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郭德军

[公告]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二十二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不是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他对于乡村有美好的记忆,比如去看社戏时的兴奋;也看到了很多沉重的人事,比如看到了闰土后来的人生,还有他诸多小说里写到的那些事。



但他跟乡村是不亲的。这是我读鲁迅小说中觉得不满足的地方。



他写到祥林嫂、阿Q、华老栓……如雕刻一般,简明扼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每每读到此,我总想撇开鲁迅这一层限制,去构想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把这些人放在她的房子、邻居、田地、祠堂、河流之中,让无数的细节充盈着他们,唤醒着他们,从而可以看到一个不必如此简化的新形象。



该如何解释“亲”呢?那就是鱼儿与水的关系。鱼儿天然地生活在水中,它怎么游怎么自在。乡村对于鲁迅来说,是没有这一层亲昵在的。



我总忍不住想:如果鲁迅笔下的乡村人物能写作,那么在他们的视角里自己的生活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如果他们能写自己,也能写身边的人,那一种熟稔肯定是外来者没有的。



我对乡村叙事的两种模式都持有警惕心,一种是田园牧歌式,一种是悲情化,这些都简化了现实。



农村本来就是一个多面向的存在,它涉及到的层面远非一种模式所能概括。有一些作家持着城乡二元对立的态度,认为乡村是美好的,代表着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而城市物欲横流,唯有退回乡村才能保持住人性的良善。



而悲情化,可以看近些年来知识分子过年回乡,都会有新的一波《回乡记》发表出来,他们哀叹农村的凋敝、民生的疾苦、亲人的四散……这些当然是真实的,且让人忧虑。



我觉得这样的写作基调,其实是来自于鲁迅这里的。沉痛的现实扣在芸芸众生之上,每个人都在苦苦挣扎。



但是我渐渐地想挣脱这种叙事基调,它还是让我感觉到知识分子的高高在上。这可能并非是他们的本意,毕竟他写的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亲人,但在精神层面,亲人们的生活是被审视的。



我忍不住要想:他们需要我们的悲悯吗?需要我们的哀叹吗?他们有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方式,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其判断未必会符合审视者的价值观。   



导致我观念改变的,是2020年春节那一次回家。我困在湖北老家。每一年我只在老家顶多待一周,这一次却一待就是近三个月。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与我的父母亲从未相处过如此长的时间。此次滞留,让我与家人有更深入了解的机会。



《暂别》里收录我一篇《与父母相处的四十天》,我在文中写道:



“这种感受在以往过年期间尤为明显。每次过年回到家,我就给他们添置新衣服,塞给他们钱,陪他们看电视说说话……这样能稍微缓解我的焦虑感。



但一旦离开后,我又会重新涌起深深的亏欠感。相处时间太短,离别太长。在北京,我每回跟父母通完电话后,都忍不住一阵抽痛。



说的都是很普通的话题,吃没吃饭啦,天气热不热啦,工资发没发啦……我们隔得太远太远了。他们觉得我太辛苦,我觉得他们太辛苦,我们都没有说出口,都说自己挺好的。在琐碎的说话空挡,我都能听得到他们的担心和害怕。”



现在,我终于可以长时间留在了他们身边,一个长期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人,与一直生活在乡村的人,共处一屋,且没有回避的空间,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在碰撞磨合。这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我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发表在公众号和豆瓣等平台上。很多读者每天来看我的《回乡记》。



我觉得跟过去所看到的带着启蒙知识分子视角的文字相比,这些记录更琐碎了,也更真切了。



乡村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风俗习惯,一些被迫中断,一些暗地里还在持续。



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中,读者可以通过我的《回乡记》看到乡村社会在变幻的时代中,哪些还在延续(比如说乡村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哪些已经松动(比如说重男轻女的观念渐渐松动,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哪些已经消失了(比如说很多民俗活动的难以为继)。



对于乡村的书写,不能只停留在哀叹其凋敝的层面,而是要深入地潜下去,感受到其内里一直未曾消歇的活力,毕竟大家都想要有好的生活。追逐美好生活,会驱使着人们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行动。



这是我在写这本书时给自己提的醒:要去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生活,而不是急着去判断。



在这样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细致准确地记录下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怕琐碎,不怕冗杂。



我在《暂别》的序言写道:



“当然我也不回避生活中那些不堪的、破落的、脆弱的、辛苦的、龌龊的部分,它们一点都不光鲜、漂亮、完美。



去写这些,让他人窥见的是自身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但如果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这里不存在“弱”,也不存在“强”,生活是什么样,我就写什么样。



美,对我来说不重要。真,才是重要的。但如果你是真实的,从中产生出的美感反而会更动人。”



这又要回到“亲”上来了,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乡村的人,与身为农民的父母是亲的,与田野土地是亲的,与柴垛池塘是亲的,正因为亲,才会有情感上的撕扯、生活上的纠缠与观念上的冲撞。



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写道: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那一代人记录下了百年前中国乡村的模样,而百年后我们继续在写乡村。他给我们开辟了一条之前少有人走过的路,如今我们需要继续蹚出新的路来。



毕竟新的时代,乡村变化之大,已非当年所能想象。我希望《暂别》一书能在这条新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故乡,我在他乡
译林出版社 邓安庆 2024年08月03日 12:08 江苏
故乡,离我们有多远?

一趟火车或一班飞机,故乡只是数小时的旅程。

可是,随着人在异乡都市的落脚和成长,记忆中的故土似乎正变得陌生和遥远,不复昨日。“故乡”“乡愁”“家园”这些词,越来越像一种集体性的梦核,成为无数离开乡间、小镇、县城,进入大城市工作和安家的人的记忆符号,一代游子始终在重整自我与故乡之间的联系。

“有时候坐在苏州的新家中,觉得空落落的。我想这里需要家人们留下痕迹,而并非仅仅是一个孤悬的住所,它需要与故乡、亲人产生关系,生成记忆。如此,我才会觉得我不是一个孤单的人。”邓安庆在他的全新散文集《暂别》中如是说。

图片

《暂别》写母亲,写父亲,写长江之滨的故乡邓垸,细腻又诚挚,这是作家邓安庆在定居苏州市后,对亲情与故土的全新书写。苏州的新家有他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新人生,而在湖北的老家,有他的父母、童年和记忆。四年来,他在这两者之间奔波往返,如同候鸟一般,《暂别》正是这四年的写照。

故乡的一餐饭,母亲料理的菜园农田,马路边父亲等待的身影,他们第一次到儿子的新家时心中的好奇和不安——邓安庆用动情的文字,回忆他与母亲、父亲的一次次聚散,用丰沛的细节描写,记录他们彼此牵挂、彼此陪伴的点点滴滴,也在观察和思索之余,写下巨变年代中,乡土人情的流动和变化。

《暂别》不仅仅是邓安庆一个人的私人故事,更是一部书写集体乡愁的共鸣之作。这是一个游子致母亲、致父亲、致故乡的质朴家信,它写给每一个来自小地方,在大城市漂泊,背负记忆前行,想念父母与故乡的人。



情感饱满、细节

丰沛的亲情之书



邓安庆在豆瓣上拥有近16万粉丝,他从素人写作起步,自第一部作品出版以来,始终将眼光凝聚于故乡湖北武穴,用充满乡土回忆的质朴写作,打动着万千读者。



多年来,他如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无数青年人一样,辗转于西安、北京这些大城市谋生,但他的写作从未离开过故乡邓垸。



乡情,亲情,漂泊与奋斗,个体在都市化洪流中的选择与守望,作为精神养分的乡土人情,这些正是邓安庆用文字创造出的“邓垸世界”的心灵根系,是他站在都市回望乡村,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乡村生活场景和人物时,建立起的独属于他的文学线索。



图片
邓安庆



循着这条文学线索,《暂别》与邓安庆此前的作品一脉相承,但更加凝练、深刻。在书中,他从自己落脚苏州、买房定居这个生活转折讲起,慢慢勾连起这四年来,他与父母、与故乡的每一次离别与相聚。



“我与父母亲就这样相互牵绊着,直到终有一天,有人起身离去。”



在《暂别》中,邓安庆记叙平凡生活中的点点细节,让一个家庭在城乡两端的牵挂与深情跃然纸上。



他记叙母亲因劳作而伤痕累累的手,记叙父亲骑电动车兜风的孩童般的时光,记叙他和父母坐在老屋中回首儿时往事,记叙他们在农田做活、炒花生、摘棉花的小事,每一个生活的细部,都折射着亲情的光芒。



这份书写不只属于私人,更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千千万万家庭共有的经验,是无数人无数次的往返路途,也是这片土地上不变的牵挂与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漂泊岁月,

一代人的情感共鸣。



评论家项静曾指出,邓安庆这一代新的乡土写作者,其创作呈现出朴实化的倾向,卸载了前几代乡土写作中超重的部分,记述那些鲜活有趣的生命和故事,在看似远离直接教益和宏大题旨的外形下,蕴藏着来自乡村内部的精神力量。



邓安庆《暂别》中所呈现的乡村世界正是如此。他所要展示的绝非一个抽象的乡村或概念上的乡愁,而是希望通过如实、细致地反映真实生活,反映他在城乡之间奔波的切身感受,来达到纪录片一般的乡土写作。



正如邓安庆在书中所言,他力求“真”,而不是光鲜、漂亮、完美。“真”有时恰恰意味着不堪、破落、辛苦,但他不惮于揭开漂泊生活中这些“弱”的部分。



“生活是什么样,我就写什么样。美,对我来说不重要。真,才是重要的。贴着生活去写,那些坑坑洼洼的、沟沟坎坎的、边边角角的、零零碎碎的部分,是可以触动他人的情感的。”



图片


在《暂别》中,邓安庆追求更加简洁的表达,去掉多余辞藻,更加精确。在他笔下,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中充满了让我们熟悉又动情的瞬间。



年迈的母亲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依然执着于打小工、种田,她那颗善于牵挂的心总是念着儿子在他乡吃得怎样、穿得怎样,在电话中常常一句话就能察觉到儿子的异样。



父亲衰老而脆弱,有时甚至像个孩子一般,依赖起自己的儿子,“乖乖地缩在椅子上,歪着头,脸上浮着笑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乡间的“老亲戚们日渐减少,当年的年轻人都成了祖父祖母,而新的一代已经不大与我们走动了”,但人们聚集在田间地头时,依然有一份厚实的热切。



当儿子买房定居于苏州后,父母第一次来到新房时的雀跃,伴随着在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感……



图片


这是邓安庆所追求的“真”的写作,一种着眼于平凡的细节,却足以引发情感共鸣的写作。他一面以细腻的描述,刻画分隔两端的亲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一面以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关照乡土世界的变化。他写父母,也写婶娘叔爷,写那些远去的兄弟姐妹,他书写鲜活的邓垸现实,关照乡土世界的变化,关照生存于其间的人们,如何在新与旧之间流连、求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装帧设计上,《暂别》同样别具一格。



封面采用双封设计,外封选取极具代表性的静谧风格插画,长江之滨的邓垸世界、儿时温柔的故乡风土仿佛近在眼前;内封则选用作者父母的一张合影,以棉质纸张印刷,手感温暖,有老相片一般的质感。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由邓安庆拍摄并挑选的26幅影像,全彩印刷。等待的父亲、菜园中的母亲、父母写下的名字,这是邓安庆镜头下的父母与亲情,温情脉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三大考之初中升高中
文丨吕广生

人生的道路上,总有一些关键时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对于我来说,初中升高中无疑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星,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与奋斗的汗水。



我在吕兴祖小学和吕兴祖初中度过了漫长的八年学习时光。那是一段充满回忆的岁月,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1972 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通过考试,成功跨入了梅川高中的大门。这看似平常的一步,于我而言,却是无比珍贵的机遇。



图片



在我前一届的 1971 年和后一届的1973年初中升高中,都是凭大队贫下中农推荐,无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就可上高中。对于那些家庭出身贫下中农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优势。而我,出身中农家庭,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占优势,倘若没有这次考试的机会,或许我就与高中无缘。



图片



梅川高中,坐落在我们古县城梅川镇。那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校园古色古香,美丽得令人陶醉。即使放到现在,也堪称是一个绝佳的旅游景区。学校建在南山坡,沿着台阶顺势而上,仿佛在一步步攀登知识的高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大门,圆形拱门上醒目的梅川高中校名,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期望。走进校园,一个宽敞的大操场展现在眼前,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走过大操场,便是 n 级步步高台阶,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坚持。



再往里走,便是学校的一重门、二重门,里面有花园、走廊,两边的南斋北斋校舍,还有雨操场。穿过三重门,便是三大教室、图书馆等。沿着三大教室后面 n 级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魁星阁。这里是学校的指挥中心,上下课的钟声在这里敲响,它的声音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我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在魁星阁两边,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区,高年级班级的教室就在这里。



就在这风光秀美、有着百年历史的学府里,我度过了两年半的高中时光。在这里,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了辛勤耕耘的老师。我们一起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操场上挥洒青春的汗水,在花园中畅谈理想与未来。那些日子,虽然辛苦,却无比充实,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图片



如今,回首那段岁月,心中满是感慨。感谢命运的眷顾,让我能在梅川高中这片知识的沃土上茁壮成长。那段经历,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努力的意义。它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不断追求梦想,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鼓琴瑟诗中过——序雨湖《朋友》
文、何存中




  雨湖是东求先生的学生,二人除学医之外,都喜爱文学创作。可谓文以人传,志同道合。雨湖关于文学的种子是东求先生种下的,所以尽管雨湖毕业了许多年,但对东求先生的教导没齿没忘。据东求先生说,雨湖毕业后的二十余年,为了摆脱家庭的贫困,供让弟弟读书,也为了使自己过上正常的日子,四处流浪打拼,吃了不少的苦,终于可以安身立命了。
  如果仅是如此不足以使人感动。关键的是雨湖在四处流浪打拼中,从来没有忘记文学。这是不挣钱的事。不但不挣钱,还要用钱将所写的作品出出来,这就令人动容。雨湖很早的时候出版过诗集,可惜没有读到。最近出版的诗集《心迹》,我看过,文字优美,感情充沛,真的不错。如今他历时十八年,修改十三稿,二十六万字的长篇小说《朋友》,要出版了,东求先生嘱我作序,我禁不住为他喝彩。
  东求先生将雨湖的《朋友》电子版发给我,我抽时间用心细读了,读后被感动了。《朋友》这部长篇,雨湖以他青春打拼之中的朋友作原型,纺织成动人的故事,清新自然如清泉流淌。既然描写的是青春岁月,朋友当然有男有女,或是青梅竹马,或是同窗就读。通读全篇这些朋友不管是男是女,都在他诗意情怀的照耀下,激发着青春活力和人性的光芒。这些朋友都在世俗之中,如今的世俗可以入诗的不多。如今的世俗之中有丑陋,有黑暗,有算计,也有眼泪和屈辱。但在雨湖的笔下,有理想光芒照耀下的人性张扬,那不屈的头颅向着落日和朝霞行进,有放弃的美丽和流浪的诗意,那诗意带着青艾的苦涩和离愁的衷肠。这些雨湖都放在家园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风俗的土壤之中。那痴迷的眷顾,对着风月吟唱。亲情友情,当然还有爱情,都化作淡淡的忧伤。所以总有不屈的旋律在心中轰响,总有无边的善意在风中传扬。替友受过,甘心情愿。四处奔波,都为善良。哪怕一朵花开,哪怕一声雁叫,都带着阳光的暖意。都能从诗开始,以诗结束,想象在空中飞扬。整篇滋养着诗意,是《朋友》这部长篇的亮点。这就是生命底蕴和文学情怀的结晶。
  以世俗的眼光看,雨湖用不着写诗和写长篇小说了,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一心赚钱就行。但是学医的他,忘不了文学,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命运如何,始终把文学当作自己精神的追求和灵魂的归宿。这是中国文学和中国精神的希望。有诗的人生是快意的,叫人留恋。有诗的人生是完整的,叫人羡慕。有诗的人生,任何苦难和困境都压不倒。这才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薪火相传之道。
  谁见清泉心中流?请看雨湖的《朋友》。
  谁鼓琴瑟诗中过?请看雨湖的《朋友》。
  是以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15:36 , Processed in 0.04998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