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68|回复: 1

[地理文化] 它山之石——关于修复朱子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3 0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关于修复朱子祠的意见

  发表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作者:朱立仪

琅岐是千年古岛,文化内涵极其丰厚,古代科举中进士者有四十人之多。这里文物古迹繁多,目前列为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7处,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尚待修复保护。日前《福州日报》披露琅岐朱子祠文物石碑遗齐路旁,风雨剥蚀,令人扼腕。朱子祠座落于罗锺溪畔,又名紫阳祠,是琅岐岛古代书院之一,是琅岐历代学子勤勉上进和文人墨客会聚的场所,据老人说,祠内供奉有孔子全身塑像,还有许多古物;祠外环境幽雅,周边有“天竺听泉”、“罗溪步月”等景致,有诗赞云:“罗谷深深别有天,万株松里又灯悬;不辞烟雨携杖人,且傍诛天半榻眠。”,描绘了罗溪两岸松涛烟雨的秀美景色;这里还有九龙洞等景观,留有古人摩崖石刻,很有观赏价值。如果修复了朱子祠,并且整治了罗溪,必将极大提升天竺寺品位,成为游客青昧之所。建议琅岐旅游主管部门会同天竺寺管委会制定规划,有所行动。(朱立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溪朱子祠

更新时间:2008-3-5 15:34:23

  闽东日报消息

  闽东是创建理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宗师朱熹曾经在闽东留下许多重要史迹。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朱子理学在闽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一些地方还建祠祭祀。屏南也有一座朱子祠,它历经沧桑得以保留,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的朱子祠,红墙青瓦,为土墙两落木构建筑。进门可见内亭,过天井是通顶二扇四柱厅堂,后面连建二层魁星楼。
  查阅屏南旧《县志》获知:朱子祠于嘉庆二年由知县魏光率绅士兴建;同治四年绅董薛举臣等倡修,光绪三十三年知县江若干等续修。至今已两百余年。朱子祠现由吴氏兄弟等居住,据称吴家原住文庙旁边祖家古民居里,民国末任县长朱忠南要在此盖政府办公楼,故勒令他们搬进朱子祠。吴家十分注意保护这座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古建筑,然而,他们无奈地谈到,原先厅堂正中是石砌神龛,贴壁构建木雕香亭,内供朱熹塑像。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所幸吴家抢救了一块牌匾予以精心保护。笔者考察之日,吴成容从魁星楼木梯背部挖出这块“木板”,清洗后字迹显现可辨。右载立匾时间“同治四年岁次乙丑十二月吉旦。”中间为“奎光兆祥”四个大字,字体富丽端庄。左为薛举臣等四位立匾人名字,同治年间维修朱子祠的董事,离现在也有141个春秋了。    □ 苏维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3:34 , Processed in 0.0487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