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60|回复: 1

[地理文化] 慧远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 1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慧远大师(334—416)俗姓贾,山西雁门(原平县崞阳镇东)人。由于他勤诵精思,昼夜研习般若经典,所以对于佛教大乘般若思想深有心得,并经常登上讲坛说法,听众无不悦服,因此也颇得道安大师所赏识与器重。道安大师曾赞他:“佛教能在中国进一步的传播,就在你慧远了!”。他的净土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是改变中国信仰体系的一代杰出佛教领袖

http://baike.baidu.com/view/8824.htm

慧远大师,中国东晋时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远公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于是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3149.htm

般若经

 《般若经》在魏晋南北朝颇为盛行,并与同时期的玄学思想互相影响,互相推波助澜,以至在上层门阀士族阶层中更是风靡一时,当时的名士若不懂得一点般若学,就有失名士的派头,若名僧不能谈玄说理,也有损名僧的身份。《船若经》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后来形成船若学的“六家七宗”,可见影响之大。《般若经》这部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经典,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奠基之作,稍后出现的《华严经》、《法华经》及《涅?经》等都是在它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各成体系的。唐代玄奘法师所译的六百卷本《般若经》,分为四处(集)十六会(编)二百七十五分(章),其中的第四会和第二会分别是《小品般若》和《大品般若》的重译。唐玄奘全译《大般若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中大乘空宗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935.htm
[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AC%E8%8B%A5%E7%BB%8F
[/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远大师是武穴乃至鄂东地区的佛教传入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8:06 , Processed in 0.0410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