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民营企业中虽然不断地产生着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民营经济和艺术作品具有相同的特点:它是以多数人的失败换取了少数人的成功,把少数人的财富均摊到所有创业者的身上,那并不是一个可观的数字。民营经济的高风险,使它不能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绝大部分公务员对民营企业无不嗤之以鼻,可见,民营企业家与国家公职人员相比,其社会地位要低得多。同时,在民营经济中,也有一部分是近权经济,如房地产业、采矿业、娱乐业等,这些官商一体的行业,实质上在全国许多地区已被近权者垄断,并成为暴利的来源。可见,除了近权行业之外,一般的民营企业家,并没有从国民收入中得到过分的分享。
② 国家公职人员在高薪养廉政策的庇护下,其工资收入在30年来跳跃式的增长,与30年前相比,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和企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之比,从0.9比1演变为4~6比1,加上工资之外的各类津贴和福利,许多地区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不包括灰色收入)已高出普通工人收入的10倍以上。而国家公职人员的医疗和养老待遇更是普通民众无法相比。
③ 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所发生的消费行为达到了世界各国望尘莫及、登峰造极的水平。每年的“三公消费”,据有关方面估计高达亿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的公职人员在各级财政中报销的消费开支,将让第个中国人平均分摊数百元!其数额远远大于国家用于科技和教育的全部投资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