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务快讯] 润物无声 互动得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0 23: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润物无声   互动得法
                                    -------《小小新闻发布会》报道
通讯员朱慧敏报道:
    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为了提高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水平,4月10日下午在本部笃行楼四楼讲课室进行了中年级段口语交际课的听课、评课活动。
为我们展示这节《小小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课的是四(8)班的朱亚丹老师。她是一位非常好学、谦虚、有思想、有内涵、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在多次的组内研讨、修改教案之后,朱老师在不试讲的情况下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一节中年级的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朱老师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分四个小组--- 国内新闻组、国外新闻组、身边新闻组和重要新闻组四个小组进行交流,为新闻发布会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搭建了平台。课后,朱老师就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及课后的效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老师们都认真聆听、静心思考:这节课到底怎么上才能真正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陆淑云、兰绣芳、宋彦、郭宝容、胡亚芳等老师推心置腹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老师表扬朱老师注意引导孩子们抓住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转达;有的老师觉得朱老师在无形中,使学生对发布新闻的方法,以及发布新闻时该注意些什么有了初步的感知认识引导的好;还有的老师觉得学生对“新闻发布会”的感性认识在互动中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明确了在本次口语交际课上的训练重点是什么,掌握了发布新闻的方法,知道了在新闻发布会上要做到哪些,该注意些什么。整个过程体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模拟发布新闻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有不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新闻容量是不是大了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是高了点?新闻发布会和新闻交流会有什么不同……老师们争论不休,各抒己见。
    最后主管教学的袁小英校长做了总结导评。她首先肯定了朱老师这节课的精彩之出,同时也指出了不足需要修改的地方。袁校长对什么是新闻做了详细的诠释?新闻也叫消息,就如宋彦老师所说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袁校长指出新闻一定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可读性、准确性的特点。那么新闻发布会要求就高了,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去主动收集最新、最感兴趣的新闻,同时要收集一系列的有关此条新闻的背景情况,能够胸有成竹地、口齿伶俐地发布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还要不被对方问倒,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润物无声,互动得法。”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基本条件,语言实践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儿童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地解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4-11 19:14:39 | 只看该作者

领会到了:对儿童而言,交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地解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8 16:35 , Processed in 0.0730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