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49|回复: 3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七九、仙姑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09: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七九、仙姑山
         位武穴市大法寺镇辖境,其实离武穴城区仅3千米。山有“仙姑洞”,洞前建“仙姑庙”。同治壬申《广济县志》载:“唐大中元年正月初五,雷雨大作,闻仙乐声,云雾中遥见三仙女升天,马蹄履迹留石上”。相传为何、陈、许三女了入山修炼处。1997年开辟为旅游风景区。
      登仙姑山的“大雄宝殿”,可使到访者一睹香烟缭绕法界蒙熏境界。此时无妨留下步子,请先一念《炉香赞》咒词:“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金身。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三称)”,能有净化我心的浮躁,洗礼低俗灵魂功能。世间虽然美好,我心需悟理性,以无尚智调身、息、心,以平常心对灾、障、苦。
      仙姑山的“仙姑泉”,观其终年泉涌不断,显现出泉眼的古老与沧桑。或掬一捧进入嘴中穿肠而下,其丝丝甘甜,滋润心脾,可顿感神清气爽,有提醐灌顶的感受。
      仙姑山的“放生池”,为善男信女们体验与人为乐、与物为乐的快乐;体验人不过也只是万物中的灵长者罢了。   
      仙姑山的“仙姑洞”,门上有故书法家文艺先生苍劲有力的楷书对联:“洞中仙子自来去,岭上浮云无古今”。郁郁乎文哉:逝者己矣,来者仍追。
      仙姑山的“观音亭”,一瞻观自在菩萨,仰其俯瞰人间世态,播福百姓黎民精神。此时请一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仙姑山的山不在高,但登山顶,一览众山低小,有顿觉 “眩目举步抒开怀,长江之水天上来,仙姑风景色如黛,绿海深处有雄才”之感。
      登仙姑山看的是松涛林海,苍松翠柏,青草绿茵。看的是林中鸟儿自飞翔,山间花卉皆艳放。看的是长江之水逝如斯,船只来往如梭织。看的是红砖碧瓦楼林立,湖光水色梦依稀。看的是诸色瓜果众皆鲜。自有一派农村新画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1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明代舒奇志有一首歌咏仙姑山的诗,史主任何不用上呢。另外,武穴境内还有一座仙姑山,在南泉与四望交界处,这里似乎也应该顺带介绍一下。
      显丑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1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一口气写了七十九篇,这些文字十分难得,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0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两位。“明代舒奇志有一首歌咏仙姑山的诗”未读过,所以未及写上.上人兄在此住过点,对仙姑山开发有贡献,献丑有是我,不是上人兄。另仙姑山地方村支书吕树桃先生开发仙姑山愚公移山精神的动人事迹一并请教示补充之。
       另一处“仙姑山”承指示,二稿时补充之。
       仙姑山旅游硬件建设大致地不少了。常言说:“佛要金装,景要文饰”,应加的正是古今人物佳句的装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0:50 , Processed in 0.0357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