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81|回复: 2

[人文文化] 乡饮酒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0 16: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乡饮酒礼

  古代嘉礼的一种。也是汉族的一种宴饮风俗。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之集体活动,《吕氏春秋》认为是古时乡人因时而聚会,在举行射礼之前的宴饮仪式。周代时,以致仕之卿大夫为乡饮酒礼的主持人,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人。仪式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升降拜答,俱有规定,见载于《仪礼》等儒家经典。当时,此会也有举荐贤能之士以献王室的意义,一般于正月吉日举行。汉以后郡县往于学校中行其礼,皇帝则于辟雍中行之。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则以州县长官为主人,为贡士饯行时亦行乡饮酒礼。明代,京师及州县以下,令民间以百家为一会,以里长或粮长主之,坐席时,以善恶分列三等,不许混淆,以此作为实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手段之一。《礼记.射义》:“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宋王溥《唐会要.乡饮酒》:“开元六年七月十三日,初颁乡饮酒礼于天下,令牧宰每年至十二月行之......各备礼仪,准令式行礼,稍加劝奖,以示风俗。”《渊鉴类函.礼仪.乡饮酒》:“汉永平二年,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牲以犬。”《清史稿.礼志八》:“雍正初元,谕:乡饮酒礼所以敬老尊是非曲直,厥制甚古,顺天府行礼日,礼部长官监视以为常。”位于山东省宁阳县东南部的乡饮乡因多次举行古代鲁国最盛行的西周礼制“乡饮酒礼”而得名乡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注重该礼仪的时代是朱氏王朝的明代,朱元璋别出心裁地规定:乡饮酒礼遍及各州县之乡里。当时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各里必须举行乡饮酒礼。集会宴饮以里长主之,与会者,以善、恶分列三等,不许混淆。凡年高德劭、遵纪守法者为上等;凡役差、课税迟误及曾犯小过并被杖责者为次等;凡作奸犯科、蠹政害民及曾犯杖徙之罪者为末等。三等子弟分别坐次,不得混淆。如有不遵序坐者,以违制论处,可以告官流放。朱皇帝的目的是借乡饮酒礼将纲常伦理和道德教化施及大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e41670100k6ad.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2: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饮宾,即乡饮酒礼之宾介。周制,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历代相沿,名称不尽相同。

清代乡饮酒礼于每年正月十五与 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县正印官主持,在儒学明伦堂举行。参加乡饮酒礼的嘉宾统称乡饮宾,乡饮宾分为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诸宾皆本籍致仕官员或年高德劭、望重乡里者充之,乡饮宾之人选由当地学官考察,并出具“宾约”,报知县(或知州、知府)复核。复核通过后还要逐级上报,由藩台转呈巡抚,由抚院咨送吏部,由吏部呈皇帝批准。被皇帝批准为“乡饮宾”的人,朝廷都要赏给顶戴品级,地方政府还要赠送匾额以示祝贺。若好有一比,当年之乡饮宾犹今天之县政协委员,行乡饮酒礼犹今日之召开县政协大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8-23 19:44 , Processed in 0.0485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