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69|回复: 5

[地理文化] 湖北旅游指南:黄冈武穴风景名胜--龙湫夜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22: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龙湫夜雨》

     在武穴市梅川镇和余川镇交界处、柳界公路南侧,有座石门山,山顶名曰“明水峰”,峰回路转,茂林密竹,涧谷深潭,别有洞天。这就是曾被黄冈地区称为“天下第一景”,被广济县称为“十景”之一的“龙湫夜雨”。

  千百年来,龙湫夜雨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据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广济名儒杨大鳌撰写《费龙君传》所介绍,费郎君者,字保、名辉,广济人也,其老家就在石门山。郎君一生下来就很聪慧,从小就不食母乳,专靠吸吮明水峰山涧的泉水为生,4岁开始从师读书,博闻强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天能背诵几千字的诗文。他很小时,每逢夏天,常与村里一群小儿在涧谷深潭洗澡,时而嬉水,泉水只环绕郎君上下流动,而其他小儿不能得到泉水,回去后还要生大病。这件事被彼此相传,被郎君的老师得知,于是,深夜潜入郎君的房中,暗中窥视,发现其床下盘踞着一条黄龙。郎君7岁时,就飞升上天,还留下了一尺多深(30多厘米)的“马蹄痕迹”,至今尚存。古书记载,“马八尺以上的为龙,七尺以上的为骊,六尺以上的为马”,这大的“蹄痕”,当属“龙趾”。后人有诗赞曰:“石上至今余马迹,当时携履到西天。”费龙君上天后,仍然不忘保佑这块圣土风调雨顺,百姓平安。为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日龙君生辰,许多信士弟子前去祭祀,香火不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在“明水峰”建有一座龙湫寺,又名费圣龙君庙,民间流传为“龙湫夜雨”,聚仙龙于一庭。据传,在建庙时,费圣龙君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曾巧施神力,在明水峰间,巨石丛立,寸草不生之地,特地点化了“三窟”:其一称为“楠木井”,又名螺丝壳,可通江湖,建庙所需木料,由长江漂送井底,再从井口提升上去;另二窟称“油罐”和“盐罐”,以供建庙民工随意取用。“三窟”至今尚存,广济再大旱灾,泉水不枯,饮之清洌甘美,沁人肺腑。庙址独具匠心,四周群山环抱,一股挂泉直泄龙湫,潭水翻腾,似蛟龙戏水,故称“化龙池”。潭中溢水,永无休止地顺着岩隙穿庙而过;绕庙迤里曲折,滚滚奔向庙前二桥,流水从桥孔击石而下,似喷雪溅珠,如万斛白云从地上堆涌,而涌出的水花片片;可用手掬取之。庙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特别是中殿供奉的龙君飞升时的童真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龛座下锁住了一条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的恶龙,侧耳俯听,地下水声滔滔不绝,惊心动魄。神龛上方悬挂着“童真上圣”巨幅匾额,两侧楹联云:千古树奇勋,封山封侯还封圣;一身全大节,报亲报君复报师。

  据历史记载,龙湫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年间,远近闻名,香火旺盛;元代修复,颇具规模;明代鼎盛,不仅百姓,就连王公贵族,顶礼膜拜,大放异彩;清末、民初,惨遭兵燹损坏严重;建国后,“文革”期间面目全非,几乎坦荡无存。1991年,祖籍湖北枝江市妙医大师来武穴后,经过十年艰辛创业,按历史的本来面目,不仅重现昔日英姿,而且更添今天的光彩。最近武穴籍的台湾同胞伍文峰先生,回乡观光,游龙湫寺后,题诗赞曰:

  几番夜雨注龙湫,海客归来续旧游;

  空谷涌青连梦泽,虹桥凝白艏仙舟;

  龙宫烟静横岗锁,深涧藤幽绕殿流;

  胜景萦怀倚杖立,泉甘何日济乡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08: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去过没,到底怎么样,希望提供图片和具体去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鑫少 发表于 2012-8-29 08:28
有人去过没,到底怎么样,希望提供图片和具体去的方法

2012年8月8日,燕山上人已发了龙湫寺照片的帖子,请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很好,有流泉,有修竹,有庙宇,有亭台,山水辉映,幽静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07: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梅川镇和余川镇交界处、柳界公路南侧,有座石门山,山顶名曰“明水峰”,峰回路转,茂林密竹,涧谷深潭,别有洞天。这就是曾被黄冈地区称为“天下第一景”,被广济县称为“十景”之一的“龙湫夜雨”。


石门山东有个大明山,明朝之前本为大圣山[如果你有什么联想.......告诉你,那是正确的......],朱元璋赐名“大明山”,在大明山与石门山交界处有一山谷,龙湫寺座落山谷间。寺文革中被毁。当时的人很...................................武穴话叫什么“峭薄”,把寺建成了一个养猪场、豆腐坊。。。也因为这个原因,俺小时候就总是往那个地方买豆腐。
97年重建大殿,后来陆续建设了一些。只是后人文化素养太低,早已少了深谷幽寺的意境。
不过,龙湫寺与山前的大明山顶都值得一游!那个山顶是一个极好的去处。。。。故事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12: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旅游,我们有湖北省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济战役(武汉保卫战)遗址。
绿色旅游,我们需要挖掘和开发那些养在山中人未识的“风水宝地”(不能破坏生态)。垂钓、登山、乡村徒步、骑马、露营、国际乡村生活体验......
人文旅游,重点是:四祖道信禅宗景观(宗教文化)、民国五杰人文馆(展示民主文化、法制文化、外交文化、传媒文化等)、广济商会会馆总部(商业文化)、鄂东码头文化仿古街区(关帝庙、文庙、玉皇殿、城隍庙、吕祖祠、土地庙、戏苑、码头客栈、木屐作坊、油面馆、浑沌馆、竹器馆、刨烟馆、天主堂、茶坊、酒楼、豆腐坊、糍粑坊......)(古代城市文化)、江汉书院(古代教育文化)、太平山鄂东农耕文化园(农耕文化),武穴博物馆台湾风情园(外来文化,展示武穴人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中华建筑文化博览园(民族先进遗产文化<远期规划项目>,展示武穴人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增加本地区未来建筑文化的底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必将永载鄂东史册,辉耀千古),武山湖滨湖城市景观(鄂东精品城市生态人居文化<远期规划项目> ,展示本地区综合实力与社会全面发展成果的窗口),一些重要的名人故居或祖居(比如文曲戏祖师爷的故居)、墓地(明代藩王或其亲属墓、刘天衢墓、杨济泰墓),宋关佑起义遗迹探寻(或雕塑与碑刻、场景模拟等),广济教案(村落探寻、雕塑与碑刻、场景模拟等),红15军(广济暴动)雕塑与碑刻展,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0:48 , Processed in 0.0412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