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239|回复: 8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二四、梅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6 1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二四、梅川
   
      位于武穴市境北部,距市中心37千米。原来绕镇三面有两条溪河流过,其中主流因有发源于横岗山流经梅川流进武山湖的,名为梅川河的河流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复有蕲王朱仲良赠植的红梅千株于河畔更增身价。它是武穴行政区划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建县永宁、复于唐天宝元年九月廿四日丙寅(公元742年10月27日)改名广济,至1953年3月县政府迁址武穴为止,近1500年间一直为县治所在之地。
      梅川河因有梅树夹岸数不尽,梅花入水自成溪的景观而又名“梅浦”,所以梅川亦别名“梅浦”。
       梅川地势险要,居身于大别山尾脉的横岗山主峰一尖山南麓,有白石山屏其北,灵山障其东,独山护其南,观山卫其西,另有南山、驿垴、黄鹄三座山丘,鼎足而立,成内外三环拱卫之势;复东建觌阳门,南修迎薰门,西建继旻门,北建得朋门以禁卫县治,故自清康熙三年(1664年)和乾隆四年(1739年)加修土筑城墙,造就了其鄂东重要军事据点雄姿。
      从梅川热心经营的人造景观言之,梅川名胜有武胜宫、武当宫、万寿宫、南山寺、沧浪书院、文昌阁、觉生公园等,外加三十六寺共灵山的众多佛寺环绕,加上自然景观梅浦绕县城而过,可见河底卵石平铺,水净沙明,水荇萦回,游鱼可数,阅之令人不分鱼我;若夏季天空明朗,茵地荫绿,黄花麦浪,游之令人心旷神怡;到年关春节之际,有夹岸梅树,暗香浮动,疏影横斜;若隆冬瑞雪飞花,则宛若玉树临风,将整个城关被装扮得花团锦簇似的,其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踏而忘归。
      梅川为佛教禅宗四祖司马道信降生圣地。四祖降生时,曾用名“清净井”的井水浴身,自道信成中国佛教禅宗四祖,井亦得名“浴佛井”;遗址至今,己为梅川一景。中国人是讲究缘分的。试问之曰:佛祖为何令四祖道信降生于梅川呢?可答曰:因为梅川是一块风水佛地。再问:为什么梅川会是风水佛地?宗教学者早有一段从“堪舆学”得出的、令中外朝圣者万众心仪的绝妙考究:有风水学者登上横岗山一尖山峰驻足四向俯瞰,从地形上可见到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同时从山脊走向则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卍”字符形,而且八卦太极与卍字符形坐标中心重叠。这两大图标交汇于梅川,既是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交谊渊源深厚的印记,更象征着走向世界的儒家文化与历史古老的佛家文化在交汇,这交叠的风水所在处正是梅川,那正说明这梅川是一块天下无双的风水佛地了。如此说,作为佛教中国化禅农并作的禅宗始祖,不降生于梅川,又能有别的处所能容得下道信禅师的降生入世!
      还有可能属于荒唐而更令人心动的故事传说,也属梅川的。众所周知:满清进京后的首位皇帝,其顺治帝取名“福临”,又打破满人禁忌,聚爱妃为汉人“董鄂妃”,这两事属“移风易俗”之举,处于满人进关之初,说来本就令人惊诧了。近人研究清顺治近侍崇祯进士吴伟业的遗著时,发现他留下一首长达八千多字的名为《清凉山礼佛》的五言长诗,他于这首长诗的字里行间暗示:顺治真的不是二十三岁就“驾崩”,而是出家当了和尚。但当和尚的地点却令人意外,竟不在五台山,而是跟随董鄂妃英灵的指引,来至在楚地佛国“福”地的广济小县,也就是有“佛国佛地”之名的梅川镇,具体地名是太平山上清凉古洞边的牧石庵。这段传说可不可考,又当别论,其表达的中华各民族本是一家人的美好心意值得称道,故事虽属附庸风雅之谈,也让人有喜听乐闻之趣。
      梅川河上原有古桥一座,名春懈桥。桥边有“梅浦清流”之景,为广济十景之第四景。诗曰:
                         横斜疏影卧清流,缕缕幽香袭敝裘。
           十里春风桥畔路,寻梅踏雪约朋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1: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续二十五:永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12: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奇想,梅川之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卍”符形与梅川风水“佛缘”
     “卐”字符,藏语称为“雍仲”或“雍仲拉曲”。“卐”有单图、也有连图;形状有左旋“卐”,也有右旋“卐”。过去“卐”字符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用在佛像上的标志是左旋转“卍”。据《辞源》载:“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意思是吉样幸福。
     “卍”又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此标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后来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载:“卐”(wan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卐”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样之所集’。
     
     “卍、卐”本是中华文化智慧符号之一,源自《易经》:“卐”与“卍”互为阴阳,相辅为用。“卍”的发音是“万”,含有“通泰,富足”义。“卐”的发音是:“福”,含有“吉祥,厚德”义。中华佛教禅宗也使用这一符号,禅宗发祥地梅川一尖山地形就显出此符状。《华严经•65卷•入法界品》说:“胸标 卍字,七处平满。” 唐慧苑《华严音义》亦载:“卍本非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武穴梅川一尖山顶的“卐”山形:东山折南,景有东冲积雪,余脉到猪头山马干山,有唐朝八大教主之一的高山派教主所建筑的“一枝庵”,长驱直下有“四祖寺”和九龙缠绕地“牧石庵”,向南最后折出五峰山“头陀大德祖师寺”。南山折西即游鸿寨西,有六祖打坐的地方,折出横岗山有横岗耸翠景点。西山折北一尖到八尖,出出凤凰山。北山折东;即蕲春南灵寺道人屏山,折东火焰山,挪步园山,引出白云洞,火焰洞,落下黄龙潭。春夏雨过初晴或秋高气爽时可以登山四顾,欣赏到奇妙的卐山形脉络;也可以在秋冬季节,穿过落叶丛林求证其方方面面。
    据有文字上网:德国军官帮蒋介石先生长在庐山训练军官团时,有位参训者忙里偷闲,披星戴月,风餐路宿,只身徒步登临过鄂东名山双峰山,于一尖山之巅现场找到天然八卦顶,旋即拜访了道教圣地白云洞,火焰洞,黄龙潭,清凉山古洞,牧石庵数位道长,异口同声称“道教天生八卦顶在一尖。” 在倍受鼓舞之余,绘制山形脉络,发现以一尖山为轴心,东西走势是东向东冲山、西向蕲春县八斗峰连接太平桥山;南北走势是南向游鸿寨、向北到蕲春南灵寺及黄梅县的紫云山道人屏山,恰为东西垂直于南北,完全吻合卐图形,真正自然天成。
    古代的佛教居士们,对鄂东地脉山形无不如数家珍。文人学士,达官贵人则莫不蓄谋已久,抢占风水。清末蕲水(浠水)嘉庆二十四年(1819)一甲一名状元陈沆(1785~1825)的祖坟葬在卐北向东转折处;黄梅县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帅承瀛(1767—1841)葬在三星拱照九龙抢珠风水地即卐的东折南端景点牧石庵;广济县金会员金德嘉(1630—1707)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三甲第一名赐“同进士”墓葬在卐的南折西处金鸡独立山宝地,更有甚者,相传黄梅县人明朝万历八年进士、兵部尚书汪可受(1559-1620)自己闭棺于挪步园,墓址在卐北向东末端。
      以上文字均说明,天生八卦顶地形,是中国道教奇观,禅宗“卍、卐”图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2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3-3-7 14:19
[附]   “卍”符形与梅川风水“佛缘”
     “卐”字符,藏语称为“雍仲”或“雍仲拉曲”。“卐 ...

“卍”  “卐”,互为阴阳,相辅为用。10年前曾听人说过也在网上见过此处好风水的文章,今天读罢先生此文,深感大自然造化之精妙,也以为风水之说确有深奥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18: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知识渊博,见多识广!{: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3: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据史记:康熙十三至十七年(1674-1678年),清廷派遣一位芮将军率官兵到广济,连续五年在太平山采伐大量楠木等优质皇木,运回北京营造宫廷。据太平山人传闻,清廷以伐皇木为名,实则是顺治帝未死,此间曾隐于佛国广济太平山庙中念佛。清兵来的目的,就是对出家了的顺治皇帝暗中施加禁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9 1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川河因有梅树夹岸数不尽,什么时候恢复这样的美景就好啦,现在每次回家,路过梅川菜摊时,就进退两难,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9 1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怀念儿时的梅川老街,青石板,两边的店铺都是大大的木门,还有那高高的门槛,在郑公塔也有,但现在都荡然无存了,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8 11:58 , Processed in 0.0534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