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43|回复: 2

[建言献策] 武穴市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让黄梅戏重回“娘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9 09: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市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让黄梅戏重回"娘家"
——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评述
发布时间:2007-09-19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17日晚,伴随颁奖晚会谢幕曲《明天更辉煌》的歌声,历时13天的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在武穴市圆满落幕。这是我省为迎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举行的重大文化活动,是展现中国黄梅戏和黄冈地方戏曲最新创作成果的艺术盛会。
发现了一批人才
黄梅戏又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黄梅腔,起源形成于鄂东地区,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有大约300年历史,是一个古朴而又充满青春气息的戏曲剧种。"此次节会发现了一批优秀演艺人才。"这是参加节会的专家得出的共同结论。
节会评委、国家一级演员杨俊说,本届黄梅戏艺术节比前几届更加出人、出戏、出效益,达到三赢效果。剧目生产力度、剧本成活率非常高。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有潜质的年轻演员,像武穴黄梅戏剧团剧目《老屋春秋》中的男、女主角王刚、陆淑芳等。
黄冈市文化局局长肖红娟说:"这次节会涌现了一批编剧、作曲、表演、导演和舞美人才,而且还是黄冈本地人才,这为黄梅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探索了一条道路
如今,戏曲并没有在主流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使其发扬光大?如何让地方戏曲形成扩张?这是文艺界和一些党政领导一直探索的问题。
本届艺术节的举办,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成功路子。
节会评委、国家一级编剧宋西庭说,黄梅戏的发展需要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从本届节会看,武穴黄梅戏剧团、黄梅县黄梅戏剧团能够快速发展,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武穴市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东道主,把办好节会作为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大事来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该市邀请知名专家帮助打磨剧本,挑选优秀人才担当主创,确保参赛剧目质量,整个节会费用突破300万元。
本届艺术节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市场运作。除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外,节会得到湖北祥云集团、广济药业、武烟集团和汇源集团黄冈公司等企业的支持,赞助资金基本满足了节会费用需要。
培育了一批观众
"这次节会有一个没想到,就是没想到门票这么俏。30元一张的票,有时候炒到了80元至100元。"武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光向记者感慨。
节会期间,共有15台剧目参赛参演,观众场场爆满,累计达3万余人,显示了黄梅戏广泛的群众基础。
有戏迷专门从北京、深圳乘飞机到武汉,再赶往武穴看戏。主场馆武穴影剧院门口每晚进场看戏的队伍都排得很长。
黄梅独山镇一位70多岁老爹爹,在武穴影剧院附近专门租了一间房,住了五个晚上,连看了五场戏,有一场没有座位,就带了小凳子坐在走道上看。
节会期间,每天都有黄冈市各县市和安徽周边地区的群众来武穴看戏,在城区、在田间,到处都听得到人们议论当天演出的黄梅戏,年轻的一代观众就在节会中逐步形成。
艺术节真正成了人民的节日,黄梅戏正在重回"娘家"。(记者 张孺海 胡祥修 通讯员 吴定保 郭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9 2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30元一张的票,有时候炒到了80元至100元。"其实最高炒到了150元,这是本人亲眼所见,就是<>那场,最后3张一个小伙450元一下买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1 1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穴市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请黄梅戏"回娘家"
2007-9-21
9月6日至17日,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黄冈武穴市举办,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黄冈各县(市、区)专业剧团和安徽省部分黄梅戏院团的15台新创剧目参加了演出。在为期10天的节会上,《六尺巷》、《老屋春秋》、《同在阳光下》、《百丈崖的女儿们》、《奴才大青天》、《风花雪月》等黄梅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集中展示了湖北黄梅戏创作的整体实力。
"罗田、黄梅、武穴这几个县市的参演剧目与安徽安庆的水准不相上下,湖北黄梅戏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看完演出,艺术节评委之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朱飞跃这样评价湖北的黄梅戏。
湖北黄梅戏今天的发展,与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号密不可分,这句口号就是"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熟悉黄梅戏的人都知道,黄梅戏起源于鄂东的黄梅、蕲春、英山、武穴、罗田一带,发展、成熟于安徽省安庆地区。在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大批艺术人才的带动下,黄梅戏在安庆得到长足发展。随着《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一批批经典剧目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黄梅戏与安徽有了必然的联系,提起黄梅戏,人们常常会想到安徽。看到这种态势,作为黄梅戏发源地,湖北省委、省政府于1989年下了决心:"把黄梅戏请回娘家。"
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湖北省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从安徽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汉剧团纷纷改为黄梅戏剧团;成立了黄冈艺校,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黄冈地区创作的两台剧目《於老四与张二女》、《银锁怨》先后在北京演出14场,得到观众好评;1995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未了情》和古装戏《双下山》,在安徽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上获得优秀演出奖,主演杨俊、张辉获表演金奖。《未了情》还获得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
为了提高本省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水平,湖北省文化厅与黄冈市政府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黄梅戏艺术节。经过5届艺术节的推动与磨砺,创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请让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湾》、《春哥传》等优秀剧目,培养出了郭华阳、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黄梅戏新秀。
谈到湖北18年来为黄梅戏做出的努力,湖北省剧协主席、演出协会会长阮润学感慨地说,18年来,湖北在成立院团、抓剧目、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渐在人们心中奠定了湖北黄梅戏应有的位置。至于能否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怎样才算请回娘家?这个问题很难界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的目标是,与安徽黄梅戏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是当年湖北从安徽"招兵买马"过来的,一来便成了湖北黄梅戏的主力。谈到湖北黄梅戏这18年,杨俊感言:"为一个地方剧种坚持耕耘18年、连续办6届艺术节实属不易,湖北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佩服。"
对于时下湖北和安徽对黄梅戏的地域之争,朱飞跃说,黄梅戏的名称已充分说明其源头——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只是后来在行政区划上将黄梅戏的流传地划分为湖北和安徽两个省。如今争论黄梅戏属于哪儿已没有意义,对黄梅戏的发展没有任何推动作用。他建议专家学者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黄梅戏本身的发展规律上,进一步巩固、提高黄梅戏这个地方剧种在当今戏曲领域中的地位。
谈到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朱飞跃说,"黄梅戏应返璞归真,如今的黄梅戏太追求华丽、花哨了,失去了质朴、清新的本质,最好听最好看的其实是最简练最质朴的表达。"
来源: 文化传播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2-1 09:13 , Processed in 0.0347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