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69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穴资讯] 与武穴老街市相连的河港塘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7 11: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与老武穴街市相连的河港塘潭
      老武穴本来就是立于长江北岸的江南水乡小镇,闹市与江湖相通,半城半乡,少不了小桥流水人家味道。这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然令人陶醉,令人向往怀念。
      自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下港村贡生张庭献出面,建议将凹字形江堤牵直后,加速了武穴成为湖北一大商埠的形成,功劳极大。但也对于原来武穴本是长江中游行船避风、加粮添菜天然良港的地位有所削弱。武穴辈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百年。有郭鼎存(1854-1932)者,他是清末贡生,早年在经馆执教。他是长江边上长大的人,对长江大有感情,对长江大堤牵直后的形势,大有感触。不过他没有怨天怨地,骂娘怪老子,而是看准了武穴日益繁华的经济形势,觉得大有干头;于是放弃仕途不要,走出教书先生的书斋,决心为武穴建设贡献才智。先是领头主持疏通西港,使武山湖至城内的水路交通畅通。接着又在今造船厂、仰山庙附近有处名为“港嘴上”的地方,开辟“下塘”避风港湾,便利过境帆船避风侯检。再接再厉,又接着江堤外长形“坝湖塘”的水头,向西开发出一条长约一千多米的“新河”,使江堤(即西坝街)与新河外的土堤间,复出现一条新的“港湾闹市”,1911年时,还积资从上海购回长70米木质趸船一艘,泊于堤外中河街的喜桥江边,开辟了武穴港湾之第三码头(原称太古码头)。
      武穴江堤上起盘塘,下至李士英渡口的江滩水利,从江堤牵直后,即由当时政府批准“以民治堤”的办法,其沿堤建筑、船舶、渔民、种植收成,统由三蔡、两吴、加上王、余、朱、张九户管理,收取“造钱”,名曰“完纳造钱”。所谓“造钱”,据拙意会,就是如今修公路设卡收费的“始作甬法”。因为黄广大堤是“官修”的,而武穴这段“凹字形江堤”牵直,是由下港村贡生张庭献以十一个人头具结,由民间集资修成的。堤牵直了,民堤由民间管理,收回投资,自有道理。但收多少年,没有规定。后来年年收,月月收,由上辈子传下辈子,成了世袭相传的权利,就如同修高速公路收过路费没有止境一样,这就成为有“霸权”欺凌霸市的味道了。这九姓人家世袭坐享其利,因为分利不匀,后来争端叠起,争讼不休,便是苦果。
      再说坝湖塘,其位置也在这九姓管理范围之内,因坝湖塘的“坝”字与“八”谐音,市民们因谐音就迳呼 这“坝湖塘”为“八户塘”了。市民们说:“这塘由八姓加上张才一户呢,是‘八姓加一户塘’简称之为‘八户塘’”。也有道理。
      武穴正街与江边相通,除了由后坝街经女儿街有“喜桥”外,于腰子形的坝湖塘的塘腰处还有一条石板路,其实就是一座珙桥。市民们不呼它为“石板桥”,而亲切地称之为“桥儿下”。因为这儿既通江边,又经新河繁华处,来往人多,加之独轮车经过这儿,运货繁忙,这“桥儿下哪受的了呀”,民国初年便成危桥一座。1934年,由一位四川籍的警察局长何庭芳出面,复经红十字会会长吴见田负责,且由多人辅助,募捐施工,将桥加高,路填平,撤换栏杆,外加横桥槛,使这儿只能走人,不能行独轮车。经过这一番修整,新河两侧多有凌水吊楼,便成了南京“秦淮河”类似的游人观舟览胜接踵之处。
      旧武穴除坝湖塘外,还有连二塘、月塘、龙塘(潭),也如坝湖塘,各有属姓:连二塘产权为后坝街刘氏祠堂,月塘属下港张姓,龙塘属钟荣伍,是当时集体性质的财产。(以上文字整理自陈锦章复写手稿《我所知道的武穴》。陈氏瑞昌人,自1927年任武穴商会交际起,至1938年日冠入侵武穴时始离开。1983年应武穴友人之请,成约4万字手稿。此稿后经友人辗转遗我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7-7 13:09:50 | 只看该作者
唉,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7-7 13:46: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武穴历史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7-7 14:18: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大师真给力,有问必答。越看越有意思。。以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回算是搞清楚。太感谢了。。同时也痛心武穴城市进程中这些文化古物消失殆尽。
无尽惋惜啊。。



每逢炎夏我都会想起昔日的八户塘。
回味初学狗爬呛的第一口塘水。
还有那座躺卧在八户塘水面的九曲石桥,脑海的塘堰、堤坝、人家。。。
已成为儿时最经典的回忆。。



图片引用:皓月楼主~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7 19:16:08 | 只看该作者



   武穴以前繁华的地方多了     后塘街     坝外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7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多给我们讲些武穴的历史,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8 19:12: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讲述的武穴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42: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谬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7-10 10:11:2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史老先生别来无恙  转眼老先生也八秩了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5:38:38 | 只看该作者
       久违了!问候。
       拜读了阁下撰写的网文《田家镇保卫战资料》,很感人。拙撰《武汉卫国之战》(血沃中原)于纪念抗战70周年时,曾有部份上《东湖社区》,共约30余万字,后因当时文字还有不合时宜处,故未上全文。可网上搜索到。广济是“武汉卫国之战”的主战场,若有机会,拟将其广济部份上“武穴论坛”,待时请教正!
       祝安。                          S.J.匆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04:05 , Processed in 0.0785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