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688|回复: 29

[原创] 《走进春天 武穴市作协希尔寨采风活动暨宛如作研讨会》评论专题汇总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15: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矛盾可并存  爱情无两面
                                              ---读宛如小说《双面伊人》
                                  文/苏小小

爱与恨,情与仇。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都会住着某些孪生的冤家,彼此纠结共生,而人性的本来作为终极裁判终会在此消彼长中给这对寄生肉体看不见的冤家做出取舍。

一个人活着,谁都无法逃脱源自心灵矛盾的纠结,也就是欲念对立面和欲念本身之间的争执。杨阑,一位毒枭遗孀;袁杰,击毙该毒枭的警察。偶然与必然之间,女人的刻意和男人的不经意相交,这对仇人慢慢走近彼此心里。平淡而不失曲折的情节里,恨消爱长,情生仇灭,后生的爱挡住了前尘之恨的脚步,先天的善本阻止了杨阑后天的恶念,白天与黑夜的交替里,邪恶被爱压制,正义让恨消亡。代价是生离死别,阴阳永隔。

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镜里与镜外的简单叠加,或许是门里与门外的对抗。不得不说,小说把精巧藏于平实的设计独具匠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毒枭遗孀的矛盾形象,刻画了一个充满仇恨的人为复仇精心编织一张结果自己也未能逃出的“情网”的故事,把满腔的仇恨用爱抹平,给人揭示了人性向善追求幸福才是最强大的本能的真谛。

  写小说和读小说不同。作者执笔的时候,是必须把自己融入情境,才能成功刻画丰满人物,掩藏深度哲理的。而读的时候,对一篇小说而言,故事是否具有被“究底”的牵引作用无疑是第一位的。一篇好的小说,在矛盾和争议中延伸一如一对恋人由相识到相爱一般,第一眼的吸引和一颦一笑的烙刻作用是不能参杂恨的因素的,爱之深与恨之切的对决,可以在小说情节里交替演绎,却不能在现实的爱中并存。爱,必须化解矛盾,拒绝两面性,方能天长地久。一如《双面伊人》。

DSC_2487.jpg
DSC_2668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面伊人》研讨会

     欣赏宛如很久了,今有幸读她的《双面伊人》,我认真地学习了两遍。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流利通畅,故事情节也比较有推理性。如果故事写得更深入,情感更加细腻,专业术语更强化些,不失是一篇爱情推理侦探小说,让人感心肺腹。
     在我印像中侦探小说很诡异,很黑暗,如果这篇《双面伊人》加入更神秘的东西在里面或许会更加出彩。
     这篇文章是宛如的早期作品有总青葱岁月的小小浪漫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也有中产小资的低调奢华。虽是篇侦探小小说,但是看得出作者对人物的爱情观、价值观、道德观披露的比较鲜明。再恶的人总有善的一面,法网灰灰疏而不漏,终究逃不过良心的遣责自行了断。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篇小小说,文章思路很好,人物清晰明了,层次分明。
文章读完后很舒服,感觉不累。这或许就是宛如当初写文章的初衷吧!

                                                                        邱 莉
                                                                2013年3月12日

DSC_2408_副本.jpg
DSC_2286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望让人沉沦
                                                                张海军   ̄ ̄简评宛如《双面伊人》之杨阑

      本人初看文题“双面伊人”,就想“双面”应是两面性,即好与坏,“伊人”应该是个女孩,顾名思义,一个女孩既纯真善良,又阴险毒辣。带着好奇,我一口气拜读了宛如的新作,果然相差无几。
      作者先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美丽的伊人形象。她美丽,大眼睛,高鼻子,樱桃小嘴。让袁杰赏心悦目。她乐于助人,主动告诉袁杰文件夹掉了。让袁杰感激不已。她诚实,在喝咖啡时,亮明身份,并拿出会计证,让袁杰放心。约会电话里,她羞羞答答,更是让袁杰心动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给我们呈现了杨阑的另一面。她的神秘失踪,上午还说在公司上班,到了公司却没有看见人影,让手捧鲜花的袁杰心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她的神秘出现,在午夜十二点的酒吧,让袁杰一头雾水。以为认错了人。她的花言巧语哄过了袁杰,心里的怨气一扫而光。站在围观毒贩被押上警车的人群里的她神情冷漠。哄骗袁杰陪她去孪生姐姐家过夜。以停电害怕为由,留袁杰在隔壁房间睡。半夜袁杰喝水,早已备好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水,以及后来又在浴室里洗澡时,安放了迷香的步步紧逼。直到后来真相的揭露,女毒枭伏法,畏罪自杀。暗藏杀机,阴险毒辣的魔女形象与之前伊人判若两人。看后让人唏嘘不已。
     是贪欲,让她走上了制毒贩毒的不归路;是复仇,让她彻底一条道走到黑;是悔恨,让她最终服药自尽;又是有情有义,让她对袁杰手下留情。
     总之,杨阑这位双面伊人留给我们太多启示。

DSC_2342.jpg
DSC_2470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5: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写得深刻,理性,我从前看过一部电影《双面娇娃》,充满现代动感气息,宛如的小说这个名字,伊人,比较浪漫古典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现象之:市场宠儿与文坛弃婴
                                                                                    文/张丙银

       3月9日,梅川希尔寨文学沙龙暨宛如作品研讨会中,与会的各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针对美女作家宛如的作品《双面伊人》给出这样的评价:作品很好看,但是缺少厚重感。
这样的现象在文坛并不鲜见,特别是对于80后的作家,早已被评论家打上各种标签,认为他们的作品与主流文学不沾边,但另外一个奇特的现象却是深受市场和读者的喜爱。纵观近10年的福布斯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郭敬明、郑渊洁、杨红樱、韩寒都排在前列。他们当中两位是80后的文学领军人物,一个写童话,一个写校园文学,与我们所谓的主流文学毫不相干,却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市场。
       宛如,作为一位悬疑作家,至今已出版9部长篇小说,而且每部小说的销量惊人,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如果一部作品连最起码的读者都没有,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去研究它能符合评论家的审美标准?而且谁又能断定今天的边缘文学不是明天的主流文学呢?
      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来讲,当初不也是禁书一本。反观当下,我们不仅把它评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研究红学的专家、学者更是趋之若鹜。可见,文学的形态和主流的发展趋势是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而发生改变的,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都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着灼人的光芒,但这些作品却没有成为我们当今的主流文学。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喜欢一种快餐文化的作品,轻松明了的故事情节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心态和理念,这也是宛如作品有这么大市场的原因之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人们才争相抢购他的作品,与之前的关注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不禁疑问:这些之前无人问津的作品在名人效应再过几年后,你是否会静心地读读这些作品呢?
      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所写的14部武侠小说风靡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读者,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但是这些作品却一直被拒在主流文学大门之外,难登大雅之堂。
     延伸到影视行业,港台最卖座的导演是王晶,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赚得盘满钵满;最受欢迎的演员是周星驰,男女老少都能在他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演下捧腹大笑。但他们对于圈里的大奖,每次都失之交臂。
      在“叫好与叫座”的博弈下,我们是一味地赢取专家好感而创作,还是创作大众都喜欢看的作品呢?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我更欣赏一位下接“地气”、贴近读者兴趣的作家。一位作家,如果一味地迎合就会失去个性的自由,一部作品没有自身的个性存在,作品的生命力就荡然无存了。当然,如果能有《白鹿原》这样“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我们就皆大欢喜了!
      文学一直承载着“文以载道”的作用,我们需要好的文学作品去传承文化、挖掘人性的真善美、激励社会的前进,但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作品都吹毛求疵。不管怎样题材和形式的文学作品,存在即合理,不是我们简短的几句评论就能给一部作品盖棺定论,真正检验的标准应该是这部作品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你的作品依旧有人关注,你就成功了。
DSC_2385.jpg
DSC_2373s.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的质问与回归
                                                                     ——记拜读宛如老师作品《双面伊人》的感受
                                                                          
                                              武穴市花桥小学     陈克兢

      有幸拜读宛如老师作品《双面伊人》后,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面对文中主人公袁杰的情有独钟,再看杨阑和上官太太的有机重叠与活隐活现的多元善变,真是让人忐忑不安。
    一、人性的质问
      当杨阑以其助人的纯真善举初次接近袁杰时,就让袁杰感激不尽。继而在公交车上的再次蓄意事件,更是让袁杰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美事,加增了袁杰对杨阑的喜爱!这也合符了青年男女的健康心理。
但在后面几次事件中,时而杨阑与上官太太的错位认知,时而差之毫厘的误打险些正着;真是让人为之着急,为之揪心!
      身为警察的袁杰,凭着职业的敏感,他几乎判断出了杨阑与上官太太或许应就是同一个人。但他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的!而最终的结果也应验了袁杰当初的判断。
      杨阑呢,用其原始纯洁的情感浓浓地围在袁杰的全身,让他倍感甜蜜。但杨阑内心中深处初衷的仇恨一直像魔鬼一样跟随着她,考验着他们之间真正纯真的爱情生活。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问问袁杰,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你如此地执着?我也想问问杨阑或者上官太太,难道爱一个人就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吗?
      二、人性的回归
      就连杨阑最后的时刻,从她望着袁杰眼里的泪水,嘴角露出了一些欣慰的微笑:“我知道你放不下我。认识你以来,我一直想取你性命,却始终不忍心下手。你说的对,生者好好活着,死者的亡灵才能安息。可惜这个道理——你多保重吧!”
      杨阑的眼睛慢慢地合上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以身相许。”或许,这就是中国式悲壮的爱情。难道,爱一个自己心爱的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必须都要以悲壮来结尾,来震撼这个世界吗?
DSC_2350.jpg
DSC_2434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中的宛如
                                                                        青子
      毋庸置疑,宛如绝对是一位成功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深受不同层次人的喜爱。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环中的宛如,那么,辉煌背后的宛如又会是怎样的呢?俗话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作文与做人其实是同一历程的。在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走近她,近距离描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宛如,感受她如何用细腻的情感、灵动的心灵,鲜活地游曳于她的爱情、亲情、友情之中……
                                       
     初见宛如,便让人有一种惊艳的感觉。记得那是一次偶然赴宴,为庆贺宛如的新书上市,她先生特意安排一桌美味,宴请她的几个知心女友。而我,也有幸也被我俩共同的好友顺带邀请了去。
一进门,宛如那张恬静而知性的脸印入眼帘:这是一张标准的古典的瓜子脸,弯弯的柳眉下,清澈明亮的双眸如同一泓碧水,在炎热的盛夏给人一种如饮甘泉的清凉。素面朝天的她,着装朴素简单,举手投足间却有一种难言的高雅气质。
     她热情地招呼素未谋面的我落坐,推杯换盏中总不忘给我一个明媚的笑容。想象中,这样一位全国知名美女作家一定高傲得目中无人,而实际上却如此的低调可人。更让我感动的是,在她先生因事早一步离开时,宛如赶紧放下手中的餐具,体贴地捧上先生的公文包递到他手上,并为他整理好衣领。那一刻,我看到他们相互会心一笑,彼此间的眼角眉梢充满了幸福……刹那间,整个室内弥漫着甜蜜和温馨的气氛,浸染在每个人心头……
       打那以后,我们渐渐熟悉,共同的爱好让我们在心灵上有更近距离的沟通,我与她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后来我拿那件事情和她开玩笑:没想到你们老夫老妻的竟然还有那种含情脉脉的眼神,真让人羡慕妒忌恨噢!宛如笑着悄悄告诉我:那算什么呀,我每天晚上都会亲手为先生端洗脸水呢,特别是在他因工作应酬醉酒回家时,我还会像哄小孩子一样给他洗好脸脚拍他入睡。她说,一个家庭就像一朵脆弱的花骨朵,需要细心地呵护栽培,才能茁壮成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一次,我也学宛如那样为醉酒的老公洗脚,没想到俺家那位爷醉醺醺一脚踏翻水盆,唱一曲“水漫金山”的好戏,让人叫苦连天。不过酒醉心明白,人跟物都是一样,给点阳光果然灿烂哈,嘿嘿,性情粗旷豪迈的老公后来几天表现出了少有的温柔。
      宛如之所以如此珍爱她的家庭,与她的童年有着直接的关系。小时候她生活得并不幸福,因父母感情不好,家里常年充斥着打骂声。由于家里姊妹众多,她又是排行老大,所以她和妹妹们经常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弱小的她带着弟妹在濒临解体的家庭里磕磕绊绊,长大成人。早年的苦难经历,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她倍加呵护着她的小家庭。她说,就算你再成功,家庭的温暖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女人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宛如用她的智慧和善良,还有浓郁的爱,辐射到家庭每一个成员,家人无不以她为自豪。特别是她婆婆,每次看到我,总是不住口地夸奖她,到最后无一例外心疼地说:我宛如最近又瘦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苦了自己。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出书年收入丰厚的宛如却是出了名的“抠门” 女人。她的衣服基本上都穿了五年以上,一个银灰色的挎包早磨损得已暗淡无光。那天逛街,我强行要她买下一个新手提包,可再见她时,她把新包留在家里睡大觉,手里依然拎着那毫无生气的旧包。她无可奈何地说:习惯了它的跟随,出门不带它,感觉浑身不自在。我叹息一声,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油然而生。
她自己也开玩笑说她是小气鬼,绝不会轻易把书当礼物送人。可就是这个“小气鬼”,每次逛街都抢付我们吃的零食钱;也就是这个“小气鬼”,大方送我一个珍贵的随身听。她说她是一个安静的人,这种新玩意放在手里,是一种资源浪费。她知道我喜欢唱歌听歌,何不做个顺水人情,“闹”物送“闹”人,也算是物有所值吧。也还是这个“小气鬼”,在“三八”节妇联开展募捐献爱心活动那天,她拎着一大袋自己心爱的作品义卖。她婆婆也来到募捐现场,掏出一叠钱塞到她募款箱里,婆媳一起用爱心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重病小女孩捐款……
       我问宛如,当一个人把作品卖出的钱捐出时是否心疼?她说,当然心疼,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适时地用人性的善良和爱,有限地去回馈给予你生命、灵感和激情的芸芸众生。种下一颗树,就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心,就会托起一份希望。给了别人希望,其实也不就是给了自己希望吗?!
      宛如就像是一面阳光下的镜子,绚丽而平和,吸引着身边的女性在她面前以她为幻像,纵览自己的全部,努力修萁着自身的不足。
      这就是我眼中的宛如,一个真实的宛如,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宛如,一个在光环背后鲜为人知的充满爱心、真情,时常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宛如!
DSC_2369_副本.jpg
QQ图片20130310ǚl4434.jpg

点评

我这么多照片干嘛把个土匪婆子形象的端出来,跟我有仇是版?看这,多好  发表于 2013-3-21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面人性的镜子
                                                             ——读著名悬疑作家宛如《双面伊人》后感
                                                
                                                         范立志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宛如的短篇悬疑小说《双面伊人》(原发《小说月刊》)。《双面伊人》写的是一名大毒枭的遗孀,为了为死去的丈夫报仇,有意接触一位青年警察,并与青年警察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读后觉得作品在布局谋篇上有四大特点很值得学习。
      视角新颖。一般悬疑小说都与侦破有关,且大多作品内容都以写侦破为主,但  《双面伊人》却没有过多地着墨侦破,而是把笔墨重点集中在写伊人上,行文不落俗套,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二是“双面”抓得好。可以说,《双面伊人》如果没有写“双面”,作品就太单薄、太明了,悬疑的特征就凸显不出来,可读性也就大打折扣。正因为“双面”的安排得好,才使作品情节诡异,可读性极强。
       线索明了。《双面伊人》有两条线索,一主一副,一明一暗。主线索是袁杰与杨阑的爱情发展线。副线索是辑毒侦破线。让两条不同时空、不同事件的双线索交错发生、密切关联,不但为小说情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增强了作品的悬疑效果。同时,还给读者带来了阅读愉悦,使阅读轻松而不疲劳。
       技法娴熟。通读全文,《双面伊人》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悬念。一篇8000字的短篇小说,大小悬念近20处。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设置,起到了尺水兴波,曲折多变的表达效果。巧合法、误会法也在文中多处运用。如:小说第一部分写到袁杰和杨阑认识几天后,袁杰在处理性骚扰案件时,当事人竟是杨阑,双方都甚感意外。这一情节,看似是生活中的巧合,其实是作家的匠心。误会法地运用是从第二部分袁杰遇到一位和杨阑长像一模一样的女子开始设置的。第三部分袁杰问杨阑:“你有姐姐?”杨阑回答“是”,将误会正式推出,随着情节地不断展开,读者的误会也越来越深。就当大家都以为杨阑有位孪生姐姐上官太太时,作家在文末却巧妙地运用反转法,将笔锋一转,借袁杰之口,指明了杨阑与上官太太都是一个人,令人深感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蕴含多元。一般文学作品,反面人物总是狰狞可恶,使人恨之入骨。而《双面伊人》中的制毒工厂老板遗孀杨阑,不但不令人讨厌,而且还有点可爱。杨阑千方百计地接近袁杰,目的是想为丈夫报仇,杀死袁杰。然而,杨阑却又两次放弃了杀死袁杰的机会。是什么使这个胸怀满腔仇恨的大毒枭遗孀变得有点可爱?又是什么使她两次放弃了杀死袁杰的机会?是爱情的力量?是良心的回归?还是正义的感召?也许都有。作品对人性深善恶两面的深层次拓展,不但使主题趋向多元。而且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DSC_2336.jpg
DSC_2310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5: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城冷雪 发表于 2013-3-19 15:20
我眼中的宛如                                                   青子毋庸置疑,宛如绝对是一位成功的女作 ...

真实的宛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5: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宛如的成功都离不开她孜孜不倦的求知,人生做好一件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宛如,非常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1 09:01 , Processed in 0.0501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