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5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土人情] 又到了那一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6 16: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对于即将到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不知道准备好了没有,反正当年我是没有准备好,就在桥中间掉下去了,现在还在蜿蜒曲折地赶路。顺利过了桥,就会走出农村,否则还要花不少汗水,走不少弯路。
      在当时考试的前一天,老妈问我早上想吃什么,忘了当时怎么回答,只记得她炒了四五个小菜,其中有一碗酸辣椒炒火腿肠,事后想想,还是有点油,不知道是不是有点紧张也没吃多少,今年过年回家得让她再来一盘回忆回忆。早上吃完赶到学校,看到许多家长来送行,有一丝儿羡慕,坐着学校统一租的大把去县城开进,街道上的商户有的拉横幅,有的放鞭炮,眼角都湿润了。现在想想,还是有那么一丝儿小感动。后来就住了宾馆,考试大败,胜利到达小山沟。
      看到现在的这些小朋友,真为他们感到不容易!在考场外,他们是熊猫,得宠着,是神仙,得供着,越来越娇贵了,全社会都在围着他们转,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谢谢祖国的花朵如何经历新的风雨?!可是进了考场,他们就像是贼,被考官和国家防着,连手表,女的连含金属的头饰都不能带,试问诚信何在?祝明天的小朋友们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5-6-9 15:41:27 | 只看该作者
夜游神 发表于 2015-6-9 11:27
有钱人就是不一样,还能在苏丹租地种菜,壕,我们做朋友吧,可以带我过去么?

我也羡慕在苏丹种菜的,我只是在哪里打了几年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6-6 21:14:57 | 只看该作者
看你写的贴子,就知道你考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1:59:38 | 只看该作者
酷酷水灵 发表于 2015-6-6 21:14
看你写的贴子,就知道你考不上

假儿  你真能!!
你应该顺利过独木桥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6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7月11日,恰逢高考录取揭榜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路就在脚下》一文中说,“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6 23:15: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菜农非洲种菜创造奇迹
发布时间:2005-7-20 13:43:00
  
   张峰华,一位中国菜农,今年3月在非洲苏丹尼罗河畔租下了2000亩地,成为苏丹最大的外资农场。他在当地共计种了30多种中国蔬菜,有人对他这4年所赚的钱作了一个保守估计,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下决心远赴苏丹种菜
 
 张峰华1974年6月生于湖北省孝昌县丰河乡张家村。1988年,他随父母来到武汉东西湖区荷包湖农场承包了一块地种菜。19岁时,他就成了一个老练的菜农。1995年,他又在汉口惠济路开了一家玻璃店,收入颇丰。
 
 2000年2月,一个在中国石化所属公司工作的老乡从非洲苏丹回国看望他。老乡向张峰华谈起了苏丹的情况,说自己“在那里没有青菜吃,每天吃得最多的菜是土豆和大葱,实在受不了了!公司给我们‘打牙祭’吃的青菜,据说是从欧洲空运来的!”老乡还说:“那里并不缺水,尼罗河就从苏丹穿过,可当地就是没有人种菜。”
 
 张峰华突发奇想:“如果我到苏丹种青菜,那不是可以发财了吗?”从此,张峰华铁了心要去苏丹种菜,他苦学英语和阿拉伯语。2001年春节后,张峰华拿到了旅游签证,筹备远赴苏丹。
 
 -发酵有机肥试验成功
 
 2001年3月4日,张峰华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他找了一份餐馆的工作,随后立即到农贸市场了解情况,他发现这里果然蔬菜品种稀少且非常昂贵,大都是些土豆、洋葱之类的东西,绿叶青菜几乎看不到。第二天,张峰华来到苏丹农业森林部咨询。令他高兴的是,这里租用土地不仅手续简便,而且价格便宜得令人惊讶。一般情况下,花300美元便可租到一块面积100亩的田地,使用期10年。
 
 张峰华计划在喀土穆郊外种菜,但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有机肥的问题。他通过一位朋友找到了粪源,在郊外做粪坑沤肥试验。但一星期后,由于太阳暴晒,坑里的粪便和杂草都干了。张峰华甚是沮丧,他知道不能照搬国内的那一套办法。他在粪坑上盖上木板,为了隔热,还在木板上加了一层土。
 
 后来,张峰华干脆辞了餐馆的工作,在粪坑旁搭起了一个简易木棚,专心致志地搞起了发酵有机肥、改变土壤墒情的试验。当地的农民对他说:“中国人,这样很危险的,小心土狼光顾啊!”因为在当地,不时有土狼袭击人畜的传闻。但张峰华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不过,他还是在当地人的建议下,通宵点燃篝火,以防意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反复摸索、试验,杂草终于发酵成功了。
 
 -种的菜被抢购一空
 
 2001年6月,张峰华用自己带的钱和打工挣的钱,在喀土穆近郊的尼罗河畔租了10亩地,搭起简易棚屋,购买了抽水机等农具,雇了3个当地人,准备种青菜。他还请人从国内寄来了蔬菜种子。
 
 张峰华在地里先种上扎根深、抗旱性较强的茄子、黄瓜等作物,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良土壤的墒情。就这样,不到半年,张峰华租的10亩含沙石的磷酸性膨胀劣质红土地,变成了墒情良好的高产田。喀土穆日照充足,尼罗河水源丰富,加上源源不断从祖国寄来的大白菜、圆茄子、莴笋、辣椒和黄瓜等种子,在这里陆续破土萌芽,茁壮成长。
 
 这些水灵灵的新鲜蔬菜一运到喀土穆农贸市场,立刻就被抢购一空。喀土穆的市民们并不是不想吃青菜,而是吃不起那些价格昂贵的空运青菜。张峰华种的菜虽然价格和肉类相当,但还是比空运进口的青菜便宜许多,因此很快在喀土穆热销。
 
 -中国菜农创造奇迹
 
 张峰华种的青菜更使在喀土穆的数千中国人受益。以前他们生活在这里,没有青菜吃,只得吃水果;有的熬不住,不得不回国。现在,他们终于吃上价格可以承受的当地青菜了!
 
 不仅是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和其他国家在苏丹的工作人员也一样为之激动。过去,吃青菜就是吃“山珍海味”,可现在,他们每天都可以随意吃青菜了!
 
 张峰华的农场魔术般地急遽膨胀,他飞速地扩大青菜种植面积。今年3月他又租下了2000亩地,成为苏丹最大的外资农场。他在当地共计种了30多种中国蔬菜,有人对他这4年所赚的钱作了一个保守估计,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张峰华致富的榜样作用,带动了不少中国人远赴非洲种地,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成功。现在在苏丹,阔叶青菜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供应的,欧洲阔叶青菜一统苏丹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张峰华,喀土穆的官方媒体《新闻报》这样评价道:“中国的张峰华先生改变了历史!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6 23:34:54 | 只看该作者
万宝公司海外种地 打造莫桑比克最大农场
新疆兴农网  2014-06-23

  中国民营企业万宝粮油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地区,已开垦出了1万公顷土地,打造出莫桑比克规模最大的农场。在万宝农场的办公室里,张贴着“打造非洲一流农场”的口号。

  地处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拥有优越的农业资源,四成以上的国土面积是可耕种土地。但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这个人口近2600万的国家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随着中国与莫桑比克农业合作的加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赴莫投资农业,开垦出莫桑比克最大的农场,带动当地人种植水稻,进行粮食加工销售。

  用不到三年时间,打造出莫桑比克最大的农场——这是万宝公司取得的不俗成绩。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的赛赛地区,这家中国民营粮食企业已经开垦出1万公顷田地,主要用于水稻种植。

  万宝非洲农业公司项目负责人罗浩平认为,当地黑土地甚至比中国东北的黑土地还肥沃,但农业种植技术却十分落后:

  “他们的产量低到每公顷只能产出1.5到2吨水稻,当地的农业国情就是如此。”

  万宝农场所在的赛赛地区是莫桑比克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依傍林波波河,土地辽阔肥沃,光照水源充足。但由于政府缺乏资金技术,农民不掌握种植技术,优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无从释放。

  2011年,万宝公司进入莫桑比克,致力于打造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该国加扎省决定将2万顷土地无偿划拨给这家中国公司开发,以推动当地农业生产。根据协议,万宝拿出总面积的10%,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水稻,不仅提供生产资料,进行全程指导,还负责收购他们的稻谷。目前,正在接受万宝培训的农户达到68户。

  万宝非洲农业公司总经理韩传锜介绍了他们的示范种植计划:

  “首先,给农户1到2公顷土地,中国人进行指导、扶持和技术推广,如果他们亩产能够达到700斤,第二年,就分给他们3到4公顷地。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700斤到800斤,他们就可以走出试验田,用自己的土地或带领其他农民推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

  不到三年,万宝已累计投入1亿多美元,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引进农机设备,把昔日的广袤荒滩打造成万顷良田。在中国人指导下,一些示范农户的水稻产量能达到每公顷5吨,实现产量翻番。而在万宝的自耕农场,每公顷产量可达到10吨。莫桑比克人看到了本国农业的巨大潜力。加扎省省长迪翁巴说:

  “现在人们看到种植水稻能带来收益,改善生活是有可能的。我们会加强与中国人的合作,因为前景是乐观的。”

  莫桑比克可耕地面积约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5%,但绝大部分没被开发利用。坐拥良好资源,这个国家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万宝公司的事业发展,契合莫桑比克政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愿望。目前,公司日产675吨大米的生产线即将投产,10万吨粮仓正在加紧建设。

  万宝农场项目得到了中莫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得中非基金入股后,万宝未来在莫桑比克的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亿美元。万宝非洲农业公司总经理韩传锜对未来发展很乐观:

  “力争在2014年到2015年种植季,完成播种面积1.2万公顷,大约收获8到10万吨稻谷,加工成大米,大约是6到8万吨,以满足莫桑比克和周边国家的粮食需求。”

  随着事业做大,有一些声音质疑中国企业在非洲搞“圈地运动”,莫桑比克农业部灌溉研究所主任蒙关贝对本台记者表示,这样的指责毫无道理:

  “这些质疑的声音只属于一部分人,他们不希望莫桑比克发展,似乎只愿意接受国家到处寻求援助的状况。作为一名政府官员,我要说,这样的指责是错误的。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应该去实地看看。中国公司建设了农田水利设施,帮助当地人种地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了。”

  根据规划,万宝公司规划以自己的2万公顷农场,带动当地农户、农场开发8万公顷土地,开展农业种植。莫桑比克政府寄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从大米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

  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利培认为,万宝农场的成长、壮大,体现了中非农业合作的互利共赢,最终将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这个项目体现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个投资者,不可能无限制地开发他的土地,将来还是要靠当地的农协和农户掌握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使他们在这么好的良田上种出更好的粮食,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6 23:38:03 | 只看该作者
   

5月27日,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莫桑比克议会第一副议长绍梅拉。刘震 摄

  原标题:俞正声会见莫桑比克议会第一副议长绍梅拉

  国际在线消息:据中新社电,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27日在北京会见莫桑比克第一副议长绍梅拉。

  俞正声说,中莫两国是“全天候”朋友,是战友加兄弟的亲密关系。建交39年来,中莫关系始终顺利向前发展。中方愿同莫方共同努力,抓住双方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深化两国传统友谊和各领域合作,推动中莫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非关系,将继续落实“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在中非合作框架基础上推进双方全方位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全国政协愿同莫议会加强交流互鉴,为深化双边关系建言献策,支持两国政府和企业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绍梅拉表示,莫议会将继续为深化两国友谊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7 00:10:32 | 只看该作者
甘肃外贸企业紧盯海湾食品市场
2014-03-10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甘肃外贸协会会员企业积极响应甘肃省商务厅向西开放工作要求,组织企业首次参加2014第十八届海湾(迪拜)食品、食品设备及酒店设备展览。协会副会长霍春山率甘肃7家会员企业参展,由于采购商较多、人气旺,参展企业开拓了思路,赢得市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据介绍,海湾地区的食品、饮料行业是全球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海湾地区有近90%的食品完全依赖于进口,加之该地区收入高、对食品需求量大,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食品和饮料市场,当地食品餐饮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为世界食品制造商带来了无限商机。迪拜已成为转口非洲和周边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当地农产品资源极其短缺,绝大多数是依赖进口;中国对迪拜的出口以食品为主,各类农产品、饮料尤其是清眞食品等所占比重大,占其食品进口总量的25%。

  霍春山说,“从2014年海湾食品展来看,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任然旺盛,特别是海湾地区。由于中国农产品产地价格逐年升高,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于相关国家,有的产品甚至高出100%以上。从参展情况看,甘肃农产品具有特色优势,高原夏菜、瓜果和民族用品深受欢迎,受宣传传播的影响许多采购商不知道我省的农产品品质,更不知道苹果、大枣、甜瓜(白兰瓜)等具有高原光照、温差大、土质多样化差异种植的有机绿色,不仅口感甜,而且营养成分高,这次参展许多采购商进一步了解到甘肃,知道了甘肃省的农产品特色优质。”

  甘肃参展企业表示,此次参展企业对海湾地区市场进行了考察,这有助于帮助本省农产品和食品企业更好地拓展中东市场。中亚、西亚、中东市场潜力大,本届就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的参展商,加之迪拜自由贸易区,迪拜杰拜阿里自由区副总经理伊卜拉欣·杰纳希在23日出席海湾食品展时表示,杰拜阿里自由区将在其南部设立独立的清真食品区,并将为入驻加工和出口企业提供一切便利。甘肃清真食品具有市场开拓优势,他们希望甘肃民族地区清真食品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探索与伊朗和海湾地区的项目合作,开拓新兴贸易市场。(黄智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7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7 00:45:21 | 只看该作者
进口蔬菜种子已占据我国50%以上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近日提醒,我国植物新品种参与国际竞争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我国前10强种业在世界种子贸易中所占份额仅为0.8%,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我国自主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1 17:36 , Processed in 0.0741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