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书法人的贫富差距何以如此之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 16:0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书法人的贫富差距何以如此之大?



'近年来,经常在全国各地走动,接触到不少的书法家,他们的生活状态虽说有一定差异,但很多人总体上都已经达到了比较丰裕的生活水平。好房好车等等,这些最能体现自身经济实力的物件可谓一应俱全。招待客人时的豪华宴席,时常可以一掷千金。尽管说他们的财富不一定完全来自于书法,但书法在他们从默默无闻的平常之人一跃而成为社会新贵的过程当中却的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d0 Q0 q/ @; ]


http://www.shufa.org% B6 m/ B0 @; `4 V$ U% D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g; l! L( L( i! W3 D

同样是书法家,有更多的人尚处在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水平线上,房子或买或租,大多是蜗居。车子除了自行车,顶多置一辆摩托车而已。朋友来了,要么在家里吃顿便饭,要么随便在某个小饭馆撮一顿完事。不要说依靠书法发家致富,就是连日常的笔墨纸张之类的开销也难以自给自足,还要经常当“三赔”(赔纸、赔墨、赔时间),给欣赏自己的人写作品。家庭开支捉襟见肘,一掷千金何敢奢望?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8 j" \* F( j  d! y7 t0 s2 @9 B, n) r" [


www.shufa.org( X2 T# p: H4 h2 S) |0 i


'当然,我这里不是提倡和鼓励人们都去一掷千金,而只是为了比较而已。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因人而异,之所以提及这样的话题,也无非是为了探讨而已。

同样都是在从事书法,但生存现状却大有天壤之别。原因何在?

p://www.shufa.org2 J. v) X4 j# X4 K2 Z6 Z& t6 y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r: `9 o9 E# r! y2 q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Z. u; \, t, G  u; D. S+ b+ u5 G: {/ k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点:

% x3 M. h. |% @  I$ E+ a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i- J+ M( z0 f3 t# P. X. H

一、富裕的书法人有的往往是家底就比较殷实,父母为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自己无需付出太多即可坐享其成。而贫困的书法人有的往往是家境本身就比较贫寒,一时之间很难改变。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尚要很多花费,无疑是雪上加霜。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C, m: C0 h8 a3 G7 K, F% n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e* F. y& s: a


二、富裕的书法人大多都是国展上的获奖专业户,因为迅速名扬天下,成为了人们追捧的热门。这一部分人据此可以进入书协当领导,办班收徒赚学费,走穴卖字赚大钱。一句话,是四方来财,八方进宝。而贫困的书法人则要么作品未能在国展上入选,即便入选,但由于不能获奖,更不能连续获奖,在人们眼中就不够突出和显眼,虽是中书协会员,也仅是勉强维持而已。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U* A  ]% o! t$ v; K) _( o


.shufa.org; I% x- F/ O, n3 n


三、富裕的书法人大多善于经营,书法水平高的,自不待言,即使是那些水平一般的人,由于富有生意头脑,也完全可以从中把握商机。办班带孩子,照样火爆,所赚颇为丰厚。开店倒腾字画,一年下来也收入颇丰。写字赚钱两不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贫困的书法人,则大多不擅经营,入不敷出。水平高的有时略有所获,水平低的,也就仅是自我陶醉一下而已。不能以文养文,且把自己微薄的收入用来购买书籍纸墨,生活每况愈下,日子难免清苦。形成恶性循环。

四、富裕的书法人有些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工作,或者政府部门当公务员,或者在企业做管理。因为收入比较高,所以并无衣食之忧。而贫困的书法人则要么没有工作,要么工作不好,收入很低。

事实上,通观当下书法人的生存状况,大多不出上述几种情况。家境殷实的人搞书法,由于没有后顾之忧,完全可以全身心投入。且在各种学习条件方面占据很多优势,诸如占有资料、拜师、参展、出书、搞个展、媒体宣传等等。而家境贫寒的人从事书法就没有这么轻松。思想压力、经济负担等等等等时常困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人尚且可以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不断改变自身处境。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因为思想比较保守,或者根本不懂经营之道,或者不具备起码的条件等等,无奈中消极等待。

还有一些人,学习多年书法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书法家了。本身没有工作,也无稳定的经济收入,自身在思想上还属于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好的工作与自己无缘,不太理想的事情还不愿去做,放不下“书法家”的架子,自己给自己找别扭。或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者有心进取而无实际行动。岁月倏忽而过,事业停步不前。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 \5 I$ G" E6 t* \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n" N: ~* \' c/ `1 W

其实,在生活当中还有一种人,是我所最为欣赏和佩服的。这种人出身都是普通工人和农民家庭,但骨子里有一种极为可贵的思想品质。自小胸怀大志,做事一板三眼,有条不紊。他们目标明确,总能想方设法找到适合发展自己的路子和具体的方法。他们能够稳妥地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谦虚好学,有吃苦精神。他们想到了就马上付诸行动,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日日有进步,年年有发展。他们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盲目和社会产生敌对情绪,而是智慧地认清楚自己所处的优劣所在。他们能够扬长避短,时时有所准备,机遇一旦来临,就能准确把握。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6 |+ K5 f5 u. C$ p2 ?- L' \- g


www.shufa.org. z' H+ v/ f$ A


平心而论,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遇到几次发展自身的机会,只不过有的人能够灵活准确地把握,而有的人则总是和机遇失之交臂,擦肩而过。人的性格和能力有差异,因此做事迥然不同。同样的起点,同样的事情,有的人一路走来,尽管千回百折,但他不屈不挠,百战不殆,屡败屡战,乘胜追击,直到成功。而有的人则不然,一遇挫折,就不免气馁,要么怀疑自己,要么怨恨他人。或半途而废,或消极守成,最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7 s" N, f; l6 G) T$ K1 g



一言以蔽之,任何人做事业,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自身的思想包袱。事业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恰恰就是自己。我们无需出处和他人攀比,但把自己的生活品质尽量加以提高的想法总是无可指责。能够正确估价自身,清醒理智而不乏自信,且能智慧地面对生活的人,他脚下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o/ V' s! p; a% S& e( e0 ?



最后,真心祝愿所有的书法人,艺术常常进步,生活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7-1 16:55:2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当前高等书法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思考

                                        ——叶军

   

内容摘要: 作为传统艺术门类的中国书法,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困境:西方艺术思潮和西方视觉方式对传统中国艺术方式的冲击,还有功利的、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的状态显现等,这些潜在地引导着书法艺术方向的走势。由此,渗透到各层面的中国书法教育,也影响到了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而我们必须要在这种状况下,调整书法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书法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等书法教育 书法本体 书法思潮 书法艺术性 地域性书法




数年前,由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召开了一个教育论坛,主题是“危机·中国画”。大会参与者都来自于全国各高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师范学院的任教教师。从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教学,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在院校的专业选择中,中国画专业的危机感开始显现。危机感的显现并不是中国画专业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诸多因素所带来的:首先是中国画专业老师自身对本学科的研究缺乏深度,其次是由于创新而消解了中国画本体的技术难度,再就是由于实际就业的担忧更让人感到中国画的学习不会给人带来满意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中国画中诗书画印基本要求的丧失,让人感到中国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巧。这几点就会让人感到中国画没有学习的必要。

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也和中国画教育面临的情况一样,它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几个方面,如:当代书法思潮对本体书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毕业去向担忧,书法本体教育的规范与艺术性拓展等。这都需要我们做一些具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找出和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 当代书法思潮对本体书法教学的冲击

“流行”的方式,始终是被追逐的,书法中的“流行”方式和

“流行”思潮的出现,变成了一种让人能快速获得成绩与功利的方法,从而使很多人去追随。这些年来,无论是大展还是获奖,都能够看得出这一现象。因此,对于书法本体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书法教学应该最能体现“学院型”的传承态度和学术权威,而不应该让“社会型”的功利以取巧的方式渗入。而恰恰是这种矛盾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书法教学,也正撼动着书法本体的稳固。教学中,两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的行为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在这个时代,功利包围着老师,参展获奖使自己提高知名度,提升自己的润格。不论是弄思潮或搞课题,还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终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润格。参展与课题研究最能见成效的就是进入所谓的“当代书法思潮”,那么这些行为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课堂,“学术”和“伪学术”,让学生无法判断。“当代书法思潮”的好与不好,我们不做评判,但肯定和我们书法教学的许多课程是相违背的,甚至是有破坏性的。如:传统临摹课程和一些实验性的书法就是一种矛盾,传统临摹就是要进行一种实临法,仿真法,追摹经典;而一些实验性方法,是消解了书法的技巧而进行随性书写,从书法本体的概念来说,它消解了书法难度。书法的难度降低,也就没有什么法度了。再就是书法教学中的学生状态,作为年轻的学生,对于新奇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老师的个人艺术取向带入课堂,肯定会暗示和影响学生,他们也会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这就涉及到了课程中书法本体的共性与任课老师的个性之间的矛盾的问题,那么书法教学应该如何做到区分?书法本体的共性与规范应该是课堂上所讲授的,然而,学生会把主次颠倒,忽视书法中最基础的最本质的东西,而追求书法表面的浅显的层面,甚至是最容易出效果的层面。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出现的现象,已经比较麻烦,这已经开始造成不好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书法教学中的一些书法基础课程,甚至也影响到书法专业的主干课程,也可以说影响到书法本体的稳定,这一定要引起书法教育者的重视。

二、学生毕业去向与书法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是每个毕业生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美术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都会对此感到很敏感。设计专业,绘画专业,以及书法专业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有一定的培养方向的定位,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为一个大学的本科生,应该是要掌握最基础的和最全面的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全面的基础。教育部也强调大学本科是基础教育,研究生才是专业教育,这一点,作为书法专业的教学方针更是要如此。设计专业是实用美术,就业范围广,绘画专业和书法专业是纯艺术专业,就业范围就不如实用美术,但也有它自身的就业优势,书法专业就更为特殊。如何将它应用到各个所需要的领域,也就是就业的成功,包括成为专业的书家,其实最终需要的还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这才是学生毕业后就业最根本的,否则以专业就业,问题肯定是很多的。加强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本专业的学习是重要的。“一专多能”的培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背景状态下,仍然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培养模式。作为书法专业,特别是在美术学院里的书法专业方向,可以融于绘画专业之中,在强调书法本体的教学中,打通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学生也可以选修一些设计方面的课程,让书法可以渗透于各个领域,同时,让书法专业吸收绘画与设计的一些有用的元素,丰富书法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不断地进行调整,特别是一些专业辅助课程,对于专业主干课一定不要变动,如:书法临摹、书法创作、篆刻临摹、篆刻创作、书法史、书论、印学史、印论。辅助课程可以做一些变动,如:加入一些山水、花鸟、设计(字体)等等。也可以添加一些特殊课程,如:书法与瓷艺,书法与平面设计,以及笔墨设计等等。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书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对学生毕业后的走向有一些较大的帮助。再者,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书法家,那么,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要下一些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让书法专业方向的教育走得更加稳健。

三、书法本体教学的规范与书法艺术性的拓展

对于一些学科来说,一定要强调它的规范与共性,书法专业就应如此,特别要强调书法的本体教育。没有一个很深厚的基础与规范,以后的发展也就走不了多远,更谈不上学科的发展。书法的本体应该要强调两个方面的规范:第一是笔墨的应用和纯正,第二是书体文字的规范与严谨。在教学中,这两个方面一定要让学生不能含糊。当代思潮对于笔墨规范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分不清书法中具体笔墨的好与坏,比如:规范的书法用笔不太好的,在当代书法作品中应用较多,甚至出现在一些书展中入选与获奖的作品中。所以,让学生对于好的用笔用墨无法判断。再者,就是书法中的书体文字的规范,特别是临摹课程,一定要临得准确规范,切不要似似而非,临一个大概,用“意临”的说法来解释和开脱,让自己的随性带入进去,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收获不会很大。所谓书法临摹“神似”,是一个比较虚的话,“形似”不准,“神似”肯定不在。所以,临摹课程一定要用实临的准确的方法来临习。

对于书法的艺术性,我们无法做一个准确的定论,在当代背景下,人们只好用展览上的入选与获奖作品作一个标杆,这对于我们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参照。学问与学养是我们在高等学院引导学生的正确道路。艺术性的体现,基础就是学问与学养,而不要引导学生追逐表面、时尚、流行的书风,如:一些做作品将纸揉的很破烂,似乎很有“新意”;一些作品将字写得东倒西歪,似乎很有“拙味”;一些作品将字写得很大甚至超大,似乎很有“张力”,等等。这些实验性的作品,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若引导学生跟风,肯定会害了他们。可怕的是,将这些类型的作品给学生介绍成有艺术性的,那就更加危险了,因为学生对艺术性的判断本来就有所不准。所以,对于书法艺术性的认识,一定要求学生从学问与学养上要求自己,加强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加强对于书法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加强文史方面的学习。古时就有对书品、书格的标准与定位,实际上就包含着对作品的艺术性高低的确定。切忌以价位和书家的名气来定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

四、书法本体教学的定位与地域性书法特征的强调

书法本体教学,是书法专业教学的根本,对于各种书体的教学课程一定要规范和严谨。中国的文字演变与源流,无论是古文字还是现代文字,一定要以书法专业的要求来进行学习与掌握。对于书法专业的教学,字法、笔法、墨法、章法一定要按照各书体的规矩来进行实践,特别是在基础临摹的课程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书法的创作课程,也要按照书法本体的规律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把握住书法的精髓。在书法本体教学定位的同时,也要强调地域性书法特征的继承与学习。比如:湖北美术学院的书法教学,也已加入楚地书法的学习。湖北美术学院地处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此地的楚简闻名于世。楚文字造型优雅、神秘、浪漫,是楚艺术特征的代表。将此纳入书法课程,形成本专业的某种特征,从而丰富书法教学与书法研究。

对于高等书法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一些仔细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在各院校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做一个自身学科的定位,确定书法本体教学与教学特征;规范课程设置,为自身的体系设立课程;确立书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再者,对教师而言,要统一教学思想,规范教学方式。这样,可能在面临一些问题时会有解决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报考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体系。不然,在自身的学校也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把“学院模式”和“社会型”区分开,排除学院里的“伪学术”,真正树立“学院模式”的“学术”权威,做到书法的继承与发展,弘扬国粹。


                              

                            2010年9月9日于安徽宏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4 16:00 , Processed in 0.0359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