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92|回复: 1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七四、官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6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七四、官桥
      原为跨武山湖出水口名为“白石渡”的渡口。清乾隆时,建成木桥。民国十七年(1928年)修建“广武公路”时,分南、北两段立24个桥墩修建长约90米的石墩木面桥。时为武穴最长的公路桥。因为“官修”,故名“官桥”。抗日战争期间桥面被焚毁。1949年解放军为渡江作战的需要,由县人民政府“支前”指挥部组织民工搭浮桥通行。1950年,在原石墩上铺上杉木板,以维持通车。这以后,逐次提高该公路桥的等级,进行多次修缮,到2005年,己达到现代省级公路桥规范要求。
      武山湖水由官桥水口子,经19千米丰收大港过太白湖往下流入华阳河,再往下约70千米始由华阳河泄入长江。
      这条“消化”武山湖洪水的、名为“丰收”的主港,原是一条自然河港,经多次疏浚,至1978年,使成为贯穿市境平原和湖区的,港畔有公路行车,港道保3米水深可通航,且最大排泄流量达168秒立方米的现代型多用途人工运河。但终因为武穴处在华阳水系的上游,若逢大汛期,受下游水顶托,排水不畅,仍然渍涝成灾。有鉴于此,由武山湖垂直长江方向,于1970年修了一条长只3.5千米“百米港”通过“武穴大闸”就近与长江相通;另于武山湖口子上修扬程6.8米,排水流量50.4立方秒,总功率4800千瓦排水泵站一座。因该泵站位于武山湖口官桥,即名“官桥电泵站”。
      有了这座泵站,若遇干旱时,可从“大闸”引长江之水经武山湖分入田园化渠道灌溉良田;若遇降水量大了,武山湖水猛涨,丰收港自排能力不足时,则可启动官桥泵站大功率水泵,提武山湖水由“百米港”直接经“大闸”排入长江。
      据资料:1975年8月14至16日,市境宽突降暴雨213毫米,17日首次开机运行,排流35立方米秒,使内湖水迅即降到安全水位以下。又据载1983年汛期,泵站连续九次起排,降低洪峰1.1米,有“效益显著”云云。
      该泵站于2002年列入省级水利基建工程,作了将三天暴雨五天排毕的更新改造。2006年更列入国家更新改造项目,将于十二五期间完成更新改造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难得,认真保存,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21:48 , Processed in 0.0479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