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需多一些邵曳戎式“抗命” 7.23动车追尾事件中,
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抗命”坚持营救,使2岁半的项炜伊在被困20小时后获救。这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很多人称邵曳戎才是“中国脊梁”、“最可爱的人”。 邵曳戎坚持营救的理由很简单——“万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代?!”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营救人员应该有的基本常识,然而,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却不简单,要承担“抗命”的风险,所以,才有最初阶段,网友议论他因此受到处分、被停职。
师们加班加点造表,赶在截止时间前,将表格提交上去。这类事情多了,行政部门还会在乎学校的意见吗?逆来顺受惯了的学校,又还有底气去争取属于自身的基本权利吗? 其实,争取属于自身正当权益的“抗命”,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抗命”,这是在校正上级管理部门的错误做法,并从个体的权益出发,监督、约束权力的万能之手。我国学校教育,要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去行政化,需要有很多类似的“抗命”,让政府部门感受到越权干涉学校办学很难行得通,不然,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全新关系就难以建立。 对于我国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公民,能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对任何干涉自身权利的行政行为,加以拒绝,积极地用法律武器捍卫属于自身的权利,权力还会那么猖狂吗? 我愿意把他的这一“抗命”,称为邵曳戎式“抗命”,即依据基本的常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拒绝来自上级的指令,哪怕自己由此受到责罚。我国社会要发展,当下需要多一些邵曳戎式“抗命”。
以我熟悉的教育领域而言,当下,从学校校长到普通教师,普遍感慨现在很多领导不懂瞎指挥,弄得学校乌烟瘴气。这种情况被命名为“教育行政化”。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仅是领导瞎指挥吗?是不是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关系呢?学校校长们、教师们,对于瞎指挥,是否“抗”过“命”呢?
我们所见的,是一幅令人痛心的景象:明知领导是瞎指挥,但所有人,都按瞎指挥去执行,而且,给领导的感觉是,他的指挥很英明,很受欢迎。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的指挥欲会越来越强烈,瞎指挥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现状,对于大中小学内的任何事,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发文,领导都要发表意见。
7.23动车追尾事件中, 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抗命”坚持营救,使2岁半的项炜伊在被困20小时后获救。这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很多人称邵曳戎才是“中国脊梁”、“最可爱的人”。 邵曳戎坚持营救的理由很简单——“万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代?!”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营救人员应该有的基本常识,然而,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却不简单,要承担“抗命”的风险,所以,才有最初阶段,网友议论他因此受到处分、被停职。 我愿意把他的这一“抗命”,称为邵曳戎式“抗命”,即依据基本的常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拒绝来自上级的指令,哪怕自己由此受到责罚。我国社会要发展,当下需要多一些邵曳戎式“抗命”。 以我熟悉的教育领域而言,当下,从学校校长到普通教师,普遍感慨现在很多领导不懂瞎指挥,弄得学校乌烟瘴气。这种情况被命名为“教育行政化”。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仅是领导瞎指挥吗?是不是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关系呢?学校校长们、教师们,对于瞎指挥,是否“抗”过“命”呢? 我们所见的,是一幅令人痛心的景象:明知领导是瞎指挥,但所有人,都按瞎指挥去执行,而且,给领导的感觉是,他的指挥很英明,很受欢迎。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的指挥欲会越来越强烈,瞎指挥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现状,对于大中小学内的任何事,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发文,领导都要发表意见。 在哈佛中国论坛上,朱清时校长曾指出,中国教育部门的
在哈佛中国论坛上,朱清时校长曾指出,中国教育部门的官员,认为自己很聪明,几个人就可决定全国教育的事儿。记得我当时就说,为什么这些人会有如此良好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的决策畅通无阻,其他的脑袋在这几个人的脑袋面前,都是没有思想的西瓜,如果他们能根据基本的教育规律、办学规律,拒绝执行违背教育规律、侵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决策,这些官员会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还会这么嚣张吗?
曾有人就此和我辩论,认为这样做,对于校长和教师个体来说,风险太大,你不执行命令,说不定就会丢掉职务和饭碗。诚然,这种风险确实存在,因为财权和人事权掌握在领导手中,可是,这对领导来说也同样是“风险”,因为坚持原则的道理在校长和教师一方,事情如果曝光,校长和教师必定得到支持,这就如邵曳戎的“抗命”一样。——对于每个准备坚持原则“抗命”的人来说,就应该做好不怕麻烦,长期坚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准备——另外,之所以这种风险给人的感觉很大,是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采取退让的态度,奉行“犬儒主义”,于是领导被一再纵容,盛气凌人的脾气就这样被惯出来。
去年底,有985高校校长抱怨,国家突然有了一笔钱,要投给985第三期,要求相关学校必须在两周内做好如何花这几十亿的预算表,校长认为这就是拍脑袋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校完全可以联手,对此加以拒绝,甚至可以向人大等机构提出申诉,要求人大审查这类投资,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必定调整方式。可遗憾的是,学校领导们一边抱怨,一边紧锣密鼓地安排教师们加班加点造表,赶在截止时间前,将表格提交上去。这类事情多了,行政部门还会在乎学校的意见吗?逆来顺受惯了的学校,又还有底气去争取属于自身的基本权利吗?7.23动车追尾事件中, 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抗命”坚持营救,使2岁半的项炜伊在被困20小时后获救。这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很多人称邵曳戎才是“中国脊梁”、“最可爱的人”。 邵曳戎坚持营救的理由很简单——“万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代?!”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营救人员应该有的基本常识,然而,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却不简单,要承担“抗命”的风险,所以,才有最初阶段,网友议论他因此受到处分、被停职。 我愿意把他的这一“抗命”,称为邵曳戎式“抗命”,即依据基本的常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拒绝来自上级的指令,哪怕自己由此受到责罚。我国社会要发展,当下需要多一些邵曳戎式“抗命”。 以我熟悉的教育领域而言,当下,从学校校长到普通教师,普遍感慨现在很多领导不懂瞎指挥,弄得学校乌烟瘴气。这种情况被命名为“教育行政化”。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仅是领导瞎指挥吗?是不是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关系呢?学校校长们、教师们,对于瞎指挥,是否“抗”过“命”呢? 我们所见的,是一幅令人痛心的景象:明知领导是瞎指挥,但所有人,都按瞎指挥去执行,而且,给领导的感觉是,他的指挥很英明,很受欢迎。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的指挥欲会越来越强烈,瞎指挥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现状,对于大中小学内的任何事,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发文,领导都要发表意见。 在哈佛中国论坛上,朱清时校长曾指出,中国教育部门的
其实,争取属于自身正当权益的“抗命”,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抗命”,这是在校正上级管理部门的错误做法,并从个体的权益出发,监督、约束权力的万能之手。我国学校教育,要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去行政化,需要有很多类似的“抗命”,让政府部门感受到越权干涉学校办学很难行得通,不然,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全新关系就难以建立。
7.23动车追尾事件中, 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抗命”坚持营救,使2岁半的项炜伊在被困20小时后获救。这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很多人称邵曳戎才是“中国脊梁”、“最可爱的人”。 邵曳戎坚持营救的理由很简单——“万一里面有生命呢?你怎么交代?!” 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负责任的营救人员应该有的基本常识,然而,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却不简单,要承担“抗命”的风险,所以,才有最初阶段,网友议论他因此受到处分、被停职。 我愿意把他的这一“抗命”,称为邵曳戎式“抗命”,即依据基本的常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拒绝来自上级的指令,哪怕自己由此受到责罚。我国社会要发展,当下需要多一些邵曳戎式“抗命”。 以我熟悉的教育领域而言,当下,从学校校长到普通教师,普遍感慨现在很多领导不懂瞎指挥,弄得学校乌烟瘴气。这种情况被命名为“教育行政化”。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仅是领导瞎指挥吗?是不是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关系呢?学校校长们、教师们,对于瞎指挥,是否“抗”过“命”呢? 我们所见的,是一幅令人痛心的景象:明知领导是瞎指挥,但所有人,都按瞎指挥去执行,而且,给领导的感觉是,他的指挥很英明,很受欢迎。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的指挥欲会越来越强烈,瞎指挥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现状,对于大中小学内的任何事,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发文,领导都要发表意见。 在哈佛中国论坛上,朱清时校长曾指出,中国教育部门的
对于我国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公民,能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对任何干涉自身权利的行政行为,加以拒绝,积极地用法律武器捍卫属于自身的权利,权力还会那么猖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