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则国内最普遍的经济现象来谈我国的经济基础(转贴)
首先得感谢我们的技术工人,是他们所开创的互联网使我们普通劳动者也有了了解一些事实和真相,并说些真话的渠道。
一、国只最普通的二则经济现象
近来网上冲浪,看到二则国内最普遍的经济现象,一则是新华网刊载的 ,说的是中国的亿万富翁91%是高干子女(官方:亿万富翁3220人中2932人是高干子女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0/20/content_5227379.htm ),另一则是人民网刊载的,说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4821360.html)。
二、二则经济现象后面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在谈这二则经济现象前,我们得先分析一下我国经济的构成了,改革前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改革30年后的今天呢,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这是在所有制结构上的最重大的变化。1981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8%,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9%。源自: 目标、国情、道路的统一——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1978年国有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0.75%,改革后由于实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采取减免税收、鼓励、扶持等优惠措施,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出售”和对大型企业实施公司、股份化改制,使公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1995年以来大幅度下降,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企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第505页“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4年) ”,计算出国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5.3%.时间又过去两年了,目前国有工业的比重可能还要少于此数。这是一个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据对2004年底经济普查,在325万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公有制企业只占19.9%,而非公有制企业却占80.1%,国资委消息,到2003年已有90%的国有小企业和70%的中型企业已改制成私营经济。全国绝大多数的市县一级已没有国有企业了。从就业结构来看:公有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99.86%下降到2005年16.2%,下降8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3.0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所占比重由1978年仅占0.04%猛升到2005年83.8%,总人数高达63553万人,上升83.8个百分点。从工业总产值来看: 2004年,公有制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6.2%,不含国有控股部分,只占19.9%。而非公有制工业从不占比重到2004年占63.8%或80.1%(含国有控股部分),其中:个体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80年0.8亿元猛增到1999年22928亿元和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在私营经济中(个体经济改为私营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04%上升到12.1%。私营工业所创产值由1989年97.4亿元增到1999年7688亿元和2004年49705.2亿元,及2005年47778.2亿元(为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占比重由0.5%上升到1999年占6.1%和2004年22.4%及2005年17.8%(规模以上数)。已由私人操纵的股份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从1999年13746.0亿元增到2004年57744.4亿元,占比重由10.9%上升到26%;外企工业由1980年创产值0.3亿元,增到1990年526亿元,1999年18954.2亿元和2004年67137.8亿元,及2005年79860.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0年2.2%上升到1999年15%和2004年30.2%。此外,2004年还有私人控股占62.1%的股合制和私人占股48.4%的联营企业,创产值356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