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63|回复: 5

[原创] 游庐山记之仙人洞篇 (--前年游玩庐山所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7 22: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年初因游庐山,感慨颇多,精妙虽莫能状之,然私心所作,斗胆述之,故于游所历,皆类而记,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庐山锦绣谷前有仙人洞,道士吕洞宾游历庐山时遇汉钟离飞升处也。洞高二十尺,深逾四十尺。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洞口处,有园形石门。上方正中刻“仙人洞”三字。左右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巨石横卧山中,若一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迎风挺立, 百年不倒,引游人奇之。松下石面刻“纵览云飞”,传为清末民初陈三立所书。由古及今,多有名人游历于此,赏此地之胜景,悦此奇瑰,有诗为证:洞杳琼浆冷,秋深林叶纷。霜钟流夜壑,雨刹挂青云。
    辛卯年春初,湖北陶儒来游,携弟张恒徘徊于观之前后,拘池臼之水,饮云雾之茶,观雪食餐,薄饮追凉,相与歌呼乐甚。然而欷嘘感叹者继之,盖不胜今昔之俯仰焉。栋宇颓危,门棂不设,饥猪扰案,鸟鼠碎檐,虽长松历涧,依然瑟响,而蒿荆篱豆,迷阳岑莫,亡聊赖甚矣。洞旁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复有泉出乱石间,线脉萦络,下坠于幽;举瓢酌尝,味极甘冷。
    洞外有道观,夫安知仙人洞道观之说呼?清嘉庆年间有道士来此住持,于洞内辟纯阳殿供吕祖。光绪三十有一年长安道士 静阳子又于岩左创老君殿,重修纯阳殿,增建藏经阁,始称仙人洞道院,星渚瘠涩,虽未必能焕隆章灼。且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润之有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道士居于此,吸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飞仙入道,通天而语,遗云气,入层霄,观云海浩渺,听瀑布轰鸣,视伛偻五老之馘项,不啻一迹爪其间。
   夫人之游也,莫不有三等之分。一则曰探奇观迹,去而无所获者,此庸者之游也。二则曰陶冶情思,释愤卸压,此常人之游也。三则曰于天地山水之间,心游神合,以至于一,因观山水之道乃得为人处世之道,从而师之法之,此智者之游也。人世渺渺,悠忽一芥苟残于世,人生不过白驹过隙尔,且夫天地之间,有情者俱妄,无情者乃真,是故莫寿于古松流水,而道士与羽客皆短。日长境静,恍惚古初,不闻人声,但闻落子,非禅非玄,髯得之矣。如必从道士起见,则庐山亦匡续以后之名,未有续时,此山何所命名?而竟无人来往居处其下与?过而不留,住应无所,此为深于乐山者也。元丹能诗,可与言者,以此记归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09: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也是有才的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俏俏 发表于 2013-4-28 09:03
呵呵,楼主也是有才的主。

哈哈,哪里啊,搞着玩的,让大家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0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古文功底真是深厚。韵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6: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之彼端 发表于 2013-4-28 16:08
楼主古文功底真是深厚。韵味无穷。

哪里,哪里,玩笑之作罢了,呵呵,如果君下喜欢,我还有很多,日后一一奉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21:4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有种汉赋字字留香的感觉。 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2 21:08 , Processed in 0.0423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