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有一种爱叫母爱
文/桃园故人
在前几天上网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张图片,感到很震撼,一股热流从脚上开始上升,经过身体,直达头顶,眼睛渐渐看不清电脑屏幕,眼泪禁不住地往外流。我不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有时候还显得有些没心没肺的,比如别人说某某电影他看了以后,感动得什么似的,我却觉得不过尔尔。但是这一次,我确实是感动了,而且持续的时间还挺长。
图片的内容很简单,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靠床沿坐着,床上有六条颜色不同的毛线裤,从短到长,整齐地摆放着,而小男孩的小小的双手就放在这些毛线裤上,忧郁地望着镜头。是什么让我如此感动呢?就是那些放在床上长短不一的毛线裤。因为它们都是小男孩的母亲亲手一针一针地织出来的,每一个针眼,每一根毛线,都凝结了无限的母爱。
为什么要一下子织这么多的毛线裤呢,而且还长短不一,有人一定认为这是小男孩一家人的。其实不是,它们都是属于小男孩的,有他现在就可以穿的,还有他以后穿的,实际并不是只有图片上所看到的六条,还有很多,多到够他穿到二十五岁呢!如果我们不知道原委,除了惊叹和小小的感动之外,想必一定都觉得这个小家伙真是幸运,有这样一个巧手的妈妈:冬季对于他来讲,应该不会太寒冷吧。
小男孩是幸运,有这样一位好妈妈,但是他又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从妈妈那里所得到的,从今往后,就只有毛线裤了。他的妈妈得了骨癌,家里人一直没有告诉她,所以她并不知道,只是默默地为家庭和这个小男孩付出,包括织毛线裤。后来到了晚期了,实在瞒不住了,就也让她知道了。她没有怎么样,再说能怎么样呢,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但是她放不下她的孩子,于是决定用最后的生命来为孩子织保暖的毛线裤。尽管病魔缠身,痛苦不堪,就是织得满头大汗,手指都肿了,痛得不得了,她依然坚持着。人家劝她不要这样了,她只是说儿子只有九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多为小儿子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最后花了十五个月,小男孩的妈妈织完了小男孩二十五岁之前所需要全部毛线裤,而她也已经油尽灯枯,离开了人世。
孟郊诗云: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民谚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我的故乡,有一种习俗,就是老奶奶们都要在她们去世之前做许多的鞋底,在临死前分给她们的孩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她们无不希望孩子每时每刻都得到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旦不能实现,她们便退而求其次,尽量做一些事情,比如为孩子缝制衣服之类的。我们喜欢将在这些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称之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但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意到这种伟大的爱就在我们身边,它只存在于别人的故事中,或者小说影视剧里。其实,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处都充满着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