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穴资讯] 消失殆尽的民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4 08:2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消失殆尽的民俗
                         武穴实小   陈琳慧
          听公开课,主题是我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老师准备得很充分,精美的课件,抑扬顿挫的语言,总想使出浑身解数来让学生入情入境。只可惜现在的孩子,对传统的节日文化了解和感受甚少,说不出什么名堂。倒是把我这位听课老师带到了对童年时期几大传统节日的无限回味之中......
        自打我小时候记事起,端午节临近,大人们就开始在茶余饭后为我们小孩编织五彩蛋络(用彩线编织成网状的可以装鸡蛋的东西)。到了端午节那天,妈妈总会早早起来将煮熟的鸡蛋装在蛋络里,微笑着将蛋络挂在我们姐弟仨人的胸前。每每这时,我总是像获得了功勋章一样自豪,吊坠着蛋络满村跑,和其它小伙伴们互相比一比谁的蛋络好看,谁获得的鸡蛋大......有时,因为过于欣喜,不小心摔倒,把鸡蛋给摔破了,会小心翼翼地把蛋从蛋络里拿出来,在手上捂弄一半天,才一点一点的慢慢品味蛋香。现在回忆起蛋络里的蛋,会情不自禁的吸上几口唾沫!为什么那时的鸡蛋会这么香呢?
        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总会飘来阵阵油炸麻花的香味!妈妈手脚麻利地揉搓着面团,我们小孩围在她身旁看她像变魔术似的把面团做成麻花状,上面撒上一些小芝麻,然后轻轻地放入冒着热气的油中,小油花翻腾着,小麻花在油锅里翻滚着,我们在一旁会迫不及待地等着松黄香脆的麻花起锅......
         小时候的中秋节,“马饼”占据了我过节时的全部记忆!其实那时候的我,压根儿都没见过真马,缘于对马的最初印象就是“马饼”。(味道和现在的发饼差不多,但形状像马)一马饼在手,再饿再馋,我们小孩子都不舍得吃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比划谁的马饼大,谁的马尾长,谁的马饼芝麻多,谁的马饼腿儿粗。有的小伙伴稍不留神,把马饼的头弄断了,会哭上一半天,然后极不情愿的一点点将马身子吃掉!记忆中的一年中秋,我的马饼因为保留的时间最长,大家封我为“神马”女将。那个激动是无以言表的,马饼也就随着这一封号的获得被全村的小伙伴瓜分进肚子里。
        腊月二十四,打伢过年!爷爷动真格的准备一竹条放在门角落。这一天,调皮的我,捣蛋的弟弟都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特别乖巧。但是有一年腊月二十四,我们姐弟俩还是被抽了几竹条,原因是贪吃:家里准备给老舅爹值年岁的洋糖果和斤豆,都用粗油布纸包好放在一小篮子里,让我们提到老舅爹家去,那时值年岁也是小孩子的最爱,因为亲戚会给几块压岁钱!我们一路走一路忍不住偷吃油布纸里的洋糖果和斤豆,等到了老舅爹家,洋糖果和斤豆所剩无几!就为这事,爷爷在腊月二十四狠狠地抽了我们几下,边抽打边说:打伢过年,易长易代啊!现在想想,那时候挨打都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呢!
       “正月半,敲葫芦瓢,老鼠下儿不长毛!”响亮的敲打葫芦瓢的声音仿佛就在耳际,而这一民风民俗也如同我的童年生活,早已经被喧嚣的都市文化封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7-2 03:58 , Processed in 0.0519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