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86|回复: 2

[红色文化] 抗日烽火 广济八年(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3 15: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抗日烽火  广济八年
                  (武穴市抗日大事记)
                              (一)
      广济县因旧有湖北七大商埠光荣历史,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县建市名武穴;又其境域位于北纬三十度神奇线上,使武穴处在幕埠山与大别山两山脉所组成的大武汉东“城墙”根下,更天设地造有水陆两座雄关在武穴境内,扼守着“大武汉”东境,当入赣趋皖要冲,故武穴实为鄂东(大武汉)门户之市。
      广济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武穴西北部有一条长达四千米的困龙井峡谷,于耸立的群峰中夹着一条自皖入鄂的公路,是兵家理想的设伏之处;又于西南部田镇一带为长江要塞,其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紧扼下游咽喉,被喻为“楚江锁钥,太平军炮台遗址犹存。
      武穴是1938年武汉卫国之战的主战场,在长达四个多月的卫国之战中,广济县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全县人口30万,据统计侵华日军屠杀我市平民6380人,伤3399人(不包括战场上死伤人数!),毁坏农具62676件,杀耕牛910头,牲猪645头,火烧及马吃粮食4470吨,强奸妇女无祥细统计,并使我占全省七大商埠第二位的临江商埠武穴镇从此一蹶不振,受影响长达40年以上。同时,从抗日战争开始起,止于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止,广济县人民就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正义之战中,抗日烽火亘续未断。
      兹记其要,以示永志。
      1937年12月,家住张百可垸的张凤林,即以精通武术为掩护,以收徒授武为职业,团结进步青年,宣传抗日。时受中国共产党湖北临时委员会刘西尧指令,发展了居文焕等人,并于蕲广边界建立第一个“中共长塘支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底,鲁岱、徐任睿、胡少正等爱国青年,在广济县城梅川成立“后方动员促进会”,并按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简章》要求,输送了一些青年到延安学习军事政治。
      1938年2月,湖北省青年救国团派延安抗大学生、广济藉人陈播回乡,与徐唯实、胡鹏等人建立“武汉抗日救国团武穴分团”,在武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由于组织迅速扩大,遂改名“中国青年救国团鄂东分团”,挂牌开展唱歌、演戏、演讲等多种活动。
      1938年6月,田镇要塞司令部,以要塞司令蒋必(保定军校八期生,中将衔中共地下党员)名义下令由刘咸一(中共地下党员)出面组成“军民联谊社”,设图书馆、剧团、妇女工作团等,宣传军民合作抗日等主张。其时中共省委和鄂东特委同时派出赵宗国、张雨田等人到要塞协助司令蒋必的工作。
      1938年中,湖北省教育厅于武穴成立“武穴民众教育馆”,通过办墙报、设讲座等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6月20日中共鄂东特委《鄂东工作报告》载:“武穴民教馆的工作很好。除了民教馆的一般工作,如图书馆、俱乐部外,还天天出壁报、通俗抗战小说、抗日军人传等。他们对各党派的抗日军人都介绍和颂扬,还订了各党派的报纸,举办了工人、壮丁训练班等。”(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3 16: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岱,梅川镇鲁全二村人,延安抗大骨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09: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 抗日烽火  广济八年(武穴市抗日大事记)(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7:40 , Processed in 0.049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