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吉林松原高考惊现“抢卷抄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2 01: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无良教师兜售作弊器材,监考老师协助放风

  吉林松原高考惊现“抢卷抄袭”

  6月9日一大早,李明全(化名)夫妇气冲冲地到吉林省松原市招生办为儿子讨说法。他们的儿子李爽(化名)在8日上午的高考中,考卷被后面一名考生抢走抄袭,以至于最后未能答完题,而且答题卡也被撕坏,这一科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教师卖作弊器材

  获利80万元

  6月7日、8日,松原市扶余县,记者看到,开考之后,一些家长就在“坚决打击高考舞弊行为”一类的横幅下席地而坐,吐着瓜子皮儿,高谈阔论中冒出的往往是“抄”、“仪器”、“买场”等字眼。每场考试过后,都能听到有学生或喜悦或懊丧地谈论,刚才抄了多少或哪个没有抄上。

  6月6日晚是高考前夜,扶余一中一位工作人员站在校门口的石狮旁说,本校两名老师刚被抓了。他说:“高三的老师,组织学生买仪器,收人家钱。好好地教学,不少挣!那俩钱儿那么好花呢?”

  “仪器”就是高考作弊器材。有的像块橡皮,有的看起来是手表,都能显示场外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答案。有的无线耳机则像个小红豆粒。用扶余一中几名高二学生的话来说:“现在啥时代了,全是高科技!”这些作弊器材的电波能传送二三百米左右,发射装置与考场之间不能超过这个距离,在此范围内的旅店、居民楼都可能成为作弊团伙的藏身之所。本报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通过出售作弊器材,涉案的扶余一中教师几天内就获利80万元左右。有人形容涉案教师“像办辅导班一样”组织销售。6月8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松原市公安局一名大队长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情况汇报里就提到,扶余县两名教师因出售作弊器材被抓。在松原督查的吉林省公安厅经文保支队张队长告诉记者,其中一人叫刘艳华,另一人姓何。

  兜售“设备”

  包上重点大学

  但只买设备没用,还得另买答案。每场开考后,场内的人会把试卷拍照传给作弊团伙,场外的人组织高手团队解题,再把答案发给考生,整个过程大约耗时1个小时。

  有人告诉记者,一台5000元的设备,连同答案就要价2万元。但行情因答案的“质量”而定。有出售者打包票,使用设备后,包进本科院校或包进重点大学,考试成绩不到本科线不收答案的费用,过了本科线收1.6万元,超过重点线收4万元。

  扶余三中高三教师刘芬(化名)气愤地对记者说:“一中这个老师太过分了,整那玩意儿违反职业道德,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了,坑学生,坑家长!”

  6月8日上午的考试结束后,记者从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一位考生处了解到,考场上抓了4个使用作弊器材的学生。但他表示,还有很多考生带设备入场,“那4个只是被抓了当典型,成了替死鬼”。记者向吉林省公安厅来松原巡查的张队长询问,前郭五中是否有4名考生因使用作弊器材被抓获,他告诉记者,共有9名。

  前郭五中这名考生还说,场外传来的答案并不太准。“答题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只是因为用摄像头传出去的考题,有些地方拍摄得不太清楚,有些数字就会计算不准,从而影响正确率。”

  考生称有钱可“买场”

  刘芬老师告诉记者,有外地学生费尽周折,转到这里参加高考,虽然刘芬从没在自己的班上见到这样的孩子。一位高中女生坦率地和记者说,外地学生之所以要到扶余来参加高考,是因为“在这块儿考试有手段”。她解释说:“可以买场啊,只要有钱都行。假如说你在别的地方打500分,在这儿能打600分。”

  在松原,外地人听不懂的“买场”,就是花钱买通监考老师和同一考场的其他考生,抄袭他们的试卷。被收买的老师不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可帮忙传答案,或者放风,以免被巡视员撞见。

  在买场的情况下,老师“不管闲事”是理所应当的。有家长举例说,往年曾有学生截获了不属于自己的纸条,拿起就抄,监考老师制止,他理直气壮地说:答案是你递的,兴他抄不兴我抄?

  扶余县一家饭馆的老板王锋(化名)对于儿子的将来表现得胸有成竹。“我给孩子运作了,”他有些得意,“反正我家孩子考不上的话,这个考场就基本没人考上了。”记者问:“今年查这么严,你们怎么运作?”他说:“到里边就松了。”

  监考老师“不敢太深管”

  语文考试之后,扶余三中学生张帆(化名)走出考场的第一件事,是给家里打电话。她旁若无人地对着话筒大喊:“我同学语文不好,让我给她整答案,我就整张面巾纸,写上去了,让一个女生传,那女生还不给传,一下子卡住了,让一个老师看见了。就一个老师管,那老师其实挺好的。另一个老师站着不吱声……没收卷儿?不可能!”

  当时,那位同学坐在第一排,张帆将选择题答案写在面巾纸上向前传,不料前面的女生不帮忙,又给送回来了。张自己接纸条的时候,那位监考的女老师走过来,对她说:“你老实点!”但老师所做的到此为止。

  “这不是面巾纸啊,我传出去好几个呢!”张帆对记者抖抖手里的塑料文件夹,里面有一大包纸巾。她说:“老师不敢太深管。只要你别让巡场的看到,给老师添麻烦。去年有老师管得太严,让人给揍了。”

  很多家长也持这样的看法。王锋说:“监场老师都有胸牌,你要是对我不利了,我考完后找你。他学习啥也不是,考试就只能背水一战了,你敢跟他声张?(老师)工作范围内必然得提醒你,但你就拿他的话别当回事儿。”

  高考期间,刘芬听自己的学生反馈,今年监考严了不少,有人传纸条被没收了。但考试第一天,刘芬的孩子就被别的考生要答案,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守在熙熙攘攘的考场外,当中国青年报记者询问扶余一中3名高二学生,明年高考会不会考虑作弊时,有人回答“看吧”,有人回答“嗯哪”。

  出了考场还不忘“核对”

  一张皱皱巴巴的白纸上面,写着一组“ABCD”——选择题的答案,白纸在一名黑衣女生手上。她对身边那位身穿粉红T恤的青年男子说:“你是从17题给我发进来的。”

  6月8日中午,全国统一高考综合科目考试散场不久,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三中学考点门前,见到了这一场景。

  与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对家长模样的中年男女,男子穿红色T恤,女子身着白色衬衣。黑衣女生与粉衣男子同时掏出手机,查看短信记录。记者从他们的对话得知,女生参加的是理科综合考试,而男子在考场外得到答案,传给了正在考试的女生。

  但由于这份答案并不完整,给女生答题造成了困扰。考后,他们立即讨论了一些题目究竟该选哪个选项。当男子念选择题第21题、22题、25题等的答案,她边听边埋怨:“没有,没收着啊。”“那我咋没收着呢?”

  今年高考,吉林省明令禁止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要求各考点采取防范措施,这名黑衣女生通过什么方式将手机带入,又如何在场内收到粉衣男子传来的答案?记者无从得知。

  卖题贩子报出记者姓名单位

  在松原市一些考场附近,本报记者还找到了卖设备的小广告。6月7日早晨,记者拨打联系电话,佯装买货,接通后一名男子说打错了。但半个小时之后,此人又用另一个电话号码回电,问是不是想要答案。

  记者当天上午向吉林省教育厅、省招生办和松原市公安局报告此事,希望配合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但当记者中午在市公安局上网,与那名男子商谈打款一事,他已不认账,只说记者认错了人。当着3位民警的面,记者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而他竟早有准备,清晰地喊出了记者的姓名和“中国青年报”,说:“你找我什么事?”

  一名刚刚还在兜售作弊工具的贩子,怎会突然知道了记者的姓名和单位?据中国青年报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1 13:51 , Processed in 0.0329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