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文化] 武穴节日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6 09:3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地处鄂皖赣毗连交界处,其岁时节日的习俗,具有鄂皖赣地区鲜明的特征。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古代称"元旦",俗称"过年",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传统风俗,一般以正月初一二三为过年,而节日活动则从腊月二十几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正月十五。民间谣谚称:二十二跺年耙;二十三牵猪杀;二十四"小年夜";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画贴壁;二十八家家吃(读洽);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瓦罐杂"(吃团年饭,以火钵炖肉为主菜);大年初一,出方大吉;初二初三去拜年,初七初八龙灯发;十五到,年过了。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代称"上元节",俗称"过月半"。清康熙丁未《广济县志》载,梅川每年上元灯市通街不断,花灯式样繁多。或花草虫鱼字形;有走马灯,是纸人马于中,以火运之;有谜语灯,藏谜者以射中为乐。节日灯会盛行,每逢元宵节这天,武穴居民大多吃挂花酥糖作馅的元宵和春卷,农村普遍吃汤圆(也称元宵)和卷煎。

立春节

是农事二十四节之首。是日,农家多在门前插柏枝迎春,或在郊外祀五谷神,或在堂前摆案燃烛。在中堂张贴"迎春接福"字贴,贴春牛图,并食春饼,饮酒贺春。

花朝节

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仙子."生日,青壮年妇女梳妆打扮。去仙姑庙、吕祖祠朝山进香,带回供果给家人分食、以示免灾。

娘娘会

观音会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俗传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诞辰,旧时中老年妇女相邀做娘娘会,朝拜观音像,围聚诵经,会期一至三天不等。每天聚餐,一律吃素,最后一天早晨与会者吃寿面后散会。

三月三

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俗传是道教真武祖师的生日(一说俗传是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的生日),家家吃芥菜粑或野菜粑,传说是为纪念真武,以为吃了不生疮;武穴地区农民用地菜花煮鸡蛋吃,以为吃了可不患头痛病。三月三又称"鬼节",农村人们大都备酒肴烧纸钱举祭,晚上到野外看"鬼火",以占卜人事吉凶。

清明节

农事节令,"清明"的前三天,后七天,历来为民间祭祖扫墓的节,这天,城乡男女,纷出四郊,提篮挈盒,祭祀祖考。

四月八

民俗化的宗教节日。相传这一天为释伽牟尼生日。在这一天,寺僧采摘乌树叶染乌米,以化缘形式沿家送一盅,以换得施主的一升大米。这一天,家家煮乌米饭吃,以为祈佛消灾;儿童以放风筝为乐,俗语:"四月八,风筝发"。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旧时习俗家家门窗插艾叶、菖蒲,以示避邪。湖区及沿江地区赛龙舟,城镇人吃粽子以祭祀屈原,农村人吃新麦发粑,小儿胸挂五彩线袋装的红蛋。

吃新节

是农事祭祀节日,又称半年节。节期,在下乡定为农历六月二日,上乡是夏至后第一个或第二个卯成日。这时正是新禾将熟之际,农户家家买肉、摘取新稻穗数支祭祀祖宗,然后全家聚餐,谓之试新。

中元节

旧时,七月十五日为祭祀死者,悼念亡灵的日子,亦称"鬼节"。从七月初一始供亡灵袱,将所祭祀的死者姓名写在纸上折封,一直到七月十五烧亡灵袱(俗称烧包袱),以送"亡灵"而结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亦称"仲秋节"以亲友以月饼、板栗、藕等食品相馈赠。人夜,合家聚食月饼赏月。农村有"摸秋"的风俗,即在中秋夜,瓜豆可随人摘取,物主不加责怪。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民间普遍举行祭祀活动,称为"秋祭"。1986年起重阳被定为老人节,举行"敬老"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10:43 , Processed in 0.05306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