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47|回复: 5

[公告] 匿名网民的安全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8 0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注意:
1 这不是一份完整的安全手册,只是一些知识参考。但他能帮助你了解那些最重要的细节。如果有发现相关部分好的文档和教程,请提供给我,我连接上。
2 本文主要用于商业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包括你的私人照片,银行账号等的安全),本文不鼓励将这种技巧用于其他用途,使用在其他用途造成的损失和后果与本文无关,正如用菜刀杀人与磨刀的老大爷无关。
3 本人并非专业研究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只是觉得略有所知,所以分享一些常识。如有专业人士认为有错漏,请不吝赐教。virushuo( attt ) gmail.com
4 感谢geekcook.org的支持和建议
5 郭宝锋,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amoiist
6 本文会时常修补增加内容,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以上注意事项。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virushuo/archives/307807.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整个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一台台计算机组成。当然,他们承担了不同的任务。一些机器负责存储你的信息,一些机器负责寻找路线,另外一些则只负责传递。你的信息,或者叫做数据,总是穿过了一台台计算机,才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可以想像,在穿过这一台台计算机的时候,是一次多么惊心动魄的历险。每台计算机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有的还不止一双。这其中可能有你的朋友,可能有完全中立者,不幸的是,你的敌人也往往混迹其中,虎视眈眈。
如果你不采用任何安全措施,则你的信息对于这无数个环节都是透明的。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商业机密转天见报,你的情书转天成为办公室趣谈,你的账号上一大笔血汗钱不翼而飞。当然,当然,还有最糟糕的......你还没来得及反映过来,就发现被人塞进车里送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为了不至于成为陈冠希或是被躲猫猫,那么你必须得把这个事情重视起来。
大部分情况下,危害安全的行为都是广泛的,并非针对你个人,比如说,用扫描器来大量寻找具有某些漏洞的机器,或是用爬虫来尝试用123456做邮箱密码的家伙。所以,只要稍微设置一些障碍,对方往往知难而退,去寻找更容易上手的菜鸟。而,特殊情况下,你被盯上了,这就要非常留心了。
一份数据(文档,照片,聊天的一句话,统称数据),从你的计算机上完成编写,经过你的网络发出,进入公共网络。经过无数节点之后,到达某处,等待另外一方获得。这就是进行一次互联网应用的过程。我们来依次看看这个过程中哪里会产生安全问题。
1 你的计算机是否安全?你的操作系统是否有漏洞?你的计算机内是否有木马或病毒?是否有其他人可以使用你的计算机?
2 你的网络是否安全?你的局域网内还有谁?
3 经过的节点安全吗?你的数据是否进行了加密?
4 为你提供服务的服务商安全吗?你所拥有的账号是否泄露?
5 你的IP地址安全吗?你是否愿意被别人追踪到你的IP?
6 除了目标方,还有别人能看到你的信息吗?尤其是email和IM的聊天。
先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答案不确定,那么就继续往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2: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一切的基础,但又往往被忽视。可以想像,如果在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身后永远站着一个人,时刻盯着你的屏幕,那一切安全都无从谈起。所以,首先要保证你有一台足够安全的计算机。这个安全是一系列良好的习惯。绝对不是安装一个杀毒软件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1 补丁,木马,病毒,以及其他
对于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木马。木马真正实现了"你身后永远站着一个人"的效果。相比之下,病毒最多是破坏资料,侵占系统资源,尚无泄密之忧。在这个时代,我认为病毒的安全危害远远小于木马了。现代破坏者们也不再和当年的hacker们一样,乐于通过写一个"得不到任何利益"的病毒程序来炫耀自己的水平。他们更感兴趣是你的银行账号,邮箱密码,网游账号等等真正能变成钱的东西。就算这些都没有,控制你的计算机去帮一些网站刷Alexa排名也是能赚钱的。从几年前开始,新的木马程序和流氓软件产生的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的病毒,其中"利益为上"是主要原因。 安装一个木马到你的计算机上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诱使你安装某个程序。 这个行为又可以分成很多具体操作。常见的有:
a 绑定在正常的软件中。
b 通过常见的聊天工具,利用你的好友给你发送消息,骗你下载(比如QQ尾巴)
c 群发邮件,诱使你运行附件
d 把图片,flash等等打包成exe文件,把木马捆绑上。
最简单的办法永远是骗。千万不要看到"骗"这个词,就觉得技术含量很低。实际上,这个办法学名叫做"社会工程学"。实在是一种专门的学问,不可小看。后面我们还要多次提到这个词,你可以看到,几乎在各个环节,只要有人参与,就有"社会工程学"发挥的机会。
比最简单的方法复杂一点的办法,就是利用浏览器的漏洞。IE是个漏洞百出的浏览器,出现过多次致命漏洞。通过在网页中嵌入一些代码,就很容易利用带有漏洞的IE把木马安装到计算机上,比如"灰鸽子"。
最复杂的方法,就是缓冲区溢出(其实利用IE的漏洞也是缓冲区溢出的一种。),你的计算机上总是运行着很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操作系统 (windows)本身,都可能存在各种漏洞。这些漏洞如果被巧妙的利用,就可以用来安装木马。历史上有几次大的破坏,比如针对windows漏洞本身的"红色代码","尼姆达"。而如果你不小心安装了权限很高,漏洞很多的软件,那么就更容易被攻击。比如我之前说过绿坝的危害。

要保证你计算机的安全,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a 如果可能,不要使用Windows。Mac和Linux的安全强度高的多(很多人认为Mac/Linux安全是因为用户群体小,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后面我会用一些例子说明),Windows也并非如大家印象中的那么不安全,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调整和维护。这和一般认为Windows"易于使用"的特性恰恰相反。
b 如果要使用Windows,必须做到及时更新,打所有的补丁。最近看很多人号召关掉Windows自动更新,这是比较危险的行为。我记得360安全卫士提供了给Windows更新的功能,还不错,如果关掉了Windows自动升级,那么就用360的吧。反正不升级是肯定不行的。
c 正确使用防火墙。Windows XP自带了防火墙,一般来说就不用装其他的了。只要把大部分没用的端口关闭掉,就能应付很多情况了。这篇文章可以参考 如果你有一个路由器,那么配置合理的话可以当作硬件防火墙使用(当然也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
d 不要运行任何来历不明的程序。包括你朋友的推荐来的。如果有朋友通过msn或是邮件发给你一个软件或让你下载,那么问他几个问题,以确认是他本人在操作计算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打个电话给他。不要怕麻烦,很多时候,这也是在帮助你的朋友。
e 如果你非常热爱折腾新软件。那么,准备一个虚拟机,专门用来试用软件。确认安全和有用之后再挪到你的工作系统上使用。相信我,你没有那么多需要的软件。
f 如果可能,尽量使用开源软件,并注意在下载的时候校验MD5或PGP,以便确认你下载的是真正的软件,而不是被别人替换过的。可参考这篇文章 其实,我甚至想极端的建议拒绝从不提供任何校验方式的下载站下载,这种下载站要么缺乏基础的安全常识(这样他们就很难保护你的安全),要么就是根本不负责任。
g 杀毒软件在这个时代用处不大,空占资源,还可能惹出来很多新麻烦。包括把能够保护你的软件悄悄删掉(后文会提到)。所以,如果你做到了前面几点,就别浪费这份钱了。

2 权限,账号和共享
使用计算机是有权限的。一般来说,应该降低权限使用。不幸的是,我在很多地方看到人们大摇大摆的使用administrator(或者是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其他账号),这是系统的最高权限,就像你这台计算机的上帝,日常用这么高权限的账号,危险啊!更糟糕的是,很多人的administrator账号没有设置密码,或是只有简单的密码,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这是和裸奔差不多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 a 给自己的日常使用建立一个权限较低的账号。甚至低到这个账号只能运行指定的程序才好。
b 前面说了,尽量不要和别人公用计算机,哪怕是家庭成员,限于现状,实在做不到的时候,也应该给其他人单独建立账号,而不要公用一个账号。这些账号的权限都不应该太高,因为一个安全意识不强的人中招,有可能影响到所有人。一些网吧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c 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如果你的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或是很简单,那么别人很容易通过访问C$来读取你的硬盘,这意味这对方可以拿走你硬盘上的所有文件,管他是艳照还是商业机密。(至少在XP时代,这样还是可行的),所以,给你的administrator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吧。
d 时常注意检查你的共享文件夹。比如说,你在家里把笔记本上的文档通过共享复制到台式机,而你忘记关闭了笔记本的共享。那么下次你去咖啡厅上网的时候,跟你公用一个无线网络的人也可以轻松拿走这些文件。(但愿里面没有艳照...) Windows 使用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共享文件夹 中可以查看哪些文件被共享了。
顺便说一句,我见过某人,从一个竞争对手的总经理笔记本上,弄到了数G的文档,无所不包,甚至包括该公司员工的工资表,相当壮观。其实,那个可怜的家伙也没犯太大错误,无非是违背了c和d原则而已。

在Mac中,默认系统是不允许直接使用最高权限账号root的,其实这也是unix家族的传统。在需要使用管理权限的时候,会给予提示并要求输入密码(这个特性我4年前写过一篇blog讨论 )。这个小小的技巧让系统安全性大大增加。Windows Vista似乎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不过据说做的不好用。我没用过,就没发言权了。
Mac中,默认的共享只有一个"公共文件夹"和其下的"投递箱",公共文件夹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文件,而"投递箱"是别人给你传递文件用的,顾名思义,放到这里的文件,只有你本人才能访问,哪怕投递者本人,一旦放进去也不能再访问了。这些默认的设置很好的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共享功能,降低了安全隐患。 Windows通过一定设置应该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3 公共计算机安全守则
如果万一你需要在公共场合使用计算机,那么往往代表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隐患。必须要提起重视。你永远也不知道你使用的这台计算机上安装了什么软件。是否有自动屏幕截图?是否有键盘按键记录?是否记录所有发送的数据包?天,这就好像你到酒店开房,永远也不知道房间是否有隐蔽式摄像机和窃听器一样...... 当然,对方可能是你很好的朋友,他并无恶意,也没打算窃取你的机密。但是,如果他的安全意识不高,那么他早就成了别人饵下的鱼。你跑上去登录一下你的邮箱,只不过是给幕后黑手多一份惊喜罢了。
所以,同样也遵守一些守则吧:
a 不使用不加密的服务。只访问https的服务,这可以有效的避免有人记录你登录数据,所谓登录的数据就是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不是https的服务,那么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是用明文发出的。等于白白送给别人。
b 不要使用你最重要的邮箱。你最重要的邮箱往往是你一系列服务的基础,如果这个邮箱落到别人手里,他可以通过找回密码来搞定你所有的服务。所以,最好准备一个备用邮箱,专门放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以及在这种场合使用。
c 一个小技巧。输入密码的时候,先打开一个记事本,在里面胡乱按很多字符,然后用鼠标把你需要的密码字符一个个粘贴,复制到相邻的位置。然后把他们连同一些多余字符,一起复制粘贴到密码输入框中,删去多余的字符,登录。这个技巧是为了防止计算机后台运行了键盘记录木马,鼠标位置的移动比键盘的纪录难的多,所以经过这番折腾,能给窃取者制造一些麻烦,给你修改密码的行为争取一些时间。复制粘贴一些多余的字符,是为了防止有记录剪贴板内容的木马存在。这样他们得到的密码是比实际多几个字符的。
d 一旦回到你的安全计算机上,必须修改你的密码。要修改的密码包括你在公共计算机上使用过的服务,也包括同名同密码的其他服务。比如 iamhere@gmail.comiamhere@163.com两个邮箱密码相同,你只登录了后者,但是前者的密码一样要改一次。不然,假如后者密码被键盘记录器记录了,那么前者也会被试验出来。c的技巧是为了给你争取到一些修改密码的时间。
公共计算机往往是安全泄露的重要环节,我听说过有人网游账号被盗,有人邮箱被盗,今天还听说了一个朋友因为邮箱被盗,最终导致支付宝被盗。这些尚且是损失一点钱和时间。如果你立志做一个匿名网民,邮箱里面有一些不想被别人知道的文档,那么...诸多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啊。
待续,下一篇中我们将讨论什么样的网络服务比较安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邮箱作为主要邮箱,如何保护你的账号安全等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2: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账号安全和如何选择安全的服务使用互联网,就是在使用各种服务。对于大部分服务来说,账号是唯一用来识别你的方式。账号安全不仅关系到你的在线数据安全,还关系到你的身份。如果对方盗用了你的账号,就很容易利用信任关系,从你的朋友手里盗走更多的东西,并且危害你朋友的安全。这不仅在计算机安全上成立,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比如如果你的手机落到别人手中,对方也有可能利用你的手机给你家人打电话说你出了车祸,急需手术费用等方式骗钱。在互联网上,不加密的情况下,你并不能知道那个熟悉的账号后面是你的朋友还是江洋大盗。所以,不仅为了你自己,为了你和朋友们的安全,请保护好你的账号。
安全的服务至少应该提供可选的https连接方式和一个足够复杂的验证码。来看看gmail和国内比较常用的新浪,163邮箱的对比吧。
1 复杂的验证码一个足够安全的验证码至少要包含以下特征:
  • 要有横向和纵向的随机扭曲
  • 位置和大小要随机变化
  • 验证码长度要随机变化
  • 内容应该是字母的而不仅仅是数字
  • 字体要有随机的变化
  • 最好再有足够的干扰图案和条纹
目前看来,能符合以上大部分特征的服务,只有google,yahoo和msn这3家。这样的验证码在目前的情况下OCR出结果的成功率非常低,这样对于防止暴力破解相当有效。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想猜测你的密码,如果想解开如此复杂的验证码,只让计算机替他一个个试验是不行的,必须还需要有个真正的人来帮他做识别。这样就让破解的速度大大下降,成本大大上升,距离安全就更近了一步。

国内常用的服务商中,sina和163的验证码也算安全,虽然距离gmail尚有较大距离。第二梯队的网站的验证码通常极不安全。
图1:163的中文验证码,其实也并不是很难处理。OCR(图像识别)软件要处理的情况通常比这个更复杂。
看看tom的,是不是觉得惨不忍睹?这种水平的验证码OCR的成功率轻松就可以达到100%,事实上和不存在是一样的。交警用来拍违章车牌的系统,要处理的情况都要比这个复杂吧?识别率不一样在98%以上?
2 进行安全登录常用google的同学会发现,当你登录google账号的时候,地址栏上的http会自动切换到https。也就是说,google是强制使用 https方式进行登录的。进行登录的时候,需要把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发送给服务器,验证用户身份。如果是普通的http方式,所有传输的数据都是明文发送的,包括刚才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这种明文信息是非常容易被截获的,数据包所经过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轻松获取,和你在同一个局域网的用户也有可能利用arp欺骗等方式获得这些数据。想想看,你在路边急需上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用的无线连接,是不是很高兴?这时候,如果通过http登录了邮箱,账号就可能被泄露了。所以,强制使用https的方式进行登录,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措施。google和yahoo都已经是这样的方式了。
同样看看163和sina吧。163是可选ssl的,默认是选中,勉强算合格。sina也可选ssl,但默认是不选中,高下立现。至于tom,似乎那个"增强安全性"被选中之后也不会通过https登录...
3 日志功能日志可以帮助你了解是否你的邮箱被入侵过。遗憾的是,目前应该只有gmail具有这个功能。把页面拖到gmail邮箱的最下面,可以看到 Last account activity: 1 minute ago at this IP 字样,这里给出了最后一次账号活动的时间和ip。
图4:gmail页面尾部有log功能

按一下Detail,信息更完整,最近的所有访问都有记录,包括IMAP方式,POP方式,WEB方式,一个也会少。有这个功能,可以很容易的知道是否有别人使用过你的邮箱。有人入侵就会留下时间和IP。这些记录是不可被抹掉的,除非入侵google的服务器。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鉴于以上原因,我强烈建议使用gmail作为你的主要邮箱,这是目前互联网上能找到的安全性最高的服务了。甚至我认为一个有理智的入侵者不应该来打你gmail的主意,因为他们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也很难不留下痕迹。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除了大的服务商,google/yahoo/msn,包括163/sina..,大部分网站是不提供https方式的登录的。所以,至少应该让你的账号分为2组,不要把普通论坛之类的账号和邮箱账号的用户名密码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2: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证书来验证对方的身份钓鱼攻击 ,通常是伪造一个网站,诱骗用户输入一些类似账号密码的信息。这就产生了如何验证网站身份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打开的页面确实是google,而不是别有用心的一小撮人伪造的呢?
看页面样式?看网站地址?答案是都不可靠。网页样式很容易做到完全一样。地址则可以注册相近的,或欺骗性比较强的域名。比如,注册一个 sina-account-service.com 自称是sina账号服务中心之类。
最稳妥的确认对方身份的方式,是通过查看证书来确认。
大部分浏览器在访问https网站的时候都会在显眼的地方提供查看证书的功能。一般来说应该是一个锁头一样的图标。证书可以帮助你确认站点身份,这样你就不会被钓鱼或DNS欺骗。这些具体的欺骗手法我以后还会说到。只要判断证书是否是由是可信任的机构颁发的,是否是这个网站的正确拥有者所有,就可以知道你浏览器打开的这个网站是不是真身了。证书有问题,那么这个网站一定有问题,这时候就不要进行登录或是找回密码或是重设密码之类的操作了,无论页面上写了什么,牢记这个原则,证书不符合,就是不可信任的。对于163,sina这种邮箱来说,只在登陆的时候提供了ssl加密,用户在输入密码之前甚至没有机会察看一下证书,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
图6:在safari中查看gmail的证书

图7:在firefox中查看gmail的证书

简单介绍一下钓鱼欺骗的办法吧。比如说,你收到一封邮件,来自sina-account-service@sina.com.cn,邮件告诉你,你的sina邮箱账号被攻击,需要立刻修改密码。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完全不理,因为任何一个邮箱服务商不会这样给你发信。
当然,很多人觉得还是要点去看看的。于是就点了邮件中的连接。看一看应该没什么损失嘛...是的...不过...
这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你来到了一个叫做 sina-account-service.com 或是干脆叫china-sina-account-service.com 的网站,页面内容和平时你使用sina邮箱的密码修改页面是一样的。这时候你会不会有可能在里面输入了密码?
有人会说了:"光页面像是不行的,域名不对嘛。" 没错,攻击者注册了sina-account-service.com 这样的域名,虽然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是并不能骗住所有人。那么,另外一种情况:
你看到的地址真的是 http://login.sina.com.cn/xxxx 这次相信了吗?这时候仍然不相信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域名一样是可以仿造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对方修改你的hosts文件,把login.sina.com.cn指向了他控制的一台服务器,那么刚才的情景就很容易发生了吧?除了改hosts这种低级手段,还有很多其他的"高级"一点的方法,比如DNS欺骗...总之,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欺骗方法,事实也证明是带来损失最大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通过看域名来验证网站是否为真的办法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办法是查看证书。大多数浏览器默认的128位的证书已经非常难伪造了。 256位的证书被伪造就更困难了。当然,这里说的"困难"是伪造出一个真正的,完全一样的证书。如果只是要骗过浏览器,还有一些其他办法,特别是IE6,竟然还曾经出现过可以被伪造证书的bug。
总结一下就是:没有证书的网站很可能是假的。错误的证书一定是假的。看起来正确的证书也存在一定可能是假的。
对证书和https方面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wiki百科 SSLPKI

保护你的重要账号守则
1 选用安全级别高的服务。邮箱可以推荐gmail,yahoo mail。yahoo mail有出卖用户的恶劣记录,但仅讨论产品,仍然是最安全的邮箱产品之一。
2 如前文所述,保护好你的计算机安全,打开防火墙,注意检测木马。
3 不要在不安全的地方使用你的重要账号。
4 选择一个足够复杂的密码,并根据重要程度增加复杂性,对于最重要的服务,不要和其他服务公用同一套账号密码。如果不能做到所有服务的密码各不相同,至少也应该分成几个级别,对最重要的服务使用最复杂的密码,不要和其他服务使用相同的密码。随手注册的论坛之类可以使用简单密码。
5 时常检查邮箱是否有入侵迹象。
6 不信谣不传谣,什么"中奖了","好友请你输入账号","你的账号被盗用,请在此修改密码"之类的东西统统不要相信,牢牢记住,你唯一可以输入密码的情况是:一台安全的计算机,输入密码的页面证书正确,使用https。除此之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输入你的账号密码。
7 应该理解,不通过https加密的登录是极不安全的。存在极大的泄露可能。注意检查证书。熟悉你使用的产品的安全特性。
8 多注册几个马甲,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用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损失也可以小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选择密码和密码提示问题如果你选了一个123456作为密码,恭喜,这是最常被用到的密码之一。如果你用了qwerty,恭喜,这也是最常用到的密码之一。至于用户名和密码一样的家伙们,你确定你真是有隐私而不是暴露狂吗?
好吧,你选了一个6位数字密码。如果你幸运的没有选择你自己的生日,没有选择你的手机尾号,那么运气最糟糕的破解者大概要尝试10的6次方次。仅仅 100万次,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的服务商没有可靠的验证码,没有限制一天尝试密码的次数,那么这个运气最糟糕的家伙试完全部的100万次排列组合也不太可能超过24小时。这个运算能力空前强大的年代,用反复尝试的办法来破解密码已经越来越容易了。所以必须要让密码变的更复杂。
密码提示问题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很多人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却往往设置一个简单的密码提示问题。这就好比你家装了一把防盗性能很好的锁,但是却在门口的地毯下面藏了一把钥匙一样危险。
密码提示问题和密码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而不是注册的时候演示的那种"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之类的愚蠢问题。
正确的密码和密码提示问题选择守则1 够复杂
所谓够复杂,意思是:超过8位,包含字母,数字,不同的大小写和至少一种符号。这样的组合会让暴力破解者累死。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用13位以上的长密码,那么试图暴力破解的人可能会等到他老的敲不动键盘也拿不到你的密码。如果不是网站的服务,而是rar压缩包之类的文件密码,就更要遵守这个原则,文件打开的时候可不会问你验证码。
2 不要和你的公开信息有关
如果你遵守了1,那么也就没有这条的问题了。一个那么复杂的密码不太可能包含直接的个人信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遵守1,那么,至少不要用你的生日,电话号码,门牌号这种非常容易得到的个人信息。
对了,也不要把这些东西作为问题放到你的密码提示问题中。竟然有服务商会把默认的密码提示问题写做"我爸爸的生日",用户也老实的跟着回答了。要知道有种东西叫做户籍系统,你以为真的没人能知道你爸爸的生日?
3 使用不同的密码
不要给不同的服务使用相同的密码。这世界奇怪的事情太多。你很难知道对方是否把你的密码md5之后保存了,也很难保证各服务的安全性能一样好。如果你使用了一样的密码,那么泄露一次,全盘皆输。
如果实在不想记那么多密码,那么选出来最重要的几个,用最复杂的密码。其他的可以简单一些。其实,实在忘记,可以通过邮件来找回密码,这样邮箱安全就更重要了。
按照我的建议,你应该去注册一个gmail邮箱,然后按照原则1来设置一个13位以上的密码,然后再也不要再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这个密码。
4 别把你的密码记在本子上
我常常看到,有些人使用非常复杂的密码,密码的强度是合格的。但是他们自己也记不住。于是就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或者干脆记在一个文本文件里。这是非常危险的习惯。一旦丢失,所有的密码都丢了,而且因为他自己并不能记住密码,小本子一旦丢掉,连去修改密码都做不到了。
最重要的几个密码一定要用脑子记住。其他的密码可以记录下来,但是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密码管理工具。如果你使用mac,那么就是Keychain Access。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工具。如果操作系统本身不带有密码管理功能,还有一些软件可以完成这个工作。但是要注意软件来源安全(以前也讲过这个问题),也要考虑软件本身的可靠性。
下一部分我们来探讨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以及如何做到真正的匿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4-26 15:12 , Processed in 0.0440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