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田园听风

[原创] 往日在武穴文坛玩的文字游戏——嵌ID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5 2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花夜雨,哈,花雨夜,反正都一样!
欢迎常来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0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6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雨夜 于 2009-4-15 17:37 发表
许久不来,看来要睁大眼睛好好瞧瞧了~~


老会员都想念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副流水对子:
兰溪三日桃花雨
一船凤尾鱼




上联出自唐诗“兰溪棹歌”,下联乃田园杜撰。
以下诗歌赏析摘自互联网: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②,
    越中山色镜中看③。
    兰溪三日桃花雨④,
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现从兰溪市市中心穿过,江心岛辟为中洲公园,架浮桥连接两岸,景色瑰丽迷人,是我闲暇散步和放风筝的首选。 田园加注。) 棹歌:渔民的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②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③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诗化散文】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拔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

  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使整个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的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代诗人。少年时跟随萧颖士学习,有才名,安史乱起,避乱江西鄱阳。大历至建中年间,曾任河南转运留后、东阳县令、江西节度使幕府判官。贞元二年辞官还乡,四年又被任命为容州刺史,故而后人称其为“戴容州”。戴叔伦山水诗语意清丽,风调秀美。

  赏析

  这是借“棹歌”为名的一首山水诗。写的是雨后天晴的兰溪夜景。

  因为接连下过三天雨,又是农历二、三月里,所以夜里渔夫身上是感到有些凉意的。因为人感到凉,所以认为月亮也是凉的。这是把触觉(凉是皮肤接触才能感觉到的)转移到视觉上去了。感觉转移是常见现象,比如我们常说“歌声圆润”,“歌声”是耳朵才能听到的,“圆”是眼睛才能看到的,“润”(温润)是皮肤才能感觉到的。现在各种感觉都给转移,沟通了。钱钟书先生称它为“通感”,有人称它为“移觉”。“凉月”就是用了通感的词语。

  但“凉月”的“凉”字似乎还有“清幽”的意思。打头儿就是“凉月”,把全诗笼在了一个十分清幽的境界里。

  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静中有动,愈显静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曾曙光 于 2009-4-16 09:16 发表
田老师比摇头才高。


呵呵先生过誉了,耀庭先生的楹联是我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园先生的联、谜乃论坛一绝!再来拜读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2: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园兄高才!再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6 03:01 , Processed in 0.0486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