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90|回复: 2

[街谈巷议] 武穴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4 19: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http://www.hg.gov.cn/news1/news1/2009426/200942691524.htm

    图为:湖北广济药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黄冈市首家上市公司,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单位,核黄素生产工艺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导产品饲料级核黄素VB2产销量居世界第一,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8年实现经营收入近5.6亿元,实现税收近1.3亿元,完成出口创汇4981万美元,是湖北省出口创汇大户。
    图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磷化工、硫化工、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机械等生产,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是黄冈市经济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公司拥有深水港码头11座,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化工500强荣誉称号。

  广济药业50吨β-胡萝卜素、祥云红阳湖新厂区、华新武穴水泥低温余热发电、亚东水泥150万吨生产线、金佰利7万砘啤酒生产线、开阳星和新华夏造船等一批大的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实施;生物质发电、L-乳酸、华新水泥三期、玉柴多菱扩规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元至三月份,武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95%,医药、化工、建材、机械、船舶制造等五大产业产销恢复性上升,广济药业VB2销售回升,由上年三季度的每月100吨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60吨,全市工业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实现了“开门红”。据了解,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08年,全市完成GDP87.75亿元,财政收入8.2亿元,综合实力在黄冈夺得“三连冠”,并成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湖北日报》4月16日刊发通讯《“武穴模式”涌大潮》,全面报道了武穴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作法。)
  武穴市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探寻其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之路,“六个一”的作法彰显了武穴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条路子:用“武穴模式”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这几年该市一直在不断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奋斗目标,该市每年组织各级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借鉴外地经验作法,结合本市实情,该市确立了“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城市与乡村统筹、内资与外资并举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为实施好这一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该市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抓投入、上项目、强后劲为发展途径,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坚持走“资源+科技”的工业化道路,走“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基础设施+二三产业”的城镇化道路,走“企业+园区+集群”的招商引资道路,走“民智+民资+民力”的民众创业道路。
  在区域经济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上,主攻“两区一带”(武穴城东新区、田镇工业新区、沿江经济带)和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狠抓工业五大产业集群、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四大优势产业建设。
  在关键举措和工作重点上,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和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大抓龙头带动,大搞招商引资,大抓环境建设,不断创新机制,积累经验,谋求突破,推进发展。
  一个核心:用工业化主导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
  建市20年来,该市坚持工业立市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抓园区、抓骨干、抓集群、抓品牌的工作思路不动摇。
  坚持抓园区,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以武穴经济开发区、田镇工业新区、火车站工业园区为重点,按照规划先行、设施配套、项目支撑、机制灵活、产业聚集、集约发展的思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合理引导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向园区集中。目前全市五大支柱产业80%以上集中在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
  坚持抓骨干,壮大产业集群实力。该市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培植33家重点骨干企业,合理引导政策、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实力。该市通过合资合作重新启动原破产企业多菱公司,组建玉柴多菱公司,发展和带动了博福机泵、广力制造等相关配套企业21家,形成了年产值3个多亿的动力机制造产业,促使该市机械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目前该市五大产业集群已形成3000吨核黄素、200万吨化肥、1000万吨水泥、30万缸柴油机、10万吨船舶制造生产能力。33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5.1%。
  坚持抓品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该市坚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引导、部门服务、企业争取、合力共建,创出一批精品名牌。广济药业“济维”牌饲料级维生素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祥云集团“祥云”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还有振雄牌酥糖等3个产品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坚持抓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该市长江水资源和岸线资源丰富,紧紧围绕这一优势,引项目、兴产业。先后引进华新、亚东等一批大运量的建材企业和武昌造船、建达造船、华厦造船等一批船舶制造企业,使该市建材、船舶制造产业实力迅猛扩张。同时大力扶持祥云化工、石材、货运码头等一批本土临江企业发展壮大,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已占据全市80%以上。
  一个转变:用农业产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县市一级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口,该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该市按照“以工促农、工农融合”的思路,采取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举措,重点扶持发展花桥粮贸、江隆棉业、福康油脂、万方肉联、海鲲水产品等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油料、水产品、粮食、畜牧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带动了相关农副产品的调整和生产。
  高标准大规模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全市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四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该市大规模调整结构,建设特色基地,全市双低油菜生产面积达40万亩,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35个,年出栏生猪100万头,水产养殖15万亩,其中虾稻连作8万亩,山药生姜产量达到1.4万吨。成为“全省油菜大县”、“全省畜牧大县创建先进单位”、“全省重点水产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
  打造农产品市场流通新优势,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该市依靠科技,主攻质量,努力创建农产品品牌,推进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促进知名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大超市,逐步实现农产品“品牌”增值。目前,该市已有金磊粮油公司等8家企业的15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一批农产品通过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拓展了销售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个载体:用城镇化载动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该市牢固树立抓城镇化就是抓县域经济的理念,大抓武穴经济开发区、田镇工业新区、沿江经济带和小城镇建设。
  科学规划“两区一带”建设,用规划引领发展。重点确立“两区一带”功能分区,为发展留足空间;确立“两区一带”产业布局,武穴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田镇工业新区按照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要求,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和化工业,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造船业等临港工业,使“两区一带”成为该市核心产业基地。
  把园区当作城区来建,统筹考虑城区建设和园区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近两年,该市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投入明显加大,2007年开工13个重点项目,2008年启动18个重点项目,直接和间接投入近30亿元。城东新区、田镇工业新区和火车站工业园二期工程及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先后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二厂扩建先后开工。以万居乐建材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建设和以高层住宅小区建设为重点的房地产项目,对全市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上、该市严格实施规划,创新投入机制,加大管理力度,拓宽建设思路,加快建设进程。梅川、花桥、龙坪、大金、石佛寺等镇不断加大经营城镇的力度,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宅小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一套机制:用大改革、大开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该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发展的积极性。
  为鼓励镇处加快发展,该市开展“产业兴镇”竞赛活动,实行“核实基数、超收分成、增量返还、招商重奖”的财政体制。
  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该市通过申报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申请增加用地指标计划,积极盘活土地存量资产等途径,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
  为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该市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大搞招商引资,去年争取项目资金2.5亿元,招商引资20.1亿元。近几年,该市运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开放合作、互利互赢”的招商机制,引进了华新水泥、台湾亚东水泥、广西玉柴集团、新加坡建达造船公司、湖北新华夏造船公司等一大批大客商大企业落户武穴。武穴开阳星造船公司引进武昌造船厂后,于2008年8月造出了鄂东第一艘万吨巨轮。
  该市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城投公司作用,为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服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由上年的2300万元增加到9900万元,去年为63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资金2.5亿元。此外,市财政安排间歇资金和专项资金等3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技改贴息、品牌建设和农业特色产业建设。
  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和转移培训,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为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该市坚持实行企业家特殊津贴制度,对税收过百万的企业负责人每月发放100至300元的政府津贴。广药去年完成税收1.29亿元,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税收贡献特别奖,奖励广药30万元,其中奖励董事长何谧20万元。
  为建立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近年来,该市相继完善了项目建设机制、招商引资机制、鼓励民营创业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机制、激励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和优化发展环境机制等,产生了较好效果。
  一个保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保障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民本经济,抓县域经济就是执政为民。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该市首先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动员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抓发展,艰苦奋斗建强市。
  领导带头抓发展。市“四大家”领导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每人联系一个乡镇、驻点一个企业、帮扶一个村、包保一个重点项目。对包保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每月要进行一次调研,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对项目建设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账。
  优化环境抓发展。坚持整治和优化经济环境,严查重处“三乱”行为。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加大问责力度,实施公开曝光问责、末位淘汰问责、一票否决问责、纪律组织措施问责,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强化责任抓发展。在乡镇和市直部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牢固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从项目建设看党性、看能力、看作风、看政绩。建立和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市直局级单位领导班子目标考核责任制,凭实绩兑现奖惩、凭实绩选用干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股真抓实干抓发展的好风气。
  (王红光 朱碧浩 郭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感言
武穴市委书记张社教:
  近几年,武穴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主要是坚持了“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意识,以尽可能达到的奋斗目标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武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2006年底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时,就根据武穴所处的位置及时代发展要求,通过解放思想,确立了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奋斗目标。几年来,全市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团结奋斗,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工作协调跟进,由此带来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跨越。在黄冈市创造了多个“第一”,实现了率先发展;在全省的位置连年跃升,主要经济指标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还是观念上的差距。为此,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大力优化环境,大上工业项目;学习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启动城东新区和田镇工业新区建设,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宣传、学习本地企业广药、祥云等先进典型,推动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武穴的发展才迈上了理想的快车道。
  二是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的产业结构以医药、化工、建材为主。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浪费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来,我们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点,变革传统发展模式,推进污染企业关闭、淘汰、治理、整顿,从资源滥采、环境污染、发展粗放的恶性循环中突出重围。一批医药、化工企业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废弃资源能源循环综合利用,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我们在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的同时,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各级干部的执行力。近年来武穴之所以得到较快发展,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市委十分注重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高各级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水平。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于已制定和形成的目标和政策,始终咬住不放,一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画到底,坚持不懈地埋头苦干实干,扎扎实实推动科学发展。比如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责任化”。对投资过千万、过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包项目立项、落户、投产、见效。坚持项目兴市,建立项目工作机制,从项目建设看党性、看能力、看作风、看政绩。所以这几年,武穴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由此带来投资大增长,经济大发展。

武穴市市长吴美景: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我们主要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我们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来抓,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行“核实基数、超收分成、增量返还、招商重奖”的财政体制,确保了干部工资全额供给和基层运转,激发了各方面谋发展的热情;积极破解发展资金瓶颈的难题,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城投公司,设立了全民创业基金,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城镇建设投资难问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企业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增强了发展活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理顺了经贸、商务、文化、建设等部门机构职能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整治和优化经济环境活动,严查“三乱”行为,狠刹不正之风,改善了发展环境。通过改革,完善了体制,创新了机制,优化了环境,增强了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外引内兴”,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市场主体的不断发育壮大。近年来,我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开放合作、互利多赢”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投资快速增长、企业不断壮大、经济持续发展。积极服务企业自主扩张做大主体,广济药业、祥云集团、华新武穴水泥、玉柴多菱、海铭星集团等重点企业,近些年来立足市场,不断加大投入,自主扩张上项目,企业的实力和规模得到了较大提升;大力鼓励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做优主体,重点支持广济药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祥云集团研发中心、迅达药业昆山研究所和武穴研发中心等一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大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促进工业产品由“武穴制造”向“武穴创造”转变;围绕集群招商引资做强主体。全力推进医药、化工、建材、机械、船舶制造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和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突出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实行强强联合,先后引进了华新水泥、广西玉柴等6家上市企业在武穴成立了分公司,引入武昌造船与开阳星造船进行深度合作;全力扶持全民创业做活主体,积极落实支持全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市政府从财政中安排500万元建立全民创业基金,重点扶持有潜力的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市场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突出特色,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特色就是市场通行证、品牌影响力、区域竞争力。武穴人善于寻求市场空隙、把握市场走向,实施差异化经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引导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群规模不断扩张,五大产业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找准特色,从历史传统、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才能做到培育特色、做强特色、放大特色,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太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必须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30 01:44 , Processed in 0.0380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