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开学啦。又逢9月,大、中、小学生,各上各的轨,各奔各的路。于社会,这是一条永不止息的人才生产线;于家庭,它寄托着父母心血;于学生,晨读晚习,嬉戏深思,这是日生日成的生命。
这生命是活泼泼的。或者说,本该是活泼泼的。有位律师家长在开学之日写道:“小女说,学校在检查,以后不允许学生上各种课外辅导班了,否则学校要受处罚。看来,中小学生要减负,我不禁松了口气。”翻检这几日媒体,家长们对名校、重点班、硕士老师,甚至对孩子能否坐“二排四座”的焦虑,比“国家运动员”们对奥运金牌的焦虑,不遑多让。
不是减负很久了吗?1987年4月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编写的汇报会上,“素质教育”首次笔诸文字。对应试教育,中国教育界已“进攻”了25年。甚至更早:诞生于1985年的国家教委,当年就成立过纠正应试之弊的对策小组。这些年,从浙江到重庆,从成都到武汉,更纷纷出台减负文件,难道都形同空文?否则,何至于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在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在铿锵地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看来都还不够“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权力集中的治理体系未能展现出优势,倒是环环都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检查各地中小学生是否每天锻炼了一小时,想来就是一项“不可能任务”。学校不受处罚,学生就得上各种辅导班,素质教育的内生动力若不说几近于无,也是弱得很。
表面看,中国人跟犹太人一样爱学习。但中国式学习,主要是在背诵记忆,针对考试,反复做题,比拼分数。根子还是升学率,千军万马要挤的还是高考独木桥。即便录取率达到100%,名校就那么几所,竞争依然惨烈。各种“二代”现象也来插科打诨,上升通道固化变窄,高考体制不从根子上改变,家长们就只能从娃娃抓起。“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未来”,还是中国父母们的最大共识。在“幼升小”、“小升初”时,不少地方“就近入学”的不到20%,凡有点能力的,都去钻“条子生”、特长生的路子。“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既圆且方”的说法,不仅流传于中小学教师之中,也流传于教育系统的官员之中。
1995年就在湖南汨罗、山东烟台、江苏江阴、辽宁大连等地试点,素质教育践行超过17年,说几无实效,政绩关过不去。于是,有人出来论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的深化,就是素质教育!好吧。对两个本就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一些“高素质”的专家总能自圆其说。况且,从幼儿园开始练习钢琴、武术、绘画、舞蹈的小朋友,的确多了。他们收获一沓沓证书,手握一张张通往“特长生”绿色通道的门票,但其中有多少是在发掘张扬天赋?有多少只不过是沦为另一种“考试机器”?
更有追求的家长,还得准备“幼升小”的巨额择校费。2011年,北京有的重点小学择校费高达25万。其实,不少省份要么已取消择校费,要么虽然于法无据但却明确地规定出了一个比较低的择校费。就如奥数被“举国声讨”后就有多个城市宣布封杀奥数班一样,教育部门用得最熟的,还是行政命令。但是,封杀奥数简单,能把体育、音乐、绘画一齐封杀吗?压低择校费简单,谁能把这择校费交上,不还得托关系?按学区分,学位房就贵,买不起即无缘“重点”。制定好看的明规则,在地底奔突的,却是潜规则的暗火。最终,只得电脑选位,将“公正”诉诸抓阄式的天意。
要紧的,是改善供需严重不均的结构。在需求端,谁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更令父母不敢丝毫疏忽。能改变的,是供应端。江苏常州将“重点小学”与周围小学组成集团性编制,让骨干教师在集团内的小学间轮换上岗,是朝向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办法。但这仅仅是把考分竞争推向了高考——显然,建立高校的自我负责体制,在此前提下让高校自主招生,才触及根本。 不仅如此。真要“万类霜天竞自由”,还得超出狭窄的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让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发展,让任何一个孩子,即便脱离高考,也有足够空间可以自由发展。社会多元,每个领域都龙象辈出,家长们的成功观和价值观自然就会多元。如此,应试教育的桎梏,才能彻底脱下,中国的素质教育,才有望真正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