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68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字有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0 21: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早上,接到罗与之老师的电话,说黄石文联作家一行8人到武穴采风交流,叫我赶到市财政局四楼。我手中正有点事要处理,答应晚点过去。过去时,罗老师、地老天荒、宛如、漠柳及市财政局领导都在,我迟到了。没想到,一进会场却获得了一片掌声。会上,很荣幸见到了黄石几位文学前辈,和几位女作家。很意外,在这次集会上见到了在文坛神交已久的美女作家流苏,这是在魏高邑农家乐采风互相交谈时才对上号的。下面是我交流写作体会时的随口发言,现整理如下)

今天十分荣幸能够与黄石文联的各位作家、前辈,欢聚一堂,共同交流写作心得。见到黄石的朋友,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的一个大伯在黄石,一个表叔在黄石,还有一位少年时代心爱的姑娘嫁到了黄石。

听到各位前辈和各位作家的创作心得,深有感触。现在,我也就自己写作的体会与大家交流,请各位作家前辈指教。我总结自己对文字的感想是,文字改变了我的命运,文字改变了我的生活,文字提升了我的境界。

谈起文字,我应该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98年以前,我一直在一个小村当村干部,从最小的官做起,技术员、团支书、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主任、书记。一路走来,从来没有提起笔写过什么东西,也丝毫没有准备写点什么的想法。98年转国家干部,调到一个偏僻的乡镇——南泉乡,在乡政府办公室打杂,主要工作是倒茶、扫地之类。从一个整天忙忙碌碌,好象天生要承担什么的人来说,这种简单无聊日子让我特别难受。一连扫了四五个月的地,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看不到生命的曙光。身边许许多多在乡镇工作一生的干部是我将来人生的最好缩影,何况,我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现在还没混到一官半职的乡下小子呢?我常想,难道我的人生就要在这个偏僻的山乡里度过吗?高高兴兴转为国家干部难道就是要到这个不是家乡或许将来成为家乡的地方做这些什么人都可以做,甚至什么人都不想做的杂事吗?我不愿意,我不甘心。自认为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给我什么职位也能拿下,可是,怎样才能使领导和同事认可一个从外乡走来的内向青年呢?感觉怀才不遇的我决定寻找一个突破口,让自己被人们关注,给自己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平时手不释卷的我,看到办公室一位从学校借调过来名叫刘胜德的老师,每天都伏案疾书,隔天就会有豆腐块文字出现在各类报纸上,心中甚是羡慕,决定也写些文字试试。

记得当时我写了两篇新闻稿,送给当时的乡党委书记曹跃先书记看,跟他说,我也想写新闻稿子。也许是看到我写的篇子质量不高,或是认为一个乡政府两个人写不合适,他没有同意我写,说,你写么子稿子,刘老师在写呀!

一腔热忱的希望火花被突然浇灭,我沉默了一阵子,在实在无聊的情况下,我再次提起了笔,决定以另外一种文体来开辟一条走向山外的通道。

通讯不让写,我就写散文。先后撰写的两篇关于南泉发展变化的散文被当时的《武穴报》刊登,而且都是头版头条,在南泉那个小地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曹书记也相当高兴,连说,写得好,写得好。并将那报纸夹好挂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每次走进他的房间,看到那报纸上自己的文字,心中就有一种成就感,人也一下子自信起来。

自那以后,我不断的写,不断的改,不断的向各类报刊投稿。如果自认为题材很好,写得自我感觉也不错的稿子,寄出去后没有发表,我便修改后再投,如果还没采用,我会一改再改,一投再投,直到看到变成铅字为止。有的稿子改了十多遍还舍不得放弃。这样一路写下来,我逐渐找到了写作的感觉,陆陆续续有文章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其中有几篇文章在《中国青年》、《青年时代》、《农村青年》、《青春》等国家级杂志发表,还有些文章在《国防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经济报》等省级报刊中发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段时间,几乎每期《黄冈日报》、《黄冈青年报》、《武穴报》的副刊都会出现署名江涛的文章。

随着文章的不断发表,南泉江涛在武穴小城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气,我在南泉也成了一位小名人。我的人生也因此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先是从办公室打杂的,一下子提为南泉乡雨山总支主任,8个月后,又提升为南泉乡南泉总支书记。

在南泉总支任书记期间,我的一篇文章《愤怒的兰花草》获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难忘乡下那只桶》获武穴市首届国税杯有奖征文一等奖。国税杯征文颁奖规格很高,我的1000元奖金和获将铜证是由当时的宣传部长吴昌发颁发的。一个农村文学青年第一次走进了城区的文学殿堂,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那一年,市计生局想调我过去,因种种原因手续迟迟没有办妥。市国税局听到这个消息后,派桂局长跟我谈话,想我进国税局。而原梅川镇党委书记(现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勇平对我也是极力挽留,专程派人找到我,并与我谈心。此时,因工作没有安排好而十分苦闷的我,深切体会到了领导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也突然看到人生的曙光。最终,我顺得进入了市政府机关——市人口计生局。

最初,文字是我手中的工具,是我用以改变人生改变境遇改变生活的工具,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却不知不觉成了文字的工具,被它统治,被它驾驭,被它改造。相对于我,文字最初具有十分鲜明的功利色彩,而写到最后,却成了抚平创伤,丰富精神,提升境界的灵丹妙药。

在市人口计生局,我的许多文字频频在《中国人口报》、《人生》、《幸福生活》、《湖北人口》等报刊杂志发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新闻奖。这使我在这人口计生部门小有名气,多次抽调到省人口计委和黄冈市计生委,曾作为组织全国关爱女孩工作会议、全省利益导向机制工作会议组委会成员,负责材料起草和会议准备工作。

此时,文字对于我,已没有丝毫功利色彩,业已成为我精神和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兴时,忧伤时,激动时,安静时,怀古时,感时时,伤情时,思乡时……都会有一些真诚而灵异的文字从心中流出。这些文字,不需要讨好编辑,不需要取悦世人,只为朋欢,只为已乐,临思而动,随性而为,不求文笔之华美,一任真情之流露。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文字变成铅字,我不知道这是堕落还是升华,但,我已不关心这些,只求心灵的自然与舒适。所有文字全都如水上浮萍一般飘浮于博客、文坛、论坛、网络之中,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文风也由原来的拘泥严谨变得洒脱自如,由原来的精雕细琢变得率性真诚。文字由此获得了生命,人生由此感悟到了真谛。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政府办、市委办都有调我进去的意向,近期,组织部也有意调我进去。这些对于许多有进取之心的人来说,已是不可选择的同类项,而对于我来说,却是必须选择的多类项。我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可以全面发展的方向。对于领导和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心中时常充盈着幸福与感激。

是什么给我的生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是什么给我的人生灌输了十足的自信,是什么给我的生活赋予了淡定与从容?是文字,是文学,是文心,是文风,是文气……

仿佛前生注定,今生与文字有约,有幸演绎出这一段文字情缘,广交五湖四海的文学朋友,享受多维思想和飘逸精神的融合与交汇。今生足矣!

谢谢大家!

2009年10月30日星期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11 04:51:10 | 只看该作者
从这篇文章中看到了你与文字的缘分,十分感人。从崇拜文字到文字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足以可见一个文人的诞生。我衷心地祝福,而且也相信,你将成为文字巨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11 09:36:27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还是大有来头的领导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11 10:37: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平平哥的文学创作精彩分享~~

    文字(创作)改变了命运,文字(创作)改变了生活。从江涛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其率真的一面。这是知识积累后的一种升华。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墨客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11 13:07:53 | 只看该作者
性格决定命运。

江涛的成功来自于他的执著,勤奋以及天赋。文字不过只是最初的切入点,相信他做其他事情一样能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12 17:48:06 | 只看该作者
感动~
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成功在于执著
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13 15:02:0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看江涛的文字!感受着江涛的执着、勤奋和才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2-7 09:28:3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喜欢看江涛的文章,给人奋进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2-14 15:42:28 | 只看该作者
江涛是南泉乡的领导啊?认得蔡习超书记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2-22 13:18: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江涛,祝福江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8 09:11 , Processed in 0.06517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