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九江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16:0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发布时间:2012-04-25 07:30
来源:九江新闻网

鄱湖春来满目娇

——九江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纪实

记者张雷 江慧 姚星宇 江西日报记者练炼

编者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列为国家战略
以来,给九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九江顺势而为,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为统领,坚持“强工兴城、两区互动”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大大促进了全市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九江的发展实践有力地证明,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是完全正确的,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伟大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西的具体实践,它必将带动九江乃至江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昨日《江西日报》在一版头条作了专门报道,本报今日特予以转载。
芳菲四月,草长莺飞。鄱阳湖畔,万物欣荣。
九江肩负着担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排头兵的大任,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3年多来,九江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深入推进赶超发展战略,加速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在九江得到生动的实践。
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变化,见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科学性与生命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让九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鄱阳湖,是大自然对九江的恩赐:鄱阳湖三分之二的水域、三分之二的湖岸线均在九江境内;九江市12个县(市、区)中有9个紧靠鄱阳湖,470万人口中有300万在鄱阳湖区域。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让九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多次深入鄱阳湖区实地考察,察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他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九江争取更多的政策、产业、项目支持提供了条件;要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坚持‘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突出发挥沿江优势,决战大工业,建设大九江,为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而奋斗。”实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为九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坚持用生态经济的理念,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板块。九江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践中,放大绿色GDP效应,着重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秀美山村,倡导绿色消费。关闭小水泥、小水电、小冶炼,提出“三个坚决不搞”,即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坚决不搞,环保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搞。同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鄱阳湖核心保护区和修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强化水质监测,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3年多来,全市累计投入近300亿元用于沿江、沿湖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目前,九江境内的长江及鄱阳湖流域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修河达到国家Ⅱ类水体水质标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99.3%,交通噪声日平均67.1分贝,主要环境指标名列全省前列并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D0 V% d6 |# E2 e4 g5 u6 {+ @
全力扶持共青城超常规崛起,打造生态样板。九江把共青城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试验田,坚持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共青城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共青城市中国青年创业基地、中芬数字生态城、中加绿色经贸合作开发区、中航文化产业园和鄱阳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建设,着力推动共青城-德安相向发展、融为一体。3年多来,共青城的注意力优势已成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正成为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的样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亮点、国际合作的示范区,成为九江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以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引领,九江频频发力、奋起赶超"
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九江开始了自己的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之路。3 l  D* x) }- B* f+ J
九江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为此,九江突出规划引领,重点打造沿长江产业带和沿昌九工业走廊产业带,将昌九优势和沿江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江路联动”。在进一步加快九江开发区、共青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码头—赤湖、湖口—彭泽、城东港区、城西港区“四大工业板块”,把沿江区域初步建成了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8 @* E3 y% k* L1 a) v) F4 _% U( j
一批批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一个个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一座座特色园区活力显现,九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超额完成,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6.4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增长38.6%,超额完成市委确定的“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完成进出口总额37.9亿美元,增长109%;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89.1亿元,增长50.8%,总量两年翻一番。“三年决战工业2000亿”目标提前一年实现。1 I3 D: y! t; x9 h- n# D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是撬动发展的有力杠杆,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a" ]: A) L, j- L5 Z
九江坚持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3年多来大手笔打造、大手笔描绘“大九江”蓝图,建新城,改旧城,实现了城市建设投资总额、项目个数、建设速度、土地收益、融资规模、规费收缴“六个超历史”,中心城区框架由原来的60余平方公里拓展到120余平方公里。
一幕幕绿水青山的精彩蝶变在九江轮番上演。; T; l& o+ Y) C
九江按照显山露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理念和“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森林绿地、三分之一建筑”的规划建设八里湖生态新城。按照“交通枢纽、华中物流、区域中心、工业强市、旅游大市、山水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大力优化提升城市核心区,努力完善拓展产业集聚区,正在打造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去年,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35个,完工61个,全年完成投资近200亿元,两年投入近300亿元,“三年决战城建投入200亿”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86个百分点。大九江格局加快构筑。105国道(环庐山段)等区间通道和九码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九江县对接八里湖新区“两纵两横”路网等项目快速推进,大九江20分钟城市圈交通框架基本成型。沿湖各县(市、区)共实施项目872个,总投资350多亿元。
全面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九江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一年开局好、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这是“鄱湖战略”所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也正是480万九江儿女大显身手之际,“鄱湖战略”的未来效应令人期待。
展望未来,九江继续将沿江开放开发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抓手,促进沿江开发大提速、相向发展大推进、江路联动大发展、工业项目大建设,把沿江区域建成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主引擎和新型城镇的示范区,打造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着力建设“南昌-九江‘工’字形经济带”,打造“沿长江一沿昌九‘T’字形工业走廊”。
至“十二五”期末,九江将实现工业经济“3216”目标,即: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亿元园区、十户百亿元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0亿元。按照“整体开发、资源整合、基础优先、纵深推进、联动发展”的原则,优化沿江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九江沿江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积极推进十大产业集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化纤纺织、交通装备、电力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城西板块、城东板块、彭湖板块、赤码板块四个沿江工业板块,力争“十二五”末四大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千亿元。
眼下,九江正以“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九江石化1000万吨油品升级改造、湖口1000万吨优质钢铁、九江绕城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以产业招商为重点,积极承接沿海产业和国际产业成体系、成规模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聚焦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力争5年内沿江区域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以上,过十亿元企业达到50户以上。
鄱湖春来看九江,碧水青山满目娇。美丽新九江,今朝更好看(原载《江西日报》4月24日头版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8 05:04 , Processed in 0.0550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