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曾曙光

[原创] 家乡的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6 2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湖>的确不一般,心语星空有眼无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写实,有情,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2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写实,有情,学习啦
饶哲生 发表于 2009-11-17 17:26


哲生
看到你这张相片我想笑
不知道为什么
笑半天合不拢嘴
你看你背靠着新加坡的椅子
穿着加拿大的花褂
戴着香港的蛤蟆镜
你的脚我看不见
可能也是某个国家的名牌
什么时候弟媳生了
弟弟你吆喝一声
哥带一车人
去你家
打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6: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读他们的孤独》:

   两篇有相似之处。最明显的是两个“我”的孤独。都是在途中,家乡与异乡都无归属感。然而孤独就像一棵杨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前者将孤独化为一片哗哗的水声,溯水而上读者似乎能看清它蜿蜒的行迹,可能在老夏那里,在灌封寺里,在杂货店里,也可能在北京,长沙或温州,总之,前者的“我”将自己的孤独感融化在外界的物中,他很巧妙地表达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后者的孤独是莫名所以。是近乡情更怯,是怀旧空吟闻笛赋,是个人与时光较量产生的虚无感,是人与物不能融合的隔膜感,不论那物是雪还是梅。
   前者的孤独是古典的,后者是现代的,前文是艺术的,像雪中世界,后文是真实的,是雪化后的世界。

上面是正午昨天转我的《太白湖》和另一个作家的文章后作的比较性文学批评。还标明了我们文章的字数。是刚才我去她的博客碰巧发现的。
她可能是看到昨天我公布了她的“正午阳光”的博客名字,今天改了,叫什么我再不好意思说了,请大家原谅我这个通讯员的不彻底。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拒绝不是诗的分行文字”
这是正午阳光说的话。
正午阳光小名“三三”,是诗人路也的嫡系弟子,残雪老师的研究专家。据说,认识我以后,她的研究方向改变了。
古河好像也服了,这老几以前打字发帖都是竖排,张狂得不得了,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
看来三三的作用力是巨大的。
我又想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1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三说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8 13:32 , Processed in 0.0576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