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23|回复: 1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如果是这样,中国还会成软柿子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2 00:5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天津大学教授遭美国以“间谍罪”名义逮捕 坦然出庭”
天津大学教授应邀赴美参会遭诱捕(图)


以上确实为“流氓手段”


我们设想:如果中国人不是乐于建庙,不是乐于念阿弥陀佛,而是和意大利,英国,法国一样,喜欢塑造民族英雄,并把岳飞,李广,霍去病,以及天下无双的项羽,智谋将军刘策等等,把他们的青铜像立在天安门广场

竖立在泰山之巅
竖立在五岳之峰
竖立在上海外滩
珠江中间
维多利亚港海岸
长城脚下
黄河岸边
长江两岸
众山之中
武穴江滩公园
横岗山之上
历经千百年不变,千秋万代,子子孙孙,乐于仰而敬之,赞歌颂之,生儿当以楷模之!


试问:


       中国还会成软柿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1:06:52 | 只看该作者
看呀,那些人,天天对秃瓢顶礼膜拜!
既是由衷。
怎么不叫儿女以秃瓢为楷模,怎么不叫儿女去做秃瓢?
龙门太子,你这么信佛,怎么不叫你儿女去做和尚尼姑呢?
真是搞不懂你。
你自己搞得懂你自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07:40:1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我不说出来,就不能安心去上工。
    小椰树死爱混淆视听的了,他一准又说:“到处树武夫形象,你看你看,武穴人个个脾气傲牛哚,要把豪杰,升为国家意志,那不成霸权主义了,那不成法西斯,希特勒,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了?”
    你看,这是典型小椰树式歪理法!
    估计小椰树想到了水浒传里的泼皮牛二。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对外侵略史,其中对越自卫反击战,算是对敌打得纵深的了,可那也只教训教训无赖、完事后立即撤兵,退回来的时候,可没和八国联军、小日本鬼子一样见好的就抢,见贵的就偷。我们可没有。
    再来看,项王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仁义值千金”的代表人物。不过,后人中不讲诚信的人,也有挖苦说其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有霸之名,可又极讲诚信。要说,项王想杀刘邦,那可比杀鸡简单得多了。鸿门宴,大伙听说过吗?项羽想杀刘邦,有人把不成的理由说成刘邦身边,有一个把眼眶睁裂了的樊哙。这说法是不懂历史,是不尊重历史。太史公的《史记》(史记就相当于现在人写毛泽东,只隔这么长时间)。太史公的《史记》里,非常明白的写着,项羽武功天下第一。当时英布的武功相当于世界冠军,但英布根本就不是项王的对手,他俩打,就跟大人和小孩打似的,项王是大人,英布是小孩。樊哙算那门子球?二十五个樊哙也打不赢一个霸王。这里说的功力并不是据电脑游戏中说的战斗力点数,而是依据司马公的《史记》。《史记里多次提到项王一人轻松敌百,樊哙最多只打得过五个武夫。
       讲这个小故事,说的是世人都喜欢小椰树以吪传吪的假话当真,说的是武穴论坛人容易被人愚弄。你们应当听一个老实人的话!
       我们想想,西楚霸王在百万军中,把中国历史上背信弃义的代表人物刘邦逼入绝路之时,还跟他玩捉放曹,优势那么多的时候,主动划出楚河汉界,这是多大的气魂呀!
    美国这流氓国家对付天律大学教授,摆的就是小人计〈鸿门宴〉,与二千年之前的项王的比,差太远了。
    〈满江红〉大家会不会呤?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看,气吞山河的好诗呀!
     我问你小椰树:我中华民族天地大英雄们,在你眼里难道相当于武穴街头的小混混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5-22 18:08:36 | 只看该作者
江滩弄几个小混混雕像也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8:11:56 | 只看该作者
苏伟峰 发表于 2015-5-22 18:08
江滩弄几个小混混雕像也是可以的!


求求你,别回我帖子苏伟峰。
武穴论坛让几个人,把虚拟玩成了全景版现况真实武穴。
从今以后,请别回我帖子好吗?
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8:15:18 | 只看该作者
拜托论坛管理员,把野句,三声,老实人三声发在焦点版块的所有主题删掉。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5-22 18:30:18 | 只看该作者
冒见过世面的人!唉!

纪实雕塑没见过还冒没听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22 19:31:32 | 只看该作者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之谜
2013-9-18 11:32:00

  两千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历史记载的坑杀之处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

  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这块土地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吗?
  残暴的杀戮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这是公元前206年10月,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屠杀。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告诉记者,距离新安古城百余公里的山西晋城高平西北隅,是秦兵和赵军大战的遗址,那里是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地方。而在相隔54年后,新安古城却上演了另外一场惊天悲剧。

  只不过这次施暴者是曾经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国兵士,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把秦军当年的暴虐还给了秦军。

  历史学家认为,此次大屠杀的根源,依然在于秦始皇的暴政。这个君王在统一中国后,不惜民力,频繁征调六国劳役建陵墓、筑长城、修驰道,让那些被奴役的人们饱受屈辱。义军的兵士们没有忘记这些屈辱,现在他们有了机会,开始在路上随意虐待秦兵俘虏。

  我们无法揣测降兵当时的心态,为了保命,他们或许只有忍辱负重。

  可是当队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马上就要西出函谷关,秦军将士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

  《史记》项羽本纪描述这段历史时说,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这些投降的秦军既担心项羽胜利,他们自己成为引狼入室的秦奸;又担心项羽失败,秦朝会把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杀掉。所以抱怨自己的主将是难免的。但是这些悄声的议论,并没有逃过楚军的耳目。

  《史记项羽本纪》说:“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据说向项羽报告秦兵降卒动态的是九江王黥布,关于这点史书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如果是真的,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这种小道消息,会给20万秦军降卒带来如此惨重的杀身大祸。

  项羽得到报告后,就跟黥布、蒲将军商议,最后三人拿出意见,认为“军队里秦兵众多,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那么取胜就非常困难,不如及早杀掉,以免后患”。于是,“楚军夜间突然动手坑杀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

  悲怆的新安古城

  根据史料记载: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的地方,是新安古城千秋镇,这里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

  人们通常所说的位于新安以南的楚坑,也是指的这里。《括地志》说:"汉新安县城,即坑秦卒处。"同样的说法在《史记项羽本记》中也有记载,说"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新安古城就是今天的义马二十锲檀逦骼钚油宕濉?/P>

  不过记者从地方史志办公室了解到,彼时的新安,并不是今天那个自隋代重建的新安县城,而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设立的县治。新安古城位于新城东北方向,二十里铺村下石河一带,西距渑池13公里。呈长方形存在的古城遗址,东部边缘大部分被涧水淹没了,考古曾经发现地下夯实的城墙土层,同时存在的,就是那个裸露在地面的、经历过若干风雨的"楚坑"。

  斗转星移,时空变幻,历史早已经历若干次轮回。那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被称为"楚坑"的遗址,在二十里铺附近居民的眼里,只是收藏了无数游魂的“万人坑”,很少有人去考量,两千多年前,它是否真的见证了一场暴虐的屠杀?
  坑中挖出大量人骨

  今天的“楚坑”遗址,在当地被称作“万人坑”。

  它的南面,是发源于陕县境内的涧河,坑的北面则是土岭和李杏湾村,东西为平地。记者翻阅义马和渑池县志发现,"万人坑"遗址右面原来还有一座白龙庙和一口八角青石井。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时,它们全部被毁,原貌不复存在。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有关专家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在坑内平整土地时,还常常挖出大量人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5-22 19:32:03 | 只看该作者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之谜(2)
2013-9-18 11:32:00

  如今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楚坑虽然风蚀雨淋,其势颓败,而规模却依旧清晰可辨。它完全掩映在高大的白杨和葱绿的麦田当中,同远处几家散落的农家小院一样,守候着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任人如何想象,都无法把它与20万秦兵降卒的葬身之地联系起来,拼接出尸骨铁矛、悲叫连天的杀戮年代。

  但是,历史毕竟来过。只是,真的有20万之众在这里被一夜间杀掉吗?

  数字悬疑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十一月,“羽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

  按照史书的说法,20万秦军降卒在新安古城被杀似乎是确凿的事实,除了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3人外,其他降卒一律没留。《项羽本纪》透露,“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

  但研究历史的人认为,这个数字是值得怀疑的。既然项羽让长史欣统领秦兵降卒,就证明秦军已经接受改编,并不是被收缴了武器,“被裹挟前行”。这样以来,让20万士兵一夜之间消失,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擅长古代战争史的秦汉专家、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绍豪分析说:被杀的秦军降卒可能只是一部分,是跟随章邯投降而中途又想背叛作乱的秦军士兵,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降军通常有一种胆怯心理,缺乏斗争的勇气。当他们的一些伙伴面临杀戮时,根本没人站出来真正反抗。这样以来,投降的秦兵编制被打乱了,这个20万建制的部队也就不复存在。

  “另外,也不否认虚报杀敌数字的可能。在古代战争中,有的将军打了胜仗,出于邀功的需要,会故意多报。”

  秦军降卒是如何被坑杀的。

  关于这一场残暴的杀戮,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要杀数万手持武器的兵士,难度可想而知。倘若投降的秦兵事先知道大难来临,恐怕没有人会甘心引颈待杀。所以,在坑杀秦兵降卒之前,项羽应该是设计了一套计谋来蒙蔽兵士的。

  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描述的“羽诈坑杀”,历史研究者推测,降兵必须首先被集中起来,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或许就是挖坑。在新安故城西南方向大片的郊野里,秦兵降卒被六国的兵士驱逐着挖坑。当然,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被胜利之军欺负惯了而逆来顺受的秦军降兵,忍气吞声的按照楚军的吩咐,开挖大坑。当大坑开挖到兵士无法攀爬的高度,那些原本监督他们干活的六国士兵,突然变得狰狞起来。无数的长矛铁枪对准坑内的躯体,疯狂的刺杀,鲜血和泥土,哀嚎和悲鸣、求饶和怒骂交织着,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就在我们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蔓延开来。

  历史无法忘却杀人如麻的项羽,骨子里始终燃烧着征服的欲望,面对不服气的降兵,他不可能再赋予其兵器,与自己的军队重新来一场厮杀,惟一的方法是让他们彻底灭亡。

  那些投降的兵士,命运注定是被放逐的,只是他们不会料到,从他乡到他乡,归宿却在坑中。在他们中间,或许有人想过,再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穿过崤函故道,回到故里。可惜大祸突降,没有人能够逃脱。

  一层层尸骨堆砌、血泪覆盖的秦兵降卒被尘土掩埋之后,那些连绵不断的嚎叫,也在瞬间消失了。时光倏忽千年,项羽及他所"制造"的楚坑,以及里面所掩藏着杀戮和血腥,都结成了历史的疤痕,供历史学者无穷无尽的寻觅和追踪。

  旧时的悲鸣飘渺苍茫,今日的和风平静流淌。原来,没有任何一种气概可以穿越时空长廊,继续影响今天的生活啊,哪怕曾经的腥风血雨。

  在无声无息掩映在郊野之中的“万人坑”遗址上,据说惟一让人心惊的是夜晚偶尔闪现的磷火,那些从腐烂的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总是不经意间悬浮在地面之上,并随着气流淡淡的飘移,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途经这里,留下"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的诗句。

  而今天,几乎不会有人在夜里专门去看那里的磷火。这个早已风平浪静的所在,在刚刚到来的春天里,生长出了鲜艳的桃花,还有碧绿的麦苗、高大的白杨和金色的油菜花。远远近近的村庄,都笼罩在油画般的色泽之中。一瞬间,几乎让人忘却,这里曾经埋藏着让人心惊胆颤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5-22 19:36:31 | 只看该作者
河洛春秋 洛阳历代战役系列(5)
项羽坑杀秦军事件

记者 孙钦良
  项羽大军曾在新安坑杀秦军20万,这20万人全是降卒,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派往新安城南挖大坑,待挖到一人多深时,全被活埋了。

  历史上,秦军很残暴,曾在洛阳伊阙大战中斩首韩魏联军20万人,又在山西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40万人,似乎在历次大战中,只有秦军集体屠杀别人,而别人却奈何不了秦军。

  事实不是这样的,就在秦军坑杀40万赵军的50多年后,也就是在秦国统一天下、秦二世当政的时候,项羽大军在新安也坑杀了秦军20万人,而且这20万人全是降卒,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派往新安城南挖大坑,待挖到一人多深时,全被活埋了。

  关于这件事,《洛阳市大事记》中只有简要记载:“公元前206年十一月,楚项羽杀秦降卒20万于新安。”《洛阳大典》中的《军事典》这样记载:“项羽以为秦降卒入关,必然哗变,于是,项羽除留章邯、长史欣、都尉翳3人外,将20万秦军将士尽数坑杀。至此,强大的秦国军队不复存在,新安城南的荒野埋有秦军将士的累累白骨。”

  这些记载,均未说出坑杀秦军的具体地点,只笼统地说在新安。那么,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记者调查后得知,人们对此早有争论,有人说在新安县,有人说在义马市。我市出版的书籍之所以对此笼统介绍,是基于争论未果,不便断言。

  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义马二十里铺村一带挖掘出了累累白骨。这些骨骼的骨龄显示死者都很年轻,明显呈现的是士卒集体被活埋的姿势。如今,这里还有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周围生长着挺拔的白杨。有专家认为这里就是项羽坑杀秦军的地点。

  那么,在2000多年以前,这里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吗?

  1991年,戴景琥先生在主编《义马市志》时指出,“新安故城”确在义马市境内,坑杀地点即义马市西南2公里处的二十里铺村上石河南,西距渑池13公里,陇海铁路沿“故城”遗址南城墙与涧河之间穿了过去。

  至此,国内考古界大都认同此处即为“坑杀秦军坑”。可是,记者最近询问我市有关专家,几位专家还是对此不愿多讲,似乎这个“坑”若定在了义马市,就对我市旅游有诸多不利似的。而记者苦思几天之后就释然了,即使这个坑就在义马市,这也没有什么,因为秦代的新安县是包括这个地方的。

  查《新安县志》便知:“新安置县于秦始皇二十六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取新治安宁之意。”秦时新安故城就在今义马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06年,项羽夜击坑秦卒20万于新安城南。”这已经说得很明确了——这一战争史上的大事件,可以纳入洛阳历代战事序列。

  那么,这20万秦军已经投降了,项羽为啥还要坑杀他们呢?

  原来,在公元前207年,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秦王朝,被项羽、刘邦的起义军猛攻猛打,秦大将章邯在战斗失利的情况下,率领余下的20万秦兵向项羽投降。项羽立章邯为雍王,让他率领这些秦兵为前导,向西进军咸阳。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大军经过洛阳,督促这些秦军降卒西进,驻扎于新安城南。

  项羽大军的士兵,对秦军有积累多年的仇恨,他们没有忘记秦军当年鲸吞山东六国所带来的屈辱,现在他们有机会了,就在路上虐待这些秦军降卒。秦军降卒为了保命,只有忍辱负重了。可是,当队伍走到新安故城,眼看就要西出函谷关时,秦军降卒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史记》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章邯)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意思是说:“章邯等人哄骗我们投降项羽,现在若能进入函谷关,推翻秦朝的统治,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成功,项羽必把我们掳往东方,我们的父母妻子可都在秦地,必然为秦所杀啊!”

  这种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不幸的是这些议论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感到事态很严重,他想:军队里秦兵众多,如果入关后他们不听指挥,或者临阵倒戈,那就很难取得胜利了,不如及早杀掉这些降卒,以免后患。于是他和手下商量,准备夜间动手,坑杀秦卒20万人于新安城南。

  据专家推测,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秦军降卒都被集中到新安城南郊野里,他们把兵器集中在一起,手拿工具开始挖坑,当大坑挖到兵士无法攀爬的高度时,项羽的军队突然动手,无数的长矛对准坑内的躯体疯狂刺杀,鲜血和泥土、哀号和悲鸣、求饶和怒骂交织在一起,浓烈的血腥味在郊野四处弥漫开来。

  整夜的杀戮,换来了一层层叠加的尸体,秦兵最终停止了哀号和挣扎,黄土掩埋了一场惊人的杀戮。后来的当地农民,在耕地时常常发现一些碎骨头,夜晚磷光闪闪,大白天氛围怪异,那些从腐烂尸骨中分解出来的气体,悬浮在地面上随着气流飘移。以至于到了唐代,诗人杜甫途经这里,还写下了诗句“项氏何残忍,秦兵此处坑。愁云终古在,鬼灿至今明……

  可怜那20万秦军降卒,糊里糊涂成了刀下冤鬼。如今,这里被唤作“万人坑”,又因被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坑杀,所以又叫“楚坑”——秦军过去老是屠杀别人,如今也被别人集体屠杀,这也应了那句话,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正是:杀戮自古可复制,只看刀在谁手中。河床尚有改道日,秦军岂不走麦城?

http://lywb.lyd.com.cn/html/2010-08/19/content_661768.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9 13:29 , Processed in 0.0676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