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11|回复: 4

[公告] 也说教育:教授不上课就像公鸡不打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03: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作者:周葱

教育部近日出台相关规定,如果教授连续两年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为本科生上课将转为研究员,不能做教授。此外,还规定教授上讲台一年400学时的教学任务(《北京日报》昨日报道)。

当下社会,怪事不少,所以才有这样的玩笑帖子,大概是说以后可以如此教育后人:天本来是蓝的,河水本来是清的,牛奶本来是可以喝的,猪肉本来是不注水的…… 说是玩笑,实为沉重。现在看来,还可以续上一条:教授本来是要上课的。因为从教育部规定出台的背景看,教授不上课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

也不知教授不上课起源于何时,在我们一般正常的认识中,教授不但要上课,而且更感觉没有教授上课的大学还叫大学吗?先贤有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书中我们知道,20世纪在未名湖畔和清华园中,中国最牛×的那批教授、大师,纵然名满天下,别人仍然是要上课的,而且正是在课堂上,他们将其治学态度、丰厚学养和个性逸事展露无遗,滋养了一代中国学者。每当读到这类文字,如坐春风,继而为自己没生在那个时代含恨。

教授教授,教书育人、授业解惑。说到底,教授就是老师的一种职称。难道说跨入了21世纪,教授的含义就变了?目前,不少教授热衷于抛头露面、包装自我、游走于官商间,就是不上课。“教授”在他们身上,更体现出是一种资本和敲门砖,而不是学识的认可以及对教书育人责任的增加。

这样说,也许冤枉了那些虽然不上课,却也不操社会、只静坐书斋的教授。他们固然也钻研学术,但不上课,委实有负教师之职。既然贵为教授,就应该把自己独到的学识推而广之,发挥其最大效益。况且,教学相长,在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中,教授们也可获益,反过来促进其学术发展。

一当教授,就“侯门深似海”,让学生们难见天颜,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教授不上课,怎么看都像是官场等级、权力的变种,离学术甚远,亟需改正。公鸡不打鸣,母鸡不下蛋,实在不想上课,就不要当教授了,天大地大,随便你去耍。而一旦当上教授,就不能把学生忘了。

尊敬的教授先生,铃响了,请上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3: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人月:我来替29岁市长导师“说清楚”

中国青年报

    年轻市长周森锋被指涉嫌论文抄袭后,其导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刘洪玉教授被爆系“富豪导师”,是搜房网的隐形股东,“只顾赚钱和外出讲课,根本没时间指导学生撰写论文”。(7月15日《广州日报》)

对此,刘称:“这些东西采访说不清,我觉得这个不是新闻,没必要回应。”

刘教授的说不清楚,不知是此中深意一言难尽,还是子虚乌有而百口莫辩。

网帖指其主要工作是为搜房网炮制各种排行榜,每年向开发商索取超1000万元费用。刘教授不回应,或许觉得这事确实不是新闻,哪个稍有江湖地位的专家不是学而优则商?这年头,充当掮客捞外快的教授还少吗,热衷于培训班、讲座赚小钱,醉心于为商家、财团当说客赚大钱早已蔚为风尚。这跟一些副校长被爆论文造假一样,真的“不是新闻”,没必要回应。

刘教授称“说不清”而不愿回应,在下不才,斗胆替他给个说法。综合最近一些事件中冒出的“经典告白”,兹抛砖如下,希望引出刘教授的金口玉言——

“学术越发达,赚钱越多,论文越抄袭。”你没见过国外的教授也是很有钱的么,纽约的教授比咱中国的还有钱。

“经查明,搜房网的排行榜是实习生干的,今后将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之所以跟实习生一起挂名搜房网隐形股东,是为实习生取得的数据便于发表。

“对我的抹黑,就是对清华的抹黑,对宜城市长的抹黑……请管好你的嘴!不要乱讲。”

“现在不是讨论事情真相的时候,这个事现在已很混乱了,而且已经上升到学校声誉,甚至是影响知识界的地步了。”

“赚钱数字各部门有不同口径,对这些数字我们不必过于较真。”

“我对学生论文的监管力度,绝对是全世界第一!”

如此,一定会惊得各方无语凝噎,哑然失色。再说,刘教授本是凡夫,并没有以圣人自居。刘教授,你就大胆走自己的路吧,让别人无话可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4: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拍案而起的多是“老”教授

广州日报
西安交大6位教授联名向校方列举该校束鹏程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教授涉嫌学术造假的事实,李连生因此被免去相关职务。7月21日,举报者中的三位退休教授被李和束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中国青年报》 7月24日)。

学术不端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奇事,涉事者中更不乏校长、院长,或院士、长江学者等,但让人疑问的是:为什么拍案而起进行举报的多是“老”教授、“老”专家呢?

由报道可知,最早发现问题的杨绍侃已73岁,另3位老教授也都年过古稀,退休多年,两位在职教授也都年过半百。又如,就在几个月前,6位教授曾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其中最小的一位也已经69岁,几人都已退休。

问题是,为什么其他人都保持沉默?比如年轻人顾虑多,掣肘因素多,比如老教授拥有更高的学识和声望等,但“老”教授们基于强烈的道德感、荣誉感、责任感,不能容忍学术不端行为,无疑是对后学之辈的一种良心拷问。

举报者多是“老”教授的现象值得好好反思。比如除了道德感等之外,在职者的举报是否会担心引来权力上的报复?对学术不端的调查机制能否客观、公正、有力,并给予年轻举报者足够的保护?

老一辈学者不可能永远处在举报学术不端的前线,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学术不端的调查机制,真正做到“零容忍”,打造良好的学术土壤和学术环境,总让老一辈学者“拍案”,亦是一种“学术不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0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不上课的多着哩!我随手可以抓一把给你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8 1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不上课的多着哩!我随手可以抓一把给你看。
fanqb2005 发表于 2009-9-7 05:52
哪些都是有路子的,没有路子你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5 22:39 , Processed in 0.0459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