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灶悠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8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农历新年的钟声还未在周湾之畔的老伺堂内响起的时候,就有小脚的阿婆们来回地穿梭在这间老伺堂内外了,络绎不绝的进进出出。伺堂内的香火因此旺盛,秉烛天明或者夜游当歌的荧火映衬着的土地公公,悠远的就像一尊颤动的活佛。
    阿婆们在拜祀新年前夕的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时大都喜欢从家里捎一壶香油来,在焚香鸣鞭跪拜后会有顺序地将诸神之神象前的油坛斟满。阿婆们送来香油,再挑动好油心中的灯心,火光跃动之时,也正是所有人闭目祷告心意最虔诚之时。有着悠久过往和风调雨顺历史的周湾啊,就会是在这些沧桑之人带火光的虔诚祈祷里,悠悠向前。
    火光,神台,罐子,哦对了,还有焚香,就是这些东西,组成了周湾里最悠久和最耐人寻味的历史风俗之一。因为又是涉及到农历新年的,所以周湾,它就尽情而放肆的在彰显着,它的独特新年,它的蒹葭老灶以及它最火热的民风民情。
    实际上在周湾里,拜祀伺堂里的诸神只是临近新年里由几位阿婆操持的动作量最小的活动而已。在新年周湾的活动里,只要是稍微有些气氛的活动出来后,人们都会设法搞出它的气氛来。有气氛的活动因周湾规模宏大的人气而分外受人追捧。
    比较明显的活动自然要属新年前夕的摆灶台,清猪圈,杀猪,摊分猪肉这件事情了。因为在周湾里,乡亲们都乐于圈养猪的。一头或几头猪在平时都是安静的圈养在猪圈里的,也只有到了年末,主人们才会打开猪圈门,但他们可不会是放这种赖洋洋的猪出去兜风。有经验的屠夫会横跨在猪圈门边,他先轻轻地拍下温驯的猪的脑袋,然后双手拉开卷尺就向猪的肚皮抱去。只需片刻功夫,屠夫再撤开一只手后,猪的腰上就会多了一条打过结的绳索。
    屠夫对猪的腰围便是以这样的测量方式得出来的,有经验的屠夫还可以以触摸猪脯肉的手感判断出猪的脾气是否野性以及猪肉的质量是否足够好。但不管怎样,被拴上绳索之后的猪就算是屠夫和它的主人买卖的成交了。屠夫会使上狠劲将猪拉走,拉向他在屠宰场内早就准备好的老灶旁边去。
    周湾里的风俗是,年头养猪和年末杀猪都是要生起老灶里的火。年头主人家抱回猪仔要拿老灶里升起的火煮备猪食;年尾屠宰场里杀猪老灶里煮沸水用的柴火也是各家管各家的料。养在周湾里的猪因此一生都要与周湾里的老灶联系在一起,与老灶里的烟火联系着,生生世世。
    猪和老灶是周湾人最看中的两样宝贝,猪年年都有得养有得杀,猪肉是美味的。然而只有老灶,它是唯一的。只要是周湾里的人,每家每户都会有唯一的一口老灶。
    老灶是那么的老,一般都比小孩们要老的多。老灶的面前时常会有火光,灿烂的就像金色的曲子一样好看好听。一日三餐,炊烟袅袅,老灶给孩子们亲切的宛如母亲般的感觉。
    母亲是时常在老灶旁边的,她会经常在手里抓着块抹布。母亲在老灶旁烧菜做饭,篝火之外的老木头是父亲在闲暇里劈成矮截的,篝火和饭菜的香味一样让小孩垂涎三尺。小孩也是爱跑到老灶旁的,他帮母亲给老灶添柴火,火光照在他小小的晶莹的眼珠上,熠熠生辉。小孩是不怕老灶的烟熏眼的,他被熏难受了也不哭。老灶里有多少温暖的火光和焰色啊,在小孩的童年里,那也都是美丽的,灿烂的,童话里的星光。
    老灶的温婉,安静,就像是一首流落于周湾里的天长地久的歌曲。老灶是安静的,它也经受着我们所有人一日三餐对它的打扰。我们是源于土的生灵,老灶是源于火与土融合后遗留下来的一种气魄,一种力量,谴倦古今!?
    我家里的那方老灶还是外婆在我四岁时来我家帮母亲修砌的,母亲和父亲那时都在忙着糕点方面的生意,根本就不可能有闲下来的功夫。外婆远道而来是为了给老灶新筑一个贴瓷砖的灶台,新灶台很快筑好。而对于还是被灰色水泥覆盖的老灶的灶身原型,那时候就连父亲都说不清楚了。
    我记得自己那会儿时常扒在忙碌中的外婆的肩上,我想看清楚外婆到底在做什么事情。外婆那时也是相当疼我的,她经常是一边将我背在肩膀上一边忙碌。我靠在外婆带皱纹的脸颊一侧,好奇地向下张望着。我那些最初的对灶台对柴火对烟灰的敏感还有亲切感就是源自那些日子里的亲身体会的,老灶悠兮,它悠远的就像记忆里外婆对我的关怀一样,让我倍感温暖。
    而在农历新年将至的这些日子里,在周湾里忙碌的就不只是那些会杀猪的屠夫了。我的父母双亲也是忙碌的,当然父亲,他不会去杀猪,他有自己独特的一手做糕点的绝活。然而在新鲜而喷香的糕点被做出来之前,父亲还是需要母亲的协助,偶尔我也会“上阵”帮他们忙。我和母亲是围绕着有经验的父亲转的,父亲则是凭着经验转在家里的老灶旁的。
    喷香的老窑发饼,松脆的花生油龙酥,还有弹筋十足的云片糕等可口的糕点都是父亲守在老灶旁,经过打面,上水等工序,再计算着发酵,烘醅时间后一块块做出来的。
    在周湾里没有人是不知道父亲是做糕点的,尤其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上门来找周师傅求购糕点年货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但他们更多的或许只是上门来求个热闹,对于父亲做糕点里的门道,以及辛苦和坚毅,怕也只有我们一家人明白了。
    老灶在父亲最忙碌的时候往往是一天十四个小时不熄火的,父亲忙着发面的活儿,母亲就忙着给老灶添柴火,负责糕点的进出锅炉。老灶里的火在有风的天气里爱向外蹿,母亲总说那是火苗太淘气的缘故,老灶已经管不住它了。母亲随父亲从事糕点加工的二十年时间里从没有抱怨过什么,她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老灶旁烟熏火缭的有异味的空气。只是一个转身,她就又摘下了我给她戴上的口罩。下次她便会忘记戴,依旧一边干活一边和父亲在老灶旁聊着周湾里的趣事。
    母亲总是说在老灶旁是不会被熏的,老灶散发出来的味道是香的,是暖融融的。母亲就喜欢在老灶旁取暖,偶尔也给前来取暖的阿婆们铲出一拨带火星的碳灰,装在她们带来的小陶罐里。老灶在冬天里给予人的温暖因此传遍了周湾,阿婆们不但知道了周湾里有位周师傅,还有一方古老的暖人心田的老灶!

    周湾里的阿婆们记住的是老灶给她们带去的温暖,只有小孩,他们念念不忘的就真是老灶带给他们的香味了。一个小孩无意将自家的红薯仍到了母亲身边的老灶里,并允诺熟透后分我一半;然后熟透了的红薯被我们一群人瓜分,最后,整个周湾里的小孩就都知道了这事。于是,来烧红薯的小孩总是凑在我这边……就是这些往事,它也带着香味,在如今的老灶里飘荡,如烟如尘,却总不会消匿。
    母亲在如今还是那幅神清气爽的样子,她在老灶旁的岁月比我成长的岁月还要长。老灶火热的焰火啊,它悠悠地记下了母亲那么悠久的心酸过往。老灶悠兮,而更悠远的是母亲可贵的付出以及对这个家庭默默无私的爱啊。?
    母亲一次在忙碌的时候碰到来老灶旁向父亲求购糕点作年货的于阿婆,母亲不知道怎的很有兴致的就和她聊了起来。
    母亲是关心起于阿婆的女儿芳芳起来了。母亲说起芳芳的时候,于阿婆就和她不约而同地回忆起19年前的往事了:故事发生在那年的冬天,当时的于阿姨和周大叔膝下无子嗣,却因为在自家门前的水井旁拣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而轰动整个周湾。周大叔因着天降女婴而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至今杳无音信。空留着于阿姨一个人辛苦地将女婴带大,她就是芳芳。
    于阿姨说到芳芳的时候就不自然的露出欣慰的笑容来,她还一个劲的向母亲道谢,说母亲当年给了她很多帮助。母亲也是笑,却对我说,当年的我才2岁。那天的下午天气正冷,母亲她已经忙完老灶里的活了。她抱着我凑在熄火的老灶旁烤暖时,于阿姨就匆忙的搂来了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孩子。母亲即刻就让出了暖和的位子给她们。母亲说,那个时候,她看到也是在她怀里的我在朝着那个正在老灶旁烤暖的冻得发抖的陌生女孩微笑……
    母亲说,她印象里芳芳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她羡慕于阿婆养了个乖女儿。于阿婆却是愁眉不展,因为最近,芳芳真正的家人已经寻迹找到周湾来了,关于芳芳以后的生活,她正在和他们协商。
    又是在这方老灶旁,母亲和于阿婆再一次回想了下她们曾经的温暖岁月和苍苍往事。那些牵连着我和芳芳的寂寂往事,那些还保留着老灶独特烟熏火缭味道的丝丝记忆,她们俩都在心底印记着。
    母亲在安慰于阿婆,她说,自己差不多也是老了的,能够站在这方老灶旁的日子也不多。等清儿出来工作,成家,她抱了孙子后,就是再想忙碌在老灶旁也不可得了。所以人哪,能忙碌时就忙碌吧,能清闲时就清闲吧,不用想那么多。
    我知道这是母亲在宽慰自己的话,而我在心里想的是,等再过一年我工作了之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母亲告别这烟熏火缭的老灶。老灶是给过我们家感情,那么就让它和母亲一起安心地闲着吧!
    在中国传统的神话体系中,是有灶神在厨房里庇佑五谷杂粮和人间烟火安盛一说的。自然在周湾里还有另一说是,自腊月廿十三以后皆有送灶君之习。我想,如此而言母亲在那方老灶旁安心细致地呆了那么久的时光,是否灶君在所记录的人间善恶之事里,该特别的庇佑下她呢?
    芳芳,年迈,还有老灶,就是这几个词语居然都被母亲联系到了一起。既然联系到了一起,那就好吧,我什么要求都没有,我只是希望,曾经围绕在老灶旁的双亲哪,你们能够平平安安的等我工作,等着我回来,然后,我们一起在老灶旁享受着火与土最原始最自然的味道,清闲的过一天,两天……
    悠兮,我最钟情的老灶;亲兮,我最爱的人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1-10 09:59:15 | 只看该作者
极具民风俗味,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19:42 , Processed in 0.0471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