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99|回复: 2

[热点] 南方周末:素质教育失败了吗(戴志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1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开学啦。又逢9月,大、中、小学生,各上各的轨,各奔各的路。于社会,这是一条永不止息的人才生产线;于家庭,它寄托着父母心血;于学生,晨读晚习,嬉戏深思,这是日生日成的生命。
       这生命是活泼泼的。或者说,本该是活泼泼的。有位律师家长在开学之日写道:“小女说,学校在检查,以后不允许学生上各种课外辅导班了,否则学校要受处罚。看来,中小学生要减负,我不禁松了口气。”翻检这几日媒体,家长们对名校、重点班、硕士老师,甚至对孩子能否坐“二排四座”的焦虑,比“国家运动员”们对奥运金牌的焦虑,不遑多让。
       不是减负很久了吗?1987年4月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编写的汇报会上,“素质教育”首次笔诸文字。对应试教育,中国教育界已“进攻”了25年。甚至更早:诞生于1985年的国家教委,当年就成立过纠正应试之弊的对策小组。这些年,从浙江到重庆,从成都到武汉,更纷纷出台减负文件,难道都形同空文?否则,何至于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在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在铿锵地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看来都还不够“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权力集中的治理体系未能展现出优势,倒是环环都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检查各地中小学生是否每天锻炼了一小时,想来就是一项“不可能任务”。学校不受处罚,学生就得上各种辅导班,素质教育的内生动力若不说几近于无,也是弱得很。
       表面看,中国人跟犹太人一样爱学习。但中国式学习,主要是在背诵记忆,针对考试,反复做题,比拼分数。根子还是升学率,千军万马要挤的还是高考独木桥。即便录取率达到100%,名校就那么几所,竞争依然惨烈。各种“二代”现象也来插科打诨,上升通道固化变窄,高考体制不从根子上改变,家长们就只能从娃娃抓起。“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未来”,还是中国父母们的最大共识。在“幼升小”、“小升初”时,不少地方“就近入学”的不到20%,凡有点能力的,都去钻“条子生”、特长生的路子。“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既圆且方”的说法,不仅流传于中小学教师之中,也流传于教育系统的官员之中。
       1995年就在湖南汨罗、山东烟台、江苏江阴、辽宁大连等地试点,素质教育践行超过17年,说几无实效,政绩关过不去。于是,有人出来论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的深化,就是素质教育!好吧。对两个本就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一些“高素质”的专家总能自圆其说。况且,从幼儿园开始练习钢琴、武术、绘画、舞蹈的小朋友,的确多了。他们收获一沓沓证书,手握一张张通往“特长生”绿色通道的门票,但其中有多少是在发掘张扬天赋?有多少只不过是沦为另一种“考试机器”?
       更有追求的家长,还得准备“幼升小”的巨额择校费。2011年,北京有的重点小学择校费高达25万。其实,不少省份要么已取消择校费,要么虽然于法无据但却明确地规定出了一个比较低的择校费。就如奥数被“举国声讨”后就有多个城市宣布封杀奥数班一样,教育部门用得最熟的,还是行政命令。但是,封杀奥数简单,能把体育、音乐、绘画一齐封杀吗?压低择校费简单,谁能把这择校费交上,不还得托关系?按学区分,学位房就贵,买不起即无缘“重点”。制定好看的明规则,在地底奔突的,却是潜规则的暗火。最终,只得电脑选位,将“公正”诉诸抓阄式的天意。
       要紧的,是改善供需严重不均的结构。在需求端,谁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更令父母不敢丝毫疏忽。能改变的,是供应端。江苏常州将“重点小学”与周围小学组成集团性编制,让骨干教师在集团内的小学间轮换上岗,是朝向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办法。但这仅仅是把考分竞争推向了高考——显然,建立高校的自我负责体制,在此前提下让高校自主招生,才触及根本。

不仅如此。真要“万类霜天竞自由”,还得超出狭窄的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让经济、文化、体育、艺术等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发展,让任何一个孩子,即便脱离高考,也有足够空间可以自由发展。社会多元,每个领域都龙象辈出,家长们的成功观和价值观自然就会多元。如此,应试教育的桎梏,才能彻底脱下,中国的素质教育,才有望真正破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开学典礼致辞
于建民校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里非常地忐忑。之所以忐忑,是因为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听众的年龄跨度这么大的场面。在我面前,家长的方阵中一定有比我岁数大的,在学生的方阵中,一年级的新同学只有六岁多,我怎么去讲,讲什么,才能完成我今天的任务?所以我很忐忑。
  好在我知道,在我五十多岁的生命历程中,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在学校。如果,幼儿园也算学校的话,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在学校。不是在学校学习,就是在学校工作。那么,今天,在开学的第一天,在2012到2013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我突然想起,无论是新同学还是老同学,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对这样一个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我们为什么回到了学校,我们到学校来做什么?
  我曾经当过学生。从我自己做学生的经历中,我有着这样的体验,无论是新同学还是老同学,我们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在家里孤单、无聊,找个地方去玩;也不是因为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我们之所以在假期中就想象着回到学校的校园中,是因为我们在学校会有很多乐趣;是因为我们会结识许多伙伴并一起度过难忘的岁月;是因为我们发现在一个好的校园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因此,作为学生,我非常希望我在学校的时间里,至少在三个方面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一,我的个人品质能得到发展。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我知道,这个时候让我穿着开档裤满大街跑那是很丢人的事,我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打架那也是不合适的。我开始学着大同学说文明话,做助人的事。随着在学校学习、生活时间的延续,我慢慢地知道了作为一个人必须追求真、善和美,等等。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等于这个人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驱体,和活着的树木、立着的电线杆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希望自己的品质在学校有所提升,我还希望自己的体质在学校有所发展。因为我知道所有的理想和梦想,都要依靠健康的体魄来承载。如果没有一个强壮的身驱,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即使才高八斗,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还希望作为学生,我在学校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如何做人、文明礼貌。这两天深圳市正在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的检查,作为深圳市的市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展现我们的道德水平,展现我们所生活的那个社区街道和我们校园的文明程度,我们义不容辞。这种素质还包括我们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等。也就是说,作为学生,我过去和现在都非常希望,我是作为一个真实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一所学校中,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我希望我能找到这样一所学校,我希望就在这个学校中。
  我现在还是一位老师。我在学校工作已经有三十年,我也非常希望我之所以在这所学校工作,并不是因为我要养家糊口;我之所以在这所学校工作,也不是因为我在家里闲着,百无聊赖,找个地方来打发时间。我非常希望我工作的这个学校,能够给我提供一种心灵上的安慰,让我在物欲横流的这个社会中,能够自觉的成为精神贵族,找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得以抗衡那些我们看不上眼的嗤之以鼻的东西。作为一个老师,我也非常希望我所工作的单位,人和人之间风清气正,团结合作,父老乡亲,情同手足。作为一个老师我更希望,我的学校,能给我们每个教职工提供能够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如果我是食堂的员工,我为能够为全体师生提供健康的富有营养的可口的饭菜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如果我是保洁员,我为能够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清洁的温馨的环境而感到欣慰;如果我是一位老师,我为我的学生不仅嘴上称呼我老师,而且在心中能把我真正的看作“老师”当作最大的欣慰。一个老师的价值不在于自己每个月能够收入多少,不在于自己有房还是有车;一个老师最大的价值就是若干年以后,你当年的学生来看望你的时候,他(她)会告诉你,老师你还记得吗?那一年那一刻我因为什么事情,你对我做或者说了什么,让我度过难关,让我终生难忘!这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价值。我希望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作为学生我也希望到这样的学校来学习。
  因此,今天的开学典礼,新同学、老同学,新教师、老教师,我们到学校来做什么呢?我们是来寻找的,我们是来创造的,我们共同寻找和创造一个让全体学生和老师能幸福快乐并成长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梦想,我愿梦想成真。
  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小学”与周围小学组成集团性编制,让骨干教师在集团内的小学间轮换上岗,这点其实不难做到,但有几个地方试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5 09:40 , Processed in 0.0410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