫它
无刺枸骨,那么鲜明,无可替代和混淆

3,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封信笺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朵花
是奔跑者穿过冰川呵出的热气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枚绿叶
是那些大桥上头戴盔帽的人们
放出的小小的风筝,闪烁在天边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滴雨水
从屋檐下缓缓滴落,那是岁月
的琼浆,古老的石磨还在旋转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是耕耘者在水田中的吆喝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是快递小哥送到窗户下的微笑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声问候
是那些启航的货轮发出的鸣笛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阵暖风
是工厂里运输带带起的气流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丝芳香
来自工地里刚刚挖开的泥土
我们等到的春天不只是在河流
山峦,草原,森林和海洋
我们等到的春天也来到高铁站
仓库、车间,铁塔和超市
春天是磅礴地奔流,也是涓涓溪水
是召唤,也是拥抱和携扶
是亲吻,是月光,也是边疆哨所的残雪
我们等到的春天的第一封信笺
是平原麦地上空飘过来的一朵白云
我们要在上面写下爱,期待和祝福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7
汉诗英译

文、胡弦等


从永兴岛到七连屿     胡 弦



1

歼击机的轰鸣过后,

鸟儿们重新开始歌唱。

那歌声中的愉悦被游客消费。

而阵阵轰鸣,

已被歼击机带往云天深处。



2

不,这不是另外的地方。

你从没到过的小岛、

一阵风暴、一颗椰子、一只从水中

刚刚爬上沙滩的寄居蟹,

正是你我的祖国。



3

风经过草海桐,

风说了什么?

石头和珊瑚都有年纪,

海水为何没有?

有人在礁盘上捞牡蛎,

夕阳的美,不能用于交换他手中的牡蛎。

大海,已从天空中收集了那么多蓝,

但还要教会它

在一张地图上如何蓝。



4

我不能把这些小岛仅仅

比喻成项链,

就像祖国不仅仅是一位美人。

我还希望它们是顽皮的孩子,

在时间中无忧无虑玩耍。

我还希望它们是蓬勃青年,

是有力、健壮的七兄弟。



5

也许这就是那最好的爱了,

浪扑向礁石而礁石

不动——它沉默、坚定,仿佛

语言是多余的。

也许这就是那最好的幸福了,

椰子落入水中,随波荡漾,

内心怀抱着不一样的水。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7
From Yongxing Island to Qilianyu

by Hu Xian



1

After the fighter jets roared by,

the birds started to sing again.

Their cheerfulness was consumed by the tourists.

And the roaring sound is

now high above the clouds with the fighter jets.



2

No, this isn't just another place.

These small islands where you haven't set foot,

the storm, the coconut, and the hermit crab

that just climbed up the beach,

this is our ancestral land.



3

The wind ruffles the beach cabbage.

What did the wind say?

Stones and corals grow old,

why doesn't the sea grow old?

Someone is dredging oysters from the reef.

The beautiful sunset cannot be used

to barter for the oysters in his hands.

The sea has collected so much blue from the sky,

but still need to make it

to the map with the right kind of blue.



4

I can't say this chain of small islands

is like a necklace,

just like a motherland is not only a beauty.

I also want them to be fun-loving children,

playing through the day without a care.

I also hope they are vibrant,

seven young brothers, tough and strong.



5

Maybe this is as good as love can be,

waves rolling up the reef, the unmoving

reef-quiet, steadfast, as if

all words are unnecessary.

Maybe this is the highest bliss,

a coconut falls in the water and bobs with the waves,

it holds a different kind of water inside.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7
哭   泣            向武华



在河边哭泣的女人,有点空洞

也许她的哭泣毫无理由。在山上哭泣的人

站得那么高,他明显感觉不妥

即时跪下来啦,并高举瓷碗,洒下烈酒

在街上边急走边哭泣,一定事发突然

有人在剧院里,泪流满面

散场灯打开,他是多么难堪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脸横肉的屠夫

扶着棺材在哭,他瘦小的母亲在内面

他的哭像在杀一头猪

不是所有的人都哭得出来

最让人想哭的话是,心里难过就哭出来吧

过了五十岁后,没有人好意思哭

一张脸都成铁块啦

有时,你想哭(写这话时,我就觉得特别难为情)

你顶多去找一个人喝酒

这样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找

你还是想哭。来到河边,你即使哭出来了

也是那么空洞,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哭

每一条过往的船,它的马达声都像怒吼

你更加不好意思哭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8
CRYING

by Xiang Wuhua



By the river, a woman cries, her hollow voice

makes one wonder if she cries for any reason.

A man cries on the mountain, standing tall,

but suddenly kneels down, obviously feeling awkward.

He raises a china bowl and pours the wine on the ground.

If someone rushes down the street and cries, it must be some crisis.

Another one bursts into tears in the theater,

and looks embarrassed when the light turns on after the show.

The most moving thing is the fat butcher

crying while holding to the edge of the coffin for his skinny mother.

His sounds like a squealing pig.

Not everyone is able to cry.

The words "cry if you feel sad" can cause people to tear up,

but at fifty or older, when our faces become as hard as iron,

crying out loud gets harder and harder.

Sometimes, you feel like crying (I feel particularly embarrassed when I write this),

but end up going for a drink with someone at most,

and it can be difficult to find this someone.

You still want to cry. By the river, even if you cry out loud,

it sounds hollow, you don't know why you cry.

Every passing ship has a motor that roars,

too intimidating for us to cry.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8
执  手          桑 眉



现在我坐下来

我们坐下来

夹杂在旧木桌、旧竹椅和陌生人之间

那只灰斑鸠比师父和香客还自在

烈日炎炎,碧荷在殿外举着伞柄

无人落座的桌椅在廊角叠罗汉

我们那两个盖碗茶盖也交叠在一起

怀中清凉信物呢?可否交付沸水

阁楼上所有房门都紧闭

晾晒的僧袍隐约勾勒主人形态

他们是另一个世界派到这个世界的人

肉身装着轻风和白云

记起来,不久前也曾生出浮云意

可当我们泼茶揖别,他却悄然拾起我的手

仿佛我是一粒崖柏

仿佛我们永远不会失散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8
HAND IN HAND

by Sang Mei



Now I sit down.

We sit down.

Amid old wooden tables, old bamboo chairs and strangers,

the gray turtledove looks more at ease than the masters and the pilgrims.

In the hot sun, a lotus holds up an umbrella outside the temple.

Unoccupied tables and chairs pile up like a pyramid in the corner.

The lids for our two bowls of tea also overlap.

What about the cool token in your bosom? Will you let it boil like water?

All doors in the attic are closed.

Robes hanging to dry faintly outline their masters' shapes.

They are people sent to this world from another world,

flesh occupied by light breeze and white clouds.

I remember it, I was once preoccupied with clouds and breeze, too,

but when we poured out the last drops of tea and bowed to say goodbye,

he quietly picked up my hand,

as if I was a cliff cypress,

as if we would never be separated.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9
上海琐记      郭丛与



弄堂狭窄而古旧,一间早点铺

点一碗甜豆浆,荷包蛋

最好是溏心的。热气

蒸腾。三月的潮湿,一息尚存的

阴冷。老板娘在最唠叨的年龄里

沉默,拿着不锈钢大勺,斜倚

餐台。电线胶皮的剥落与墙角的

霉迹视而不见,门框外是一家

望不到边的购物中心。我认识的

所有奢侈品都在这里,不认识的

往往更加奢侈。黄浦江的水声

不远,陆家嘴是一个突出的循环。

城市的印象交织于,南京路上的

擦肩而过。我一早便收到前一天

下单的手机,打字的速度

还没有恢复。原来,在时间之前

连键盘都无法了解我,上海

也更接近于某种谵妄。店里

没有其他客人,老板娘注视着我

面前空空的碗,我发现自己

早应结账。积极与主动也许可以

换来继续坐一会的权利。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9
SHANGHAI VIGNETTE

by Guo Congyu



On the narrow and dated alley, at a breakfast shop,

I ordered a bowl of sweet soy milk, and a poached egg,

the very best, with a soft yolk. All is steaming

hot. Wet March, the last of the lingering

cold. The breakfast shop owner spoke little even though she looked to be

at the "chatterbox" age.  She held a large stainless ladle, leaning

on the kitchen counter. We tried not to notice the rubber peeling off the electric wire

or the sign of mold at the corner. From inside the door frame, one could see

a sprawling shopping center. All the luxury goods I knew

could be found here, and those unknown to me were usually even more luxurious.

The flowing sound of Huangpu River was near,

and Lujiazui was in a remarkable cycle.  

The city gave different impressions depending on whom I brushed shoulders with

on Nanjing Rd. Still early in the morning, but I already received

the cell phone ordered the day before. My typing speed

still lagged behind. Even the keyboard, with an age gap with me,

did not understand me, and Shanghai was moving a step closer to

delirium. No other guests at the breakfast shop. As the owner looked at

my empty bowl, I realized I could have settled my bill. Being proactive and showing initiative

might earn me the right to hang out here a little longer.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29
清  明       诗之梦人



年年去父亲坟头看一样的青草长高,

又看到周围鼓起几个掖在山腰的小包包。

几滴雨落入石碑的痕迹,说明不了什么,

只是我们非要拿它唤作一种悲伤。

烧过的纸灰任风吹起,还有泣声也随风吹远,

惟独头顶的天空,照旧飘荡几朵浮云,

浮云下,我们哭肿的脸总面朝来时的村庄

少了一个人身影的村口,梨花正白。

纯白的梨花哟,真的,我不想借你的名义

再去凭吊游离的亡魂——

清明,算是一次被雨水洗净后的镜子

我们都成了镜子里装饰自己的野山和树荫。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30
FRESH GREEN

by Shizhi Mengren



Every year I go, to my father's grave, to see the same grass grow taller,

and a few new small mounds nearby tucked into the mountainside.

A few raindrops seep into the headstone, nothing remarkable,

but we like to call them tears for our sadness.

Paper ash flies in the wind,

carrying with it sobbing and weeping,

only a few floating clouds remain in the sky.

Under these clouds, with swollen eyes, we turn our face towards the village,

where one person is no longer there, where white pear flowers are blooming.

Pear blossoms, really, so white, so fine, but I won't mourn

the restless souls because of you—

The season now is fresh and green, a mirror washed clean by the rain,

in which we turn into wild mountains and cool shades for ourselves.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35
夕光里的事物或可安慰他
  --------向武华诗歌读后
  
   “真正的文学只能由疯子、隐士、异教徒、幻想家、反叛者、怀疑论者创造”,纳博科夫这个幸运儿在旅馆的客厅里曾很坚决、一而再地这样说;从这个意义上看,向武华的诗歌或者可以看作是隐士、 幻想家、怀疑论者的写作。生活的疲倦、机械复制时代的纤细敏感,“嘴角带着嘲笑世人的傲慢”,或者自嘲、或者反讽、或者决绝、或者敞开万物于内心吐纳而洋洋洒洒挫于笔端,那些小人小事、小村小城、小景小物,林黛玉、贾保玉、春梦乱,在回忆中相遇安慰现实,在现实中尘土滚滚而归于傍晚的夕光,“在阴影中,有着更安静的明亮”(《绿肥》)。这是对疲倦的熨帖,隐士或隐或显或曲或寓,幻想家、怀疑论者在现实中只能做一个痛苦的歌吟者?“我有渺小的痛苦,我有苍白的生活”(李以亮),谁可安慰他?或是夕光中的事物,把这样的事物写出,仅仅如此,而已,罢了;“片刻的安宁迎来大虚无”(张执浩)。
  
   一、风俗现实,探求存在, 水中点火
   我把武华的现实之诗作为一幅乡村或者是现代转型时期城乡风俗画来阅读;他在展现现实,铺叙现实中显示了非凡的笔力,对细小画面的点染和对心灵触动的赋形于物,不被外物局促而以内心调动,纷纷反观于笔端,其中有小愤慨和大悲悯。如第四辑“重要人事”中的大多篇目;我特别喜欢的是一首题为“身体内参”的长诗,把自身的身体和广阔的社会连在一起,身体的成长史就是受虐史;“身体熬不过,/我咬住你的舌头,/蜜在减少/我身上的腥在减少/少女的唾液变酸/花朵无力/傍晚。………我已懒得赞美/我已懒得颓废/我已懒得说:“我知道这里面的把戏。”无非是把身子变成一朵花/可以浮在风中/河中/银河里//都是多余的/国际新闻/是多余的”。诉诸于笔端更以主体力量提升词语的力量,仿佛是一阵集束炸弹的爆开,里面闪现了无限的光晕,一个个决绝的词语和细小的画面把沉痛的现实照亮,把一个诗人的最大哀痛自白出来,“无非是把身子变成一朵花”“都是多余的”;切·米沃什对惠特曼推崇有加,他曾说:“在所有美国诗人中,一直让我倍感亲切的就是沃尔特·惠特曼。他满足了奥斯卡·米沃什所说的伟大所需要的条件。奥斯卡要求一部作品应该像一条河,裹挟着滚滚泥沙与断木残枝,而不应仅仅带来些天然金砾。因此不应视乏味的章节、重复、大规模地列举事物为恼人的东西。惠特曼是‘纯诗’的反面。但与此同时,一个人体验惠特曼就像体验一位绘画大师的巨幅画作,通过仔细观察,你会辩识出许多夺人的小小细节。”武华的诗歌正满足了奥斯卡“一部作品应该像一条河”的要求;在我的阅读范围内,他的长诗是在目前诗坛蔚为壮观的蘑菇云,但我们还没有发现他的价值,如同本雅明评述波德莱尔一样,在第二帝国的上空像“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但孤独者有孤独者的力量,独孤剑有独孤剑的致命一击。作者把他的第三辑命名为“乌托邦”,一个命名是一种敞开 ;这个乌托邦对于作者而言是必要的,在某点而言,诗歌事业本身是一种乌托邦的事业,诗人是深入虚无而呈现真实的诗人,他担当黑夜而把光明呈现 ;海德格尔称诗人是在世界的黑夜更深地潜入存在的命运的人,是一个更大的冒险者;他用自己的冒险探入存在的深渊,并用歌声把它敞露在灵魂世界的言谈之中。这个“更大的冒险者”,与现实的斗争从来没有妥协。
  <<白齿>>
  
  应该不停地擦牙
  当容颜黯淡
  找不到那些易腐易变的皮肉,清澈眼眸,光洁肌肤
  鹧鸪的叫声约有约无,老女人坐在堂屋纳鞋底
  雨风骤起,咣地带上木门
  水田和木桥失去阳光
  残墙上败草结的花絮飞扬旋舞
  倒春寒降临,黑色的傍晚
  饭碗冰冷
  会有人在灶台边记起一个露着白齿的微笑
  
   是的,“会有人在灶台边记起一个露着白齿的微笑”,这就带来了诗歌的敞开和明亮,时光在虚无中生出了生命之有,诗歌终究是给人力量和光明的诗歌,终究是源于作者的爱和热。“向武华的诗歌是有温度和热情的诗歌,他的短诗歌有些凉意,是隐逸般的,但借助了魏晋的药与酒之力,因而有些泼辣.他的长诗歌就是热情,作为诗人难得的热.尽管世界如此纷乱,不断的重复着悲哀.”我曾在一个片段中这样写到;武华的诗歌是带有烟尘和泥土的,有挣扎时带出的鲜血的一丝丝痕迹,正是这血丝之痕让人拍案叫好,它生长在泥土之上并有自己牢固的根子。而并不象弗罗斯特那样自然的转喻,向武华更多的是鲜明的,火红的热量。
  
  <<乌托邦>>
  
  织巢鸟,贝克特,威廉,王芳,河柳,李白,妓女小红,韩东
  韦小宝,曹操,伍尔夫,玛丽莲。梦露,拉登,胡胜国,瓦特
  
  他们不愿意活在一起吗?
  在一个小街或村院里,用同一个井,喝水,相爱,乐于桑麻。
  死于自然,如一棵地米菜,一只泥里不动的螃蟹。
  
  
   那么作为诗人情归何处以安呢?我们看<<乌托邦>>这首作品不难发现,“在一个小街或村院里,用同一个井,喝水,相爱,乐于桑麻。/死于自然,如一棵地米菜,一只泥里不动的螃蟹。”这就是我们理想的乌托邦,诗人理想的生活,简单、自足、温暖、自然。这就不能不提到诗人另外一面,如同鲁迅说陶潜的“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难真实……”。如果说武华的诗歌在展现现实、风俗现实中抒发了作为一个小人物的“金刚怒目式”的悲哀而及于虚无 ,“雪峰之巅,这些滚落的石头,它发出的雷鸣,形成了第一个漩涡。虚无而无所不在”(<<九个漩涡>>),从虚无中寻找战胜疲倦的力量,“我现在乐于剃须,乐于闲躺下来,让刘芳/的小手按摩,让思想消失,冬天的阳光照进理发店,一个人/走开,一个霸占我的人,他走开”(《胡子》),这个力量已经具备的话。那么他还有隐逸的、静穆的陶渊明田园的一面。
  
  <<流>>
  
  
  我在水中点火。在水晶中点火。在平原内点火。
  一群人,和一丛紫苏草药,它们的影子
  在火中摇晃。像风暴一样摇起来
  有时鼓起来空荡荡,有时像熄灭了。火苗又起来了
  它像藏在一个词里,像是狐狸的尾巴。我站在旁边
  点火。我为一些死人点火。
  雨水密密麻麻的。我看到火在水中,明澈又冷。………
  
   二、想象中隐逸,心意终难平
  
   第六辑只有一首长诗,题为“栖息之地”:“………我所栖息之地,洞,窠,穴,瓦房,竹林,湖塘,坝/和棚,棉花地,土坟/我能安静,我便能栖居/我能同我的痛苦,过去交谈,我便能栖居/我能在河东村饮酒高歌,击铗和唱,天命而终,我便能栖居//天地一隅/蓬蒿之中/向武华和他走散的灵魂/又阴暗地会面和解相守//碑上有阴文刻着:‘向武华,向文细垸人,1968--2053。’/风草之中还谈什么功业,关上大地之门,再也不用点灯找路”。这首诗的结尾可以看到诗人的诉求及安静之所向, 在乡村的坟地,在“蓬蒿之中”寻一片安静所在。诗人是寓言家,诗人也是同遗忘作斗争的人,诗人始终感到了一种弥漫在四处的疲倦和喧嚣,生存的焦虑,被异化的焦虑,但“我”如果能说出,“我能同我的痛苦,过去交谈,我便能栖居”,诗人的一部分作品就是同过去交谈,诗人打通了与过去、与未来的通道,诗人是一个超灵者,他牢牢生长在现实里,诗人的过去只能是想象的过去,诗人视野所及“念田地悠悠,独怆然泪下”,他是“心意终难平”,“如果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将失去我们自己,遗忘是死亡的症状之一”,写作就是同遗忘作斗争。这首长诗中,向武华假想了另一个向武华,而展开了成长的场景和成长的历史,其中的虚妄和贪婪及丑陋, 既是个人的宿命,也是群体的宿命,但“ 新的来临的不是神灵/是我们自己的勇气,力和智,原始的苏醒,毁灭和再生”,诗人始终是充满力量的主宰,向上的力消退了失去的力,诗人是浪漫主义的积极者。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确是真正的获救者。”(卡夫卡《日记》)
  
  
  <<胜利闸>>
  
  
  到了胜利闸,就能看到外婆墩里弯曲的枣树
  哗哗的白水
  坟地很潮湿,蛇莓长在土洞边
  哦,我想奔跑
  
  一棵枫树哗啦啦地倒下去,最后一声嘎嚓的响动
  树根被撕裂,肉虫蛹在刚翻开的泥土中扭动
  
  我只看到胜利闸周围偶尔有人低着头走过
  好像同地下埋着的死人有关,一群鸟被吹落在湖边
  
   这首<<胜利闸>>,我把他看作是过去,是童年的胜利闸,我们葆有了过去很清晰的童年,我们才葆有了我们未来的坟地,否则,那些没有故乡感的人会“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你的诗歌是为你的灵魂寻找一片安息之地,是你在祈祷,是接通神灵而获得赎罪之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只看到胜利闸周围偶尔有人低着头走过”,人们惧死,但死才是胜利,这就是胜利闸啊!胜利的闸门最终是死亡,因而诗人笔下的栖息之地方显出一片安宁的所在,最终得以远眺,最终得以宁静。坟地意识或者说死亡意识是作者同遗忘做斗争的一个支点;在这之中,蕴涵了隐逸情怀。“三十岁那年,男人的风光岁月/ ……… 乡村的夜晚就是那种/泛着幽光的胆青色 ”(《蛇胆》),“农场的深秋,牛角的尖端是白色的,清凉的/牛郎星的清辉落在孤单的乡村小孩的眼里”(《牛角》);<<无相>>这首诗歌最素淡地说出了作者此刻清亮的内心。
  
  <<无相>>
  
  南山挖土
  菊花满坡
  三十年人间
  河水里的霞光又清凉,又明亮
  
   一动一静,一闹一凉,又鲜艳又明亮,然而这个地方是“南山”;这个静穆和“清凉,又明亮”之所在;此刻的安静,此刻的隐逸,此刻的心意终得以平和;然而这是一个想象之在,是淡淡的河水向往,是遗忘中幽深的明亮,是理想的乌托邦。
  
  《害虫》
  
  房屋霉烂,生活在内面的人是一群忙碌的害虫
  他们的苍老加速了树心的空洞
  ………
  我所记得的水面宽阔清澈的池塘上长满了浮萍和藤草
  一只白鹤惊飞
  青天历历,白云千载。静得让我耳鸣,耳鸣的声音正是
  一群小孩在上面上拍水声
  我站在村口
  那么多荒草助长了我的记忆,我的每一句话都会让树枝
  脆裂,我成了一只病变的巨大的害虫
  房屋霉烂,害虫也在霉烂。“这些消失的力……”
  
   正是在力量的增长和失去的过程中,诗人向武华不断地加强他诗歌的张力和美学,这是乡村的?或者是过去淳朴的故乡被新工业社会,被所谓的社会力量破坏后诗人的深沉感喟,但诗人的批判性也只能是这样子了。诗人何为?在精神贫乏的时代提供了这样一个清新的家园,虽然它被一股浑浊之力在向乌有之处推进;而引发了诗人更大的狮子般喷薄的力量。“我也还没有耗完我的全部心力/我感受到它在春天还能蠢蠢欲动/它还能爱,还能同情,还能获得深夜星海云河的安静和清凉”(<<死皮赖脸>>)。
  
  <<深渊中的风景>>
  
  
  我一直在峡谷边向下张望
  在粗大的树木中
  一群黑蜂看起来肥胖,野蛮,多欲,在球状花蕊上
  激动地吮吸
  一只看起来是惠特曼
  一只看起来是桑德堡
  一只还有点模糊,像是李白,又像是向武华
  
   向武华诗歌的源头来自于惠特曼、桑德堡、李白,但不仅仅如此,他还具备菲利浦·拉金的明朗、特德·休斯的简括和西·希内的稚拙、真切,他从切身经验入手,把源于乡土的生命活力与现代诗歌传统的技艺糅合起来;不仅如此,他也在极力寻找他东方式的桃花源;实际上,我倒希望他继续桑德堡,继续李白,打开广阔的乡村卷轴,我喜欢他这般的不羁,自由,奔放, 热力,视野的广阔、内心的绵长和笔力的厚重,掀开生存的地表乃至掘到地心,在当今工业文明的语境内诗歌带来崭新的遒劲与激荡乱力怪神之美,而直接提升这人世越来越孱弱的心灵;这个独特的向武华,这个向文细垸走来的“神牛,和它光亮的后蹄 ”!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38
人间和大地的琼琚之光

      一一评向武华诗集《流》

文、耀旭


1

这是一部有资格放在我的床头,随时准备阅读,并且每一首都能给我带来诗的愉悦,带来阅读的惊喜和觉悟的诗集。
是一部在我写不出诗的时候,愿意虚心地向其学习和汲取的诗集,尽管我们的路数是多么的不一样,但我们对于诗的自然、质朴和诚实的认识是基本相同。他所有的诗篇都是向大地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诗篇。


2

老实地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基本告别了艾略特、庞德、布罗茨基、博尔赫斯这样一些伟大的诗人了,我更爱那些能够和我的心灵共语的诗人,读他们的诗,我不需要去猜、去想,有多伟大的思想和深意,而是一种交谈,是一种友情和彼此的交互,你所说出的,也是我所感受的,你所说出的,也是所有人所想的,很简单、浅显,但同时也深入到了最深刻,最幽暗的领域。

3

诗是什么?向武华说:诗是平常物。这里的平常,说的是诗的本质是简单的生活的,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但完整的说,诗是平常物,但它同时还是日常的、俗世生活的光。一个活在庸常生活里但完全被庸常生活所淹没的人和一个活在庸常生活里但却不断地在这种庸常生活里发现和创造诗意的人,绝对是不一样的。

4

一只黄莺从这个枝头
跳到那个枝头一直在叫
越叫越激烈
一改过去婉转悠扬的声调
像泼妇那样叫
像有冤情那样叫
叫到最后
像打机关枪那样
似乎要喷出火来

一个小孩从树上溜下来
刚从黄莺吊篮一样的窠里
取走了三颗
热乎乎的鸟蛋

一一“一只黄莺一直在叫”

这是这部诗集的第一首诗。它写的就是一件偶然的突发的小事:一只黄莺,它的鸟窠里的三枚鸟蛋被一个小孩爬上树取走了,这只黄莺在用它的叫声表达它的愤怒和绝望。

不管向武华写的是啥意思,我就是愿意这样简单的解读,我理解那只黄莺的痛苦,并且和它一样揪心。

5

向武华的诗句,几乎都是使用最平常的口语,但他的诗却又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口语诗,他的口语是很讲究的口语,是附着了很浓的诗意的口语,他非常善于捕捉,从简单的事物里,或从极其普通的生活镜像中发现不一样诗意的成分,钓鱼、喝酒、清明烧纸,坐船等等等等,你去读他的这些诗,既真实,又自然,又包含着那么多你本该发现,但却没有发现的东西,那种隐藏的、遮蔽的但却被诗人所发现和照亮的东西,就是诗。

6

关于诗怎么写的问题,我和他也有着基本一致的看法,向武华说:“诗路无对错,只有好坏。”我在二十多年前在谈及诗歌标准的时候,就曾明确的说过,在我眼里,只有好诗歌和坏诗歌之分。无论什么风格,什么写法,你写出生命了,写出生活了,写出灵性了,写出新的发现了,就是好诗歌。
诗就这么简单,它的确是光明的、圣洁的、庄严的,但这种光明、圣洁、庄严是建立在人间的、俗世的,而不是来自空虚和那些看似华丽却丝毫也没有诗人自我精神附着的字与词。

7

诗集里的第二首诗写的是青春的热望、青春的激情和青春的懵懂:“我只渴望热吻你的红唇”,他没有直接用一个字去写这些,他只写了一件事,在一本英国中世纪的诗集上,他所写下的诗句,那是一个浪漫的诗意的世纪,是对于一个充满激情的的乡下少年葆有巨大的神秘感和向往的时代,在他充满热望和躁动的生命里,他的关于爱的诗句张狂而急切,“写这首诗时,我在乡下中学教书,一身土气,狂热地爱着一个女孩,他有贵族的苍白,我有骑士的眼睛。”
这种写法:在细小的事件里,用每一个扎实的挤干水分并且被诗人巧妙地赋予新的生命力的字眼来传达他所发现的诗意,几乎已经成了他的独门秘籍和绝技。

8

平常事,平常物,平常景如何入诗?这才是最难的事情,在一切的平常事、平常物、平常景没有进入诗篇之前,它就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更多的眼睛都会在一种熟视中无睹,我们每天所活着的环境都是平淡无奇的,要使它入诗、成诗,关键是我们首先要有所感,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要在这些平常事、平常物、平常景里有所发现和触动,这是“小人物画”:

报刊亭上挂着明星杂志和战争画报
树叶又亮又绿的梧桐树下
城郊的修理工老张在打盹
夏天零落的人和车辆轻得像浮在空中
色彩变暗,滑板倾斜,山影如雾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小人物我们都见过太多了,它尘俗得没有一点诗意和新奇,然而,当另一颗心发现、赋予和灌注与它以并不平常的诗意和美时,诗就在这样寂静的时刻诞生了。

9

向武华是这样的诗人:他有很多独立的关于诗的思考,但他又不喜欢把这些思考理论化和体系化,他有他的一套方法,但也有他的包容度和接纳度。他阅读广泛,但并不主张为我所用,他似乎觉得:从方法上向他人学习是不可取的,真正要学习的是态度,自由的思想和精神。他喜欢惠特曼,喜欢布考斯基,喜欢卡佛,不知他是否喜欢金斯堡,我想应该也有起码的认同感,他所喜欢的这些诗人都是自由的真性的表达的诗人,是开阔而少有禁忌的诗人,中国古代诗人中,他对李白和杜甫也是尊崇的,其实他的诗里,是融合了很多然后又化开了的东西,既有传统的,又有外来的。

10

在中国当代诗人中,真正能够形成一种个体的私语的诗人太少了,他们要么是困守在欧美诗的笼子里钻不出来,学他们的意像、学他们的断裂、学他们的外在的皮毛,就是学不到他们的精神实质;要么打一面大旗,声称他们正在弘扬某种什么什么的主义。其实主义也好,旗帜也好,那都是唬人的东西,最关键的还是关于诗你有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你有没有化开,有没有进入自己的血汁。任何一个好的诗人都是不可摹写和复制的。在他所写出的全部篇什中注满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血、自己灵性的记号,无论放在哪里,你都可以一眼将其认出。

11

关于“诗是平常物”的这一美学命题没有谁比向武华阐释得更清楚:“诗是平常物。一是说诗随处都在,足见灭诗之说之荒诞,灭得了吗?二是说诗是俗物,是浊物,同所谓的诗情画意恰恰是对立的,它是活物热腾腾又脏又腥的呼吸;三是说诗是简单的,清晰的,好诗的难度是用最简单的形式和语言表达复杂幽深的人心,不是装神弄鬼;四是说诗的不寻常处是在平常中的发现和创造,是存在本身的新,而不是猎奇的新;五是说诗是关乎人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的东西,同哲学和宗教一样,只是方式不同,即便是富丽宏大的叙事史诗,它的内核仍然是平常的。”
“诗是平常的东西,阳光平常吗?阳光好吗,好东西不一定非常神奇。”
这样的认识和表达,是有其独到的重要的美学意义的。

12

真正好的有生命力的诗歌只能是这样的:它永远是新鲜的、平常的、属于人间的、带着生命呼吸的,带着一颗心在不断跳动的。
在我的印象中,集子中最长的诗篇“栖息之地”也是他收入集子中最早的诗篇。它应该是写于2002年至2004年之间。十几年过去,我们今天重读这样的诗,依然可以感到它蓬勃的卓然的生命力,也许在那个阶段他关于诗的思考还没有那么明晰,但他的这种几乎带着他全部的生命本能的诗篇,已经差不多涵盖了他后来关于诗的美学思考的全部要素。这种回到根子上的诗歌,在生活和岁月里自我找寻的诗歌,这种招魂的和起死回生的诗歌,这种在最初始日子和最亲的亲人身上发现的诗歌,这种回溯到他所有的栖息之地的诗歌,它已经历了人间的十多年,无论有多少人读过它,它都将继续存在,直到时间流逝、历史遗忘,它都会一直存在着。

13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写当事者的诗,亲历者的诗,而越来越少地有人写旁观者的诗,俯瞰者的诗。置身其中,被诗意所笼罩和照亮是幸福的,我喜欢这样的诗,其实这一点在我们伟大的盛唐诗歌里就早已做到。李白的与月光对酌,与汪伦作别,将进酒,杯莫停,无论哪一个片刻,他都毫无例外地置身和突显于他自己所营造的诗意氛围之中,亲历者对于诗意的发现是自然的,细节化的和亲切的,如果你读完他所有的诗,你就会发现,向武华对于细节的发现和把控能力是超强的。他每每总能够在最琐屑的细节中出其不意地捕捉到诗意的节奏:

这是“泥土诗”:
我同三岁的小孩在泥土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他要坐在地上玩沙石子
要在路边玩野花野草
我不停地训斥他:“脏啊,脏啊。”
他用劲往地上蹭
他不以为泥土脏
他找到了泥土之上无穷的乐趣
往脸上涂泥灰
咯咯笑得十分开心,十分感染人

14

没有情的诗歌是不可想象的,关键是对于情的处理,是高蹈的抒情还是情的嘶喊和叫唤?是情的融入和意的抵达,是克制美学还是狂暴的彰显?我个人更倾向这样的观点:过于直接的情的呼喊不是诗,情的内蕴才是诗,细节中的情,节奏中的情才是诗,如果所谓的抒情,用言辞的表面意义去承载情的分量,那么这种情只是显在的,它可能是浓烈的但不是深刻的和蘊籍的。
那个彰显大我的时代已经过去,大我、大情、大话离真正的诗歌是越来越远的。好的诗歌在细微处,在幽深处,在情的神经末稍。
他不抒情,但他却是最浓情的诗人,一只黄莺的凄厉的叫喊是情,一个三岁孩子对于泥土的迷醉是情,一个青春的土气的乡村中学教师的莽撞的爱恋是情。他甚至总是能够轻松自在地把最微妙的情愫写在每一片树叶上,每一只鸟儿的嘴喙上和浑浊的江水中的各种鱼类的鳞片上。


附诗:

一只黄莺一直在叫
一只黄莺从这个枝头
跳到那个枝头一直在叫
越叫越激烈
一改过去婉转悠扬的声调
像泼妇那样叫
像有冤情那样叫
叫到最后
像打机关枪那样
似乎要喷出火来
一个小孩从树上溜下来
刚从黄莺吊篮一样的巢里
取走了三颗
热乎乎的鸟蛋


蛇胆

三十岁那年,男人的风光岁月
我同乡长唱纯谷酒
一杯酒里有蛇血
一杯酒里有蛇胆
血红,胆青,那真叫纯净啊,没有一点杂质
我的眼睛也是纯的
我的生活也是纯的
喝了那杯有蛇胆的酒,乡村的夜晚就是那种
泛着幽光的胆青色


你们就当我死了

那些穷日子过过来真不容易
从田里回来
母亲又要在灶房里洗菜煮饭
几个孩子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最怕听到她说这么一句话:
“你们就当我死了,
把我靠得这么住。”

除开母亲
还有什么能依靠?母亲那时也是烦透了
她说上面话时,哪里知道
这话有多阴森


十年

如果我死了
当天,有人在哭,有人暗暗高兴
过了一年
偶尔一个大胡子男人在酒桌上提起我
能够沉默的是我的朋友
大多数人继续说到非洲草原上的大蜥蜴
十年也是一晃的事
许多树木被砍伐,我坟地上的草长出了硬刺
他们在灰蒙蒙的太阳中
渴望春天一天天晴朗起来
挺着肚子的漂亮女人
再也不会怀上我的孩子


我怎么能向母亲鸣笛
一位乡下来的老婆婆
牵着一个小男孩过马路
误闯了红灯区
我使劲地摁喇叭
后面的车子也跟着摁喇叭
一时间
无异于鼓乐震天
老人和小孩
都惊吓住了
面露怯色
前退两难
但老人更紧地拉住了小男孩
像是要用命去护着他
就这一瞬间
我脑里突然跳出乡下老母
带我上街的情景
我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
"畜生,你怎么能向你母亲鸣笛?"

夜行船
那时,我做的最勇敢的一件事
挤进陌生的人群
没有一个旅伴
船上热闹喧哗,如同在树林里
找到船尾一个安静的地方
天上的星光奔腾
江水悠远
那时,我急于远离故乡
找到开阔的生活
两岸群山中的孤灯
一直向上升起,漩涡一样消失
迎面而来的街灯
又形成了一条光带
我心中没有任何问题
孤独一样让我热爱
记不得经过了多少港口
当所有的人在船上熟睡
我觉得我就是船长
迷醉于夜色中的航行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40
逝者如斯夫——评读向武华的诗  

文、谢君        






  在中国诗歌史上,存在的虚无是一个博大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宽广的诗歌主题,它时常唤起诗人们无穷的灵感。逝者如斯夫,无论是星转斗移,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还是世事沉浮,但见长江送流水,或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凡此种种,不一而论,这种逝者如斯夫的情感经历与体验,唤起过历代诗人们无尽的追寻、联想、慨叹,产生过一个又一个浩瀚博大的名篇,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将进酒,苏东坡赤壁赋等等。

  这种感觉,它是堕落颓然灰黯的,当它在现实的束缚与挤压中,也是昴扬意气的,当它浸透着个人本能欲望的张扬、自我价值和自由意识的觉醒。它包含着人生的烦忧、空茫迷乱,也包含一时的纵情快意、狂欢放浪和自由喧嚣。它直指人的存在的困境,直指人生的短暂、渺小、虚无。

  阅读向武华的诗歌,我一直觉得有一个基本的声音在贯穿他的诗歌:存在的虚无、喧嚣与超然。在今天的中国诗歌中,这种逝者如逝夫的声音始终贯穿在一个人的诗歌中,是少有的,是极富有个性的。

  确实,人存在着,匆匆的过客即其所是。在广大的天地间,在物质文明日新月移、人的存在却愈加空虚渺茫的今天,在现实中,人的存在与消失,犹如柳絮轻飘,浮光掠影,闪烁一瞬:

◎柳絮诗

我看到了我十年前看到的
白天的月光

割脉,投河,跳崖,撞柱,自缢,刎颈,服毒
吞下安眠药,打开煤气罐,上吊,卧轨,剖腹
身体多么轻
四月到处是浮影

我拍着八个月小孩肥嫩的屁股: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他嘟着嘴唇吹开他身边的柳絮
我怎么忍心对他说:“这些纷飞的,皇城的繁华。
这人间的
转变。”

山梁上寺门大开,河道上长久地看不到一个人
四月也会很快结束
到嘈杂的街上去醉酒吧
像个剑客

  在现实生活的负担的重力之下,人的存在可以那么轻易的沦落:割脉,投河,跳崖,撞柱,自缢,刎颈,服毒,吞下安眠药,打开煤气罐,上吊,卧轨,剖腹。

  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生命的消失不可溯转,这种以人事的消失为主题的诗歌,在向武华的诗歌中大量存在,如清明诗,如他回忆家中亲属一一离开的一个诗(忘了诗名),如他基于乡村生活的对以往的经历和人生追溯的挽哥式长诗“栖息之地”等等。

  人的存在没有重量,如水汽,如尘粒,如幻影。而且当一个人生命历程终止的时候,它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又将很快衰减为零的状态。除了朋友的沉默,大多的人们仍在欢快的生存着,在爽朗的笑声中,谈论着让他们惊异的事物:

◎十年

如果我死了
当天,有人在哭,有人暗暗高兴
过了一年
偶尔一个大胡子男人在酒桌上提起我
能够沉默的是我的朋友
大多数人继续说到非洲草原上的大蜥蜴
十年也是一晃的事
许多树木被砍伐,我坟地上的草长出了硬刺
他们在灰蒙蒙的太阳中
渴望春天一天天晴朗起来
挺着肚子的漂亮女人
再也不会怀上我的孩子




  这就是人的存在的凄楚、隐痛,人的存在的渺小性与悲怆性。但是,它必然存在它的反作用力。基于生命的虚无、短暂,它必然存在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生命力反动的狂欢喧嚣,一种自我表现的、个性极端张扬的东西。当一个人以不可抑制的本能和天性来体察生活、感受世界、评判自己的时候,他会不满足于自己的平庸渺小,也不满于生活和外在世界所附加的规范。生命力的勃发使人探求人的彻底自由,直率坦荡的性情,怪诞狂妄的蔑视,天马行空的独立性,可以让人在存在的短暂中纵情一时。在避免人生短暂的很多的方式中,饮乐是最直接与快意的:

◎湖边饮乐志

问一位汽车司机,去武山湖度假村,
怎么走?
他说:“过了前面的石桥,往右,
有灯火。
有三、四少女涂脂抹粉立于店铺前,
老板娘姓崔,安徽口音。
大屁股,波浪一样的奶。”
他狡黠地笑着,弯下腰去擦发动机盖上
的污油,蓝漆驳落的钢板显出亮光

走了很远,我们回过头来
望见他朦胧的身影
正扬起激凌的水管冲洗汽车
沾满灰泥的轮子
在前面,有女子嗲声嗲气地喊我们
湖水沉没着星光,喝酒者喧哗,又狂欢,又落寞




  但是,人的复杂性、矛盾性,使自己永远没有一劳永逸挣脱存在困境的方式,即使是在我们探寻人的解放、人的彻底自由的时候。一个人的意识与欲望,我相信是多极的,它有二极、三级、很多极,甚至永无止境的极。快乐是一极,但是,一个人在最大的纵情狂放的时候,他依然会感到人生的失落。人的意识与欲望是永远流动的,是分裂的、是扩散的,是狂幻的,也是宁静的,是统一的、是秩序的,也是回旋的。在这无数的极之间,在它们中间,是一层又一层令人困惑的迷雾:

◎迷雾

和一只杜鹃鸟,一头汗熊之间
和一个伊拉克小孩之间
和亚马逊河岸边的棕榈树之间
和夏尔。波德莱尔之间
和2004年的一个下午之间
和一个又笑又闹,黄头发的女孩之间
和自己之间都隔着一层雾。有人试图理解
而不断传出碰撞的响声,没有人可以推开
这轻漫的雾,就像打开门和卷起窗帘
但不断有人,弄出响声。这可爱的固执!

  没有一劳永逸的终极打破,只有人的本能的可爱的固执。在人的存在的多极、多个绝然不同的疆域之间,我们在不断打破,也在不断回归。人的本能和欲望不断寻找它的出口,而又不断回归。

  有时候,我们可以读到向武华诗歌中那趋向于宁静的另一极。向武华的诗歌有探询人生存在困境的虚无,有喧狂沸腾的叙述,也有追昔怀旧的色彩。这就像是一个多棱体的多面,它聚焦于人的本能,但折射各种色彩:

◎无相

南山挖土
菊花满坡
三十年人间
河水里的霞光又清凉,又明亮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向武华那些追昔怀旧的诗歌里,有不少是田园风格的当前重现的诗作。它读来清旷爽朗,有如清风,似有一种快适的惊喜突然在读者面前打开,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平实的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真诚喜悦和宁静闭散。

  有时候这种独来独往、宁静超然的态度,甚至让我们跨越时空,天马行空,在天地间的飘忽中直接与史、与人发生激荡、对话:

◎慢一节拍

所谓慢一节拍
就是李白已享受了河山的宁静
我还在河山中背手望月

  这个诗歌,诗行很短,简洁明快,疏朗闪烁。表达生命在宁静之中的某种程度上的大自由,思出鬼神外,言出天地间,读之神驰八极,测之心怀四合。

  虽然在迅速变幻的宇宙世界之中,一代又一代迅速消失,我们不可能找到真实的跨越时空的和谐存在。但是,诗人的愿望可以,想象力永远大于现实,在诗化的时空体里,人人是自由平等和谐存在的:

◎乌托邦

织巢鸟,贝克特,威廉,王芳,河柳,李白,妓女小红
曹操,伍尔夫,玛丽莲。梦露,拉登,胡胜国,瓦特
他们不愿意活在一起吗?
在一个小街或村院里,用同一个井,喝水,相爱
乐于桑麻,死于自然。

  博大悠远的时空与人的现实存在交融,永恒的乌托邦,是诗人努力探求的人人平等和谐存在的自由。

  但是,如果把这些诗仅仅看作诗化的自然诗,乌托邦式的美好诗,那么,这可能是一种误解。虽然它具有让人向往的浪漫与神奇的色彩,但它的基调依然是挽歌。它探寻在时间长河中的生命的可能和可能的历史,这是一种对更深层的人的存在意识的探寻和存在困境的跨越。这种对人的自由平等永恒的存在基础与支撑点的可能探询,这种跨越时空、南柯一梦式的广阔追寻,它本身基于人的渺小性与悲怆性,所以,这是一个谁也无法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

   逝者如逝夫,在人的存在的空茫和渺小中,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天地万物和生命自由的瞬间。也许,它在更为高远之处,在更大的时空维度里:

◎在太平山上看银河

集体在太平避暑山庄看银河的是这些人:
耀旭,荣光启,萧映,小引,韩少君,江雪,余笑忠,温东华,槐树,黄斌,沉河,郭德军,小竹,魏天无,魏天真,吴远目,杨进,天河,黄梅戏子。
以下五人裸泳不成,后来加入:
木知力,李以亮,张执浩,无边月色,向武华
木知力说那颗星很亮,应该有名子吧?
“那是天狼星。”
小引讲他小时候经常读星座图
在这之前,乌云叆叇,山风如潮。这些集体回忆的人
在找着他们对应的星星
中场离开去水库边小酒店喝酒的有:
小引,槐树,萧映,荣光启,黄斌,江雪,余笑忠,沉河
山风哗哗吹着扬着白蕙的巴茅
沉河说风是另一种形式的水,所以他不认得巴茅,说那是芦苇。
久坐者的身子已凉如星光,我去山边撒尿的时候
立于峭崖危石之上
独自一人单独看了一阵银河,银河好象嘶嘶地发出响声,还是雪涛?
等我返回时
他们已回到宾馆大厅
端着酒杯大声地喝叫着:“阿根廷!阿根廷!”“德意志!德意志!”
喝醉了酒的小引在唱郑钧
为阿根廷犯嘀咕的是余笑忠
他们已忘记了银河
夜深见底,银河在众峰之上更加明亮了

  宽广、灿烂、明亮的河汉,它既是一个相当大的现实时空,也一个相当大的历史人文时空、宇宙时空,在这个强大的潜势体下,众多的诗人不可思异的并置、往来聚散,无数的事物与场景的闪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其中的喧嚣与自由。而在行云流水、起伏回旋、深沉而又舒缓自如的叙述中,诗人展现的深度和广度,在和谐深远中,使短暂的存在尽情向外辐射、发散,把我们带向无穷的空旷之处。

  在太平山上看银河,是我读到的向武华最为引人瞩目的一个诗,它所具有的动人的力量和创作才华,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峰。与向武华很多的世俗的诗相对,此诗有它独具的纯洁性和庄严性。随着众人的返回,当诗人最后将情感反应转移到银河的明亮,在由动至静的过程中,它隐藏着、弥漫着诗人们在狂欢的聚会后所感受的人生最大的孤独与悲怆的存在状态。

   向武华的诗歌,源于生活,出于性灵,诗如其人,诗与人的性情是一致的。通过他的诗歌,那些散漫的、自然的、朴素的声音,可以想见其直朴、率意的性情。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创造,而创造必然源于诗人独立的性情,一个具有独立性情的人,顺着天性与本能欲望的流体而动,如果世界是严谨规范的,那么我们只要随意散漫的,如果有人喜欢向远方的大师致敬,那么我们就只描写身边庄稼的一个劳动者。我相信,唯有如此,一个诗人的创造力才是无尽的,一个诗人在往诗歌的纵深突破、开拓、发展时,也只有如此,才能与之相应,让我们期待向武华更多的新的诗篇。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0:47
呼唤英雄
——电影《八佰》观后感

文、地老天荒

这是一部令人深感痛楚与悲壮的电影。影片取材于一九三七年中日淞沪会战的一个真实故事——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孤军奋战四昼夜,最后以失败告终。影片的结尾,不停地回放着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在桥上冲锋的镜头,而隔河相望的桥那边,是被租界铁栅栏围住的同胞伸出的无数双手,还有无数双泪流满面的眼睛……

一九三七,七七事变,日寇侵华,国难当头。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黑云压城,风萧水寒,满目疮痍,一座繁华的都市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如同人间地狱。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想起历史上不堪回首的那一幕幕惨剧: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庚子之乱、火烧圆明园……然而,随着镜头画面一转,就在同一座城市,仅仅隔着一条小小的河流,对岸的外国人租界却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恍若人间天堂,这不能不令人想起曾经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可是,哪怕是这方寸之间的太平盛世,竟与中国人无关,而那也本是自己的国土——多么巨大的反差和讽刺!

在自己的土地上,当战争和灾难降临时,国民竟然只能寻求他国的庇护,这就是那个积贫积弱年代的真实写照!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也为了宣示抵抗侵略的决心,一群奉命逆行的军人被要求在这里固守抵抗,用智慧、勇气和鲜血,与力量悬殊的敌人作殊死一搏。在奉命逆行中,误打误撞收编了一些被称为“怂包”和“逃兵”的流民,他们是一群无业游民,是掉队的散兵游勇。“老算盘”从未摸过枪,“小湖北”还是个孩子,“老葫芦”和“羊拐”抽烟、谈女人,他们贪生怕死,对死亡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恐惧。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小人物”拼凑的杂牌军,一群卑微到尘埃里的普通人,在黄埔一期生谢晋元将军的带领下,最后一个个变成了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他们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向死而生,就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传说。

这是一场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有记者实地采访,有洋人飞艇观摩,有市民烟花庆祝,有报童号外叫卖。为了护卫国旗,中弹倒地的战士堆成一座小山丘,只为宣誓我们还在,中华不亡,中华民族必胜;为了阻敌炸墙,一个又一个战士身捆炸药,充当人肉炸弹勇敢跳楼……他们中大多数没有留下名字,但却是真实地活过、来过,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勇壮举,终于感动了租界里的人们,冷漠的内心被唤醒,一时间纷纷解囊相助,组织支援……

这让我想起一位抗战老兵的采访录。当记者问起当年还只有十八岁的他,面对鬼子的刺刀怕不怕时,他的眼睛里闪着亮光,大声说:不怕,不怕,不怕!因为我们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他们都是普通人。明知生之渺茫,明知此去不归,依然义无反顾,决不回头!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原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他的著作《苦难辉煌》中写道: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一位西方学者说:“一个国家在生存、独立和经济财富这三种利益之上,还必须加上第四种国家利益,那就是集体自尊。”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历史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强者生存的规律和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孱弱百毒可侵。从汶川抗震到庚子抗疫,从台海危机到华为崛起,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我们书写了和平时期的奋起与悲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很多人逆流而上,砥砺前行,以万千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今日的和平与安康。胜利的花环来之不易,我们既感受到光彩夺目的荣耀,也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警醒。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我庆幸自己的身后站着强大的祖国与觉醒了的十四亿人民,这种磅礴的力量一旦被英雄情结触发和唤醒,这个民族就不会堕落,不会被黑暗吞没,更不会被任何侵略者征服。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1:05
一尖山
文、李均亮
“八卦顶上读诗书”、“九龙胜境美如画”、“一脚踏三县”……这些个名字已经在耳边听闻多年,在心里盘桓许久。忙吧,懒吧,忘记了吧,不感兴趣吧,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反正一直没有成行这个在武穴市余川镇辖区版图上距集镇只有二、三十公里的神秘地方,甚至在这里工作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没去成。
直到有一天,虽然也还有零零星星的杂务缠身,但我还是与当时的镇委张章书记、永康副书记等一干人,相约安排了一个时间去探寻这个武穴最高处。
虽然在许多书籍资料上都看到了这里的史事,也听到了很多关于此地流传甚广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在原来二招处看门的老蔡的带领下,才得以抄小路到达峰顶。可能是这条路太不重要了吧,出发没几分钟,就没了路,好在老蔡带了砍刀,没有路就开路。我们一行在山里绕来绕去,最后终于明确了正确的方向……
本以为,名气这么好的山,一定会是一条极好的山路,因为这座山在城里的人看来,实在是秀丽有加,而且非常雄伟和陡峭。可只走几分钟转了一个弯儿之后,我们就不是走在平时所看到的山上,然而当我们真正地进入了山的深处,不得不感叹:平时看似平淡无奇的远山,居然深藏绝壁,而且是集雄伟、险要、秀丽、静净之境于一身,以至于让我们无数次的驻足观赏。这里的植被多是高大的乔木和一望无边的竹海,而林子里面又是遍地的多年生灌木。嘿,灌木丛中居然有一片片美丽的映山红,奇特的是:这耀眼的映山红除了红色,还有紫的、白的、黄的……更是映衬了这山这涧这岩的神秘和美丽。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登临绝顶,攀上古松之巅,近山远水,沃野流翠,一览无余,倏然而来的人间烟火让我误认为是穿越到了世外桃源。朋友也大叫过瘾,高呼起来——“朝观旭日东升,暮观落日彩霞。晴观长江玉带,雨观松海竹林”!
然而,眼下山里那一些零星稀疏的黑瓦黄墙的小房,没有纤陌交通,也没有鸡犬相闻,不是陶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它只是一个个静静的正在老去的小山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它太需要振兴起来了。
太多数时候,我是在远处遥望这山这林,今天我在这远山深处遥望山外,遥望城里……不管是平时,还是今天,其实我都没有遥望到什么!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1:14
与智国、云生、端阳诸君登横岗山绝句三首
文、张保明
其一,
昔日同窗栗梓湾,
峰回路转五十年。
久别重会倾情叙,
拜祖匡山结善缘。
其二
山路千盘石磴横,
乱踏云雾上嶒崚。
诸尊菩萨诚参拜,
再望林峦入眼明。
其三
层峦叠翠倚暝空,
松桧森森古寺东。
雨后斜阳红万里,
一声清磬隐林丛。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1:31
内心之喜(组诗)

文、江帆


体外之荒

一方野地,直击你的天空
云擦着山脊一阵阵发烫……没有砂石的密语
了无生机的几座凸山,像佛打坐
贫于空荡的忧伤


内心之喜

无论世俗怎么变化,你都会
留下慈爱的种子,让其像一粒沉眠的钻石
像儿时的蝴蝶,在阳光下追逐一一
把翅膀打开、收拢,不遗漏分秒的美


身外之夜

这一生,你都在空游……
天使到过的地方,魔鬼逗留的地方
你已经习惯了
踮起脚尖,眺望那不可知的未来
虽万千变化,你却固执地想象着
呼应着,一层层幽暗


感谢

感谢朔风里的羊群,和早起的春风
晨雾中,还在熟睡的泥土,挥之而去的白云
马重重响鼻沾着的露珠
感谢风中的马,与滚滚而来的鞭子
多好的雨滴,疾驰中、纷飞的远山与空茫


望着出神的天空

乌云在为万物准备一阵阵山风,
之前,过多的是漫过的沉默一一
像金色在晨光中归于宁静。
有些事,想起来总令人茫然,
有些事值得去想,有些事想起来就会隐隐作痛。
追问总是无果,
有些事,到死都不能触碰……
人本就脆弱、善感,是人的天性,
就像山坡上不动的羊群是另一种愁绪,
水是最接近人的忧伤。就像
傍晚,会有你和古老野花一样望着出神的天空


张撇的风
  一一致单永珍
张撇的风,真没有一点风的样子
空泱泱、徒步而来,吹着永珍
绿的绒蒿,红的藏波罗,如橘的铁线莲
黄的卷鞘鸢尾,风追着弯腰的杂音
兀散的风,更多放浪野性的风
被你叠放在诗里一一像你爱过的
西吉的银藤,草尖的月光
你挑几粒无用的汉字,喂养它们


倘若你开始悲伤

葬有亲人的山,总是陡峭的
苔痕的绿火,薄翅掸不尽的露珠
千枝万木混搭的伤感一一
对应着尚在酝酿的夜色,万物交集
你一度听见它们
穿过了树林、河流,咆哮无声


一首难写的诗

无雨的清明,是一首太难写的诗一一
不见倒影的空城,没有结语的目光
晦暗。虚构。亦如归处……
像有人,葬在那里,又在另一处活着


开始

荒漠的飞沙与走石,堆积在高原
泠风拂过那个问天打卦的人
是否绕过羊眼中的茫然,看一看,冷漠深处
一朵花,同样抖动……


你沉没在回忆的片断中

你一生的难题太多,你从未遇到真正的光明
也不曾遇到神圣上帝的指引
火焰还在心中舞动,你的季节总是迟迟来临
为了能长醉在它们面前,为了充分燃烧
时间也必须达到“烧毁的诺顿”
你有过太多的冬天和在冬天解决难题的经验
问题是你不能停下来,翻动一页枯萎的颜色
谁肯接受它们现在毫无根据地发黄
命运的起伏就这么简单,它们却扑打着心灵
并再次笼罩一切,一点一滴
一段漫长又那么让人沮丧的时光
迫使着一些事物越来越悲伤地回到这里
像且下且停的雨,留下怀想与空茫
像容颜在手中一张张地衰老,冷风和祸福
孤立的马灯和泪眼,不再华丽的教堂
容纳着无数回旋的低鸣,全都沉没在你的回忆
只有这样飞翔,你才能抵达到一种沧桑


在橘红的灯光里

时间。在橘红的灯光里
岁月将在此转身,当雪眷念的城堡
变为一座空城,你便拥有了命运的前夜
一处搬空了时间的旧地,一间屋里的尘土的结局
时间覆盖着令人惊奇的光线
和暗淡的修辞,无非是沉寂的树木在落下叶子
遥远的故人,陌生而无名地在那里存在
被压低色彩或被赋予更为迟缓的声音
仿佛尽头的时光,完整地压住暗下来的影子
退缩着,把形状移到眼前
选择性地暴露在教堂枯萎的尖顶
带着抽象主义产生的错觉


它正经历着我曾经历的一切

一条冬日的河流,走着走着
就没有了奔跑的意念
就再也无法造出流淌的句子
一如细浪退离的平静
空气中无边的凉意,正试图
冻结索菲亚教堂薄薄的钟声
我无法仰望,中午成群的鸽哨
飞翔的壁画或箴言,一颗心灵
在宗教的身后发芽、长叶子
被风吹动有时落在广场
有时就落在有暖气的屋顶上
呼吸着时间的速度,重新俯视
这人间和我们共有的缺点
这个冬天,还有什么河流
比被人忽视更令人羞愧
或沮丧一条河流正经历着
我曾经历的一切,一条河流
正经历着我所要经历的一切
噩梦,灵魂熄灭的花朵
统统停止在今夜,只要一碰
我们就会一起破碎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1:35
西窗下(组诗)
文、老秋

心境

白云有搁浅的时候
大地有激烈地拥抱

稻草人依然舒展着臂膀
麻雀低飞着掠过天空

一千颗星星就在眼前
一万束映山红漫山遍野

白天干活,晚上写诗
梦中还在叩响窗棂

生命只有一次
我不能挥霍大把时光

雪豹隐藏于高山之巅
几头岩羊在电视中穿跃

银杏树长高了一尺
江山一路向前

被舞台丢失的小丑
在河边洗去颓败的油彩

谁哭了,谁笑了
我的诉说被七月的笛声淹没

辛丑年生活不易
茉莉花一朵一朵不急不忙地绽放



雨滴

在漫无边际的雨季
我想和儿时那样
被一颗雨滴
打在脸上,仿佛输液的针
扎得又凉又疼

如今,再也体验不到那份单纯的撞击

整个一生,我一直努力捕捉
这颗特别的雨珠
领着我的孤独,竟然藏得无处可寻



红月亮

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要静静地凝视
那轮高升的红月亮
它的体内,似乎停泊着一只船
何时启程
又何时归来
答案指向明确,却飘浮不定
这磨盘大的月亮
悬在头顶
在寂静中涌动摄人魂魄的力量
我像是接受洗礼
月亮渗出的血色
浓密而忧伤,让我学会原谅
与万物和解
绷紧之弦,一下子放开了我的脊背



西窗下

一个红蜻蜓
在窗台
振翅欲飞,却又停留

我悄悄靠近
打量它的姿态
似乎已有很多年,我不曾如此
屏息静气地关注
这小小的昆虫

过一会儿
它飞走了

只剩下我,在西窗下
独守
我感觉自己想制造一点动静
把一只手
拍向另一只手



散步的蜗牛

在林道,看到一只蜗牛
一动不动
我用脚碰了碰,它动了一下

蜗牛去过哪些地方,我不知道
我走过的路
蜗牛不屑一顾

空气有些粘稠
蜗牛不走
我也不走

此时,时光很安静
蜗牛在散步
它回家的时候,不会让我看到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1:49
出老城记
文、曾曙光
  我一会去新城,把年前送去的两块章料取回来,那人说他的刀不行,刻不动。

  张总开着车,用磁性的男中音,把这段话诵成美文。刘教授随之发表了一番感慨。

   我走出房间,出了院子,拐过半条小巷,上了大街。

   阳光很好。

  街上都是老面孔。商铺的大门敞开着,卖肉的还是那两个女人。一个正在操刀;另一个在喝茶,目光从茶杯口沿上冒出来,喷着仇恨的火苗,只轻轻扫我一眼,我便浑身发抖,赶紧躲开。

  走到太平洋服饰店门口,那个摆在地上的古董摊,已经换了主人。以前摊主是个黑胖男人,这会却是个女的,也是极端黑胖。我拿起摊上一对银疙瘩,心想这东西买回去当镇纸用挺好。女人刚要开口讲话,被我一把捂住了嘴。不要声张。我说,我去一趟新城,马上就来。我把她捂昏过去,放在地上,等她苏醒过来,我已走出很远,回头看,她一边骂不绝口,一边使劲朝地上吐痰。

  我是坐1路公交去的新城。站牌下就是篆刻店。一下车就看见那人守在门口,我跟他打招呼他好像没反应,用手摸着新剃的光头,递给我一根香烟。刚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被他伸手打落,大声呵斥,旁边有武警,这里抽烟,要被逮进去的。说着,把我引进店内。

   我终于见到离开我一个半月的玉石章料。

   我放声痛哭起来。

  那人老婆四十岁左右,长得像黄梅戏演员,见我哭得可怜,劝了几句,劝不住,便从后面厨房用匏瓢挖来一瓢水,往我头上一泼,我立刻停止了嚎啕。

  后来,我给他们讲了一通做人的道理,叮嘱他们以后见到哭泣之人,千万别拿瓢泼。那人很听话,在我面前唯唯诺诺,提出中午用一顿美酒犒劳我,我没答应。我冷,身上衣服全湿透了,包好两块章料,打的回了老城。

  再次路过古董摊,我没有还价,耗尽半年的积蓄,买下那两块银疙瘩,拿到手上仔细端详,原来是一对平安扣,图案高古荒率,一个是朱雀,一个是暗八仙。

  中午,陈导给学员们讲授无人飞机销售以及空气动力学。花了三个小时,组合起来十一堂课。

   海燕依旧在剧院排练她的《春香闹学》。

   张总在路上。堵车业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新常态。

  燕窝国空空荡荡,刘教授受不了被人一天放三次鸽子,一马啷当奔赴财大九孔桥。

  我回到房间,打开章料包裹,把玩了一会,睡意爬上眉尖。

  梦里,我娶了两房老婆,大小二位相处甚安,免了我许多麻烦。头痛的是,小的刚嫁过来没多久老想着回娘家,一个电话打过去,她二哥就开着自己家的拖拉机来载她。那么大的肚子,翻上爬下,害我心惊肉跳。好在路途不算遥远,拖拉机突突地发动起来,开远了,深埋在我长袍马褂里的那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傍晚,苏东坡来访。带来一身酒气和一把刻着我头像、落张纯根铭款的石瓢壶。夕光中,这壶蹲在案头,像一个匏瓜,又像鸟蛋,如铁如石,胡玉胡金,着实让我欣喜不已,当即为苏公煮了一锅燕窝粉丝汤,他在喝汤,我在唱戏:

   买田阳羡吾将老,

   从初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

   聊从物外游。

  ......

  王木匠闻声而出,提溜着裤腰,捏一柄鱼叉,朝我房间走来。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17 13:38
张仁熙诗七首

文、(清)张仁熙
十月雷雨歌

十月云雷报雨天,夜半雨急雷阗阗。
雷声雨声喧不歇,掣电相互为周旋。
是时比屋无灯火,家家胆破眠复坐。
一百五十日苦晴,此雨此雷何滂沱。
俗儒读书苦不通,十日五日问天公。
九月不端冬宁好,低声欲死心忡忡。
须臾五更鸡鼓翼,鸡鸣不畏雷雨丞。
鸡虽细小亦知时,人生何事长悲盅。
君不见居民望麦终宵泣,十月不雨嗟何及。
须臾天明雨不休,农夫喜雨雨中立。

怀千里燕游
燕关犹复旧皇都,塞角惊风草半枯。
一市马蹄人自醉,千年凤阙鸟相呼。
天边白雁知多少,台上黄金近有无。
陇月羌梅无限憾,几能书札报樵苏。

悼  旧
为儒双鬓老,怀古百忧多。
日黄关塞色,沙白荻芦花。
山鬼栖萝绿,人烟堕柳黄。
故国书千卷,他乡月万家。

涢  口
汉舟云久住,江月复初明。
戍鼓严方叠,方言暮自并。
波澜贪宛转,洲渚若逢迎。
旅况依渔火,春星照水声。
长年谙晓霁,客妇数新晴。
徙依香难厌,高吟近五更

过大藏寺访绿雨大和尚
一径支节入千峰,可崇可怜三日雨。
共坐五更镇古道,他年知音再世逢。

雨中访顾赤方适僧送杨梅佐酒
日夕大江流,江声莽回互。
蕲阳万古心,旅客愁无数。
高士亦城居,茚屋幽难遇。
著书二十季,草长门前路。
相见亦何深,抵掌生烟雾。
谕诗数百篇,一一兼秋雨。
岂惜酒杯长,展转弥清素。

顾赤方近善病伏几作字说不倦喜寄
汝今六十鬓已斑,喜汝沦文每破颜。
老去道途生契阔,书城笔墨憾间关。
他年难字何人识,此日虞卿兴未坚。
为问江干沙石梦,史篇终不负名山。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5
东莞,一个人的美食
文、塞壬
杏林春的龟苓膏



东莞四处可见杏林春凉茶店,绿色的招牌,一看见就一股清凉之气。走进去坐坐,不大的店面,一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安安静静地守在台前。大概有一股药店的气质,杏林春像庵堂一般清静,坐在里面的人,小声地说着话,不慌不忙的,但又不像是茶馆那类闲适,它从来不会高朋满座,人声喧哗,似乎一年四季那里的冷气都开得很足,杏林春卖凉茶,卖的是一股中医的范,讲究一个简约的格。

然而,我最钟意杏林春的龟苓膏,还有它的桂花香蜜。我记得在虎门报社旁边就有一家杏林春,有时在外面采访完回来,在公交车上挤了一身的汗,粘粘的感觉,还有挥之不去的热浊之气让人困乏。我就会先走进杏林春,慢慢吃完一份龟苓膏,然后回办公室。一个不大的塑料胶盒,抠开,一个折叠的塑料匙,然后揭掉那层面上的锡纸,晃悠悠,黑褐色的半透明胶体闪着莹莹的光。入口那微苦的味道,还有流在嘴角的浅黑的汁水让人一下子慢下来。吃苦味的东西,没有人是快的。我可以趁这会慢慢恢复内心的平静,让焦灼和疲惫烟消云散,让皮肤凉下来,等到胀胀的大脑清醒过来,一盒龟苓膏就要见底了。在认识红以前,我从未打开过桌上的那个不锈钢的细颈壶,我知道里面是甜甜的蜂蜜,因为独独钟爱龟苓膏那分苦味,所以我吃的都是没有加蜜的原味龟苓膏。

报社来了个女孩子,叫红,很年轻,才刚刚大学毕业,年轻人整个都是甜的,穿鲜嫩的苹果绿连衣裙,笑容也是甜甜的,相约去采访回来,两个人坐进报社旁边的杏林春,小姑娘居然点了两份龟苓膏,说是一份不过瘾。我看她用匙子将整块的膏体划成“井”字格,这样龟苓膏就成了碎丁,然后她拎起桌上的细颈壶,把浸了阳光般的蜂蜜洒在碎丁上,她快乐地搅拌,发出咯咯的笑声。我第一次闻到这蜂蜜有一股浓郁的桂花香,那是一种沁人肺腑的清芬,非常纯净的香味,清冷,萦于我与她之间。恍若,我也跟她这么年轻似的。

一回过神,她已将这桂花香蜜洒在了我的那份龟苓膏里,我学着她的样子,把匙子将膏体切成碎丁,然后欢快的搅拌,入口,非常奇怪的是,甜依然甜它的,可苦味依旧,苦也是苦它的,两不相扰,甜不夺苦,苦不侵甜,它们独自清晰。我望着眼前的这人儿,再看看自己,这样的龟苓膏的味道,多么值得深味。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7
午夜的砂锅粥



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着一种昼伏夜出的生活。白天不醒人事地昏睡,夜晚看碟喝茶读书写作,在这种生活中,我每天只吃一顿饭,在午夜一个人吃完一式中份的砂锅粥,吃两个小时,只到吃得钵盆冰凉,直到起风,直到自己成为黑夜的一部分,然后独自摸回寓所。

颓废像是毒品,很难戒掉。那些失控的文字就会在那样的状态中完成,它们独自发光,吸尽我身体最后的温暖与光。疲备来袭,我会系上布裙,趿上拖鞋,下楼去寻找潮汕人开的砂锅粥的店子,它们肮脏,混乱,满是污迹的地板,桌上是劣质纸巾和方便碗筷,破旧的杂货柜上放着一台积满灰尘的老电视机,连环播着TVB的电视剧。临街烧的蜂窝煤炉子,铝制的大锅里冒着热气,里间潮湿阴暗,案板在地上,堆着鲜血淋淋的鱼蛙内脏,不让人进去,说是独家配方的砂锅粥。这样的店子,它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我。落魄肮脏的发霉气息。

两三桌散客依然还在,他们喝着啤酒,大声喧哗。他们点的大份的砂锅粥,早就见了底,孤单的勺子斜躺,空啤酒瓶迎风而歌,红脸青筋暴涨的年轻人说着狠话。我通常点一个中份,花蟹底,但有时也点虾底。蟹揭了壳,从中间劈开,黄就散在粥里,端上来,笨重的砂钵,滚烫,滋滋地响,搅动木勺,把芫荽撒在上面,店家小弟染着金黄的头发,纹了身的手臂显出友好的匪气,还把两个小茭头麻利地撕开,扔进砂钵里,他还递过来一小碟油炸的黄豆,这东西脆蹦蹦的,肚子中间开了膛。

这应该是在虎门。似乎是刚刚被老板炒掉的那段日子,我对工作充满敌意。或者说,我已经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自闭、宅,少语,我的肉身似乎在阴暗的公寓里开始慢慢烂掉。但是味蕾,它独自旺盛而挑剔,它需要绝对的鲜美,纯粹的鲜美,流体,不用咀嚼,然后直接送进胃里,让它充实,让它鼓胀,一个中份有七小碗,越吃越稠,越吃越冷,两个小时,舌尖的警醒,体力在慢慢充盈,我的筋骨开始活络,我发过多少誓,今天是最后一次,明天去找工作,我握紧拳头,踌躇满志,甚至心怀天下,肋下快要伸出翅膀。然而——

那破败混乱的粥店,那嘈杂划拳斗酒的散客,那样的晚风,那冰凉的钵盆,还有眼中未滴落的浊泪,让我万劫不复地摔进深深的昏睡里,直至再次被鲜美无比的味蕾刺激唤醒。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7
捎半只烧鹅回家



在东莞租房子,我总会留个心眼,附近一定要有一家干净明亮的烧腊店,下了班,打那里经过,捎半只烧鹅回家,用荷叶包好,塞进自行车筐子里。那个时候人是疲惫的,然而就一瞬间,我空空的胃就涌起一种急切的回应,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小手,已经揪住这筐中的烧鹅不放了。没有什么比独自享受一种美食更能有效地赶走寂寞了。

烧鹅这种东西不是用来下饭或者饱腹的。它需要你精致的品玩,感受它的色泽与肌理,鲜亮的脆皮,白嫩且略带血丝的肉质,入口那一瞬间,味蕾传递全身的感觉妙不可言。满口香油,吞咽的刹那,仿佛连舌头根也跟着吞下去。广东人吃烧鹅,配的一种甜甜的酸梅酱,有好看的橙红色,盛在洁白的小碟里,甚是养眼。然而,我吃不惯这种酸甜的酱。拍好蒜,切红尖椒,酱油和醋兑匀,再把烧滚的花生油浇上去,我调的这种香料实际上也适合吃饺子。通常在晚饭后,看电视的光景,把盘和碟端到茶几上,用牙签扎起,佐以香料,一个人挥霍着漫长的夜晚。

以前有个同事叫阿敏,是大岭山人,我们提起烧鹅,她总是一幅不屑的神情:你们吃的这种也配叫烧鹅?我们都笑了,大岭山的烧鹅名震四方,是用荔枝柴火烧成的。阿敏为了展现她大岭山正宗的烧鹅,还专程请我们去她的家吃了一次。然而,更让我感兴趣的却是烧制的过程,阿敏的祖父年过古稀,据说是一把制烧腊的好手。我们去的时候,脆皮烧鹅已经摆到桌子上,好生遗憾。然而,非常奇怪的是,我并未吃出这大岭山烧鹅有更突出的美味。后来,我把这个疑惑说给一个吃货朋友听,他竟一阵大笑,说我作为一个食客的段位不够,要想较出这其中的差别,需要有一个开阔、精密且见识多广的味蕾感觉。好比是,对于一个烟鬼来说,只需一闻就能辩出烟的优劣来。

听了这样的话,我似乎有些释然了。其实广东的烧鹅类别多了去,我才吃了几种?仅东莞的,我都没有吃遍。在有限的味蕾识别系统中,我无意去做一个遍尝美味的实践者,更无意去苛求这美味中的精微差别。对我来说,经过一个普通的烧腊店,捎半只烧鹅回家,这就会让我在异乡的打拼生涯中,感受一种贴心的惬意。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7
白灼芥菜的诱惑



在我湖北老家,芥菜只用来做咸菜,不会在幼嫩的时候采摘,一般要等到它长得苍绿肥硕,大大的叶子和粗硬的笋杆,等到它开花,在一个阳光毒辣的夏末采摘,然后洗净,再晒上一个日头,揉盐装罐,用砖头压好,半月许,开坛炒食。我们爱吃的酸菜鱼,就是用这种腌好的酸芥菜下的料。

广东人把这种又老又苦的东西用来鲜食,这是我们先前从未见过的。更加难以理解的是,吃法非常寡素,像个和尚菜。不见油,清水,盐,翠碧的青菜被开水灼过,码在盘上,蒜蓉堆在那里。这就是广东人所说的白灼芥菜。凭我对这个做法的理解是,它完全保留了青菜的原味,那么——只有有特殊口感的食材才配这么去保留它。说实在的,但凡白灼的食材对口感的要求是相当苛刻,不是谁白灼一下就能入得了口。它必须得鲜美,比如白灼虾。那个味道想必不用多说了。现在,白灼芥菜,摆在你面前,清汤寡水,绿得养眼,它开始挑战你的味蕾。然后首先迎面扑来的却是一种野蒿般的清香味,一般太多野菜都会有独特的芳香,具有某种挥发性的香精油,有山野的品性。白灼芥菜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这种清香,肥嫩的长杆,注满了鲜甜的汁水,咬开,脆爽利落,而口齿留香。只转一圈,就看见一汪清水在盘里。

在东莞吃的白灼芥菜都是在大酒店里,齐头码着端出来,这是在鱼肉上过之后出来的,很是爽口开胃,几乎没有人不喜欢。我有一个朋友在莞城写诗,他有一个极有意思的习惯,跟他在一起吃饭,等这白灼芥菜被人家吃完,他独要了这芥菜清汤,用来拌饭吃,说是香甜无比。我在他的怂恿下,也吃过一回,香是香,但不至于像他那样,把这汤拌饭三口两口就扒完,还意犹未尽,似乎那虾蟹鸡鹅就那么回事似的。

看上去这么简单的一盘菜,做起来却不容易,我在家里试过几回,都难以做出那种清澈、芳香的汤汁来,一律地,我的汤汁浑浊发绿,要不就是菜叶发黄,没有新鲜的碧翠之色,向人家讨教了几次,仍然没有做好过一回,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想来,这里面是有一个火候方面的度的问题,不好把握。后来才知道这么鲜甜的芥菜叫做水东芥菜,是广东电白的特产,然而,我也吃到过不是电白产的芥菜,也白灼,清香依旧,但却有淡淡的苦味,正是这个苦味让我想起家乡的老芥菜,之所以这微苦的白灼芥菜还存在,我想是因为太多的人,恰恰喜欢这微苦的味道。独特,微苦过后才泛出清甜。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8
给我寄东莞腊肠



每年春节前,都会挑上好的东莞腊肠寄回湖北老家。有一年,我弟弟来东莞看我,我用东莞腊肠炒荷兰豆,他一个人把那一盘全吃了。腊肠红艳鲜亮,荷兰豆翠碧娇嫩,甚是养眼,一看就有了胃口。我湖北老家的腊肠素来有名,但皮相不好看,黑油油的,是熏过的,味道是另一番滋味。现在我一家人爱吃东莞腊肠,就爱它一个甜润,水晶般的质感。

对于一道菜来说,好看当然是相当重要的。薄薄的东莞腊肠片,被微炸后,略略卷起,一咬就一汪油,咸甜适当,不管配什么菜,占着一个亮丽的红,那碗菜底子就亮了起来,好看的东西,人们自然就会把筷子伸向它。色香味,色字在前头。

刚到东莞那年,跟郑小琼一起去沙田拜访诗人百定安老师,百老师请我们吃沙田的海鲜,在饭桌上聊着诗歌,和关于诗歌的那些事。末了,他送给我们一人两大盒东莞腊肠,包装很是精美,郑小琼说不要,硬要送给我,说是吃食堂没有在家开火,可是我一人哪拎得动四盒腊肠?推来推去,小琼就不再坚持,现在想来,肠子都悔青了,这么好的东西,我咋没有接过来呢?我至今记得这些事,当然不是因为腊肠,是因为东莞这帮朋友,跟他们相聚的每一个细节,点点滴滴,都那样温暖。

一个人在东莞呆过,走的时候,不忘向他的朋友叮嘱,记得每年给他寄些腊肠,长安写小说的洪湖浪就有这么一个朋友,那人现在北京,东莞腊肠让他牵挂,这洪湖浪每年准时寄上好的腊肠给他的朋友。这样一件美事,在我看来,腊肠只是一个道具,它传递的是人跟人的情谊,两不相忘。北京买不到东莞腊肠吗?当然不是,因为味道最好的腊肠一定是朋友寄来的。

春节的时候,单位的年货也会有腊肠,很小的一包,只十来个。为什么用了“个”字,而不是“根”?不过,似乎用“坨”字更确切,东莞腊肠造型袖珍,短短的一截,用麻绳结得密密的,像一根藤上结的红果,又像一串串的糖葫芦。典故上说,从前有个矮子卖腊肠,人矮,腊肠太长都拖在地上弄脏了,他想了个办法,把腊肠做得又短又粗,煞是壮实可爱,在街上叫卖,果然备受人们喜爱。

我要哪天离开东莞了,有一件事是必须的,那就是委托朋友每年给我寄东莞腊肠。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19
长安人的盆菜



长安人吃盆菜是件挺豪气的事。有万人盆菜宴之说,那场面,可以用恢弘两个字来形容。整个长安广场就是一片茫茫的餐桌,我第一次得见,觉得吃完这盆菜似乎就有了一种去干一番大事业的架式。然而坐下来吃,却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趣味,这长安人是吃着盆菜听粤剧的,慢慢地品,细细地斟。有一种极浓的地方风情。

在过去,长安人在过年过节时才难得吃一回盆菜。关于盆菜,广东有很多地方都有,但长安人把盆菜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乎,长安的盆菜就声名远播了。我是湖北人,对这种炖得烂熟且口味偏淡的菜本无太大兴趣,然而,深入其中,盆菜给出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渐渐地,我会用公筷去刨盆底的萝卜、香芋、腐竹和蘑菇,它们浸透了上面各类海鲜、鸡鸭、叉烧及肉类的鲜汁,入口,浓香滑嫩,端着酒杯,从这个桌串到那个桌,或者干脆就坐到别的桌上不回原桌,几圈下来,人也微醺,台上的粤剧咿咿呀呀的唱着,空旷的广场,起了风,总是难免心生悲意,吃着它乡的盆菜,却时时北望家园。

也许是因为盆菜并没有强烈的排它性,极少听人说盆菜不好适应的。食材皆是家常的,无非鸡鸭鹅,海鲜及蔬菜,并无含有特殊气味及口感的食材,它与所有人都保有一种亲和度,没有刺激与挑战味蕾的姿态。我虽并未亲眼见过盆菜的做法,但猜想其做法并不复杂,盆菜是由各类做好的菜肴层层铺上去的,肉类在上面,素的在下面吸流下来的浓汁,传说共铺了十层,然后在一个盆里加热,用锡纸封好,再端出来。

一桌子人围在一起吃一大盆菜,这本身就拉近了距离,好像是一家人。我偏爱浸透了浓汁的腐竹,用公筷翻江倒海般地在盆里寻找,不料被身边一位好心的大婶告诫说,这样做很不礼貌。我一下子领会了,尴尬地笑笑。然而她也不好意思地说,啊,没什么啦,玩笑啦,爱吃就好。说着,满脸歉意。

我在长安做一本影像类的杂志,在查看长安旧照片时,发现长安人吃盆菜的老照片,在那种黑白照片里,赤着脚的长安人围坐在盆前,争相吃着盆菜。我忽然问出了一个极不妥当的问题:这么多人都把自己的筷子伸向一个盆,不脏吗?一位年长的长安学者瞥了我一眼: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盆菜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食,谁会顾及到“脏”的问题?我又一次因为盆菜出了糗,真惭愧。

在长安吃盆菜,听粤剧依然不是市井生活的一个片断,毕竟,不是平常日子就能吃到盆菜的,长安人这么宝贝他们的盆菜,自然不会天天去吃它。盆菜更像是某种精神的符号,它有自身的寓意,很大程度上,属于文化与精神的层面,你想,这样东西,你能天天吃吗?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20
糖水,糖水



我以为糖水是上天馈赠给女人们的。滋养,甜,滑润,这样的字眼唯有女人去消受。然而在广东,大街小巷,四处遍布这糖水小店,男人女人走进去,要了绿豆沙,银耳莲子羹,小小的盅,精致的小匙,慢慢地,一勺一勺吃完。古书上说,岭南素有毒气,一般我们理解为热气了,热气横生的广东人想了很多法子对付这让人躁动不安的热毒,凉茶应运而生,然而凉茶有药性,是损底子的。要想除掉这热毒,还能滋养人,这宝贝就是糖水了。

我出生在湖北,广东人说的这种糖水,以前我们是当作真正的补品炖给女人喝的,相当隆重,光是银耳,冰糖、枸杞、桂圆,都是罕物,哪知广东遍地都是,喝个糖水跟吃根冰棒一样随意,真让初来乍到的我感到汗颜。工作晚了,办公室的负责人就会叫上糖水给我们当宵夜,几个同伴逛街累了就溜到糖水店里休息一会,既可以蹭小店的空调,又能喝到冰甜的糖水。

先前住在长安咸西,租的农民房,房东与我们同住一楼,房东太太是一位热情的长安本地妇女,胖胖的,很爱干净,讲的普通话很难听,但勉强能听懂。盛夏,每每晚餐后,她都会煲一大锅糖水,然后按我们的房号叫我们拿碗自己去盛。绿豆沙,红薯,银耳百合,海带绿豆,花样不少。看我们盛,她在一边说,多添些啦,多添些。有时,我们懒得拿回房去喝,就在她家的客厅喝完,一大屋子人,都是租户,大家聊天,你老家哪里啊,我江西,你哪家哪里啊,我湖北……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说,能记起的温暖总会有这些人和事,那糖水可真甜啊,有沁人肺腑的清爽之感,莹亮晶甜,没有浊气,像喝了清甜的雪花水。

去酒店吃饭,最后一道上的就是糖水,如果有人特别为你点了木瓜炖雪蛤,你一定要感谢他的那份体贴。能够为你点这道糖水的男人应该是一个入微、细致而又慈悲的人,你喝的每一口晶甜里,都有一份他的心意。只是在十年前,我并不懂得这样的情怀,潦潦草草地喝完那人为你点的木瓜雪蛤,说了一句面上的谢谢,没有细品,没有考量,错过一份心意,也许还错过了一个人。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21
道滘粽



第一次吃东莞道滘粽,心里想,道滘人怎么把月饼馅裹进粽子里,那咸蛋黄,绿豆沙,还有五花肉,分明就是中秋月饼的配方啊。然而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绵软,望着窗外蒸蒸暑气,拈一块粽子蘸上砂糖,漫不经心地咬上一口,那滋味真叫惊艳了。我以为粽子不可以有如此的美味。

跟道滘粽同时出场的还有新摘的荔枝,凤凰花也开了,盛大的夏日刚刚启幕。对于一个楚人来说,对粽子的情感相对是纯粹的。在印象里,粽子不存在好吃与不好吃的说法,它是一个仪式感太强的东西,以致于我们模糊了味蕾的感觉。粽子需要好吃吗?谁那么怠慢,有闲心去品尝它的滋味。宏大的祭祀,龙舟,把粽子洒进长江,让它顺流而下,流到一个滘汩罗江的地方,吸引鱼群,保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尸体。在幼时,每逢端午节,我跟着小脚的祖母去江边,跟着蚁群般的人流涌到长江边,她提着小竹篾篮,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把篮子里的粽子一个一个地洒向长江。

那时感觉粽子不好吃,红枣泥的馅,放了很多糖,仿佛唯恐不够甜,吸引不了江里的鱼群。那种甜味有一股陈旧的气息,如同被糖腌过,连叶子都是甜的。太粘的糯米,沾到手指上张不开,而且吃的时候,咀嚼的声音有一种被吸住的“滋滋”声,那是嗜甜的人露骨的贪婪。

在广东十几年,这个地方的人似乎更看重味蕾的需要,他们吃咸的肉粽,居然还有品牌,漂亮的包装,浓浓的商业味道。白瓷盘里,用刀切开道滘粽,桔红的咸蛋黄就露出来,糯米的粘度刚刚好,不沾牙,微微有一股碱水味,只吃一个,很有饱腹感。光是剪开外面的麻绳就特别有意思,类似的经历,似乎吃大闸蟹也有过,在干净利落的卡嚓声里,层层剥开已是棕黄色的箬叶,有多少人记得这粽子跟一个人有关?而远在湖北的老家,是否还依然上演长江边洒粽子的仪式?

沉溺在这美味里。盛夏即将来临,荔枝莹透,粽子飘香。过端午节吃粽子本身就是一个仪式吧,这样的东西本来不足以用来饱腹,只是吃它的一个味道,优雅而新鲜,充满现代感的情调。一边吃着,一边盘算,这样的假期,应该去一个什么地方好好放松一下身心。至于,屈原,太多人已经忘掉了吧。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28
塞壬散文的表情、腔调和姿态

文 | 李林荣



塞壬,原名黄红艳,湖北人,现居东莞。2004年开始写作,出版散文集《下落不明的生活》《匿名者》《奔跑者》三部。曾获2008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等。

带着同时眷顾“两个故乡”的表情,靠着音调匀齐的声腔,塞壬让自己在不同的作品情境中,都获得了同一种“在而不属于”的独立姿态。这一姿态里,柔和、温暖和峻急、冷静同在,关切、共感和孤僻、疏离并现。

塞壬的散文集和某些单篇作品,都附有包含着同样一句话的作者简介:2004年(有时还确切到下半年)开始散文创作。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自述,淡淡地流露着塞壬作为散文家的一份自信。在各体裁文学创作领地里,散文很可能得算积聚作者和作品的数量比重最高的一片热区。短时间内要从这种人流和文流都超密集的热区中脱颖而出,着实不容易。更何况,塞壬的写作,至少从作品面世的节奏和密度来看,显然并不属于高频高产的类型。



从开始写作到现在,塞壬的散文形成了持续推进、不断拓展的风格化趋向。这种风格化趋向,突出表现在选材的偏向上——借用她第二本散文集《匿名者》开篇一辑的名称,可以称之为“两个故乡”。依着《匿名者》集中“两个故乡”一辑的8篇作品《哭孩子》《消失》《匿名者》《羊》《在镇里飞》《悲迓》《托养所手记》《1985年的洛丽塔》所述及的内容,这“两个故乡”指的仅是鄂之黄石和粤之广州。如果联系塞壬此后的散文新作,一并观照,就更能明白:“两个故乡”的选材偏向,实际上是塞壬散文在凝视当下自我在场之地和追怀往昔个人生活际遇这两重视角交叉相融的维度上往复游移、来回对观的一种深层表情。

楚剧悲迓唱腔把哀伤、凄楚的心绪转化为纵声歌哭,从现实生活的极低处迸发出艺术与生活相通的朴素美学智慧。广东外来务工阶层纷繁杂沓的职场竞争和生计劳碌,迫使哪怕无比多情且善感的人都要在不得不的直面和正视中,学会或者适应一种从背光的昏暗甚至肮脏里反证光明和美好存在的心理游戏。这貌似毫不相干的两端,在塞壬散文中达成了极自然的糅合。这是生活逻辑对文学技能的激发,也是文学天赋在现实挤压下的释放。由此,塞壬散文一举超越了把过去的岁月和远方的故乡一味牧歌化的大量庸常的忆旧怀乡之作。西塞山下的黄村和钢铁厂,从塞壬散文里登场亮相之初,就是美与丑、明与暗、纯净与芜杂、优雅与鄙俗结伴共存,甚至稀释调和为一体的。它们在塞壬散文的小小世界里之所以能绽放出一缕清新、恬静、不失亮丽的旧日芳华的光彩,完全是因为在它们周边旁侧,还同时有塞壬的声音在叙述、描摹着广东务工者阶层浮世绘般的众生相——利欲迷狂、得失纠葛、是非正邪的混淆,都来得更生猛、更直接,也更难有准谱儿或定数。

将这样两类题材,以主次相辅或远近映衬的关联,筑造成一个充满内部张力的文学化的“小生境”或“小气候”,进而又将这个“小生境”或“小气候”统一在同一个声音、同一副腔调的叙述中,让它在呈现自己的整体性的同时,更显现出两个面相彼此辉映、彼此反衬的奇观效果。这是塞壬散文一直有意无意地瞄准了朝前进发的目标。在《消失》中,面向故乡西塞的忆述,塞壬是这样打开闸门的:“在郊区长大的孩子惯于等待和张望。在通往钢铁厂的煤屑路口,在面朝碧波荡漾的稻田的窗前。钢铁和水稻,潮湿的枕木,蜿蜒不知去向的铁轨,还有那忧郁的、一望无边的菜地。它们一下子就说出了工业和农业这两个词。这是两个大词,而此刻却异常具体:钢铁和水稻。这是贯穿着一个人成长的两个关键词,它像一道咒语,箍在我们非此即彼的命运里。这样的孩子就生长在它们中间,被它们追赶,驱逐,而我们对此更多的则是眷念的纠结和一种无法舍弃的——牵挂。”区区七句话,由第一句轻快、散澹而略带沧桑感的陈述,顺接出两句田园诗似的景物描写。继之,四句阐释,与时下寻常散文作品里常见的那种自白句段相仿的阐释,从容而起,层层发力,一步一步地把前面的陈述和描写造成的意和象推进到浑融、深切的情绪与思悟之中。

这样的散文腔调,其实就是描写、陈述和阐释三种话语调式的匹配匀齐。而所谓话语调式的匹配匀齐,最根本的要诀即在于决不把笔触凝滞到单纯的描写、陈述或阐释三者中的任何一端,也不用生硬机械、单摆浮搁的形式,强行排列或堆砌这三种话语调式,而是反过来,让这三种调式环绕作品的主旨和基调,达成和声与协奏的关系,在彼此生发、相互烘托的过程中,产生整体配合效应。正是这种腔调,可以使一篇散文作品跳出耽于片面的抒情和煽情的软而腻、空而泛的套路,避开话痨式的自我宣泄和顾盼自雄的说教加鸡汤这类滥招。好看、耐读的散文,一如好看、耐读的小说或诗歌,从语象、语态层面上,就应该是谦卑、宽宏、不偏执于情知意的任何一极,同时又包容、积淀着情知意中醇厚的精华,像佳酿之于甘泉、大地之于草木,靠承载得起向下的深沉和向开阔处的蔓延滋长取胜,而非仅凭着一瞬间的剑走偏锋,炫耀一下尖端的一点闪亮。

即使在塞壬自己所称的目击近况的在场写作《黄村,黄村》中,这种通脱放达、情知意三重旋律协奏的腔调,也照样得到了分寸恰切的运用。散文创作要求叙述立场必须与素材原生情境维持住一定的间距。无论这间距是视角上的还是体验上的,总之,写作状态中的作者用不着枉抱亲身返归素材所在的时空现场的企图,更不必徒劳地冒充那一时空现场中的某个角色。纵然是作者本人,在散文中也只有作为他者,才能获得被书写、被聚焦的真正权利和最大自由。否则,散文就无异于新闻报道或者戏剧小说。塞壬对此已有充分认识。《耻》写到了她自己,而且也是从写她自己入题的。起头两句:“现在都尘埃落定了吧。我开始慢慢平静地正视它。”文中所述,尽管被作者预告为“时过境迁”的人与事,但实际上也包括了作者5次在广东街头遭抢劫的亲身经验,而这样的暴力阴影,是她在写作当时仍无法彻底从自己身边排除的。塞壬处理这种素材的勇气和写作技能,既源于她强韧的个性,也得力于她一向的写作策略。当素材在她感受中只到适合展现表面状态而非开掘深层意义的程度时,她所调动和运用的笔墨就停留在以描写和陈述为重的层次;当素材在她感受中已经焐焖到意象通透的地步,她的笔墨相应地也就倾注于描写、陈述和阐释以至议论的全面活跃上。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30


从“两个故乡”的对观中取材,以描写、陈述和阐释三种调式的匹配匀齐来行文,这都表明: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跋涉的时间还不太久的塞壬,是满载着她对于文学的特殊认知和用于尝试散文文体创变的装备而来的。正像她声言过的那样,她的第三本散文集《奔跑者》里的一篇内容和面目都很有些别致的作品《一次意外的安置》,在杂志上刊发时就闯进了“小说坊”的短篇栏目里。这当然不只是说明作家作品在跨文体,更表明在作家生龙活虎的创作面前,多少有些僵化了的体裁观念免不了会滑到几近失效的临界点。对于还将大步前行的作家和理应时时更新的文体观念,遇到这样的尴尬其实都不是什么坏事。

照塞壬自我介绍的说法,她进驻文坛至今不过14个年头。充盈的社会阅历和文学体认,为她提供了在文坛一上路就足以飞身快跑的饱满能量。论作品数量累积的增速增幅,塞壬14年来的收获是细水长流式的,远非满坑满谷、遍地开花结果。但3本集子、五六十个单篇里,瓷实精致之作占到了大半。这也正体现着成熟作家在创作上以质求胜和追求精湛的沉稳气度。

通观塞壬的散文作品,两条路向上的企图清晰可辨:一是在文学世界里重述、重构西塞山前黄村的过去和现在,二是藉文学叙述为广东外来务工阶层的生存空间和人居状态,投射一层交汇着悲悯、同情和尊重的精神暖色。两个企图、两件事,在塞壬散文里始终合二为一,当成一件事来做。之所以如此,不为别的,只因对于身为散文家的塞壬来说,她生活和文学上全部仰仗都在她仅有的这“两个故乡”。这“两个故乡”的任何难题,也惟有在它们不断深化和丰富的互为照应、互为支援的关系中,才能求得解决。对于文学中的塞壬和塞壬所创制的文学,这都是惟一可行的选择。

于是,可以看到,《消失》《悲迓》《耻》《祖母即将死去》《黄村,黄村》等作,在聚焦故土亲人的同时,也总用闪回、剪接或拉伸景深似的方式,把广东的生活遭际和世态见闻牵连穿插进来。而《哭孩子》《合租手记》《他们》《托养所手记》《一次意外的安置》这些有关故乡和亲人属于“外面的世界”和“陌生人”的讲述,其中弥漫的善意、温情和体察世道人心的细致感触,又与作者写自己堂妹和弟弟的《羊》《爱着你的苦难》息息相通。

以上这些作品,换了旁的作者,很可能会把素材处理得过于琐碎、把格调设置得不是过于高昂激愤就是过于低抑哀婉。自认拥有生身和成长之地,以及浪迹、受难而终归于安顿之地这样“两个故乡”的塞壬,看起来很轻易地甩开了在散文艺术的天地里动辄摆出高到上天或低到入地的极端矫情架势。带着同时眷顾“两个故乡”的表情,靠着音调匀齐的声腔,塞壬让自己在不同的作品情境中,都获得了同一种“在而不属于”的独立姿态。这一姿态里,柔和、温暖和峻急、冷静同在,关切、共感和孤僻、疏离并现。置身一个常有作者在表情达意的分寸上失当、在锤炼自我艺术风格的火候上过度的文学场域里,怀抱“用一生书写自己的传奇”这般信念的塞壬,偶尔也会有“我写得越来越慢了”似的犹疑。或许,铁了心准备在创作上走长征的人,都注定要经历一连串奋发和犹疑衔接变奏的心理波折吧。愿塞壬从这样的波折中得到更充沛的助力,在散文文体创变的方向上不疾不徐稳步行进。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1 10:37
在太平山上看银河
文、向武华

集体在太平避暑山庄看银河的是这些人:
耀旭,荣光启,萧映,小引,韩少君,江雪,余笑忠,温东华,槐树,黄斌,沉河,郭德军,小竹,魏天无,魏天真,吴远目,杨进,天河,黄梅戏子。
以下五人裸泳不成,后来加入:
木知力,李以亮,张执浩,无边月色,向武华
木知力说那颗星很亮,应该有名子吧?
“那是天狼星。”
小引讲他小时候经常读星座图
在这之前,乌云叆叇,山风如潮。这些集体回忆的人
在找着他们对应的星星
中场离开去水库边小酒店喝酒的有:
小引,槐树,萧映,荣光启,黄斌,江雪,余笑忠,沉河
山风哗哗吹着扬着白蕙的巴茅
沉河说风是另一种形式的水,所以他不认得巴茅,说那是芦苇。
久坐者的身子已凉如星光,我去山边撒尿的时候
立于峭崖危石之上
独自一人单独看了一阵银河,银河好象嘶嘶地发出响声,还是雪涛?
等我返回时
他们已回到宾馆大厅
端着酒杯大声地喝叫着:“阿根廷!阿根廷!”“德意志!德意志!”
喝醉了酒的小引在唱郑钧
为阿根廷犯嘀咕的是余笑忠
他们已忘记了银河
夜深见底,银河在众峰之上更加明亮了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0
散文八章

文、午夜茶

人生修养八要
    前日,去佛家郭姓居士家小聚,闲聊中谈及佛家弟子的修身问题,其中郭姓居士讲解了净慧和尚提出的“修养八要”即:身要稳重、意要安宁、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心要缜密。此八点涉及到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修行,关系到一个人一生德行的积累。听她讲完修养八要,感觉心灯一亮,思绪焕然一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立志修身是君子为人的第一要务。因此,学习佛家居士的“修养八要”,确实意义重大。首先,身要稳重。曾国藩素以为人持重、忍隐著称于世,他的持重和忍道功夫修炼达到了超人的程度,遇到再大的惊变,亦是镇定如常、端坐中堂,丝毫不形于色。正是他的这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端庄威严,持重大度的修炼气度,才能成就大事,担当大任。因此,为人切不可心浮气躁,坐卧不宁,养好宁静心,才可以学习好与工作好,担当人生的重任。

    其次,意要安宁。人,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内心。一个心神不定的人难以抵御外来的干扰与诱惑。因而要想抵制干扰,有效克制自己,首先要心安定,然后气才能安定;气要安定,然后精神才能安定;精神安定后,身体才能安定。克制自己内心浮躁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意念凝然,安定,稳定情绪,持“五戒”,修“十善”,以静制动。记得以前看过《庄子》上的一篇描写斗鸡的故事,就是描写以静制动的例子。古代有一个叫纪子的人,为齐王养斗鸡。十天后,齐王问他:斗鸡训练好了吗?纪子答:还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只鸡还恃气而不能静呢!又过了十天,齐王问他好了吗?纪子答:没有。因为此鸡听到别的鸡叫,就显得焦躁不安,跃跃欲试。再过十天齐王再次相问,纪子还说不行。因为这只鸡还在顾盼自雄,意气强盛。四十天后,齐王继续问他,这次纪子说:差不多了。齐王不解的问:“何以所知”,纪子说,因为它听到别的鸡叫,呆若木鸡,已毫无反应了,面对挑战不惊不动,真正进入“静”的境界,它的内在德性已经养成,临变不惊,具备应对一切挑战的定力。

    第三,色要温雅。色就是人的外在表情,这是给人的第一表象。一个表情烦躁,粗狂的人,别人都不愿意接近。因此,待人温和友善,面露灿烂笑容,举止温文尔雅,处事恰到好处,就是一种人性的修养。我们只要平时注重内心修炼,克服浮躁毛病,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与人为善,待人接物如沐春风,我们在“色”字上就修炼到位了。

    第四,气要平和。俗话说,心平气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平和的心态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一种面对世俗的繁华,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达观的况味。平和的心态,才能理性面对一切,才能积极干好工作,才能获取健康与财富。因此,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培育定力,寻找和创造自己所希望的生存状况,以利于战胜任何困难、挫折与压力,切不可因为我们不好的心态而使自己成为失败者。成功,永远属于具备平和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

    第五,语要简切。《论语》上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圣人教育我们说话要简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为人处世,身处职场,说话切忌长篇大论,话无主题,啰哩啰嗦,要谨记:少说多做,少说多听,少说多思。为人必须真诚,不可说虚情假意的话,不可说言不及义的话,不可说有伤和气的狠话,不可说不能实现的大话,不可说是非嫌疑的坏话,不可轻诺,开空头支票,少说空话,言多必失。因此,修炼好语言功夫,极为重要。

    第六,心要慈祥。慈悲为佛教立教的基本,一切福利社会的方便事业,皆从慈悲心而生,为人无慈悲心,就会产生贪心、嗔心、痴心、妒心,便会产生世间一切怨恨。因此,培育慈悲、祥和的心,是化解一切苦厄的根源。大智度论:“以佛菩萨眼观众生,一切众生皆佛菩萨;以牛羊眼视众生,一切众生皆成牛羊”。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分享的心、结缘的心、慈悲的心对待一切,心才会安祥,气才会平和,慈祥才会显露,人脉才会强大。

    第七,志要果毅。读书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树立凌云之志,为人当志存高远。人生在世,应当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活,就要轰轰烈烈,以高远的志向引导人生。立志要果断,要有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言行,向目标前行,百折不挠。

    第八,心要缜密。心思缜密是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质。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是因为谨慎,缜密,为人细致到位,深得唐太宗的信赖,并获得唐高宗的重用,她关注高宗的衣着爱好,行为习惯,她关注他身上每一个变化,以缜密的心,处理好了一切政事。作为中国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丰富了大唐盛世,而她缜密与细心的特质,则是成就伟业的重要因素。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事之时,一定要周密思考,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一件事,遇事周详缜密,关注细节,这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1
爱在五月


你说,短暂的生命旅途中遇到我,让你的生命充满了阳光,不再平淡,不再落寞。

你说,秋风落叶的小河边,因为我们的相依,静静流淌的河水,唱起了快乐、思恋的歌谣。 你说,冬雪飘飘的寒风中,我如青松傲立相伴,使你不再寒冷孤单。

江堤上,星光下,我们第一次紧紧依偎,暮春的夜风中,彼此坚定地诺言,让两颗年轻的心不再孤寂,心灵火花撞击在春夜飘香的风里,闪烁在春夜的星河。

我们,相遇在榴花似火的五月;我们,相依在春江流水的岸堤。

你说,相遇是前世有缘,相恋是今世缘聚,来世再相依恋,三生三世也不分离……动人的、诗一般的誓言,响彻在耳畔,滋润着爱的心田。誓言如歌,美丽的音符穿过时光的隧道,向上苍宣告,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于是,五月里,你带着暮春的一丝雨脚,奔跑而来,把爱的心思装进信封,给我寄来一扎心心相映的心语。

于是,我迎着五月的南风,用真情编织长笛,面对浩浩长江,吹奏五年漫长的情感乐章……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1
香樟树下



春夜有风,有风的夜晚。

奔涌的车流,闪烁的街灯,江岸边徐徐吹来暮春温馨的晚风。你我就这样伫立着,与一颗灯光下硕大的香樟呈三角形站立,站成了三棵树。纤手相携,细语喃喃,晚风习习,灯影摇曳,一幅浓缩的“春江花月夜”的小景,定格在扬子江畔的香樟树下。

月光下,你温情的目光,牵引我走进了你情感的季节。春花中有我们欢笑的追逐;夏泉畔有我们戏水的激情;秋风里有我们携手山间小径;冬雪下有我们铬下的誓言……五载执手相牵,五载心心相映,时光之羽拨动着心灵思恋的琴弦,弹奏着爱的歌谣,三百六十五里路遥,一生有你相伴,三百六十五里路遥,从今世到来生……

晚风吹落一片树叶,翠绿晶亮,幽香阵阵,你用这片香樟树叶卷成叶笛吹响了夜曲,一曲“昨夜星辰”清脆嘹响,在夜风的伴奏下,悠扬而温情,把香樟树下的爱演绎得多彩多姿。爱是不变的星辰,爱是永远的追寻,绝不会在银河中坠落,爱要地久天长。悠扬的夜曲,让我们情感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涨潮,爱的香樟树在长出一圈金色的年轮,刻下了我们爱的心语。

风吹,树立,手牵,我们把这份真情爱恋掛在香樟树上,借来星光的温柔,编织生命的绿色,让爱的心曲歌唱,让香樟树下的爱恋永远。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1
秋日的思索



当秋风吹落片片黄叶,当鲜红的柿子高挂枝头,朋友,又一个硕果累累、落叶纷飞的季节来临了。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检验付出成果的季节。金色的秋天,她从挥洒汗水的田野山川走来,她从机声隆隆的工厂车间走来,她从书声琅琅的菁菁校园走来,她从千百个五彩缤纷的梦幻中走来。她挥洒湿漉的头发,她擦干满面流淌的汗水,她带着清凉的秋风,一路走来……一个伟大而深邃的季节,一个公正而理性的季节,她是理想的引导者,她回报你的真诚付出,她检阅你春夏的成果。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面对柿果高挂的秋树,把我们的成绩检阅。过去的日子,你可否尽心努力?你是否尽职尽责的投入?你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吗?过去的每一个日子是否问心无悔?面对高大的柿树,面对数不清的鲜红的柿果,我们陷入沉思。累累硕果,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曾有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的农人,担肥洒水、拔草剪枝,细心地呵护,默默的付出,换来硕果高挂的丰姿。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日是深邃的,她能检阅你付出的深度;秋日是浪漫的,她也检阅你浪漫的情感;秋日是爽朗的,她会检阅你坦荡、奋进的人生;秋日是惆怅的,她能检阅你的失落与忏悔;秋日是高远的,她能给你一个久远的期盼……

秋风阵阵,丹桂飘香,秋风冷峻而暗香盈盈,她让你反省春夏的得失,让你理性分析成败得失,让你在下一个冬季或来年再弥补过去的缺失,在流泪中矫正,在悔恨中励志,迎着冬雪奋进。我们还有一个冬季的修复时间,还来得及“亡羊补牢”,修复人生的缺口。

秋季,天高云淡,金桂盈香,清风爽意,我们享受着丰收的成果,承担着欠收的责任,反省着思想的尘点,计划着重整旗鼓的方案,在冬日里起跑,向下一个春天进发……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2
周庄夜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如画,小时候常听人吟诵这首词,总渴望去看看富饶丰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体会“江南好”的韵味。春四月,我们一行去江浙学习,顺道来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夜幕下的周庄,小桥流水,彩灯高挂,衬得夜色如梦如幻。周庄座落在苏沪之间稠密的水网中,像一片荷叶,四面环水依靠着淀山湖,以她旖旎的水乡秀美,九百年的人文历史,古韵犹存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俗风情,冠绝江南。夜色下的周庄,犹如披着薄纱的江南女子,哼着吴腔软语向我们走来,带来江南温润的气息。在四月轻柔的春风中,我们倘徉在清幽的小河旁,河两岸的杨柳吐出了嫩黄的苞芽,长长的柳条大胆地伸向河水,在夜风的吹拂下,如少女的长发倒映河中,飘逸自如,尽显了江南水乡千丝万缕的温柔;古朴的小街,明清时代的建筑,特别是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在一串灯笼的映照下,体现了江南水乡古朴、宁静的风味。小镇的水乡人也别有情致,把茶桌摆上河岸,把红黄灯笼挂上柳梢,把大写的茶幡迎风张拉,紫砂壶、蓝花碗、龙井茶、小铜炉、小板凳一应俱全。三五成群的客商或游人,走累了,坐下来歇歇,要上一小壶清明茶,在宁静的小河边,在春日的夜风中,端上一杯清茶,尽兴地品尝。也有客人直接用茶壶饮,一仰脖子,茶水流出壶嘴,发出“吱吱吱”的响声,引来路人张望,好一派悠闲的情致。偶尔有小木船穿过夜幕而来,船夫的吆喝声,船橹的咿呀声,商铺的叫卖声,吴声软语,波光流翠,情景交融,呈现出江南水乡别样的风韵。周庄水网稠密,桥桥相连,各式各样的小石桥、拱背桥,勾画出水乡之美。全功桥、富安桥、报恩桥、隆兴桥、双桥,桥桥连河,使河两边的人家连为一体。最著名的双桥就是知名画家陈逸飞所画的地方,当时陈逸飞以这幅画作名扬海内外,引得国外游人如织,惊慕中国江南还有保存得如此古朴、纯美的水乡小桥。

周庄还有一处景点——沈厅,是江南巨富沈万三之家,沈厅的面积与北方的大户大院相比,不算大,但别具江南风韵的雕梁画栋,却值得品位与参观。沈厅有一处铜壁画最值得人们沉思,六、七百年前发生在沈万三身上的往事,都在铜画上展现: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江南巨富沈万三捐出一半家资,支援明朝修建城墙,可谓有功之人。但沈万三自恃修城有功,借着酒意请为洪武皇帝犒赏三军,洪武帝大怒,便把沈万三发配边疆。封建皇帝朱元璋嫉财多疑,不但沈万三如此,曾经随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徐达都没有得到善终。“狡兔死,走狗烹”,封建帝王私欲作怪,刘邦、赵匡胤等披上龙袍,坐稳根基后,莫不是以各种理由诛文臣、涮武将,建立家天下。。。。。。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沈厅的铜壁画在夜幕下诉说,引得游客照相留念,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往事如烟而逝,江南巨贾沈万三永远没有想到,他建于周庄的老宅,他因财惹祸的故事,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在启示着后来人。夜周庄,如诗如画、灯火阑珊;夜周庄,河水幽幽,小船咿呀;夜周庄,犹如怀抱琵琶的江南女子,轻轻地诉说着这里跨越千年的往事。。。。。。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3
常忆故土民谣

谷雨时节雨纷纷,在小病的寂寞之时,七旬老母从兄长家来到我的床前,用她长满皱纹的老手抚摸我的额头,嘴里不停地问寒问暖、唠叨着。。。。。。看着灯影下老母沧桑的脸,听着母亲细语喃喃,让我忆起了飘逝三十多年前的一些乡土民谣。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燕子呢喃、杨柳发芽的春三月,母亲带着七、八岁的我,在翠绿的蚕豆苗间锄草、松土、修沟。那时的天好蓝、风好柔、云好轻,在春燕的盘旋下,一双小小的泥足奔跑在泛绿的田垅间,在母亲的教导下,一串清脆的童音回响在春意盎然的蓝空下:“蚕豆叶,豌豆芽,哥锄草,妹送茶,妹也妹,你莫喳,下年我跟你说个好人家。。。。。。”。七十年代,我饱尝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缺衣少食的我,由于有母亲纯朴善良品质的熏陶,有母亲教导的乡土民谣,让我充满了精神的快乐。正月十五夜,在清冷的月光下,母亲教我们兄妹唱起“天青青,月明明,玉兔引路去偷青。偷了青葱人聪明,偷了生菜招财灵。。。。。。”故乡月明之夜,三五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妇看过灯彩之后,哼着小曲,钻进人家的菜园或菜田里,摘菜掐葱,带回家掺在面点中煮食,据说小姑娘偷得青葱会更聪明,大闺女偷得生菜尤为怀孕生子或带来财运的吉兆。。。。。。家乡偷青的民俗,据说是缅怀孟姜女千里寻夫而来,孟姜女在去长城的路上,饥饿难捱,便在路边菜田里偷采菜蔬果腹,后世女子同情她的不幸遭遇,便以“偷青”相缅怀,逐渐形成家乡的民俗活动。家乡民谣穿插在村民生活的每个时段,表达了村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月半之夜,黑灯瞎火之中,我们一群孩子,拿来葫芦瓢,用竹筷子诅咒老鼠:“月半夜,敲葫芦瓢,老鼠下儿不长毛。。。。。。”静夜中的童音,体现了乡人对老鼠偷粮的憎恶,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乡村生活是单调的,乡村的孩子更有一颗颗纯净的心。夏日月夜,童年的玩伴,最爱唱的民谣是“十二月花开”,具体已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正月里来梨花开,二月里来杏花开,三月里来桃花开。。。。。。”高挂夜空的满月在淡云中穿行,似乎听懂了这清脆的童谣,邀来清风作伴,播洒一夜的清辉,给清贫的小村一个充满生机的夜。童年时光,我们最爱在月夜里吟唱民谣:“月亮走,我也走,我对月亮提花篓。大月亮,细月亮,哥在房里做木匠,嫂在房里补衣裳,补一补,补个大花鼓,载一载,真好看。”这是乡村清贫纯朴生活的写照。昏黄的灯光下,哥为了生计,正在精心地做着木匠活儿,斧头锤子,敲敲打打,一个个做好的小木凳,小方桌,就是对哥哥辛劳的回报。嫂也不闲,灵巧的双手用剪刀、针线在破旧的衣服上转动,明显的破洞,在她巧手之下,很快变成了小花猫、小白兔等衣服装饰图,勤劳善良的大嫂为孩子们缝缝补补,操劳一家的生计。这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一个多么安宁幸福的家庭。总记得上小学,我不想穿有补丁的衣服,母亲教育我:“衣服破了,只要补好了,洗干净,穿整齐,就是最好看的。”在母亲的引导下,我穿着有补丁的衣服走过了童年时代。现在回想起一字不识的母亲的话,是多么的有意义而超脱啊!每当月明之夜或落雨的黄昏,我总会记起那飘逝已远的乡村民谣,湛蓝的天空、翠绿的乡野、辛劳的农人、慈祥的母亲、泥足奔跑的伙伴,都在时光的流逝中远去了,惟有那清脆的童谣,响彻在每一个午夜梦回。。。。。。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3
浮生若茶-



  人到中年,品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苦雨老人曾写道:“喝茶当于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茶里人生,人生茶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人讲究茶道, “茶”是一个温暖的字。有诗人写道:上帝在喝茶时,开始不怀念咖啡;中国人在喝咖啡时,所有的毛尖纷纷向喉头刺来。道出了我们对茶的一往情深。茶是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柴米油盐酱醋也代表人间烟火,但俗,不像茶可以入诗,让人品出许多雅趣和情致。茶与酒也完全不同,酒会使人血液沸腾,人心激动,行为不羁,头脑发热,思想膨胀。而茶如诗如词,诗词能明心,茶的清新淡雅能提神。慢慢饮上一杯,在甘苦中修炼身心,静心安神。可谓苦涩中寻甘甜,甘甜中品苦涩,渐渐的,我们对茶有了一种情结。-

  七十年代,我就对茶有深刻的记忆。年少的我,对父亲每天喝那苦涩的茶较讷闷,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喜欢喝那苦涩的茶汁。一个夏日黄昏,我不小心将父亲心爱的宜兴紫砂壶摔破了,那上面刻写的“客来茶当酒,犹味此中求”,也变成了碎片,父亲很是伤心。于是,招来一顿狠打。从此,我知道了茶对父亲的重要性。我知道,父亲是老三界高中生,由于家庭成份不好,考上了大学却没让上,有一种落魄书生的悲世情怀。在农村务农的日子里,父亲选择了跟茶壶对话。在那困苦年代,茶壶成了父亲人生的道具。。晨光初现,父亲总是泡一壶酽酽的茶,或写诗作文,或对窗独坐,或若有所思地在庭前踱步。每到茶季,细心的姑姑总是为父亲送来自家的茶叶,父亲比平常要忙碌一些。茶壶口那“吱吱”的叫声传达出父亲的兴奋,父亲也是在饮茶时写出了更多的精美诗篇。茶是苦涩的知音,它以这种特质进入一个人的生活,用暗示和契合的方式,通畅了人对于世间万象许多理解上的障碍。现在,我理解了父亲为什么当时取了“乐农”这个笔名,理解了父亲在农村艰难时期写的那些诗词的意义了。以下收藏于《荆楚诗词大观》一书父亲务农时期的诗词,可以体现茶的精神、茶的苦涩、茶的从容与飘溢。-

                      故园乐-

                   一从归故里,终日把梨锄。-

                   大腹充苕饭,微躯着布裘。-

                   家贫无显客,园小有常蔬。-

                   尚有诗人至,呼儿备酒垆。-


                     咏棉花-

                 漫不逢迎富贵花,亦香亦艳向天涯。-

                 谁知姹紫嫣红外,衣被民生第一家。-


                    西江月-

                    英山纪行-

  走遍鄂东三县,英山别具风华。环岗尽植绿香茶,最喜温泉浴罢!四顾云峰耸翠,参差错落人家。门前丛竹映桃花,泉水自流灶下。-

                    西江月-

                太泊湖工程开工遇雨-

  闻道湖中浪大,今来果不虚传。彤云密布四垂天,骇浪惊涛一片。日暮雨随风至,烟笼天水无边。听风听雨拥衾眠,漫把聊斋话遍。-

                      水龙吟-

                    登横岗山巅-

  有缘百里来游,岗巅一览群山小。寻幽访胜,观碑考字,几人曾到?眺水苍茫,眺山隐约,眺云缭绕。独“横岗耸翠”,出怀岌业,峭岩露,松衫抱,安得裁云补庙,好装点名山更俏。由他疗养,由他游览,由他祈祷。愿水常流,愿山常绿,愿人常笑。问洪参老者,敝人遐想,可还精妙!-

  要真正理解茶味人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味去参悟。从古至今,诗人对茶的褒扬多姿多彩,用春风之笔蘸着鲜艳茶露,给生命的每一个音符增添了美好的感受。 -

  诗人李郢为春茶采摘上贡天子而在《茶山贡焙歌》中感慨道:“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以及:“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催。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及先清明宴。”把当时成千上万人采摘、制茶、吃茶、进贡春茶的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

  东坡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文学家,并精于品茶、烹茶、种茶,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也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最后一句写得雍容别致,成为千古绝唱。 -

  的确,当茶叶一瓣瓣的心状打开在水中沉浮时,品茶读诗,会体会出一种散淡的润物情致。在茶道与功夫茶里,纷攘的名利如烟云浮过眼眸,淡化了俗世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少了些许浮躁,眼光也随之柔和。“喝茶当于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不是文人的矫情,实在是茶提升了人生之境。有人说,人过中年饮的是下午茶,我心有戚戚。多好的比喻,人生的诸多况味都被很感性地道出。将茶作为人生喻体,是再恰当不过的生活修辞。年少时,许多人生境味是难以体会的。人到中年,午夜梦回,我们会感叹人生的短暂、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许,我们只有像茶叶一样经得起炽热的沸水,才能释放生命本身所深蕴的内涵,飘溢内在的芬芳。人生,只有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才能在磨炼中成长。-

   每天上班,喝茶是必须的的功课。每当看到绿茶在水杯里飘动,我想起了制茶的夜晚姑母为解困所吟唱的山歌,那情景,那气息,沁人肺腑,烙在心头,虽二十多年了,可稍一点击,一切画面又都鲜活起来。我因此常常想,人生也如茶,酝酿一季的生命,当在最重要的时候浸泡生命的色彩,体现存在的价值,为人们奉献生命的清香。-

    去年出差到英山,漫山遍野的绿茶扑面而来,我的双眼咸涩而潮湿。山坡上,那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茶树躬着身子,做着优美而虔诚的姿势。风低低地吹过山岗,一片片绿意迎面而来,那清新的味道,让我想起了藏语古谚:“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也让我想起抚育我们的父母双亲,多么伟大的父母,多么伟大的无私奉献!一首散文诗这样写茶:-

滚烫的火焰,让您又一次涅槃中重生,留下更醉人的香郁。火热的灼烧,是否让您有如毁灭般的痛苦?-

   茶,为什么每次沸水的冲泡,您都在边舞蹈边散发悠悠的香。慢慢的在水中舒展,妖娆的舞姿,在沸水中得到又一次的新生。-

茶,离开生长的土壤;四海飘零、四季舒展;您的香溢依然悠悠荡荡,无所不在。-

鲜活的生命,怡人的舞姿,在沸水中演绎您与众不同的风韵。-

  元好问在《茗饮》中写道:“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或许我们的双亲有的已经过逝,但他们也如这美丽的茶,在涅槃中重生,在另一个世界里默默的注视我们,永远存活于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飘溢永远的茶香。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4 13:34
爱在心门里

还记得那个满天星光,还有一弯弦月的春夜吧,长满青草的堤岸上,我们十指相扣,寻找那闪亮的北斗星座。一番海誓山盟,你走进了我的心门。

其实,我的心门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珠光宝气,没有鸟语花香,亦没有富贵荣华,只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清高的傲气,宁静致远的思想,入世修炼的佛道思维……

我是平淡的一介武夫,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相遇、相知、相爱。亲爱的,对不起,假如你心生悔意,那就退出这扇门,走向门外的风景。退出,并不是你我的错。即使退出,也不可悲伤寂寞,要振奋精神,走向更加灿烂的生活。请你也不要顾忌我,单是那星夜下的相拥,你便照亮了我生命的天空……

假如,你甘愿留在门内,宁愿在艰苦、单调的生活中度过,宁愿用善良的心陪伴我,用辛勤的双手支持我,那就继续留在心门里,一起风雨同舟,一起顶风傲雪,一起风雨兼程。在心门里,孤寂的天空将衍生最美的爱的故事,爱的魂灵将幻化着满天的彩蝶,翩翩起舞……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9 10:48
冬天
文、小竹
一、雪
雪,覆盖着原野。风,行走在哪里?
空中飞翔的麻雀东张西望。这个冬天无食可觅。
我的激情,也在这个季节冬眠。
雷中的情景多么简单,除了白,还是白。
一只乌鸦的呜叫,燃烧着一朵黑色的火焰。
一个贫血的灵魂在雪域的上空飞翔。刺骨的寒风侵蚀着贫血的灵魂。
站在雪的涂处,我的心从内到外是一片宁静。

二、酒
很羡慕刘伶,一杯浊酒从魏晋沉醉到如今。
那一句“醉死,埋之。” 这是何等的潇洒与激昂。
苍苍竹林,杳杳钟声。路在前方,留下万种风情。

三、梅
下雪,意之所及。
飘雪无声。梅花在枝头找到出口,一束跳动的火焰,燃烧着。
梅花,冰雪中燃烧的花朵。
花蕊,火焰,燃烧,激情。
一种情感的枝条在冰雪之中恣意地燃烧。

作者: 郭德军    时间: 2021-12-29 10:56
行走在大地和天空之间

文、小竹
        
                                路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 题记
   黑暗中一群人向前走去,前方没有目的地。我随人流而去。
   这条路曾经很拥挤,碾飞的尘土把我推向路边,我所有的情绪都弥漫在这苍凉的路上。
   驻足路边,便可发现,有很多人走过去了,去向远方。他们去哪里停伫,那里便是目的地。
   面对路,我无法选择,唯有踏破坎坷,才能从路的曲折中品出一种更深沉博大的暗示。而我每一次踏上你,都有对往事深深的回忆。
   于是,我知道,沧桑的路便是人生沧桑的结局。

                                    
                              月亮之上

当月亮一千次在树梢眺望之时,往事已经褪色 。花季与纯真在时光的甬中尘封了浪漫的花朵。
     月之光曾迷蒙了我的双眼;夜之风曾染白了我的鬓角;暮之鸟曾穿透了我的胸膛。
     千年之月,就这样以一种无语之心境、无语之姿势悬挂在树梢。
     在和月的约会中,是谁辜负了这一帘幽梦?

                               三月的幽兰

带一路花香,向我走来的,那是三月的幽兰。
     水中绽开的浪花抚开了三月最后的幽兰。那芬芳的气息甜蜜了我们的时空。伸出手心的花瓣,我们握住了春天。
     去不曾相约的地方等你,相信那嫩绿的兰花就是你幽幽的目光。你将三月的明丽高悬,开阔了我的天空、蔚蓝了我的心情。在不曾相约的地方等你,思念依旧绿遍大地。
     三月的江南,絮语如爱,流淌着悠悠的欢歌。泪溅起温婉的浪花,纷乱了你我的心事……
        雪
雪,覆盖着原野。风,行走在哪里?
空中飞翔的麻雀东张西望。这个冬天无食可觅。
我的激情,也在这个季节冬眠。
雷中的情景多么简单,除了白,还是白。
一只乌鸦的呜叫,燃烧着一朵黑色的火焰。
一个贫血的灵魂在雪域的上空飞翔。刺骨的寒风侵蚀着贫血的灵魂。
站在雪的涂处,我的心从内到外是一片宁静。

        酒
很羡慕刘伶,一杯浊酒从魏晋沉醉到如今。
那一句“醉死,埋之。” 这是何等的潇洒与激昂。
苍苍竹林,杳杳钟声。路在前方,留下万种风情。

       梅
下雪,意之所及。
飘雪无声。梅花在枝头找到出口,一束跳动的火焰,燃烧着。
梅花,冰雪中燃烧的花朵。
花蕊,火焰,燃烧,激情。
一种情感的枝条在冰雪之中恣意地燃烧。






欢迎光临 武穴论坛 (http://bbs.wux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